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979|回复: 22

太阳中风病机浅说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22-11-30 08: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12条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中风,就是太阳病中风。太阳病中风,是在巳午未时辰上开始发热,也就是第3条“太阳病,或巳发热,或未发热”。“脉阳浮”是寸脉浮而有力,“阴弱”是尺脉浮而无力,与太阳病伤寒之脉“阴阳俱紧”不同。脉阴阳俱紧是按之尺寸俱为紧张有力。汗自出,是发热汗自出,与太阳病伤寒之发热无汗不同。啬啬恶寒,是特别恶寒,啬啬是象声词,是病人畏寒时牙齿咬合,从牙缝中吸气时发出来的声音。啬啬恶寒,是对病情表现的生动记录,闻其声若见其形,可以使人联想到恶寒时呲牙咧嘴并肌体收缩的样子。淅淅,也是病人恶风时呲牙咧嘴吸气的声音。翕翕,是象形词,就像鸟类收拢羽毛,是聚合的意思,在此是形容病人面色通红如醉酒样,这是血液聚合于面。如192条“翕翕如有热状”,《金匮要略》“翕翕发热,形如醉人”“其面翕热如醉状”等翕字的意思,都是指病人面色怫郁如醉酒貌。这种面色,跟太阳病发病时辰相关。太阳病巳午未上,天之阳气隆盛在天顶,人与天应,人之阳气隆盛在头面,故常人感受外邪在此时发病者,其人面色通红。鼻鸣,为鼻腔脉络拘束不通,津液郁滞不行常道,外溢为鼻涕,阻塞鼻腔通气,用鼻呼吸时发出的啸鸣音。鼻涕出与汗出同理,一为鼻腔组织拘束不通而津液郁滞不行常道,外溢成为鼻涕;一为肌表组织拘束不通,津液郁滞不行常道,外溢为汗。干呕,是胃气上冲抗御表邪,胃气上逆则呕。
  桂枝汤方: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枣4枚掰开
  桂枝通阳,善解表气郁滞;芍药益气,善补营阴不足;炙甘草补中,可助胃气祛邪;生姜温胃止呕,兼除表邪;大枣健脾胃,补津液,可防汗出津伤。诸药合用,调和营卫,健胃祛邪,解表不伤正气,热退人即精神如常。
  桂枝汤证之啬啬恶寒,其实是畏寒,与麻黄汤证之恶寒不同。畏寒,是增衣覆被其畏寒就能得减,增衣覆被就不冷了。恶寒,是增衣覆被其恶寒不能得减,增衣覆被仍然恶寒。
  太阳中风是表热证,是热在骨髓。如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2条之啬啬恶寒,就是身大寒。身大寒,增衣覆被则汗出增多,汗出则骨髓热出,病人会感觉烘热,即不畏寒。但是不能揭开衣被,揭开衣被就会啬啬恶寒,盖紧衣被又会汗出增多,烘热难耐,既不能揭开衣被,也不能贴近衣被,病人只好用手撑着衣被,这就是“身大寒,反不欲近衣”的临床表现。
  太阳病中风,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其寒在皮肤是水气停聚在皮肤,热在骨髓是阳气聚集在骨髓。“寒在皮肤”这个“寒”,是指水气。如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41条“渴者,此寒去”就是心下水气去。因为太阳病热在皮肤者,不可能触摸其心下寒凉。太阳病热在骨髓者,也不可能触摸其皮肤大寒如冰。
  桂枝汤方谐和营卫,促使人体阴平阳秘,营卫得和,则表邪得解。表邪是从哪里排解的呢?是从出汗排解的吗?非也!桂枝汤的服法:“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微似有汗,是似汗非汗,身上潮潮的稍微有点汗。微似有汗,就能把全身皮肤的水气排解出吗?需注意,“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是温覆一个时辰,令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而不是令遍身漐漐微似有汗一个时辰。遍身漐漐微似有汗,就达到了疏通表部气血的效果,表部的水气就能随着气血循环,从尿中排出。其实桂枝汤中的芍药,就有利小便的作用。麻黄汤中的麻黄,就有利尿的作用。桑菊饮中的芦根,就有利尿的作用。银翘散中的竹叶,就有利尿的作用。表邪是从小便排出的,不是从出汗排出的。出汗出的是津液,发汗的目的是疏通表部的气血,而不是排除水湿。汗为心之液,假如汗出多,就伤损正气了,大汗淋漓,病必不除。大汗淋漓,则津液亏少,皮肤肌肉腠理空虚,水气必然乘虚停留在腠理,病必不除。
  排除水气,靠的是津液。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脉外,就是津液;津液从毛细血管静脉端渗入脉中,就是血浆。血浆是液晶状,在影像下发亮,水气不是液晶状,在影像下发黑。水气可以在全身任何部位停留,水湿之气停留之处,就是病毒病菌大量繁衍之处。水湿之气停留在肺,肺部影像就有黑影,照片就是白影,也就是白肺。白肺是肺炎的证据,也是痰湿的证据。水湿之气被津液排除出去,大量病毒也就被排除出去。水气去,则气血流通顺畅,病毒也就失去了大量繁衍的场所,即便有少许病毒还在体内,它也没有能力兴风作浪,不能造成人体的病态。这就是中医学的思维。




上一篇:再论《伤寒论》“六病”与“六证”的关系
下一篇:桂枝麻黄各半汤理解

1

主题

228

积分

9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28
QQ
发表于 2022-12-2 16: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

点评

知音  发表于 2022-12-4 08: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7

积分

516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7
发表于 2022-12-3 17: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云:肝中寒者,其人洗洗恶寒,翕翕发热,面翕然赤,漐漐有汗,胸中烦热。
“肝中寒”,就是病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08: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国栋 于 2022-12-4 15:59 编辑
226291 发表于 2022-12-3 17:02
经云:肝中寒者,其人洗洗恶寒,翕翕发热,面翕然赤,漐漐有汗,胸中烦热。
“肝中寒”,就是病机。 ...

此句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洗洗恶寒”和啬啬恶寒同义,此为表寒。“翕翕发热”,“面翕然赤”,意思重复。“漐漐有汗”就是发热汗出。“胸中烦热”是内热。
胸中烦热,漐漐有汗,面翕然赤,这是内热外趋于表,且洗洗恶寒,可与桂枝汤加葛根。此所谓“肝中寒”,其义不明。

《金匮要略》:“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脉经》、《千金》云: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肝主筋,寒凝筋脉,则两臂不举,可与桂枝温通筋脉;舌本燥,为心经血瘀,心开窍于舌,可与桂枝通心散瘀;喜太息,为胸中有寒,寒气攻胸,则胸中痛,不得转侧;寒气伤胃,胃虚不纳饮食,故食则吐而汗出也。可与桂枝合吴茱萸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7

积分

516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7
发表于 2022-12-4 13: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26291 于 2022-12-4 14:07 编辑
李国栋 发表于 2022-12-4 08:48
此句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翼方》。“洗洗恶寒”和啬啬恶寒同义,此为表寒。“翕翕发热”,“面翕然赤”, ...

李大博学,佩服。
桂 生姜(干姜)芍药(五味) 大枣 甘草
辛 辛 酸 甘
此《汤液经法》补肝法的典型组方法则。
风气通于肝,中风之治,理所当然要治肝。
恶风,发热 ,汗出,病位在肝,其证属虚。心中烦热,宜复入苦酸法,以除其烦。
宜桂枝汤加黄芩,即千金阴旦汤。

要略之肝中寒,宜治以桂枝汤,以五味子易芍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14: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226291 发表于 2022-12-4 13:53
李大博学,佩服。
桂 生姜(干姜)芍药(五味) 大枣 甘草
辛 辛 酸 甘

《伤寒论》12条暨太阳病中风的病机是“荣弱卫强”,是“寒在皮肤,热在骨髓”,这是原文。原文没有说太阳病中风是“肝中寒”,也没有说“胸中烦热”。所以讨论原文,还是以原文之论据为妥。如《伤寒论》自序曰:“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7

积分

516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7
发表于 2022-12-4 16: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国栋 发表于 2022-12-4 14:51
《伤寒论》12条暨太阳病中风的病机是“荣弱卫强”,是“寒在皮肤,热在骨髓”,这是原文。原文没有说太阳 ...

“荣弱卫强”,“ 寒在皮肤,热在骨髓”。
这作为病机,实在牵强的很。
病机似应归类于五脏六腑为妥,否则“荣弱卫强”,“ 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作为病机,似在临证中牵方选药就没了准头。“荣弱卫强”如何选药,“ 寒在皮肤,热在骨髓”当用何方,就成了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166

积分

437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166
QQ
发表于 2022-12-4 18: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国栋 发表于 2022-12-4 08:48
此句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洗洗恶寒”和啬啬恶寒同义,此为表寒。“翕翕发热”,“面翕然赤”, ...

此胸中烦热若无汗是不是可考虑小柴胡汤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19: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国栋 于 2022-12-4 19:43 编辑
226291 发表于 2022-12-4 16:56
“荣弱卫强”,“ 寒在皮肤,热在骨髓”。
这作为病机,实在牵强的很。
病机似应归类于五脏六腑为妥,否 ...

皮肤、骨髓,属于身体表部。寒在皮肤是水(邪)气停留在皮肤,热在骨髓是卫(阳)气聚集在骨髓。卫气聚集为卫气强,即脉阳浮。发热汗出则为荣气弱,即阴脉弱。此“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假如脉不浮,宜桂枝汤,如53条;脉浮者,桂枝汤主之,如12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19: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艾文 发表于 2022-12-4 18:33
此胸中烦热若无汗是不是可考虑小柴胡汤法?

胸中烦热,为柴胡证。洗洗恶寒,翕翕发热,为桂枝证。可与桂枝合柴胡汤。
若无汗,无翕翕发热,可与柴胡汤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7

积分

516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7
发表于 2022-12-4 20: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国栋 发表于 2022-12-4 19:42
皮肤、骨髓,属于身体表部。寒在皮肤是水(邪)气停留在皮肤,热在骨髓是卫(阳)气聚集在骨髓。卫气聚集 ...

更不容易理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21: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病中风、伤寒,是邪(水)气在表,不可下,当以汗解之。若下之,表邪(表部水气与热)入胸则作结胸,如131条。结胸热实,为水结在胸胁也,如135、136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

积分

126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12-5 12:39:30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国栋 发表于 2022-12-4 19:53
胸中烦热,为柴胡证。洗洗恶寒,翕翕发热,为桂枝证。可与桂枝合柴胡汤。
若无汗,无翕翕发热,可与柴胡 ...

我学的不够深,说错了不好意思!外寒内热大青龙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13: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yjx 发表于 2022-12-5 12:39
我学的不够深,说错了不好意思!外寒内热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证是“烦躁”,和“烦热”不同。大青龙汤证其心烦是内热,其躁动是表实。或“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身不疼但重,是表实;乍有轻时,是表热入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

积分

126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12-5 16:01:50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国栋 发表于 2022-12-5 13:44
大青龙汤证是“烦躁”,和“烦热”不同。大青龙汤证其心烦是内热,其躁动是表实。或“身不疼但重,乍有轻 ...

翕翕发热,形如醉人”“其面翕热如醉状 我感觉关键还是看有汗没汗!没汗就是大青龙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

积分

126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12-5 16:04:25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yjx 发表于 2022-12-5 16:01
翕翕发热,形如醉人”“其面翕热如醉状 我感觉关键还是看有汗没汗!没汗就是大青龙汤! ...

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把汗自出加进去感觉对症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

积分

126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12-5 16:12:57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国栋 发表于 2022-12-5 13:44
大青龙汤证是“烦躁”,和“烦热”不同。大青龙汤证其心烦是内热,其躁动是表实。或“身不疼但重,乍有轻 ...

太阳病 汗出恶风 脉缓者 名为中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17: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yjx 发表于 2022-12-5 16:12
太阳病 汗出恶风 脉缓者 名为中风!

太阳病中风的专用术语是“不汗出”“汗不出”。如12条:“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16条:“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太阳病伤寒的专用术语是“无汗”。如35条:“太阳病……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麻黄汤主之。”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宜麻黄汤。”

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是太阳中风由汗出脉浮缓,变成脉浮紧不汗出。所以16条曰:“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18: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yjx 发表于 2022-12-5 16:01
翕翕发热,形如醉人”“其面翕热如醉状 我感觉关键还是看有汗没汗!没汗就是大青龙汤! ...

翕翕发热,无汗,还得是脉浮紧,才是麻黄汤证。假如是翕翕发热,脉浮缓,汗不出,还是桂枝汤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

积分

126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12-5 18:57:03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国栋 发表于 2022-12-5 18:05
翕翕发热,无汗,还得是脉浮紧,才是麻黄汤证。假如是翕翕发热,脉浮缓,汗不出,还是桂枝汤证。 ...

感觉老师你是对的,我理解又错了!不知道临床有这样的经验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

积分

126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12-5 19:03:21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国栋 发表于 2022-12-5 17:55
太阳病中风的专用术语是“不汗出”“汗不出”。如12条:“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 ...

感谢教导!我学伤寒论一年多感觉自己学会一点了,现在感觉还是没有入门!心平静不下来去学了!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21: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yjx 发表于 2022-12-5 19:03
感谢教导!我学伤寒论一年多感觉自己学会一点了,现在感觉还是没有入门!心平静不下来去学了!懒! ...

感谢参与讨论!我们共同学习。我学《伤寒论》30多年了,通读不下百遍,常读常新,现在感觉刚入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7 05:10 , Processed in 0.485665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