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055|回复: 3

[转载] 王永炎为《中医学原理通论》作序

[复制链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890
发表于 2022-7-21 07: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王永炎为《中医学原理通论》作序



--读懂中医学原理的通俗之书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2022-07-19


  中医学是在华夏文明,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哲学宇宙观及其方法论的视角下,研究生命、健康与疾病变化规律的一门医学,涵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等诸多领域,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诊疗理论及实践方法的医学体系,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航。“大德曰生”,仁德中和,“无朴纯素”,文明互鉴,水乳交融,协调发展,成就了中医学的生生不息。

  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始终遵循“实践积累—经验重建—实践检验—理论发展”的轨迹,螺旋式上升而形成知识科学,类似公理性的理论内核,最终以“中医理论基本原理”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指导中医临床诊疗实践的基础。诚如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所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中医理论是历代先贤“经过亿万次的重复”的智慧结晶,是许多学科的“元理论”,类似于“公理”

  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疾病的认识、诊察及其防治的原则和方法,是中医学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防治疾病、维护健康是医学的终极目标,理论的指导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

  中医学基本理论框架,具有普适的价值、稳定而开放的结构以及永续的发展动力,体现为以此框架为内核,全方位、全过程地不断纳新,积极吸收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科技等最新成就,许多来自海外的文化、医学思想和实践技能、药物、诊疗技术和方法也都融入其中,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富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兼收并蓄、多元共存、理论与实践体系完整的中医学。

  不同族群的文化差异往往体现在认知世界方法论的不同上。在不同的方法论“映照”下,大千世界往往被投影成唯有族群自己才能够看得见和看得懂的样子。不同文化族群对所见之物的认知往往各自有别,即便是同一种族,不同学科之间也会存在此般差异,中西医学之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或源自于此。但无论如何,任何一种理论都应是自洽的、彻底的、扎实的、致用的。当今不同质、不通约的学术,开始由幽玄向显明转化,文明互鉴的路上,中医学人要敏感地去迎接高概念数字化的新时代。

  中医学的自洽性保证其按照自身的逻辑推演,至少自己可以证明自己不是矛盾的或者错误的。科学研究本身遵循自洽性,是建立于客观基础之上的。一个理论或者方法不能够满足自洽性则会不攻自破。

  “理论彻底才能征服人”,所谓彻底就是要抓住中医学的根本,就是坚持中医学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重始源并以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文化自信,我主人随,不断开辟中医学发展新境界,永葆中医学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构建一个学科、提出一种学说、诠证一种假说,理论的根基都必须牢固坚实,这是根本。中医学的根基是临床实践,疗效是硬道理。理论研究不只是为了解释实践,更重要的是指导实践,通过理论推演深化诊疗经验,以中国科技哲学指引经验,重建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共识疗效,服务民生。

  对于任何学科来说,若没有理论思维,它的整体水平、整体层次是不高的。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始终笃信,中医不仅是实践医学,而且是理论医学,其突出标志就是把以往医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归纳,上升到理论,形成概念、原理、规律、法则,进而应用理论指导实践,趋利避害,解决实际问题。回首宋明理学之时繁荣的“玄学大帜”,近三百年中国哲学因太虚原象思维被悬置,少有原发创生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离不开哲学,象、数、易、气、神一体,周易是中国间性论的根基。

  当然,对中医学概念的误读、误解往往会导致对中医理论体系乃至整个中医学的错误认知,必须正本清源。唐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此虽为治国理政之言,但对中医学的守正传承、创新发展而言,同样应该遵循。

  《中医学原理通论》的主编胡镜清研究员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科研、教学、临床、管理多年,敏思善行,潜心于道,学验俱丰,在中医药诸多领域有所建树。有感于中医理论内涵博大精深,业内人士尚有望洋之叹,遑论中医爱好者?遂发编纂之心,奋捭摩之志,组织来自全国8所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的同道,旁征博引,论证经年,攻坚克难,完成此书。余观其书颇具特色,为守正创新之作。

  从结构来看,该书分为总论篇、生命篇、疾病篇、防治篇和民族医药专篇。全书打破了学科界限,将中医基础、诊断、针灸、中药、方剂等学科基本理论及研究与理论应用相贯穿,彰显中医学治病之理与愈病之理,消弭学科之间的分野,融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于一体,对中医药各个学科都有普适性指导意义,是共同的理论基础

  其中,总论篇从中医学的概念、特点谈起,简要勾勒中医学发展历史,重点从道、儒、佛等方面梳理中医学的文化基础;生命篇介绍了中医学的生命观,中医是如何认识生命的肇始、生命周期和节律以及中医的生理学等内容;疾病篇说明中医学是如何认识疾病的病因、发病和如何进展的,以及中医如何通过辨证来诊断疾病;防治篇介绍了中医治疗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中药、方剂和针灸等多样治疗技术和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学——养生与治未病;民族医药专篇则简要介绍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的基本内容,以之为例,展现少数民族医药作为中医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概貌。可谓博而不繁,详而有要,一卷在手,概览无余。

  从内容来看,本书介绍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具体内容,涵盖面广,核心要素突出,重要知识点普遍涉及而无遗漏;着重剖析、介绍其背后的原理,努力还原历史文化视角下的中医学,尤其关注从中国古代哲学世界观及其方法论的视角,来讨论中医学基本原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因名责实,深入浅出,可谓考证详明,多有发挥。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不仅严格“守正”,还不忘“纳新”。对于经典理论,勇于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和论述,反映近年包括诸位作者在内的许多中医药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不避个中纤介之失,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的常态。

  从表达形式来看,本书一改中医著作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传统表现手法,尽量少用或不用古文;但在文义的表达上,坚持“信达雅”原则,寻求专家共识,且尽量保证语言的通俗化;同时为检验通俗效果,还特别邀请几位热心的非中医药专业背景专家试读,给出修改建议。通解中医学,对深入理解孕育中医学的古代文化至关重要。基于此,本书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认知背景加以介绍,既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方便之门,又为学习中医人士登堂入室指明路径,种种深意尽在其中。

  从读者来看,本书受众广泛,非常适合非中医药专业人员学习了解中医,有提纲挈领、由博返约之功,而无冗杂枯燥、艰涩难懂之虞;对于中医药专业人士而言,本书可作为授课书、温习书、案头书,开卷有益。此外,本书除介绍理论外,还简要介绍了非药物疗法,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放血、药浴、穴位敷贴、祝由等,读者虽不能按图索骥,但可以含菁咀华,理解其中的应用法则,庶几一隅三反、触类旁通。

  总之,这是一本较为系统、通俗介绍中医学的学术著作,其中凝聚着当代中医基础理论领域志同道合之士团结协作的心血。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同心协力“办大事”,这样的协作精神值得大力提倡,尤其是在基础研究和理论求索的专题领域。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主编镜清先生邀余作序。体作者之仁心,感中医欣逢盛世,乐观厥成,故为之序。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
王永炎为《中医学原理通论》作序:读懂中医学原理的通俗之书.jpeg




上一篇:王立铭:针灸抗炎的生物学解释能为传统医学破局吗?
下一篇:我国学者发现中医经方改善慢性偏头痛的新机制

439

主题

9043

积分

564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躬行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43
发表于 2022-7-21 17: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彻底才能征服人”?疗效才是硬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890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8: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xiang 发表于 2022-7-21 17:39
“理论彻底才能征服人”?疗效才是硬道理。

  经验的传承运用离开了理论的指导升华就无法保证临床疗效。
  经验是个体化、时代化、地域化、碎片化的,理论是对经验的汇编综析、去粗取精、规律总结。
  
  {辨证论治}就是理论。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就是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890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10: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xiang 发表于 2022-7-21 17:39
“理论彻底才能征服人”?疗效才是硬道理。

  治病跟修身和治国是一样的道理。

  修身需要正确的三观(人生哲学理论)来指导,才能看清方向、避免迷失、少走些弯路。
  治国需要先进的理念和优越的制度体系来保证,才能实现宏观综合调控和长远战略布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01:34 , Processed in 0.08453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