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717|回复: 4

[推荐] 张仲景事状及《伤寒论》考(转载)

[复制链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932
发表于 2021-5-25 16: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下文摘自:《伤寒论研读》
  此书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由来自全国3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从事伤寒论教学的专家共同编写。
============

张仲景事状及《伤寒论》考

  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它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因张仲景对临床医学的卓越贡献,而被后世医家尊为医圣。

  但由于史书无传,给张仲景事迹考证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晋书·皇甫谧列传》记载:“华佗存精于独识,仲景垂妙于定方”,北宋·林亿等《伤寒论·序》记载:“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一、仲景见仲宣时地考

  张仲景,南阳人。《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记载:王粲,字仲宣,年十七(193年)赴荆州襄阳见到张仲景。张仲景见王仲宣事,载于《太平御览》卷七二二《方术部》、卷七三九《疾病部》及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

  《太平御览》卷七二二云:“《何颙别传》曰:同郡张仲景,总角造颙,谓曰: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卒如其言。颙先识独觉,言无虚发。王仲宣年十七,尝遇仲景。仲景曰:君有病,宜服五石汤,不治……后三十年当眉落。仲宣以其贳长也远,不治也。后至三十,疾果成,竟眉落,其精如此。仲景之方术,今传于世。”《太平御览》卷七三九云:“《何颙别传》曰:张仲景过山阳王仲宣,谓曰:君体有病,后年三十当眉落。仲宣时年十七,以其言贳远,不治。后至三十果眉落。”“过山阳王仲宣”,谓访问王仲宣也。两处所引基本相同,仅文字繁简略异。《何颙别传》已失传,但何颙确有其人,见《后汉书》卷九十七《党锢列传》之《何颙传》:“何颙,字伯求,南阳襄乡人也”,“初,颙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后所言皆中。何颙南阳人,与仲景同郡,是知《名医录》称仲景为南阳人无疑。以何颙预言曹操事业观之,对仲景在荆州遇仲宣之事,应确信无疑。

  仲景遇仲宣,又见于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此序写于魏高贵乡公曹髦甘露三年(258年),上距王仲宣之卒年(217年)只有42年,《何颙别传》不知作于何时何人,而《针灸甲乙经·序》所载,则更为翔实:“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胗,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考王仲宣卒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针灸甲乙经·序》记载“时年二十余”之“余”字,《医经正本书》引《甲乙经序》无“余”字。考《王粲传》及《针灸甲乙经·序》,仲景见仲宣时间,在仲宣二十岁,与《针灸甲乙经·序》所说“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时间吻合。二人相见地点在荆州之襄阳。仲景何时从南阳赴荆州,已难确考,然建安二年(197年)在荆州,已有史实可征。

  总之,仲景遇王仲宣之事,对考证仲景撰著《伤寒杂病论》的时间、地点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张仲景事状及《伤寒论》考.jpg




上一篇:少阴证方四 小建中汤
下一篇:少阴证方五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932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16: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仲景任长沙太守考

  关于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一说,范晔《后汉书》及陈寿《三国志》并未见此记载,此说始见于唐·甘伯宗《名医录》。北宋·林亿等校勘《伤寒论》时引入序言:“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至明·赵开美《仲景全书·注解伤寒论》各卷卷首皆题以“汉长沙守张仲景述”,张仲景曾为长沙太守之名乃著。在部分地方志中也有相关记载,见明·崇祯年间《长沙府志》、清·康熙年间《长沙府志》以及明清时期《南阳府志》《邓州志》等。1981年在南阳医圣祠发现据称两晋时期的碑刻,镌有“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十一字。

  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的具体时间没有相关文献的明确记载,只能依靠现有文献推测。经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对此有过考证,见《章太炎全集·张仲景事状考》:“仲宣终于建安二十二年,前二十年遇仲景,时建安二年也。《魏志》粲年十七,以西京扰乱,乃之荆州依刘表。仲景生南阳,仕为长沙太守。南阳、长沙,皆荆州部,故得与仲宜相遇。”考《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下》:“建安三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畔表,表遣兵攻围,破羡,平之。”因知建安三年以前张羡为长沙太守。据《三国志·桓阶传》:“后太祖(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会绍与太祖连战,军未得南,而表急攻羡,羡病死,城陷。”据此可以考知三事:一、张羡病死于官渡之战期间;二、“长沙复立其子怿”时间应在建安五年;三、长沙“城陷”,即刘表平叛时间应在“官渡之战”结束之前,也就是建安五年。

  《伤寒论文献通考》中据此推断:“是知平羡事至建安六年乃决,表安抚长沙,扩地千里。此时外逼于曹操,内长沙无郡守,约于建安七年刘表乃任仲景为长沙太守,而《后汉书》《三国志》失载。”参照“官渡之战”时间在建安五年,推知至少建安五年以前张仲景不得出任长沙太守,建安六年长沙局势已不可考,至建安七年长沙无太守在册,以兵祸连年史册失载之故。

  章太炎先生在其《张仲景事状考》中提到:“今谓仲景事何颙、依刘表、交王粲,所与游皆名士,疑其言行可称者众,不徒以医术著也。”东汉末年官制为“九品中正”,士大夫皆由门阀世族出。仲景可在“总角”之年得见何顒,其世族出身可知矣。所以其后“举孝廉”,乃至在建安七年左右受刘表任命“官至长沙太守”亦不足为奇。

  综上所述,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的时间约在建安七年(202年)。


三、撰写《伤寒杂病论》时地考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有此叙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从“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可以看出建安十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伤寒杂病论》应成书于建安十年之后不久。

  张仲景开始著书的时间则需要依据相关历史加以推敲。从前节已知,仲景见王仲宣在建安二年,仲景此时已在荆州襄阳,望侍中王仲宣而见其“未病”。建安三年,长沙太守张羡、张怿父子叛刘表,张羡于“官渡之战”期间本欲密谋投靠曹操,却被刘表趁曹操官渡战事吃紧无暇南顾而“急攻”,在这期间张羡病死,长沙人复自立其子张怿为郡守抵抗刘表,不久长沙“城陷”。至于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具体时间则应在长沙局势已稳的建安七年左右,《伤寒杂病论》如在建安十年之后成书,则推知张仲景奉刘表之命出任长沙太守之后开始撰写此书的可能性较大。

  依上述考证推断,《伤寒杂病论》一书主要的撰写时间在张仲景官居长沙太守任上,即建安七年至十年(202-205年)左右,主要撰写地点在长沙。


四、“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了汉以前医家的理论体系,全面继承了伊尹《汤液经法》并加以扩展,才完成了《伤寒杂病论》的撰写。北宋·林亿等在《伤寒论·序》中载:“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

  《汤液经法》相传为伊尹所著,班氏《汉书·艺文志》中载录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此书在《隋书·经籍志》已不见记载。考《隋书·经籍志》主要依据南朝梁·阮孝绪《七录》和柳辩《隋大业正御书目录》而成书,据此知《汤液经法》一书在南朝齐梁之前已亡佚。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之说最早出自皇甫谧,其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言:“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皇甫谧所在年代《汤液经法》一书尚且存世,皇甫谧曾阅读过该书。不但如此,皇甫谧还亲见了“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在与《汤液经法》对比之后得出结论——《伤寒杂病论》是在《汤液经法》基础上“论广”而成,“论”即阐释化裁,“广”即补充丰富。

  南宋·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中“《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条下注云:“皇甫谧曰:仲景论伊尹《汤液》为十数卷。”延续了皇甫氏说法。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注曰:“按后汉张机仲景或取是书论次十数卷也。”认为张仲景取用《汤液经法》为《伤寒杂病论》,并在“张仲景方十五卷”条下注:“按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引皇甫谧曰:仲景论伊尹《汤液》为数十卷。按汉志经方家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仲景论定者,盖即是书。”得出结论认为皇甫谧所提到的“伊尹《汤液》”即是《汉书·艺文志》记载的《汤液经法》无疑。

  无论“伊尹《汤液》”抑或是《汤液经法》,皆是汉以前的医学大成。张仲景在此基础上“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成就了不朽的巨著《伤寒杂病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932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18: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平脉》韵文成于西汉考

  《伤寒论》之“平脉法”重点论述了平人之脉、四时平脉、阴阳相等之平脉等,并阐述了四时太过与不及之脉、脏腑阴阳乘侮之脉、百病错杂之脉等多种病脉。张仲景将“辨脉法”“平脉法”列于《伤寒论》诸篇之首,为专论脉诊的重要篇章。但元末王履对这两篇的作者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辨脉、平脉与可汗可下等诸篇为叔和之增入者。此后,自元至清又有黄仲理、方有执、喻嘉言、柯韵伯等亦附从此议。

  钱超尘教授通过对“平脉法”中韵文的用韵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平脉法”的韵文确实符合西汉时期的用韵特点,该篇为西汉时期的作品,非为王叔和增入。

  (一)西汉时期的用韵特点

  关于西汉时期的用韵特点,罗常培、周祖谟在《汉魏晋南北朝诗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中以汉代韵文材料为主,辅以声训、音注材料,研究得出两汉的韵部阴阳入三类共27部。王力在《汉语语音史》“汉代音系”中认为“汉代声母和先秦声母一样,或者说变化不大”,“西汉音系和先秦音系相差不远,到东汉变化才较大”。汉韵的脂、微两部,真、文两部和质、术两部出现合韵的频率很高,几乎看不出每个韵部彼此的区别;鱼部和侯部、真部和元部、支部与歌部、东部与冬部等有经常合韵的现象,但还不足以合为一个韵部。

  (二)用韵例举与归纳

  下面例举“平脉法”中的两段文字,对其押韵情况进行考证,从而分析归纳“平脉法”中韵文的用韵特点。

  1.原文一: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蒸),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冬)。因息游布,津液流通(东)。随时动作,效象形容(东)。春弦秋浮,冬沉夏洪(东)。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东)。一时之间,变无经常(阳),尺寸参差,或短或长(阳),上下乖错,或存或亡(阳)。病辄改易,进退低昂(阳),心迷意惑,动失纪纲(阳)。愿为具陈,令得分明(阳)。

  本段为蒸、冬、东合韵,是汉韵特点。句式为四字句,起首一句不入韵,其后则严格遵循OAOA韵式(0表无韵,A表入韵),无一句失韵。韵位皆为韵脚,未见虚字脚。

  2.原文二: 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元)。脉有三部,尺寸及关(元),荣卫流行,不失衡铨(元)。肾沉心洪,肺浮肝弦(真)。此自经常,不失铢分(文)。出入升降,漏刻周旋(元)。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元)。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元)。变化相乘,阴阳相干(元)。风则浮虚,寒则牢坚(真)。沉潜水蓄,支饮急弦(真)。动则为痛,数则热烦(元)。设有不应,知变所缘(元)。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元)。大过可怪,不及亦然(元)。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元)。审察表里,三焦别焉(元)。知其所舍,消息诊看(元)。料度府藏,独见若神(真)。为子条记,传与贤人(真)。

  本段真、元、文三部在先秦时期界限昭然,不得混用,然而三部合韵通押正是西汉韵之特点。清·段玉裁曾道:“三百篇及群经、屈赋分用画然。”汉以后用韵过宽,真、文、元,三部可以合用。

  从这两段入韵文字可以看出,“平脉法”当成于西汉,应该不是张仲景所写,而是他收录西汉《平脉》而著录于《伤寒论》,《伤寒论》原书有《平脉》一节是无疑义的。这与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所述相吻:“撰用《素问》《九卷》……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序中所说的《平脉》就是现在通行本《伤寒论》中的“平脉法”。但现在通行本中的“平脉法”有后人羼入的成分,如“平脉法”中有许多段落,见于《脉经》卷一。《脉经》卷五明确指出,上面两小段韵文出于“张仲景论脉”,这也就证明,上面两段韵文,出自仲景著作。

  张仲景生于汉末,非常重视脉诊,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他严厉批评了那些不重视脉诊的医生;《伤寒论》六经病篇仲景以“辨××病脉证并治”为名,将脉诊置于辨证施治之前;在条文中,每每以脉诊辨主证、辨病位、辨病性,并用以阐述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由此可知,仲景重视擅长脉诊,他在论著中对脉诊设专篇置于卷首并加以论述是合乎逻辑的,也是合乎情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932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18: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仲景著作散乱时间及叔和整理时间考


  (一)仲景著作散乱时间
  1.张仲景的卒年 张仲景的卒年因无确切资料可考,只能根据现有历史资料进行推测。仲景卒年虽不可确考,但他长于王粲,少于曹操、刘表,却是事实。王粲卒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表卒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卒于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220年),则仲景卒于建安之末,当为可信。有的学者称仲景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虽无确据,但仲景卒于建安最后三四年或两三年却较为可信。

  2.《伤寒杂病论》成书时间 据《伤寒杂病论》仲景自序“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推算,《伤寒杂病论》的成书时间当在建安十年(205年)前。

  3.《伤寒杂病论》散乱时间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时间当在建安十年前或更早些时,而张仲景卒于建安最后的三四年或两三年,这期间有十余年时间。仲景《伤寒论序》称此书“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仲景视此书过于拱璧,形同生命,故在仲景健在的这十余年间,《伤寒杂病论》绝不致散乱,书籍必保存完好。这是情理中事,不需多作证明。

  仲景的著作,散乱于他逝世后的几年间。仲景的著作没有丢失,而是散乱。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书籍载体的原因,尽管汉代已发明了纸张,但是远远没有普及,简策作为当时最佳的文字载体,价廉易得,盛行于世。况且仲景生活的地方荆湘地带多竹,故可推测《伤寒杂病论》最初是写于竹简上的。《金匮要略方论序》:“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所言即是一个佐证。由于竹简书的特性,因运输、多次翻阅,再加上虫蠹等多方面的原因,书中内容出现次序颠倒、丢失、字迹难辨等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二是由于战乱、兵火洗劫、传抄者众等原因,后来该书开始出现散乱。


  (二)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时间

  1.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的有关记述 王叔和(170-255年)对仲景著作进行了首次整理,一是编次整理仲景原书,二是《脉经》中转载引述。《伤寒例》曰:“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搜采”二字即是《伤寒杂病论》一书出现散乱情况的明证。《脉经》约成书于242年,距《伤寒论》问世约晚30年。《脉经》卷七至九为《伤寒杂病论》最集中卷次,以“可”与“不可”之治法排列,收录了《伤寒论》236条条文,其他篇章亦有散在的条文存在。《脉经·序》:“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可知叔和对仲景知之甚详,甚或曾见过仲景,那么王氏肯定见到过《伤寒杂病论》散乱的版本,但王氏在《脉经》中不言书名,只以“张仲景”代之,在当时称为《张仲景方论》。纵观现存于世的秦汉以前之古籍书名,多有以姓氏称呼的习惯。惜乎《魏中经簿》《晋中经簿》等官藏书目俱失,无由考证。记之最早者,乃《隋书·经籍志》,名曰“《张仲景方》”。《旧唐书·经籍志》方明确指出:“《张仲景药方》十五卷,王叔和撰。”

  皇甫谧(215-282年)在《针灸甲乙经·序》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指事施用。”“遗论”,显然是指仲景逝世后散乱于世的著作。考究“撰次”一词,即有编集、编纂之意,又有写作、记述之思。一层意思是指把仲景原著已经散乱的条文,进行收集整理,即“还原”整理,是针对王叔和整理编次的《张仲景方》而言;一层意思是指按照“可”与“不可”的类例进行重新编次,进行“深加工处理”,此处是针对《脉经》而言的。从其序中可知,它首次记载王叔和编次整理仲景著作,但是其序中未提及张仲景原书书名,也未提及王叔和撰次的书名。

  北魏·张湛《养生要论》云:“王叔和,性沉静,好著述,考核遗文,采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编次《张仲景方论》,编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此处“遗文”与皇甫谧所称“遗论”意思相同,定指张仲景原著后世散乱的条文无疑。整理的方法为“编次”,即按一定的顺序编排,此处是针对王叔和整理张仲景的著作而言,书名定为《张仲景方论》,卷数为三十六卷,至于书名、卷数与仲景原著相差很多,因未见后世流传本,原书面目已不可知。

  根据上述史料,判定王叔和首次整理仲景遗著是没有任何疑义的,这也是目前大家比较统一的认识。

  2.王叔和整理张仲景著作的有利条件 首先,王叔和自己可能就见过张仲景。《针灸甲乙经·序》中记载,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其谓仲宣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余嘉锡先生于《四库辨证提要·金匮要略论注》中云,仲宣“见张仲景时年二十余,正是仲宣与其族兄凯入荆州依刘表之后,当是举族同行。使叔和果与仲宣同族,又与仲景弟子卫汛交游,当可亲见仲景”。另外,余氏认为:“叔和与士安(皇甫谧字)同时,晋初已老,疑其得亲见仲景也。”如果余氏推断正确,那叔和就有机会了解仲景其人及其学术思想,也有机会接触到他全部的著作。

  其次,王叔和可以通过仲景的学生卫汛收集到仲景全部的著作。《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篇》录《河东卫汛》记:“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又《医心方》卷二十九《合检禁篇》引高平王熙(叔和)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者,当时或无灾患,积久为人作疾。”这两段虽然辞有详略,但文义大同。因此知道卫汛所指王熙即为王叔和。余嘉锡先生认为:“汛得引叔和语,则叔和与汛同时。”关于卫汛其人,《太平御览》卷七二二引《张仲景方序》曰:“卫汛好医术,少师仲景,有才识,撰《四逆三部厥经》及《妇人胎藏经》《小儿颅囟方》三卷,皆行于世。”作为仲景弟子,卫汛必然是熟悉仲景学术思想和著作的。卫汛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了王叔和的话,说明两人不但为同时人,而且很可能见过面,王叔和的年龄还可能稍长于卫汛,卫汛才这样重视王叔和的观点。王叔和与卫汛既然有交往,并有学术上的交流,那么王叔和就可以通过卫汛了解仲景,搜集仲景的著作。

  第三,魏文帝、魏明帝时期对社会治安和文化施行了一些积极措施。魏文帝喜好文学,重视文教,明帝继崇儒学,加上社会治安较建安时期颇有好转,客观上为书籍的整理撰次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王叔和于建安十八年就任魏太医令,无论从地位还是从条件上,都很有利于他搜集与整理仲景的全部著作。

  3.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时间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云:“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甘露中,吾病风。”皇甫谧所说的近代,是指什么年代?据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引皇甫谧寒食散解散语:“近世尚书何晏,耽声好色,始服此药。”记载曹魏尚书何晏为“近世尚书何晏”。由此可见,皇甫谧之所谓近代,是指曹魏,故其说近代太医令王叔和与近世尚书何晏都是指曹魏时人而言。《针灸甲乙经·序》中又提到“甘露”这年号。在三国时期,该年号出现过两次,一次是256-260年,魏高贵乡公曹髦用之;另一次是265-266年,吴归命侯孙皓用之。《晋书·皇甫谧传》中记载:谧上疏武帝“久婴笃疾,躯半不仁,右脚偏小,十有九载”,参考皇甫谧的卒年,可知皇甫氏患风痹病是在魏甘露年间,而其提到的“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亦当是指魏甘露之前的事。

  王叔和既为魏太医令,整理仲景之书又在甘露之前(258年),故知成书时间距仲景卒年应为39~40年。而实际上,叔和整理仲景著作的时间,可能要比258年早将近30年。在魏文帝曹丕黄初至魏明帝曹睿青龙三年以前这一段时间,明确地说是在220年(黄初元年)至235年(青龙三年)这十五六年时间之内。做出这个结论的根据是:第一,据《后汉书·王粲传》,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于建安元年(196年)至荆州投奔其祖父的学生刘表;建安十三年(208年)投归曹操,“辟为承相椽,赐爵内关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国既建”,拜为侍中。近代著名目录学家余嘉锡先生根据高平王氏之见于史传记载,认为“叔和既籍高平,又与仲宣为同时人,疑是其群从子弟”。王粲于建安元年到荆州,“当是举族同行”,即此时叔和就跟仲宣到了荆州。后于魏国建立时与仲宣同仕于魏,为魏太医令。依余氏的观点,王叔和应于建安十八年就担任了魏太医令的官职。这一年正在仲景卒年之前年,所以从时间上说,王叔和是可以从220年即开始从事仲景著作的整理工作。如果情况真是这样的话,应该说在叔和整理工作进行之时,仲景著作是完整无损、没有散佚的。第二,根据南朝·阮孝绪于梁·普通四年(523年)撰成的著名目录学著作《七录》。《七录》虽已亡佚,但《隋书·经籍志》主要是据《七录》及《隋大业正御书目录》而成,《隋书·经籍志》今存。《隋书·经籍志》云:“梁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七录》是当时全国性的图书目录,阮氏称此书“天下之遗书秘记,庶几穷于是矣”。《七录序》云:《七录》是据齐·王俭《七志》、东晋·李充《晋元帝四部目录》、西晋·荀勖《晋中经簿》、魏·郑默《魏中经簿》等著名国家藏书目录而撰成的。《七录》既著录《辨伤寒》十卷,则知《七志》《晋元帝四部目录》《晋中经簿》亦必著录《辨伤寒》十卷。曹魏秘书郎郑默于魏明帝青龙三年(235年)撰成《魏中经簿》十四卷。距《魏中经簿》撰成之时间不久,西晋武帝秘书监荀勖根据《魏中经簿》的材料,撰成《晋中经簿》。李充《晋元帝四部目录》在《魏中经簿》《晋中经簿》的基础上,增加时人著述而成,王俭《七志》又收录上述三部目录图书,增加新撰而成。阮孝绪《七录》复收上述四部书目,增加时人新作而成。因而可以推知,《七录》中的《辨伤寒》十卷,溯其原始,必著录于《魏中经簿》中。则王叔和撰次之仲景遗著,至迟于魏明帝青龙三年已经整理完毕。如果从青龙三年算起,距仲景逝世,不过二十年上下,距仲景始撰《伤寒杂病论》的时间最多也只有三十二三年的时间。因此,叔和撰次之本与仲景原著最为接近。

  若无王叔和之整理撰次,仲景书早就沉湮无闻。诚如宋臣林亿等所言:“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然其时印刷术尚未发明,医家抄录流传,遂多别本,今所传者为宋治平年间孙奇、高保衡等校定之书,其校定进呈序文中有曰:“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叔和能学之。”其言颇得其实,而后之论者以为叔和变乱旧章,掺杂自己之说,使后人不复观仲景之面目,不知叔和为仲景之功臣,已为古今定论。所以,王叔和在《伤寒论》流传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932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18: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仲景《伤寒论》考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十六卷,首见于《伤寒杂病论》仲景自序,正史《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均未著录。自叔和整理编集仲景遗著后,在正史中,此书名为《张仲景方》,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至唐末此书犹存。欲考仲景著作之流传、演变,必首先从《隋书·经籍志》入手。


  (一)《隋书·经籍志》著录
  仲景著作著录于《隋书·经籍志》。《隋书·经籍志》对仲景著作著录如下:
  《张仲景方》十五卷。
  《张仲景辨伤寒》十卷。
  《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
  《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
  此四书合计二十八卷。但此二十八卷书不是同一层次、同一水平著作。也就是说,不是指仲景除《张仲景方》十五卷外,尚撰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后三种著作是医家从《张仲景方》十五卷中根据自己需要分别抄出,姑且定名,流传于社会,而被收入于《隋志》的。

  “中经”指皇家宫廷内部书库收藏之书籍,意指宫廷内部收藏书籍的目录。《魏中经簿》成于魏明帝青龙三年(235年),上距张仲景卒年最多20年左右。叔和整理撰次仲景遗文在220-235年之间,则《魏中经簿》极有可能著录张仲景著作。王叔和为魏太医令,其撰次书籍恰为宫廷所有,故《张仲景方》著录于《魏中经簿》属情理中事。《晋中经簿》因于《魏中经簿》,则《晋中经簿》载《张仲景方》等书必无疑义。

  东晋穆帝著作郎李充于永和五年(349年)撰成《晋元帝四部目录》。李充以后,又出现一些目录著作,其中尤以王俭(452-489年)《七志》最为重要。《七志》在探讨《汉书·艺文志》至《隋书·经籍志》数百年古籍之流传存佚上,十分重要。《七志》是在《晋中经簿》《晋元帝四部目录》的基础上撰成的。《七志》虽亡,但其内容为《隋书·经籍志》所收录,《隋书·经籍志》已著录《张仲景方》十五卷、《张仲景辨伤寒》十卷、《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则《七志》著录仲景诸书,断然无疑。

  综上所述,仲景著作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而《隋书·经籍志》依《七录》而成;《七录》依王俭《七志》而成;《七志》依《晋元帝四部目录》而成;《晋元帝四部目录》依《晋中经簿》而成;《晋中经簿》依《魏中经簿》而成。仲景著作既已著录于《隋书·经籍志》,则可直接上溯于《晋中经簿》及《魏中经簿》,从而直接与王叔和之步武相接。


  (二)《张仲景方》唐代犹存

  《旧唐书·经籍志》成于唐末五代的后晋刘煦。刘煦所据之资料,全抄唐·毋煚《古今书录》。《古今书录》系据唐《群书四录》压缩而成。由于《旧唐书·经籍志》是抄录《古今书录》而成,所以它收书的时代下限仅至开元而止。在《旧唐书·经籍志》中仲景著作著录如下:

  《张仲景药方》十五卷,王叔和撰。

  在《隋书·经籍志》中称《张仲景方》十五卷,《旧唐书·经籍志》增“药”字,仍为十五卷,则《张仲景药方》即《张仲景方》。与《隋书·经籍志》相较,《旧唐书·经籍志》无《张仲景辨伤寒》十卷、《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

  北宋·欧阳修等修《新唐书》,对唐代著作进行补充著录。《新唐书·艺文志》对仲景著作作了如下著录:

  王叔和《张仲景药方》十五卷,又《伤寒卒病论》十卷。

  《张仲景方》在考证仲景著作之流传演变上,至关重要。仲景著作从王叔和整理之时起,至北宋治平二年林亿、孙奇校定并颁行之时止,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书名互异。为考证仲景著作之流传,必须从《张仲景方》的流传演变入手,今综考医书及“史志”,《张仲景方》之著录,见于以下诸书:

  1.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一第一和第三,提到书名为《张仲景诸要方》即《张仲景方》。
  2.又名《张仲景方》,见《太书御览》卷722。
  3.又名《张仲景方论》,见《太平御览》卷722。
  4.又名《张仲景方》,见《隋书·经籍志》。
  5.又名《张仲景药方》,见《旧唐书·经籍志》。
  6.又名《仲景要方》,见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
  7.《新唐书·艺文志》亦名《张仲景药方》。
  8.日本名医丹波康赖所撰《医心方》引张仲景著作计19条,皆云出自《张仲景方》。
  9.9世纪末日本藤原佐世奉敕编撰《本朝现在书目录》(后世通称《日本国现在书目录》)亦载《张仲景方》书名。

  书名虽有小异,而内容则完全相同。余嘉锡指出:“王叔和所编次者,为《张仲景药方》十五卷。”

  综上所述,张仲景遗著经叔和整理,始著录于《隋书·经籍志》,复著录于《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则《张仲景方》十五卷至隋、唐两代皆存而未佚。而《张仲景方》十五卷为王叔和整理,保留了《伤寒杂病论》的全部内容或主要内容。


  (三)《张仲景方》析于五代

  《宋史·艺文志》著录仲景著作如下:
  《张仲景脉经》一卷。
  又《五藏荣卫论》一卷。
  《张仲景伤寒论》十卷。
  《五藏论》一卷。
  《金匮要略方》三卷,张仲景撰,王叔和集。
  《张仲景疗黄经》一卷。
  又《口齿论》一卷。
  《金匮玉函经》八卷,王叔和集。

  《宋史·艺文志》著录仲景著作凡八种二十六卷,无《张仲景药方》十五卷。经考证,《张仲景药方》十五卷未失传,而是在五代时离析为若干分册与若干卷。五代战乱频仍,文化遭受摧残;而在此时,刻板印书之术,得以扩大使用,书籍刻印较易,易于分化离析。《宋史·艺文志》著录的八种二十六卷,就是从《张仲景药方》中离析出来的,流传于社会,至北宋著录于《崇文总目》,继而又著录于《宋史·艺文志》的。

  在清代钱侗《崇文总目辑释》中著录有从《张仲景方》中离析出来的书籍:
  《金匮玉函要略》三卷,张仲景撰。
  《五藏荣卫论》一卷,张仲景撰。
  《五脏论》一卷,张仲景撰。
  《伤寒论》十卷,张仲景撰,王叔和编。
  《张仲景口齿论》一卷。
  以上著录凡五种十六卷,较《宋史·艺文志》少《金匮玉函经》八卷、《张仲景脉经》一卷、《张仲景疗黄经》一卷。但由于《崇文总目》原书已佚,《崇文总目辑释》仅是辑录其残文,故较《宋史·艺文志》少三种十卷。从《崇文总目》之撰成,至北宋林亿、孙奇等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金匮要略》三卷,《金匮玉函经》八卷,中间相隔二十三四年,此间图书未有遗失,则《崇文总目》原必著录《金匮玉函经》八卷无疑,可惜《崇文总目》原书已佚,不得述其著录详情了。



  (四)《伤寒杂病论》存于《张仲景方》

  仲景《伤寒杂病论》经魏太医令王叔和整理,名为《张仲景方》十五卷,著录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年)以后,离析为八种26卷,著录于《宋史·艺文志》。因此,《张仲景方》十五卷是仲景遗著最早传本,最接近仲景《伤寒杂病论》原貌。

  《张仲景方》十五卷,从《宋史·艺文志》著录的离析以后的篇卷观之,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伤寒论》部分,即“张仲景《伤寒论》十卷”“《金匮玉函经》八卷”。但从《隋书·经籍志》著录考察,“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早在《张仲景方》十五卷成书不久即已离析出来,单独传抄流行,时称《辨伤寒》。因此,《伤寒论》十卷在后来演变和流传过程中,已不包括在《张仲景方》十五卷内。但这绝不是说,它不是从《张仲景方》中离析出来的,而是因为它离析较早,单独流行,至宋犹存,所以著录于《宋史·艺文志》。至于《金匮玉函经》八卷,在后唐长兴三年被离析之前,一直是《张仲景方》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杂病》部分。这部分从《宋史·艺文志》考察,有下列篇卷:《张仲景脉经》一卷,《五藏荣卫论》一卷、《五藏论》一卷、《金匮要略方》三卷、《张仲景疗黄经》一卷、《口齿论》一卷,计八卷。上述两部分合起来即为《张仲景方》,虽卷数在传抄和离析中已与《张仲景方》稍有不同,但《张仲景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主要内容,是确切无疑的,断无疑义的。当然,各卷之间在内容上有所重复、交叉是难免的,但这对于《张仲景方》十五卷包括《伤寒杂病论》的全部内容,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五)《伤寒杂病论》结构

  《伤寒杂病论》最原始整理之本为王叔和整理之《张仲景方》十五卷,最接近《伤寒杂病论》原貌,而此书于五代被离析,原貌已不可睹。但从《金匮要略序》《金匮玉函经》的结构上,尚可窥出《张仲景方》的原始结构;《张仲景方》的原始结构接近《伤寒杂病论》的大体面貌,则《伤寒杂病论》的结构大体可知。

  《伤寒杂病论》的原始结构基本框架如下:
  1.《伤寒论》
  2.《杂病论》
  3.药方部分
    ①《伤寒论》方居前
    ②《杂病论》方居后


  (六)关于《伤寒论》“可与不可”诸篇

  宋本《伤寒论》卷七、卷八、卷九、卷十为“可与不可”,共八节。《金匮玉函经》卷五、卷六亦为“可与不可”,共十七节。两书中“可与不可”前,均有一段序文,其内容为:“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共56字。

  序文中的“三阴三阳”,即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这些内容是按“六经”辨证方法撰写的。从《汉书》《三国志》等文献可以发现,在西汉至魏晋时期,“可”与“不可”的辨证方法和治疗手段被熟知和广泛运用,而“六经”辨证治病,尚未普及。据此推测,两书中的小序56字,当出自王叔和。

  今传之宋本《伤寒论》系按三阳三阴顺序排列,这种结构方式在《脉经》中并不见痕迹。因可推知,按六经顺序排次经文,非《伤寒论》原始面貌。王肯堂《伤寒证治准绳》说:“王叔和编次张仲景《伤寒论》立三阳三阴篇,其立三阳篇之例,凡仲景曰太阳病者入太阳篇,曰阳明病者入阳明篇,曰少阳病者入少阳篇,其立三阴篇亦根据三阳之例各如太阴、少阴、厥阴之名入其篇也。”说明《伤寒论》“三阴三阳”,即六经辨证结构,为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时而立。为方便医家临床应用,又排成“可”与“不可”附后。这样“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他在编排“可与不可”条文时,同时把那些不属于“三阴三阳”内容的条文,只要是治法与“可”与“不可”治法相关的,也一并收录,即序言所谓“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可见,《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编次结构始于王叔和整理,“可”与“不可”条文则是叔和整理仲景遗文时附在《伤寒论》之后,以方便临证查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0 08:56 , Processed in 0.276583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