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794|回复: 7

补发:桂枝证不是虚弱证

[复制链接]

876

主题

2万

积分

5864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416
发表于 2011-11-27 19: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桂枝证不是虚弱证


lgdaz
临床所见桂枝证患者,无论是发热汗出者,还是病常自汗出者,多为身体较强者。故认为桂枝证不是虚弱证。
虚弱病证患者,一般是指阴阳俱不足者,表现为虚弱无力。其病体是虚寒状态,其药用当与人参、或附子理虚。如理中汤证、四逆汤证、补中益气汤证等。
桂枝证患者,不是阴阳俱不足者。以34条为证:“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虚弱病证患者,医反下之,不应出现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厥阴病提纲证的“下之利不止”,亦应是协热而利。协热而利,大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表里俱热的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一种是表实里虚的桂枝人参汤证。
桂枝人参汤证,是“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出现的协热而利,利下不止。此表实里虚,与数下伤里的原因直接相关。
昨天看了个白虎汤不治高热口渴,今天又有了桂枝汤不是虚证。明天会不会有人说干姜附子不是热药,哈哈
桂枝汤证营弱卫强,营阴弱怎么能不虚呢?问题是桂枝汤证营阴弱的表现,是与卫阳强相对应的。所以说桂枝汤证不是虚弱证。不要以营弱遮目,而忽视卫强。桂枝汤调和阴阳,是补虚泻实,而不是单纯补虚。
白虎汤证口不渴,是因为津液未伤。白虎加人参汤证口渴,是因为大汗伤津,或素体津液不足者。
老子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这种“自相矛盾”的道,难免会有人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引用
引用第9楼w5855于2011-09-27 15:34发表的  :
桂枝证为表证之虚证

同意。桂枝证只能界定于表虚。而不能认为是中气虚。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脉洪主热,脉大主虚。卫阳强则热,故脉洪;营阴弱则虚,故脉大。仍然是营弱卫强的病机,故张仲景说:“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如前法,是如前啜粥覆被法。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条与25条同样是服桂枝汤,出现大汗出、脉洪大之症,为什么一为表证,一为里证呢?鉴别点在于有无烦渴。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桂枝证不是中气不足证。
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可以出现“喘而汗出的”葛根黄芩黄连汤证,这是桂枝证误治后,出现的表里俱热证。
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可以出现大烦渴、脉洪大的白虎加人参汤证,这是桂枝证正治后,出现的里热津伤证。
26条和34条从正反两面证明,桂枝证不是中气不足的虚弱证。若桂枝证是中气不足的虚寒状态,不可能有34条的误下后而出现表里俱热证,也不可能有26条大汗出后而出现里热津伤证。中气不足者,无论是“利遂不止”,还是“大汗出”,都只能会中气更伤,虚寒更重。
楼主基本是对的!表证即营卫之疾病,分寒热虚实!后人罕知其中奥妙!

               虚热                     虚寒           实热             实寒
卫气  麻杏石甘加附子汤  桂枝新加汤  麻杏石甘汤    桂枝汤

营气    白虎汤                  麻附甘汤   白虎加黄连汤   麻黄汤
呵呵,纸上谈兵,我用桂枝汤治疗胃肠虚弱之人多矣!黄帝内经所言:胃肠薄脆者,肌肤亦薄脆,诚阅历之言也!
十四楼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对桂枝汤的真体会。不过应把道理演绎细致一点。
肌肤薄脆是黄芪证,不是桂枝证。可见桂枝补中益气说,贻害匪浅。
      桂枝(不是桂枝汤)补中益气是《本经》别录所说,但是后人完全误解了“中”的含义!以为“中”就是中焦或脾胃,不多说,参究仲景的“除中”说;再看《神农本草经》谓大枣:“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就知道为什么!
     不知道“光”为何物的老百姓,用得挺好!
桂枝汤证只能按伤寒论来解说,即太阳中风证。不能定位于表虚。如果桂枝汤是表虚证,那桂枝加黄芪汤、桂枝加附子汤、新加汤是什么证?桂麻各半是什么证,不会是半虚半吧?麻黄汤与三拗汤哪一个是更重的表实证?
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可以出现“喘而汗出的”葛根黄芩黄连汤证,这是桂枝证误治后,出现的表里俱热证。
这条有两个疑问。葛根能解表热吗?如果不能为何不用桂枝?
17(leiyuanmo) 的帖子
补中,现代含义应该是健脾益胃的意思吧?但是本草应该不是这个意思。因为本草说:干漆,地肤子,茜根,苦参,牛黄等药,都补中。
18(本色) 的帖子
说桂枝汤证是表虚证,是与麻黄汤证相比较而言。桂枝汤证病位在表,这是界定病位,不联系病性。桂枝加黄芪汤证亦为表虚,至于虚的性质,与桂枝汤证的不同点,是另外的话题。桂枝加附子汤,是表里并病。新加汤亦为表里并病。桂麻各半亦是表证。麻黄汤与三坳汤都是表证。说是表证,是界定病位,不联系病性。至于病性的虚实寒热轻重,那应该是另外的话题吧?
19(十世遗风) 的帖子
葛根与桂枝,都能解表。葛根性凉,可用于表热证;桂枝性温,是用于表寒郁滞而热,实际上是用于表寒证。
以一案说明桂枝伤气
一女28岁,妊娠一月,呕吐胃液剧烈,每呕必吐出胆汁,滴水不能进,稍食必吐,小便频少,大便稀少,舌苔薄白、脉弦细。与桂枝合干姜人参半夏汤二剂。服药后呕吐减轻,能少进饮食,大便成细条状。续上方二剂,二日后复剧吐,其状同前。遂与干姜人参半夏汤二剂,服药后剧吐即止,能进饮食。
辨析:第一方与桂枝合干姜人参半夏汤,考虑胎元初成,血虚气逆,故与桂枝合方。虽有小效,但可以确定不是桂枝汤的效果。服汤三四日后复剧吐如故,乃为桂枝伤气,寒格气逆。疑本证初诊时就是虚寒呕吐,即去桂枝,乃得验证,初诊与桂枝合方有误。




上一篇:补发:经方絮语之二--------中
下一篇:补发:如何看待近现代伤寒论大家的贡献

0

主题

2900

积分

383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00
发表于 2011-11-27 19: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汤为群方之冠。桂枝证应该是亦实亦虚,非实非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5502

积分

166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治外感如将,疗内伤如

Rank: 6Rank: 6

积分
5502
发表于 2011-11-27 20: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虚实寒热是对待的,不要落两头,要辩证看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1-11-27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床所见桂枝证患者,无论是发热汗出者,还是病常自汗出者,多为身体较强者。
临床谁所见?是一人所见,还是百人千人所见?若为l楼主一人所见,且慢下结论为妥矣。多为身体较强者,那剩下身体较弱者,仍属桂枝证,还可否用桂枝汤?若不能用为何?若仍可用,则楼主所论也没多少意义也。强弱皆可用,分之何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5502

积分

166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治外感如将,疗内伤如

Rank: 6Rank: 6

积分
5502
发表于 2011-11-28 12: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槐杏于2011-11-27 21:39发表的  :
强弱皆可用,分之何益?
见道之论,中肯之说,临床家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520

积分

41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20
发表于 2011-11-28 14: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补中到底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754

积分

29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心是一朵花,一花一世界

Rank: 3Rank: 3

积分
754
发表于 2011-12-17 10: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证当然有虚弱的方面,而且很明显:皮肤细腻,白,容易出汗。进一步就是“虚劳里急”小建中汤证,都虚劳了还不是虚么。当然桂枝证有实的方面,便秘,肌肉坚紧,因为津液都发散到皮毛了,内里津液不足,就会结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1-12-17 13: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虚劳里急小建中汤证是虚实兼挟证,而不是纯虚证。如其症状表现之“悸,衄,四肢疼”等就是邪气实的桂枝证,没有实邪,不当与桂枝。其补虚药是芍药、甘草、胶饴、大枣等。小建中汤方比桂枝汤方不仅倍用了芍药,而且加大了甘草用量,这才是补虚。不能因为病名是虚劳,就认为病症表现都是虚。“虚劳病”之病名,应是根据病因而命名,不应是根据病症命名。真正的虚证是少阴证,少阴证不能用桂枝。而虚劳小建中汤证病属厥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9 12:56 , Processed in 0.15529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