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2646|回复: 70

从<神农本草经>解读<伤寒论>的经方(绝对原创)

[复制链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发表于 2007-11-18 20: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经过近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决定正式把本人原在<伤寒网>上发的自学中医第一贴搬到这儿.无它,这里的经方学习和实践的气氛最纯.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刚开始学习就应该单刀直入,不要夹杂其他看似有用的东西,因为这会打乱自己学习的基础.好好学习这两本书,就可以终生受用了.
本人所有的学习和研究都以这两本书为基础,所有其他外看的书都必须以这两本书为研究对象的才看.




上一篇:[推荐]《经方随证应用法·桂枝汤证》
下一篇:[资料]《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从2006年七月开始自学中医的.记得初中时喜欢武术,高中时喜欢气功,高考报的就是福建中医学院,可惜没考上.去年七月父母和女儿都发烧了,来回折腾近一个月,从此开始上网看中医知识并买了许多书来看.很幸运的是,我一开始就在网上接触了火神派的中医理念.其重阳扶阳理念我很自然地接受了,因为我一直对气功有兴趣,两者注重元气(阳气)的理念有很好的相通之处,这使我对&lt;伤寒论&gt;的理解有一种亲近之感.要知道,在以前,开药方对我来说是很头庝很麻烦的事.当我知道,读&lt;伤寒论&gt;要看&lt;神农本草经&gt;时,我也很自然地去读了.一开始看到在&lt;本草经&gt;中,药居然是分为上中下三品,总药品暗含与年日数相合,并与天地人三才相合时,我真的从心底里涌出了几分亲切.这两年来,我读且教女儿&lt;三字经&gt;&lt;论语&gt;&lt;老子&gt;等古代经书,现在看到这些古文互相有联系,真觉得心情好舒服,这些书就好像互为邻居,你可以从这些书中互相得到知识的印证.更因为我没上过专门的中医学院,所以,我看书的角度就可以完全以自己的方式来读.这一来,我就看出门道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逆汤为什么能成为扶阳第一方


四逆汤(请注意我并不是只讲单味附子的作用)在&lt;郑钦安医书阐述&gt;阳虚门中几乎就是通用之方,是治疗各类阳虚病在各种病程阶段过程中都可以广泛使用的主要药方.大家对此应该都比较熟悉了.但为什么&lt;伤寒论&gt;那么多经方,唯有此方具有这样的功能.我遍找诸书,所讲都是附子干姜甘草的性味如何的相配,如何的互相作用,郑钦安说附子喻为火干姜可培土再加甘草的作用等等这是五行的内容.我原来也只是如此跟着理解.忽一日,在手抄&lt;本草经&gt;(加深知识印象)的序言部分时,突然直觉晴天霹雳,脑中一个念头闪过,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原来古人用方竟如此神妙,区区三味药,甘草为上品,干姜为中品,附子为下品,天地人三才具备,管人身上中下三焦,而人三焦实为一焦,混为一体,如此一味四逆汤,千百年来竟无人去从天地人三品分析,而今人还以为&lt;本草经&gt;分天地人三品是唯心的迷信的东西,实为可笑可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lt;本草经&gt;将中药分为天地人三品,而后人却将之以草部兽部石部等分类,在梳理了顺序之后抛掉了原先古人对中药的认识.&lt;本草经&gt;说,上品应天无毒久服可益寿延年,中品应人有毒无毒可去一些小病补虚羸,而下品应地多有毒主治一切大病,这是多么深刻朴素的哲学观念,却被后人完全抛开.后世只见药品越来越多,纷纷繁繁,直看得人眼花,但&lt;伤寒论&gt;中才用了多少种药.黄煌的&lt;50味药证&gt;只分析&lt;伤寒论&gt;中最常用的的50味药,使用得当已不知可治多少种病.郑钦安说,执简御繁,一味药可治上百种病,我守全相信这种观念.所以,我根本不须再多看其他药经,只须把&lt;本草经&gt;读一辈子用一辈子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发现了古人在组方时使用的这一种规律后,我就更相信汉唐前中医为什么是简方高效了.请再看看麻黄附子细辛汤,细辛为上品,麻黄为中品,附子为下品,同样是天地人三才俱备,只不过作用不一样.四逆汤重在扶阳,麻黄附子细辛汤则重在驱寒.所以我们看到许多的报到,这两味药的使用是极广的.在扶阳回阳的各阶段(不管病程多长),都可以用到四逆汤;而在驱寒的各个阶段(不管病程多长),都可以用到麻黄附子细辛汤.知道了这两味药的组方规律,再来使用这两味药,感觉中医的天地真的是无限广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我只看经方家的书


因为作为一个初学者,学必贵专,这个专并不是哪门哪派,而是对中医四大经典的学习.要学开方,非&lt;伤寒&gt;&lt;金匮&gt;&lt;本草经&gt;不可,而我现在,一年来的时间,还反复在看&lt;伤寒&gt;&lt;本草经&gt;,&lt;金匮&gt;还没看,还没用.而在&lt;伤寒&gt;里,我反复看的就太阳\\少阳\\少阴\\太阴部分,阳明和劂阴都没怎么看.为什么,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阳明和劂阴症我们身边的例子较少,而感冒发烧腹痛腹泄等最常见,每一个人所处的阶段也不一样,学好这些常见病的处理,我们就会有极大的自信心,而不会出现学了中医连一些常见病都治不好.而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看古今经方家在处理常见病时的经验,看看他们是如何六经辨证的,他们使用的每一个经方我们都有迹可查,可以进行古今治法对比,再对看&lt;伤寒&gt;原文仔细咀嚼,这个过程就是理解&lt;伤寒&gt;的过程.如果在处理这些常见病时,你看了许多不同的时方,或参考了许多不同名医的验方,那我相信,你就算治好病也总结不出东西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草在&lt;伤寒论&gt;中的地位及作用之我见


甘草一味,大家只怕是见多就习以为常了.最常见的就是中医一开方,前面先写几味药,接着随手就是甘草,并美其名曰:和百药.
查&lt;本草经&gt;,甘草为上品.现在大家都很熟悉参芪归地等等上品,而且也都知道这些补品价格较贵.但&lt;本草经&gt;当时划分三品时,却并没有特别指出哪些上品是补品,其实,只要能改善人体当时的体质,则毒药亦是补药,我接受这种观点.
仔细看&lt;伤寒论&gt;,上品药中用得最多者,即是此甘草.所以,我要说,甘草才是&lt;伤寒论&gt;中上品药中的上品.而柴胡是中品药中的上品,附子是下品药中的上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一

查黄煌&lt;张仲景50味药证&gt;,其中甘草\\柴胡\\附子三味药的药证发挥最多,都有两三页的发挥.其他都没有这么多的发挥.
查&lt;伤寒论&gt;六经用方中,太阳经方用甘草最多,少阳\\太阴也都用,阳明\\少阴经方则少用,厥阴经主方乌梅丸也没用.而且在太阳经方中,如干姜附子汤\\抵当汤\\大小陷胸汤\\十枣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等都没用上甘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二


为什么,甘草明明可以解毒,怎么在用力最强的这些药方中(如太阳经里的竣剂\\阳明里的大小承气汤\\少阴里的麻黄附子细辛汤\\白通汤)却弃而不用,难道仲景都不管这些含有下品毒药的经方会毒死人吗?这里,我接受李可老先生的一句话:在那样的病症下,毒药的毒性对病人来说就是救命仙丹.而甘草解毒的功能在这时反而会妨碍毒药毒性的发挥.
那么,为什么甘草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上呢?就我个人的理解,那是因为它可以使各种药的药性发挥缓慢而持久(当然它也有自己主治的病症),并不是可以和百药.(查&lt;本草经&gt;,上品中只有石蜜和大枣具有&quot;和百药&quot;的功能.)
&lt;郑钦安医书阐述&gt;83页对四逆汤用药意解也说到:阳气既回,若无土覆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继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正气,缓者即伏之之意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张锡纯


近一个月来一直在读张锡纯的书,对其&lt;中药亲试记&gt;一书倍有感觉.医者,本来就应中药亲试,否则,如何把自己没尝过的药物开给别人(病人)吃呢?一年来的自学和实践,我一直亲试亲尝,没吃过的药我还真不敢写给别人.一本伤寒论我只喝过四逆汤\\附子理中汤\\桂枝汤及加减\\小柴胡汤及加减\\白虎加人参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散.
另外,张锡纯对中药的药性也只看&lt;神农本草经&gt;,后世本草都不引用,其看法与陈修园一脉相承.
李可推荐的郑钦安\\张锡纯\\陈修园之书,包括他本人的及卢崇汉的,本人看了一年还未看完,因为有时读到一份感触,必要好几本都参着看,反复研习,并找机会试用.今天开始,试用李可的乌蛇荣皮汤治老婆的雀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生石膏和白虎加人参汤的理解


近期看张锡纯的几本书(就是&lt;医学衷中参西录&gt;了),连续的看下来,一个感觉又来了.就是老先生对生石膏的理解和运用.可以不夸张地说,老先生对生石膏和白虎加人参汤类的运用和郑瑞安对附子和四逆汤类的运用是完全相同的.
郑瑞安的书中,我通篇看下去就是附子和四逆汤类的理解和运用:补阳,这味药和这类方可以用在补阳扶阳救阳的各个阶段,这是郑老先生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经验,可以说自仲景以来无出其右者.
张锡纯的书中,我通篇看下去就是生石膏和白虎加人参汤类的理解和运用:清热.同样的,这味药和这类方可以用在清热滋阴的各个阶段,这是张老先生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经验,也可以说自仲景以来无出其右者.
附子和生石膏,一为补阳,一为清热,如倚天屠龙宝刀.四逆汤类方和白虎加人参汤类方,则给我们对阴阳两类病症的运用提供了出方的源头.
然后只要把握阴阳两纲,则出手必虽失不远矣....
再一次对郑老先生和张老先生表示极大的敬意!对他们极富创见的经验我将全盘吸收,其他什么古今名医名派和老教授博士生导师对以上两药两类方的意见只能挑有益的来补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晨起忽悟...


昨天刚好看了胡希恕和郑钦安的书,当时也没其他什么想法,一个是六经辨证\\方证相应,一个是分清阴阳\\判别外感或内虚.
然,晨起还在床上,一个念头闪过,胡老的六经辨证不就是分清三阳三阴吗?这与郑老辨阴阳不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吗?有了这个基础,再来方证相应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原来,两位大师级的人物到了医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先分清一个人的阴阳,然后才方证相应治疗.这样,在分清阴阳之后,如何治疗就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误治了!
医学一途,本是活人杀人一术,只有首先保证出手虽失不远,才能在患者服药过程中不断调整药方,最终使之阴阳平衡...
观仲景之书,许多都是误治之后的救治,如果能先分清阴阳,阴虚不会用阳治,阳虚不会用阴治,则虽不能一次中的,也不会出现误治留下坏病,这难道不是极其重要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郑老的分清阴阳和胡老的方证相应....


要分清阴阳,以郑钦安之书讲得最明,无人能出其右,只看他一个人的理论即可,不须杂其他人的观点...
治疗时以胡老的方证相应为法,则可以快速有效的产生效果,不须看其他人五行相克\\阴阳变换等抽象的东西...
如此,先分阴阳(郑老之法),再以方证相应治疗(胡老之法),则学中医之道,一年小成,三年出手即可行医救人矣...医学难吗?不难矣!
我看医书,最重实践,如一人之医书,每方后注解老是五行相克的东西,实在看不下去.日本人最重实践,仲景之方也是穷究根源,以实践来求真知,所以对胡老的方证相应很有感触,可惜他们不知还有郑老之分清阴阳(即胡老之先六经辨证),所以中医必然还是要在中国人手里发扬光

点评

说的太棒了  发表于 2020-4-16 18: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郑老的分清阴阳和胡老的方证相应....


要分清阴阳,以郑钦安之书讲得最明,无人能出其右,只看他一个人的理论即可,不须杂其他人的观点...
治疗时以胡老的方证相应为法,则可以快速有效的产生效果,不须看其他人五行相克\\阴阳变换等抽象的东西...
如此,先分阴阳(郑老之法),再以方证相应治疗(胡老之法),则学中医之道,一年小成,三年出手即可行医救人矣...医学难吗?不难矣!
我看医书,最重实践,如一人之医书,每方后注解老是五行相克的东西,实在看不下去.日本人最重实践,仲景之方也是穷究根源,以实践来求真知,所以对胡老的方证相应很有感触,可惜他们不知还有郑老之分清阴阳(即胡老之先六经辨证),所以中医必然还是要在中国人手里发扬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逆汤偶得


读过郑钦安的书后,刚开始还不一定会对四逆汤有深刻的体会.在一次自身便血后,服用书中的炮姜甘草加血余炭汤,两剂未效,当时心想,自身阳虚体质确实,何不加些附子,所以就加附子一味,未想一剂见效,心中不免得意一时.几天后,听我妈说,我弟流鼻血用了几种方法均未止住.因熟知我弟也是阳虚,所以就在电话中让我妈也一样用附子炮姜甘草加血余炭汤.请注意,我自己用的时候是炮姜甘草加血余炭汤不效再加附子,而告诉我妈的是附子炮姜甘草加血余炭汤,电话一放下来,我心中突然一动,那不就是四逆汤加血余炭吗....
思路一开:附子理中汤不就是四逆汤加人参再加白术吗?怪不得唐步骐老先生在阐述郑钦安医理时最常用善用的就是附子理中汤,如果你用理中汤加附子来理解,那就不知其妙了;反过来,你用四逆汤加人参再加白术来理解附子理中汤,则感觉不知有多好...
当时在自行车上, 一路想过来,顿感天地大开,赶紧迅速回家,拿起&lt;郑钦安医书阐释&gt;,果然满眼都是四逆汤类,自此方敢言进入火神一门...
再后来,就是抄书时,偶然发现天地人三品之药,再用起四逆汤类和麻黄附子细辛汤就非常顺手了...
医学之妙,果然存乎于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四逆汤重用炙甘草或重用附子..


昨读庄严先生著的&lt;姜附剂临症经验&gt;一书,其中谈到四逆汤中其重用炙甘草的经验,可少量或小量附子配大量炙甘草,用于治疗日常各类病症.
再比较李可老先生创制的破格救心汤,则附子量要大大超过炙甘草的量,用途则是抢救各类危重证的心衰.
一味四逆汤,一味药量的变化则产生的作用立刻发生极大的变化.所以说,高手出手并不在于什么奇方秘法,而在于对药性理解的深度和对病症认识的准确,往往一两味药间就决出胜负...
欢迎各位医家将自己这种久经临床的实战经验和见解公诸于众,不必面面俱到,只讲自己最拿手和最有心得的讲出来即可.
我从不盲目相信哪位神医名医,看看各位名家的医案,其中也都有自己的薄弱之处.一本书拿过来,一位医家的可学可鉴之处,翻一下很快就了然,只学其最好的,其他不必全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庄严先生在书中谈及的元气...


我很高兴庄严先生在整本书中不断地讲元气,并说明不是医家的药救病人,而是药激发和支援了病人的元气,使之强大并驱除病邪,一旦人的元气恢复则停药食疗,使人自愈.
这是很不容易的,我看了许多医书,都是几剂而安,诸症若失等等.事实上,作为以前经常体弱生病的我,深知这两年身体体质的改善绝不是吃药的作用,而是早睡早起,多吃素食,晨起按摩,心绪平静等等遵守&lt;内经&gt;起居饮食,呼吸按摩等锻炼得来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学习&lt;神农本草经&gt;和&lt;伤寒论&gt;,在初受伤寒和初现阳明\\少阳\\少阴时,果断用药,截断病势发展,让自身元气快速反应也是起了积极的作用.
我非常提倡医家和病人应学会气功按摩太极拳等柔性锻炼方法,张锡纯就提倡医者应学会静坐,我希望医家能在病人病症明显时能辨证论治,截断病势发展.而在病势缓和或后期,则应当让病人自身的元气起作用自疗.
我从不相信有哪位医家可以把一个人从头到尾一直治得什么病都好了.因为我相信世上没有一个人身上是完全健康的.但我相信一个人如果元气足的话,则其身上所有的疾病都会与他和平共处,让他在众人面前显得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茯苓四逆汤想起...


以四逆汤加人参为方根,加白术为附子理中汤(我看也可叫白术四逆汤),加茯苓为茯苓四逆汤,以此类推,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临床时一样一样地创出各种单项四逆汤,这样在治疗时思路就很简单,可能效果也会不错,真正做到法简效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草经>天地人三品的现代解之我见


我觉得,这个天地人三品分类法,其实就是现代药物的说明书.哪些是安全的,可以久服.哪些是应该斟酌的,可以消除疾病,修补虚损消瘦疲劳.而哪些是有毒性的,可以用来祛除寒热邪气,攻克积聚,中病则止,不可久服的.不能一味只认为是唯心,是迷信的.事实上,整个<本草经>除了一些神啊仙啊鬼的字外,其他的都是古人类亲身尝试得出的结晶,是真正的实证科学,比在小白鼠身上做试验的要有效得多.

点评

说得好  发表于 2020-4-16 18: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发表在<伤寒网>的原文内容,至9月份后封笔一直在看黄师的<50味药证>\<经方的魅力>(主要是里面的"经方杂谈"),新买的<中医十大类方>还有冯世伦先生的<张仲景用方解析>清代莫枚士的<经方例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388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88
发表于 2007-11-18 20: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心目中的中医四大经典《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张仲景50味药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07-11-18 21: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字从心里流出,如此学习经方,日后必有大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85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5
发表于 2007-11-19 21: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比我这个学了多年中医的强多了,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0 08: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黄师的鼓励!是黄师和多位前辈的书使我在中医的自学天地里不至迷路...
看看其他有关伤寒的网站,都是越来越杂,失去了原先主要探讨的主线,加入了许多不同主线的内容,初看觉得内容很全,但细细学习,却觉得其他论坛中无领军人物,没有主流学习思想,这样到最后,必然会流于形式,不能获得真正的动手能力.
研究伤寒的各类学术观点很多,为什么我在自学一年后决定选择黄师的药证和胡老的方证一途.因为我觉得这是最直接介入实践的方法.学了就能用就敢用,这才是真正的经方中医.我取名为神农派并非想博个虚名,实在是以此激励自己一定要勇于勤于实践,方不负自己今后的人生.
与各位同仁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0 08: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近期的学习中, 特别在&lt;经方例释&gt;里,我注意到一个经方的配伍现象.可以这么说,经方就是劳动人民在简单的药物配伍中不断延伸的过程.为什么经方中的药物很少味,因为这些少味的经方正是人们不断实践后总结出来的非常有效的配伍.这和当前许多中医自己习惯配伍用药不同,它具有极高的可重复性和极高的可靠性.认真学习这些配伍药的药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方证.
比如: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我觉得应该这样理解:麻黄汤由麻黄杏仁一组药加桂枝甘草一组药合成,麻黄杏仁用于发汗定喘,桂枝甘草用于定由麻黄发汗引起的心悸;而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一组药加石膏甘草一组药合成.
石膏甘草的作用可以在白虎汤中求得,白虎汤即是由石膏甘草一组药加知母粳米一组药合成.
以此类推,仅作抛砖引玉.

点评

分析的透彻眼前一亮  发表于 2020-4-16 18: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6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1-20 22: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神农派的心得,实际上你说的经方配伍和黄师的方根很像,这样对经方的组成学习很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5 14: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黄师的<50味药证>中有许多的方根讲述.但我觉得还不够,因为每个方根下还见不到实际案例的分析来支持.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挖掘,找出各个方根的实用案例.一个个破解经方中的方根,让方根的学习配合真实的案例,再继续分析经方组成的规律.这需要时间和尝试.
记得刚开始看<50味药证>时,我是先看一遍各药的药证发挥,后来第二遍看的是常用方,第三遍是药量,这次看的是方根.我是先自己以<伤寒><金匮>两书所有方以对象,自己先找先分方根,再来一一与黄师的总结相对,看看自己的想法哪些与黄师相合,哪些不一致,最后再看药证发挥来理解,当然还得在各种经方书中找实际案例来结合,所以我学起来很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59

积分

2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59
发表于 2007-12-25 22: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s:52]  [s:33] 呵呵,楼主说得太好了,受益非浅,不错的认识,在此谢谢你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6833

积分

38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833
QQ
发表于 2007-12-31 01: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如此用心,令人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731

积分

5502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731
发表于 2007-12-31 09: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我学习的榜样.每个人要有自己学习的窍门,这就是所谓的悟性吧. [s: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9: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淘到一本《一味单方妙治百病》,96年出版的,竟有黄师作的序,里面提到该医师所作的收集单方治病的案例和分析,可作为药证的一部分,这让我很有同感。
我在看方根的时候,很注意一味药、两味药、三味药及四味药的组合,因为这些组合可以让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组方规律和简方药证。
有些事必须要有人默默地去做,我想,我也应该为自己所挚爱的中医事业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833

积分

45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3
发表于 2008-1-5 09: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讲一下一些个人经验。除了神农本草经之外,几本宋代以前的本草像名医别录,日华子本草,药性论都和本经一样只谈药效不谈玄里。四大经典的说法有些偏颇,无形中把这几本本草忽略掉了。
辞典类的本草像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还有以前的本草纲目都有收载这些本草条文,查阅起来方便很多。这类书里还载有附方,临床报导和药理研究也很有参考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2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8-1-9 08: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同深受,拜读再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09: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味中药往往从大剂量使用中可以发现其主治功能,这点黄师在&lt;50味药证&gt;中已点明,并且越是简方越容易发现其药证.我近期的学习和收集主要也是这个方向.以黄师&lt;50味药证&gt;中的中药为方向,找出最善于和最敢于使用该药的药师,仔细研究.比如火神派之附子,张锡纯之石膏等等.因为一个人他敢于对某味药大量使用和频繁使用,并很有成效,那就表明他已对该药的药证有很好的认识和掌握,学习\\理解和接受他的观点,可以大大缩短自己摸索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59

积分

2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59
发表于 2008-1-16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s:52]  [s:55] 谢谢分享,说得很好,受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5

积分

21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75
发表于 2008-1-20 11: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啊!!!
人身不过气血阴阳,重在调气机之升降出入.
观仲景之方,有阴一般就阳,有升一般就有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2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08-1-23 21: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s: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0: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至今早看的都是张锡纯的书.但看得最多的还是其<中药亲试记>.其<屡试屡效方>反而只粗粗看.因为从直觉来看,张氏对药物之功用最用心,也最有心得(感觉他对<神农本草经>的研究要好于对<伤寒论>的研究,属药物家不属伤寒家),这是临床家的心得,不是书生编书心得.而<屡试屡效方>书中其自创的许多药方,多是自已对药物理解后编创的(与<伤寒论>中的组方规律不同),这和其他医师自创方并无区别.如他认为山药的功用很好,则自创方中就有许多都加了山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22: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眼又过去半年了,值得反复看反复学的书还是只有几个人的.其他的只是平时偶尔翻一下看看能补充什么.
从当前的实践情况看,黄煌师的人-证-方对自己提高看病开方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每一个人我都会先观察询问他的一般体质,接着才会问症状.这点与火神派郑钦安&quot;先分清阴阳&quot;的观点可互补互用,是我感悟最深的.(这里面结合了黄师对经方的现代通俗解释和郑钦安\\张锡纯的内经阴阳解释)接下来,胡希恕老的六经辨证就能处理比较复杂难用现代医学解释的奇症难症,这一点上我更坚持胡老的看法.可以用来证明这一看法的是李可老中医对伤寒方的大胆运用(李老和黄师的用药方法是两种不同思路的实战,是可以互相补充的.李老擅长治和救,黄师擅长调和理,这从李老擅用附子大黄石膏,黄师擅长柴胡桂枝可以看出来).另外,如刘渡舟老陈瑞春老等其他经方派实力人物则不具有与郑钦安胡希恕黄煌三位有自己思想相等同的地位,他们主要是提供自己有心得的经方应用方法,以使经方这棵大树更茁壮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8-6-11 21: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s:112] 膜拜一个!!
向楼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08: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在书店里买到&lt;伤寒贯珠集&gt;,有一段时间没有看&lt;伤寒论&gt;原文了(主要看方证和药证),这次按着尤在泾先生的思路读,觉的很舒服,比看原文的排序舒服多了...(向历史上每一位认真研究&lt;伤寒论&gt;并提供自己独特思维的前辈致敬!)
看书中突然有个小发现:就是以下这几个去渣重煎的经方: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
旋覆代赭石汤:旋覆花\\代赭石\\半夏\\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
半夏泻心汤:黄连\\黄芩\\半夏\\党参\\炙甘草\\干姜\\大枣
生姜泻心汤:黄连\\黄芩\\半夏\\党参\\炙甘草\\干姜\\大枣\\生姜
甘草泻心汤:黄连\\黄芩\\半夏\\党参(应加)\\炙甘草\\干姜\\大枣\\生姜
这几味药中后五味相同,可视为一个方根研究.
唯一不解的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黄芩\\桂枝\\炙甘草\\干姜\\牡蛎\\瓜蒌根 看不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8-7-13 13: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的真知灼见,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2: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读李可老的书,这次有了更深的印象,那就是李可老在急危重证中的连续用药情况.大家可以注意到,在国内其他中医的书中很少有这样的描述,而李老昼夜用药,连续进攻,他处方的大药量体现在煎药后采取分次连续服,一天之内服完别人可能两三天的药量,也所以这样,使得其挽救病人的速度极快.
在这一点上,我也受到了李老的影响.只要方药对证,我也会连续进攻.当然我开的药量基本是按古代一两等于现代一钱3克或5克这样的比例,但只要对证,我就会连服,务必看到病退十之七八后才停手观察调理.如我女儿一次阳明症发热精神不衰,我三天内煎6剂中药(小柴胡汤加生石膏,白虎加人参汤及竹叶石膏汤),石膏合计用了250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731

积分

5502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731
发表于 2008-7-30 21: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乌蛇荣皮汤治雀斑,效果如何啊?神农大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7: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乌蛇荣皮汤治雀斑,效果不好.按书中的药量买来就是一大堆,放了好多碗水下去,煎出的药我尝了一尝,很浓,味道说不出.当时我老婆吃了两贴就不吃了,说晚上吃了后睡觉难受.当时还未学习体质说.
这几个月我都煎大柴胡汤加桂枝茯苓丸给我老婆月经后喝.喝完后觉得大便通畅,虽然两个月来只吃了八贴药,但第二次月经来临前的一些平时反应都已缓解了.所以我现在用药也是主要观察对方的体质再加上平时的生活习惯来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4

积分

16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王林森

Rank: 2

积分
114
发表于 2008-8-4 05: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伤寒论坛看到先生的文章 跟过来 拜读了! [s:114]  [s:114]  [s:114]
追寻古朴中医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6

主题

1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管理员

传承经方靠大家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3449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8-4 09: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0楼神农派于2008-07-06 08:34发表的  :
昨天在书店里买到&lt;伤寒贯珠集&gt;,有一段时间没有看&lt;伤寒论&gt;原文了(主要看方证和药证),这次按着尤在泾先生的思路读,觉的很舒服,比看原文的排序舒服多了...(向历史上每一位认真研究&lt;伤寒论&gt;并提供自己独特思维的前辈致敬!)
看书中突然有个小发现:就是以下这几个去渣重煎的经方: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
旋覆代赭石汤:旋覆花代赭石半夏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
半夏泻心汤:黄连黄芩半夏党参炙甘草干姜大枣
.......
早在两年前,黄煌老师在江苏省博士论坛的开幕式演讲上就提到这个问题,并风趣的打比方认为“参夏姜枣草是张仲景治疗呕吐患者汤剂的底料”,这个比喻很有意思!
传承经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6

主题

1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管理员

传承经方靠大家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3449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8-4 09: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楼主继续阐发研究心得,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s:134]
传承经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8-8-10 13: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自己读书或实践后悟到什么心得,回头再发现别人也有注意到这种情况,那心情真是爽啊...
今天早上还躺在床上时,突然想到李可老的乌蛇荣皮汤(因前几天刚在这回过贴)是桂枝汤加桃红四物汤加定风丹(首乌\\白蒺藜)\\丹皮\\紫草\\白藓皮\\乌蛇肉治各种皮肤顽症;而血府逐瘀汤则是四逆散加桃红四物汤加桔梗\\牛膝同样也可以治顽固性皮肤病.起点一为桂枝汤,一为柴胡类的四逆散,同加上桃红四物汤后再按各自的思路加其他药物.显然,治疗皮肤病真正的重点是在前半部分,离开前半部分的整体调理作用,只用后面的加减是不可能真正获得可重复性验证的.
从上面的两个有效组合来看,我们可不可以从中学到在不同体质的皮肤病人中采用不同的组合来治疗.有桂枝汤证的就用桂枝汤加桃红四物汤来加减,有四逆散证的就用四逆散加桃红四物汤来加减.由于桂枝汤和四逆散的症治范围极广,所以,用这两个组合来治疗皮肤病可能会有很好的主治范围.
今后我会用上这两个组合来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18: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用乌蛇荣皮汤不效,这次我想等老婆月经后用上血府逐瘀汤来试试她脸上的黄褐斑..因为很明显我老婆不是桂枝体质而是大柴胡汤证的体质,所以本次试验血府逐瘀汤我可就有备而来了..
联想到另一种情况:我身边的亲人朋友有三个小男孩,都是体瘦好动易流汗及口渴,原来有想到会不会是桂枝汤加玉屏风散,但见他们好动且口渴不能认定,就一直没开口.本次在调理女儿流汗口渴脸红时用了竹叶石膏汤,突然就想到他们这三个一类的是不是竹叶石膏汤....
查竹叶石膏汤由白虎加人参汤去知母加竹叶半夏而成,治的体型本是羸瘦体虚之人,三个小男孩为体瘦好动理应还加知母.这样,对这一类小男孩的治疗方证第一次真正涌上心头,那就是竹叶石膏汤加知母.我朋友愿意让他的儿子先来试一试...我会把情况发在实践贴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7 21:05 , Processed in 1.217397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