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824|回复: 18

[内科] 麻黄汤案一则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积分

5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0-11 19: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男,55岁。外感病,头痛,鼻塞,咽痛,身酸痛,汗出,舌如常,脉实有力。
麻黄10 桂枝10 杏仁10 炙甘草6   一剂而诸证解。
按:1.关于咽痛,医多以为风热,殊不知寒性收引,也能咽痛。(与中医内科学教材矛盾了)
       2.关于中风与伤寒,医多以汗出为中风,无汗伤寒。柯伯韵《伤寒来苏集》云,中风、伤寒本是一家,中风重即是伤寒,伤寒轻即是中风,桂枝汤与麻黄汤不在有汗无汗上分,但在脉虚实上别之。(与伤寒论教材矛盾了)
      有理无理,读者思辩之。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方币 +25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20 好案,所以读书要与临床相结合!
传说 + 5 但在脉虚实上别之,的确!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小柴胡汤小案一则
下一篇:顽固性头晕

3

主题

0

积分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0-11 20: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关键在于舌脉上,精辟。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了,人的耐中药能力也提高了,自然不必太过拘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6

主题

8185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8185
发表于 2013-10-11 21: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治好了应有他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218

积分

50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8
QQ
发表于 2013-10-11 21: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个记号明天读.
医本仁数,不能私藏,愿天下无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47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847
发表于 2013-10-11 21: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分中风和伤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5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22: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汪大洋 的帖子

汪大洋:不分中风和伤寒了? (2013-10-11 21:50)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只从脉虚实上分,虚者用桂枝汤,实者麻黄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62

积分

12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62
QQ
发表于 2013-10-11 22: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在于“脉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4

积分

13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34
发表于 2013-10-11 23: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晚了,不想多言!真理往前一步就是谬论!问:临床上,麻黄汤能代替桂枝汤吗?不要误人误己,请您用麻黄汤原方剂量试药,即使用小剂也一定别改各药比例!当您试过很多病例后,您会知道您错解了柯伯韵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978

积分

52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78
发表于 2013-10-11 23: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汤
     【适应证候】:太阳中风,发热,恶风寒,汗出,头项强痛,鼻鸣干呕;或非外感性营卫失和,常自汗出,或发热汗出,时发时止,无恶寒头痛;或阳明兼表,汗出多,微恶寒;或太阴兼表,恶风寒,四肢烦疼,纳呆欲呕,或妊娠恶阻,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或产后中风,头微痛,时发热,胸脘闷,干呕,汗出。舌质淡红润,苔薄白或薄白腻,脉浮缓。
    【类证鉴别】桂枝汤证为太阳中风,麻黄汤证为太阳伤寒,是太阳病的两个主要证候类型,二者同属太阳表证,均以发热、恶风寒、头痛、脉浮为基本证候。但中风证的基本病理是卫阳不固,营阴失守,证以汗出,脉浮缓为特征,惟其汗出,故又称表虚证;伤寒证的基本病理是卫阳闭遏,营阴郁滞,证以无汗而喘,脉浮紧为特征,惟其无汗,故又称表实证。治疗上,二者均用辛温解表,中风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伤寒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二者同中有异,必须鉴别,不得混淆。若辨证不清,治疗颠倒,即为误治,不是汗出不及,则为汗出太过,出现种种变证。因临床证候错综复杂,变化万千,而中风表虚证和伤寒表实证仍在,或表实证兼有里虚寒证时,解表多用辛温发表轻剂桂枝汤,使表解而不伤正。然若表实证未经发汗,亦无里虚之象,治法则必须用麻黄汤发汗解表,而不可用桂枝汤。仲景所谓:“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麻黄汤
   【适应证候】:恶寒,发热,头颈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或呕逆,或喘而胸满,或鼻衄,或脉但浮。
   【类证鉴别】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均属于太阳表证,都伴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但麻黄汤证为太阳表实证,临床以全身疼痛重,无汗而喘,脉浮而紧为辨证要点;桂枝汤证为太阳表虚证,临床以脉浮缓,全身疼痛轻为辨证要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5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23: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修普贤行 的帖子

修普贤行:很晚了,不想多言!真理往前一步就是谬论!问:临床上,麻黄汤能代替桂枝汤吗?不要误人误己,请您用麻黄汤原方剂量试药,即使用小剂也一定别改各药比例!当您试过很多病例后,您会知道 .. (2013-10-11 23:21) 
麻黄汤当然不能代替桂枝汤,外感风寒,脉实者用麻黄汤,脉虚者用桂枝汤。只是不分中风与伤寒。治病当分表里虚实,而不是泥于中风与伤寒的病名,《伤寒论》中,中风与伤寒并提的条文不少。详见《伤寒来苏集》~风寒辩惑第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664

积分

355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64
发表于 2013-10-12 08: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麻黄各半汤都能治好这个毛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81

积分

27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努力学习经方,造福一

Rank: 3Rank: 3

积分
581
发表于 2013-10-12 10: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汗出,若是汗出多当脉缓,若不得汗出,当脉紧。若处于汗出少,脉仍实,应该是处于正邪交争过程,用麻黄汤可以理解。
谦虚谨慎,努力虔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0-12 10: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舍症从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5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弘扬经方技艺!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0-12 12: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寒咽痛是因为寒主痛吧,虽然不是一身尽痛,但这个也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4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0-12 16: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碧草蓝天 的帖子

碧草蓝天:此人汗出,若是汗出多当脉缓,若不得汗出,当脉紧。若处于汗出少,脉仍实,应该是处于正邪交争过程,用麻黄汤可以理解。 (2013-10-12 10:21) 
同意你的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5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20: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碧草蓝天 的帖子

碧草蓝天:此人汗出,若是汗出多当脉缓,若不得汗出,当脉紧。若处于汗出少,脉仍实,应该是处于正邪交争过程,用麻黄汤可以理解。 (2013-10-12 10:21) 
同意,治病就是辩表里虚实,而不是泥于有汗无汗去分中风伤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218

积分

50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8
QQ
发表于 2013-10-12 20: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个记号.
医本仁数,不能私藏,愿天下无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5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0-16 21: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医现世,妙手回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5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21: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26766137 的帖子

326766137:神医现世,妙手回春 (2013-10-16 21:09) 
我反对神医。做中医,就是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做临床,如是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31 23:21 , Processed in 0.30116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