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1834|回复: 140

桂枝类方损阳是谐和阴阳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4-10-28 18: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桂枝汤方之桂枝损阳,是为了谐和阴阳。中医治病的根本目的,就是谐和阴阳。谐和阴阳的基本原则是补不足损有余。如《伤寒论》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阴阳不和就是血气不和。补不足损有余就是补血气之不足,损血气之有余。”《黄帝内经》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补不足损有余就是中医治疗的要点。只有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才能达到阴阳自和,疾病自愈的目的。
        中医辨证方法多种多样,如八纲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辩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经络辨证、病因辩证、三部六病辨证、体质辨证,等等。不论何种辨证方法,都要辨别血气的有余和不足,才能.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损有余补不足的治疗方法。
        现根据《伤寒论》桂枝类方,试析桂枝损阳的特性。
        《伤寒论》第一方是桂枝汤。桂枝汤证的表现有多种。但无论何种表现,其基本病机都是“荣弱卫强”,即营阴弱卫阳强。营弱卫强的病理状态是“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阳浮者阳不入阴,阳气浮郁在外故热自发;阴弱者不能敛阳,反受阳气逼迫而外出,故汗自出。下面列出条文涉及的桂枝汤证的12种表现,试论各种表现之营弱卫强的病机。
        1、“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
        “发热、汗出”是阳气强,阳气强在哪个部位呢?由“恶风”可知病位在表,病位在表就是阳气强在表部。阳气强在表部就是卫强,再由“汗出、脉缓”可知阴弱,表部阴弱就是营弱,由此可知“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是营弱卫强的桂枝汤证。
        2、“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
        “身大寒”,应是病人自我感觉身大寒,也就是桂枝汤证的“啬啬恶寒”。身大寒不可能是他人触摸病人身体的感觉。如果触摸病人的身体非常寒冷,病人就不会不欲近衣。身大寒反而不欲贴近衣被,就是表寒证。如果是里寒证,就不会不欲贴近衣被。表寒证为什么不欲贴近衣被呢?这是因为贴近衣被就会感觉闷热,故不欲贴近衣被。贴近衣被就会感觉闷热者,是阴弱阳强之热,也就是营弱卫强之热。如果贴近衣被仍然恶寒,就不会不欲近衣。如麻黄汤证不汗出,裹再厚的衣被也恶寒,故麻黄汤证身大热(身大热是他人触摸病人身体的感觉),病人却“反欲得衣”。“反欲得衣”是反而想增加衣被。真寒假热者不可能身大热,因为真寒假热者没有身大热的能量;也不可能反欲得衣,因为真寒假热者虚阳浮越在表,应该是“身反不恶寒”。真热假寒者也不可能身大寒,因为真热假寒者是阳气过实闭郁于内,难以运行到四肢末端,只能出现四肢厥冷,不会出现全身大寒。故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只能是表寒证,不可能是真热假寒。所以“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是营弱卫强的桂枝汤证。
        3、“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此条同第1条,不再赘述。
        4、“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
        此条“发热、汗出、恶风”亦同第1条。“头痛”是表证的共有症状,不赘。
        5、“下之后其气上冲者”
        “下之后其气上冲”,是里部阳气强,里部阳气强故能上冲抗邪,拒邪入里,并欲祛邪出外。但是下后伤阴,必阴气不足,也就是阴弱阳强,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属于营弱卫强的桂枝汤证。
        6、“大汗出、脉洪大而无烦渴者”
        “大汗出、脉洪大”肯定不是亡阳,亡阳者必脉弱不浮。“脉洪大而无烦渴者”是邪热在表,邪热入里必烦渴。脉洪为阳气强。脉大为阴气弱。如《金匮要略》曰“脉大为劳”,虚劳就是阴气弱,故脉大为阴气弱。阴弱阳强邪未入里之“大汗出、脉洪大而无烦渴者”,就是营弱卫强的桂枝汤证。
        7、“病常自汗出者”
        “病常自汗出者”,是经常汗出,频频汗出。经常汗出者,必为营气不病。营气病者必不能经常汗出。故《伤寒论》曰: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为什么会常自汗出呢?这是因为卫气不和,也就是“荣气和者,外不谐”。外不谐就是卫气不和。谐就是和,不谐就是不和。卫气不和是因为卫气强,卫气强则营气相对较弱,卫气强故不能入于脉中,而反逼迫脉中正常的营气出于脉外,这就是“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所以“病常自汗出者”,属于营弱卫强的桂枝汤证。
        8、“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
        “病人脏无他病”,是病人内无他病,脏指内,内无他病是内和。内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就是外不和。外不和是卫气不和。卫气不和是卫强,卫气时强则时发热;自汗出是营气弱。故“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属于营弱卫强的桂枝汤证。“时发热、自汗出”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发热,也就是在某一个时间段营弱卫强,故曰: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9、“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其小便清者”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其小便清者”,是邪热在表。伤寒六七日是邪热传里之期,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如果邪热已经传里,则热熏里液,小便应该发黄。其小便清者,是里无热,故曰: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里无热为什么不大便六七日呢?必为阴液不足,虽然邪热在表,也应与桂枝汤发汗。所以“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其小便清者”,属于营弱卫强的桂枝汤证。
        10、“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
        “脉迟”是营阴弱,“汗出多”是卫阳强,“微恶寒”是病在表,故曰:可发汗,宜桂枝汤。
        11、“日晡所发热、脉浮虚者”
        日晡所发热是在日晡的时间段发热,脉浮虚者之脉浮是邪热在外,故脉浮发热是卫气强,脉虚是营气弱,所以“日晡所发热、脉浮虚者”属于营弱卫强的桂枝汤证。
        12、“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
        “吐利止”,是里已和。“身痛不休”是表未和。表未和是卫气强,卫气强则与表邪分争,故身体疼痛。如果卫气不强,就没有能力与表邪分争,也就不会有身疼痛。吐利止,则里阴已受损,必为阴气弱,故“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属于营弱卫强的桂枝汤证。
         以上诸证,皆为营弱卫强的桂枝汤证,故皆与桂枝汤补营阴损卫阳,使营卫和则病愈。桂枝汤法体现了中医“补不足,损有余”的基本治疗法则。
        桂枝汤方是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五味药物组成。这五味药物中,是哪一味药损卫阳的呢?从桂枝加桂汤方可以知道,是桂枝损卫阳。桂枝加桂汤证“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此条明言加桂能泄奔豚气。泄是发泄,不是补益。奔豚气属肾气。肾主少腹,气从少腹上冲,是肾气上冲。故奔豚气属肾气。气从少腹上冲,是肾气强,上冲之气属于阳气,故奔豚气属于肾阳上冲。人一身之气,都是血液运行之气。血液运行在何部,就是何部之气。血液运行在心,就是心气;运行在肾,就是肾气;运行在胃,就是胃气;运行在表,就是营卫之气。营卫之气是表部的阴气阳气。行在脉中之气是阴气,行在脉外之气是阳气。阴气阳气又是互相交通的。阴气渗出脉外就变为阳气。阳气渗入脉中就变为阴气。里部的血液向外运行或下部的血液向上运行,就属于阳气,表部的血液向里运行或上部的血液向下运行就属于阴气。桂枝辛温,其性升散,故损阳气。
        应用桂枝汤的一个原则是:“其气不上冲者不得与桂枝汤”。气不上冲,就是阳气不强。桂枝损阳,故阳气不强者,不得用桂枝。桂枝甘草汤证的心下悸,就是心阳强,用桂枝是升散心阳,也就是损心阳,使心阳不强,则心下悸得止。真武汤证的心下悸是心阳虚,故与附子温复心阳,使心阳不虚,则心下悸得止。如苓桂术甘汤、苓桂味甘汤、苓桂枣甘汤等用于气上冲,就是桂枝治冲,也就是桂枝升散,损上冲之阳,以和阳气。
        桂枝加附子汤证:“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不当,使里阳受损,故漏汗不止。漏汗不止,是里阳虚弱不能达表,则表阳亦虚,虚故脉络不通,漏汗不止。漏汗是这里渗漏一滴,那里渗漏一滴。漏汗是阳气虚的表现。阳气实者当为遍身出汗。阳虚故加附子扶阳通表以止漏汗。小便难,是津液不足难以下行,也是附子证。四肢微急,是发汗伤营导致四肢营阴亏虚,邪气乘虚客居四肢,则阳气亦勉力冲于四肢与邪气分争,故表现为四肢稍微拘急。如果没有阳气冲于四肢,则不会有四肢拘急的表现。如脚挛急亦是营阴亏虚,但是没有阳气冲于脚,所以表现为挛急难以伸张,不能表现为拘急难以屈伸。挛急是易屈难伸。拘急是屈伸都难。拘急是阴弱阳强的表现。桂枝加附子汤方,以附子甘草温复阳气,以解漏汗和小便难,以桂枝汤解肌祛邪,以解四肢微急。所以用桂枝,是因为四肢阳气强。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附子并用,温里攻表兼施,是因为其证里虚的程度不甚,没有下利腹胀满,故可以桂枝与附子并用,攻表与温里并施。
        桂枝去芍药汤证:“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是阳气盛,气上壅于胸中,故脉促胸满。去芍药,有如麻黄汤不用芍药一样,是实者当泄,故不用芍药益实。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此条是太阳病下之后,表邪未解,故微恶寒。下后伤阴,表邪未解则为阴弱阳强的状态,阴弱阳强,表未解微恶寒者法当有汗出。如“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这个是阴虚阳强,表未解微恶寒,有自汗出;“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这个是半在里半在外,是阴弱阳强,外证未解微恶寒,有头汗出;“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这个是阴弱阳强,表未解微恶寒,有汗出。此条表未解微恶寒而反无汗,就是阴阳俱不足,故加附子助阳发汗。其煎服法是将息如桂枝汤覆被令汗出法,可知此微恶寒是表寒证,而不是里寒证。之所以可桂枝附子并用,是因为不是里虚腹满下利,不是至虚证,故加附子助桂发汗解表。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这是表证未解。表证未解为什么去桂呢?是因为“无汗”。无汗是表阳不足,故不用解表法,而用利小便法。表阳不足若不去桂枝,加附子助桂解表行不行呢?不行。因为此证没有恶寒,若加附子,恐会助长翕翕发热。
        芍药甘草汤证:“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伤寒脉浮、自汗出、微恶寒”是表寒证。“小便数、心烦、脚挛急”是营血虚甚,“亡血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故与桂枝攻表损阳,得之便厥。
        桂枝人参汤证:“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证“利下不止”,是“心下痞硬”下利,不是至虚腹满下利,故可与桂枝人参汤内外双解。
        小建中汤证:“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证“腹中急痛”,是阴弱阳强,无阳强者不会有急痛。如桃核承气汤证“少腹急结”就是阳强,没有阳强不会有急结,故与桂枝解肌散结。
        “虚劳里急”还是急,急就是阳强;“四肢疼”也是阳气强。故可与桂枝汤损阳和阴缓急消痛。
        肾气丸证:“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肾气丸证“少腹拘急”是阳气强;“短气”也是阳气强;“消渴”是热在上,也是阳气强。故可与附桂并用。
        张仲景用药,都是谐和阴阳,不是只有用桂是谐和阴阳。不注意谐和阴阳,只注意消除症状,就不是中医本色。如白术附子汤证“大便硬,小便自利”和大承气汤证“小便利,屎定硬”,两者的表现都是小便多、大便硬,如果用攻下阳明法去通下白术附子汤证的大便硬,大便硬倒是通下的很快,但却必然导致阴阳更不谐和,大便硬变成大便稀了。务求阴阳之本,才是名副其实的中医。

补充:

张仲景明确指出桂枝损阳。如
伤寒论曰:“
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成无几说桂枝汤损阳气。
如成注解伤寒论曰:“
阴阳血气俱虚,则不可发汗,若与桂枝汤攻表,则又损阳气,故为误也。”

桂枝用于脉浮发热(水气在皮肤)、头痛(水气在头腔)、身痛(水气在身)、骨节疼痛(水气在骨节腔)、气上冲(水气在胸膈肌)、四肢拘急(水气在四肢肌)、少腹拘急(水气在少腹肌)、短气(水气在胸肺肌)、心悸(水气在心肌)、消渴(水气在心下肌)、桂枝的作用部位都是在上或在表,是通过解肌的作用发泄水气。水气为什么停在上部或表部?这是因为阳气强,上冲抗邪,拒邪入里,故水气停在表部或上部。桂枝解肌必损阳气,损阳气则阳气由强变平和。如果阳气不强,不能上冲抗邪,水气就入里了。邪气入里者再用桂枝,就是白白损伤阳气,故张仲景说:“气不上冲者,不得与桂枝”。




上一篇:《伤寒论》为何很少提及最常见的上呼吸道症状?
下一篇:什么是通阳

6

主题

0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10-28 19: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l
老师!“真热假寒者也不可能身大寒,因为真热假寒者是阳气过实闭郁于内,难以运行到四肢末端,只能出现四肢厥冷,不会出现全身大寒。故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只能是表寒证,不可能是真热假寒。所以“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是营弱卫强的桂枝汤证。”我不太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28 19: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在宣传你的歪理邪说?

李老夫子,你知不知道,你这主题,一开篇破题便走火入魔了。第一段落便落下漏洞无数。我不点你,你绝对不知道,我即使说了,你也绝对不会认错,这让我如何是好呢?


邀请你来我的主题帖子里答疑解惑,你又不愿意,一意孤行地宣传自己的歪理邪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嘛?

二次邀请李夫子先生来我主题答疑解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0: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dyjcqqgx 的帖子

dyjcqqgx:l
老师!“真热假寒者也不可能身大寒,因为真热假寒者是阳气过实闭郁于内,难以运行到四肢末端,只能出现四肢厥冷,不会出现全身大寒。故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只能是表寒证,不可能是真 .. (2014-10-28 19:16) 
我一同事,在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季,发烧超过40度。盖严被子就热,掀开被子就冷的不得了。用它自己的话说:掀开被子,外边就是冰,赶紧就得盖严被子,盖严被子不一会儿,就出一身汗,闷热,盖也不行,不盖也不行,只得用手撑着被子,真难受。这就是身大寒反不欲近衣的桂枝汤证。
还是这位同事,上月初打电话给我说发烧了,38度多,加衣服就觉得热,不加衣服就觉得冷。我告诉他还服桂枝汤。一剂热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28 20: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楼朋友:

三楼李先生给你的以下解答,不符合临床实际见证。有臆造之可能。

“我一同事,在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季,发烧超过40度。盖严被子就热,掀开被子就冷的不得了。用它自己的话说:掀开被子,外边就是冰,赶紧就得盖严被子,盖严被子不一会儿,就出一身汗,闷热,盖也不行,不盖也不行,只得用手撑着被子,真难受。这就是身大寒反不欲近衣的桂枝汤证。
还是这位同事,上月初打电话给我说发烧了,38度多,加衣服就觉得热,不加衣服就觉得冷。我告诉他还服桂枝汤。一剂热退。”


身大寒而“体如燔炭,汗出而散。”李先生举例医案实际上是盖被加热解表治疗方法后的一种渐愈见症了。这个盖被出汗的渐愈见证是否是桂枝汤证需要思考,何况李先生将整个病态理解为桂枝汤证?关于这个,我临床中所见很多。所以提醒1楼朋友注意李先生的学说。

另外,若汗后高温不解,要考虑温病的可能。那治疗原则又会是不同的。希望1楼朋友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28 20: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先生的新论,错谬百出,希望一些中医初学者们不要盲从了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78

积分

114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78
发表于 2014-10-28 20: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强、阳证、阳虚、亡阳、元阳、太阳、少阳、阳明、阳跷、心阳、肝阳、肾阳、脾阳、表阳、里阳。阳何其多。面何其广,就算伤寒论也不能全部概括所有阳。如伤寒也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所以损阳之说,不购严谨。个人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

积分

217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96
QQ
发表于 2014-10-28 20: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错误百出!都不知道让人怎么评判了。光是立论就是错的,下面论据更加让人晕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28 20: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李先生基本上是在自己臆造的学说中迷失了。要具体详细讨论的话。基本上可以把李先生的观点批得体无完肤,无地自容。其实中医初学者们稍多看一点书,也绝不会迷惑的。我可能也是多虑多事了。

希望李先生不要在论坛里宣传你的错误观点了,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0: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6楼:
是啊,阳何其多,面何其广。所以需要提纲挈领。如内经所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1: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和者则无病,有病必是阴阳不和。阴阳不和的表现有四种,即阴阳俱强,阴弱阳强,阴强阳弱,阴阳俱弱。那么阴阳是什么?人常说:阴是水,阳是火。这话从基本定义上来说自然不错。但是用在人体的阴阳和谐上,就不对了。因为水和火是两种物质的表现,而中医谐和阴阳,是谐和的一种物质的表现。所谓“阴极变阳,阳极变阴”的,只能是一种物质。而水再极也变不成火,火再极也变不成水。所以,人体内所谓阴阳的运动变化,只能是一种物质的运动变化,那就是血液的运动变化。血液向下向里运行者为阴,血液向上向外运行者为阳。这就是下为阴、里为阴,上为阳、外为阳的基本定义。血浆从脉管中渗透出来,变为行在脉外的津液就是由阴变阳,津液渗透回脉管中,就是由阳变阴。弄清楚阴阳气的具体所指,才能言之有物,验之有证。否则一味的将阳气说成是火,说成是功能、热能,甚或是电能,那就没有具体的针对性,谐和阴阳就是一句空话。说人体内的阴气是水,也是不对的。饮水入胃,如果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变为精气,那就是水邪,而不是阴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28 21: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人体内所谓阴阳的运动变化,只能是一种物质的运动变化,那就是血液的运动变化。血液向下向里运行者为阴,血液向上向外运行者为阳。这就是下为阴、里为阴,上为阳、外为阳的基本定义。"

以上为李先生所言。

那未请问李先生一句。血液因何要向上向外向里向内的运动变化,这个运动变化的源动力是什么?

通过你这段话,你完全暴露了自己的思维的短板。中医不但是外学,而且其本质是极深奥的内学。

你试着再解答,你的这个思维过程我早就经历过了,是错误的。需要反省的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28 21: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你在理解人体“阴阳自和”的这个独头思维意识上也是谬误,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你没有真正理解自和以内,自和以外的许多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积分

22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10-28 21: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zhen你到底质疑李老师什么论点呢?能否提出你的论据来?不要光批评无论点,中医界向来百家争鸣,这点很正常,反正我挺喜欢李老师的文章的,也感恩李老师为我等答疑解惑,希望李老师继续为我等答疑解惑,多发表一些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28 21: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之简,伤寒之简,完全可以简化到一个字上去,用这个字完全可以统领通译到中医的所有问题。这个字收散如须弥芥子,李先生还没有真正到那个境界。到了那个境界,你自己自然会否定再否定自己的,会不固执,会真正融入中医的大自在中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28 21: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提出来了。论点论据也早摆出去了,只是你没有看见我的帖子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1: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2楼:
这不是一个桂枝的问题,这是补虚泻实,谐和阴阳的基本问题。桂枝汤方就是补虚泻实谐和阴阳第一方。

回复14楼:
坚持不懈,必得真谛。互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28 21: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2楼:
这不是一个桂枝的问题,这是补虚泻实,谐和阴阳的基本问题。桂枝汤方就是补虚泻实谐和阴阳第一方”


老先生哦,你把“补虚泻实,谐和阴阳”这八个字都理解错了。你可以再自家里坚持,不要再论坛里来坚持错误的才好。

我请李先生品药实证,也请李先生答疑解惑,奈何李先生两眼一抹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积分

22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10-28 21: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请教xiaozhen先生,你如何理解:补虚泻实,谐和阴阳?你看明白李老师是如何理解的了吗?如果你理解了请总结!李老师的理解错在那?回答我的上述问题才叫论点。中医界百家争鸣是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28 21: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我一句话提一提李先生的“补虚泻实”。关于“谐和阴阳”的东西,你远没有那个理解状态,我就暂时不说。


李先生在本气上弄虚实混淆了中医治疗学上“虚实”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39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9
发表于 2014-10-28 22: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损阳说站不站得住脚我还无力评判,但桂枝损阳说肯定要比桂枝补阳说安全得多。信服者使用桂剂会更谨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2: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曰:“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张仲景明确指出桂枝损阳。
成无己说:“阴阳血气俱虚,则不可发汗,若与桂枝汤攻表,则又损阳气,故为误也。”(《注解伤寒论》成无几)。
成无几注释:桂枝汤损阳气。
柯琴说:本论58条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此仲景治病从阴阳不和而为证治之纲,今又以桂枝汤调和阴阳而为群方之冠,示人辨证论治须从阴阳入手,方能求其根本。
柯琴解释:桂枝汤调和阴阳。
桂枝汤证是营弱卫强,调和阴阳必是扶营损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积分

22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10-28 22: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zhen先生如果你是以讨论的态度,我还是希望你讲一讲你的理解,即使我不理解论坛上那么多人肯定有人会理解的,发贴是发给大家看的,不是发给我一个人看的。如果你纯是来批评人的,那么我不掺和你们的论战,你也不必回复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积分

20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10-28 22: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争论,非常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967

积分

41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67
QQ
发表于 2014-10-28 22: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热假寒者也不可能身大寒,因为真热假寒者是阳气过实闭郁于内,难以运行到四肢末端,只能出现四肢厥冷,不会出现全身大寒。故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只能是表寒证,不可能是真热假寒。所以“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是营弱卫强的桂枝汤证。
老师,这个观点推翻了我原来的理解,对于这句话,我仍然有些不明白,到“只能是表寒证,不可能是真热假寒”这里都能理解,也就是说表寒证能理解,但是如何推出是桂枝汤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不能是麻黄汤?我发现,桂枝汤的恶风也是盖被,麻黄汤也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2: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大黄芒硝都知道注意安全,用桂枝就有很多人不注意安全。槐杏有开水泡服10g肉桂的体验。原来准备泡服几天,结果泡服了一天后不敢再服了。
原文地址: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28538

泡服肉桂.doc (141 KB, 下载次数: 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0-28 23: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先生,长记性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0-28 23: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记性么?那有人试附子,试了一天不敢再服了,说明附子也损阳?这二个回复够不上恶言的帽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3: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五角星虹 的帖子

五角星虹:“真热假寒者也不可能身大寒,因为真热假寒者是阳气过实闭郁于内,难以运行到四肢末端,只能出现四肢厥冷,不会出现全身大寒。故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只能是表寒证,不可能是真热假寒。 .. (2014-10-28 22:49) 
麻黄汤证触摸病人皮肤身大热,可是病人却恶寒欲增加衣被,病重者盖几层棉被也恶寒,不出汗。如果出汗了,通常情况下就病愈了。麻黄汤证发热,揭开被子和不揭开被子恶寒的程度没有明显差别。
桂枝汤证不增衣盖被会恶寒,增衣盖被又会觉得热,因为增衣盖被就会出汗,出汗就热,通常情况下出汗也不能病愈。重者出汗时盖着被子闷热,揭开被子就冷的发抖。和麻黄汤证明显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0-28 23: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无病之人生姜也不能天天吃,易致腠理疏泄,感受邪气。所以生姜使用的安全性也必须强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28 23: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耻下问朋友先把李国栋先生的阴阳概念看清楚以后再来向我提问才好。

下面,你看李国栋先生的这句原话:

“桂枝汤证是营弱卫强,调和阴阳必是扶营损卫”


请你注意“卫强”二字,李国栋先生就在这“卫强”二字的理解上犯了字面上认识的错误,这个错误是李国栋先生所以有“桂枝损阳”的结论。请你再注意一下我向李国栋先生提出的疑问,你看他能不能自圆其说,然后你在向我提问好吗?

李国栋先生的种种错误观点,是其中医基本功不扎实而又爱胡思乱想的结果,希望这些错误观点不要不要对初学者有不良影响才好。

请向我提问的朋友三思,仔细看完李先生的观点后再向我提问。我不喜欢长篇大论,但我一句话,对于中医内行来说,他们一看便知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0-28 23: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生理之阳与异常病理之阳,正常生理之汗与异常病理之汗。补虚泻实或阴阳益损治法适用于阴阳偏盛病证。假令挂枝法是符合补虚泻实或阴阳益损治则,则反推桂枝证是阴阳偏盛病证。阴阳偏盛病证有哪些呢?大类分就是阳盛阴虚,阴盛阳虚。既桂枝损阳成立,那么桂枝证当为阳盛阴虚证。桂枝证是阳盛阴虚证么?桂枝下咽,阳盛则毙。阳盛阴虚不宜用桂枝。初学者看看以上分析是否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9

积分

29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89
发表于 2014-10-28 23: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请教一个问题,肾气丸用桂附到底是补阳还是损阳?[s:187] [s:19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3: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正常生理之阳与异常病理之阳,正常生理之汗与异常病理之汗。补虚泻实或阴阳益损治法适用于阴阳偏盛病证。假令挂枝法是符合补虚泻实或阴阳益损治则,则反推桂枝证是阴阳偏盛病证。阴阳偏 .. (2014-10-28 23:20) 
你混淆了阳盛阴虚和阴虚阳亢的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852

积分

7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2014-10-28 23: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      真理越辨越明给李国栋老师和槐杏老师大大的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3: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33楼:
把肾气丸证所表现的“少腹拘急”、“短气”、“消渴”等症状去掉,就不是肾气丸证阳气强的表现了,也就不是肾气丸证了,也就不用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852

积分

7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2014-10-29 00: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从含有桂枝的医案统计得出桂枝药证是:汗出  气短      心悸      小便不利。不知道对大家的争鸣是否有些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9 00: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佩服李师坚持不懈精神,能理解为何李师将近30年逐字逐句研究伤寒。
桂枝损阳观,从一开始无人支持,到现在支持寥寥,但毕竟力量在壮大。
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仲景立法中医治疗思想为调和阴阳。所有的症状或疾病的病理分析都要落实到阴阳,李师是写此文做了示范,如拘急、少腹急迫属阳亢,小便数、心烦、自汗出为血弱。
对于桂枝损阳,或漠不关心,那你关心什么?或嗤之以鼻,那你能拿出医案或条文来证明?
人分析问题,是利己的,我不相信你,你所说的都是错的,对条文的熟读被看做条文医甚至被认为是缺乏临床;正如我相信李师,他说的几乎全符合临床。
我有时想,如何来说服不同意者,但我很失败,除了我的学生,同行都不同意,我的学生是看我临床的。
改变别人是很难的。你讲1,别人理解为2,说不到一起。比如
桂枝证是阳盛阴虚证么?桂枝下咽,阳盛则毙。
桂枝是解表,阳盛则毙说的是有里热,如63条,没法讨论。
我和老爷子闲谈,他见过李师后,高度赞扬李师,勉励我坚持跟李师学习。也说,无论学院派还是医院医生,只要生活无忧,没人愿意仔细研究伤寒,太伤脑筋,最好学一个方,临床马上用。
我说过李师临床之好,比我想象的还好,条文没人信,临床没人信,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06: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用于脉浮发热(水气在皮肤)、头痛(水气在头腔)、身痛(水气在身)、骨节疼痛(水气在骨节腔)、气上冲(水气在胸膈肌)、四肢拘急(水气在四肢肌)、少腹拘急(水气在少腹肌)、短气(水气在胸肺肌)、心悸(水气在心肌)、消渴(水气在心下肌)、桂枝的作用部位都是在上或在表,是通过解肌的作用发泄水气。水气为什么停在上部或表部?这是因为阳气强,上冲抗邪,拒邪入里,故水气停在表部或上部。桂枝解肌必损阳气,损阳气则阳气由强变平和。如果阳气不强,不能上冲抗邪,水气就入里了。邪气入里者再用桂枝,就是白白损伤阳气,故张仲景说:“气不上冲者,不得与桂枝”。
比如槐杏无病试服桂,一天就试出了汗出心悸心慌怕冷
。这正像他自己说的:有病服药病当之,无病服药身当之。这汗出心悸心慌怕冷就是无病服药身当之。
[/table][table=100%,white]
向槐杏勇于试桂与大家分享经验学习、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4-10-29 07: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以伤寒解伤寒,“桂枝损阳”之论是有说服力的,绝非故作惊人之语,虽不能说一定符合仲景本意,但也是朝这个方向去接近。读者需要把脑子里的既有概念清理一下,把历代注家的解读先放一放,否则不免处处龃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852

积分

7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2014-10-29 08: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得好    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0-29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混淆了概念,那你从阴阳偏盛的角度来分析桂枝证,一,是否存在偏盛。二,属于那种偏盛。三,适合何种治则。从所谓损阳,必定能推出阳盛。不盛何以损之?芍药益阴,损阳益阴,是阳盛阴虚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0-29 09: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各后学擦亮眼睛,如此混乱的逻辑何能不使人迷惑纠结?是阳盛阴虚么?不是,为何损阳益阴。是,阳盛阴虚为何可用桂枝?中医基本逻辑都不能圆通,何以解释桂枝在不同配伍中的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0-29 09: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试服桂枝帖,大家可以去仔细看我详细记录,能用来证明桂枝损阳?桂枝损阳观点就是扰乱共识,误导后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989

积分

177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宁静致远,学贵沉潜。

Rank: 3Rank: 3

积分
989
发表于 2014-10-29 10: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题每次都引起争论啊,我们后学正好学习。
    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
   谁来解说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03

积分

100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道法自然

Rank: 4

积分
1003
发表于 2014-10-29 11: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阳虚证中桂枝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还去了芍药),桂枝加桂汤(桂枝用五两)
难道用桂枝能损阳。
个人认为这个话题没必要争论。
道法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29 11: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先生自定义的奇葩阴阳概念:

请大家仔细阅读李先生的下面这段原文:


“阴阳和者则无病,有病必是阴阳不和。阴阳不和的表现有四种,即阴阳俱强,阴弱阳强,阴强阳弱,阴阳俱弱。那么阴阳是什么?人常说:阴是水,阳是火。这话从基本定义上来说自然不错。但是用在人体的阴阳和谐上,就不对了。因为水和火是两种物质的表现,而中医谐和阴阳,是谐和的一种物质的表现。所谓“阴极变阳,阳极变阴”的,只能是一种物质。而水再极也变不成火,火再极也变不成水。所以,人体内所谓阴阳的运动变化,只能是一种物质的运动变化,那就是血液的运动变化。血液向下向里运行者为阴,血液向上向外运行者为阳。这就是下为阴、里为阴,上为阳、外为阳的基本定义。血浆从脉管中渗透出来,变为行在脉外的津液就是由阴变阳,津液渗透回脉管中,就是由阳变阴。弄清楚阴阳气的具体所指,才能言之有物,验之有证。否则一味的将阳气说成是火,说成是功能、热能,甚或是电能,那就没有具体的针对性,谐和阴阳就是一句空话。说人体内的阴气是水,也是不对的。饮水入胃,如果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变为精气,那就是水邪,而不是阴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29 11: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质疑李国栋先生???

那未请问李先生一句。血液因何要向上向外向里向内的运动变化,这个运动变化的源动力是什么?

血管内外渗透的原动力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29 12: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阴阳????????

我通过读李先生论阴阳的文字,突然醒悟,哦,原来李国栋先生不懂阴阳。阴阳不是在教科书上的文字层面上去理解的,真正理解阴阳,一要在自然中去观察领悟,一要在自身内证上来体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0-29 12: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明确认定桂枝汤证阳有余,阴不足。治以损阳益阴。以桂枝损,芍药益。亦即阳盛阴虚,治以阴阳益损法,即损有余补不足。此分析前提必是桂枝汤证是阴阳偏盛病证,属阳盛阴虚。结合中医基础以及临床实践,阳盛阴虚是否可用桂枝?所以,要分析讨论桂枝损阳问题,首先要解决这个绕不开的基本逻揖问题。其次要厘清阳的特指性问题。桂枝所损之阳,分二个阶段。正当治疗,是损有余,损各种原因引起局部性病理性亢阳。第二阶段是不当治疗导致过汗亡阳。是损正阳,但不是桂枝独有,任何药物过汗都能损正阳。这个意义上谈桂枝损正阳,无特殊意义。所以就桂枝特性来讲,损邪阳才是问题的根本。谈药性药证,一般主要体现其特性更有意义。若我用升阳益胃汤因腠理开泄者汗常自出去羌独加桂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8 18:53 , Processed in 0.15521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