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381|回复: 2

2009经方医案研讨会(薛蓓云)医案点评

[复制链接]

90

主题

1201

积分

6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真实就是力量。

Rank: 8Rank: 8

积分
1201
发表于 2009-11-6 20: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经方两则报道
薛蓓云(江阴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1、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治顽固性头痛案

王某,女,48岁,医院护士长。
    主诉:头痛10年余加重2月。

现病史:近10余年来头痛反复发作,以头顶及后脑勺多见,伴恶心、呕吐少量白色痰涎。平素怕冷甚,夏天不易出汗,不敢穿裙子10多年,易胃脘部痛、喜热敷,胃纳佳,月经紊乱半年。西医检查指标:头颅CT、脑电图、颈椎MRI、心电图、肝功、生化均无异常。目前口服西药:遍服所有西药止痛药甚至吗啡缓释片及中成药正天丸、全天麻胶囊、元胡止痛软胶囊等均效差。现症状:头痛时作,一周3次左右,头顶为主,时连及颈项,痛甚恶心,呕吐痰涎,怕冷,胃纳可,乏力。舌质淡暗,苔簿,舌体偏胖,唇偏暗,脉细。
    既往史:十二指肠球炎史。
    体质描述:身高160厘米,皮肤白皙,中等身材,皮肤略干。
    治疗经过:第一眼见到患者就想到了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处方:炒当归12g,炒白芍15g,炒赤芍15g,桂枝10g,细辛2g,甘草8g,梗通草6g,吴茱萸3g,干姜5g,红枣15g。5剂后头痛若失,继服15剂诸症无,嘱平素可服桂枝茯苓丸及归芍散。典型的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患者的舌脉及病史让人很容易想到寒与瘀为主,从体质上辨是桂枝与当归相兼夹的体质,如当归肤、桂枝舌等。若治疗仅从活血化瘀角度出发,可以推测有小效,但不持久,故温阳就显得很关键。从临床观察本方不宜久服,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热化症状如口干、口腔溃疡等。故在处方中细辛、吴萸、通草的量不大。

[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658.png[/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

2、大剂温胆汤治疗间断性夜间发作性心慌案

薛某,男,71岁,退休干部。
    主诉:间断性夜间发作性心慌6年。

现病史:近6年来间断性夜间出现发作性心慌,伴少量出汗和便意感。平素睡眠一般、多梦易惊,易怒,易腹泻,易上腹饱胀。尿频急有尿不尽感。间断性夜间发作性心慌有家族史。心慌发作时含服复方丹参滴丸或开窗、喝糖水等均可缓解。西医检查指标:心电图示左室肥大伴劳损;肝功能生化无异常;颅脑CT示交通性脑积水。目前口服西药:常服金水宝胶囊、前列康胶囊。现症状:心慌在劳累及睡眠环境改变时易发作,偶胸闷,无胸痛,偶抽筋,夜间流涎较甚。舌质暗、苔薄白,脉弦。
既往史:阑尾切除手术史、结肠息肉史、交通性脑积水病史。
    体质描述:身高170厘米,皮肤偏黑,中等身材。
    治疗经过:考虑患者脑积水、夜间流涎、易腹泻及尿频急及不尽感,故用柴苓汤10剂后诸症略减、精神振奋,但间断性夜间发作性心慌无明显改善。请黄煌老师会诊,与温胆汤原方(制半夏30g,茯苓30g,陈皮20g,枳壳20g,竹茹10g,炙甘草10g,红枣20g),服14剂。期间未再发作,其它症状亦减缓。目前继续服用中。
    按语:治疗疾病可以有多种思路,但我们如何根据体质来寻找最佳方案呢?!此案所展示的是典型的半夏体质,自主神经症状较明显。故黄煌老师选用了温胆汤原方即显效。另一关键是剂量得当。先前应用柴苓汤是抓住了“水”,而属水属痰的体质把握是很关键的!




上一篇:2009经方医案研讨会(姜宗瑞)医案点评
下一篇:2009经方医案研讨会(温兴韬)医案点评

56

主题

3502

积分

5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Rank: 5Rank: 5

积分
3502
发表于 2009-11-8 09: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师姐治病,信手拈来头头是道。案1的按语中说:“从临床观察本方不宜久服,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热化症状如口干、口腔溃疡等。”诚经验之谈。这种副作用如何预防呢?按我的经验,首诊,或复诊时在方中加适量的乌梅,可预防这种“上火”的发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由桂枝汤加味而来,如果我们同意桂枝汤中芍药对桂姜有监制的作用,就会发现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多了生姜吴茱萸细辛等辛温药,原来的芍药的比例相对减少,当然,薛师姐赤白芍同用,也加重了芍药的用量,但芍药的酸偏于散,乌梅的酸偏于敛。所以,我觉得赤白芍同用,不如白芍合乌梅。仅供参考。
陈言难尽真如理,相会只留一笑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2788

积分

21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88
发表于 2009-11-8 21: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兄言之有理,我一直在思索方子的平衡与药物的加减及疗效、疗程的关系,我发现沙兄喜用乌梅,我会考虑用它,多谢指教!
薛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2 07:52 , Processed in 0.07311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