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655|回复: 10

请教各位大师用经方是否需要按经方用量来换算呢?

[复制链接]

30

主题

1836

积分

21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36
发表于 2016-9-20 16: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经常学习黄老师的处方,受益非浅!但是一直有一个疑问,黄老师的经方用量跟伤寒论中的用量相去甚远啊!比如黄老师开的小柴胡汤:柴胡10克   黄芩12克  半夏10克  党参10克  生甘草6克 生姜6克  一剂是一天的剂量;再来看《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用量:柴胡半斤  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各3两  大枣12枚  半夏半升 也是一天的量,用汉代一两约等于现在15.6克换算,那应该是柴胡120克 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各45克  半夏30克  一天剂量。这个差别也太大了,就算按照等比例缩小,那用量也相去甚远啊!但是为什么还是能见效呢?不光黄煌老师,不光小柴胡汤,现今的各个名师,各个方剂都存在这样与古方用量差别很大的现象,同样能治好各种顽疾,这样的现象对我们临床用量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呢?请各位大师赐教!




上一篇:“和法”概念探析--兼论有无和法
下一篇:学用经方三步曲 ------一明二熟三变通

0

主题

0

积分

40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6-9-21 01: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也常有这样的疑惑。有时候觉得直接用汉代的计量未免太大了一些。会不会仲景时代用的是新鲜的草药,所以份量那么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40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6-9-21 01: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方说小青龙汤,仲景方里细辛三两。要是用现在的干细辛,半锅子都是细辛了。感觉很不对。要是新鲜的细辛就说的通了。请老师们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34

积分

167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4
QQ
发表于 2016-9-21 06: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同样的疑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94

积分

96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4
发表于 2016-9-21 08: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估计只有请仲景老师来回答了,但是新鲜的和干的草药分量不同,我觉得倒是有些道理,度量衡的不同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大的困惑,我觉得只有用实践的疗效来检验,用不同量如果治愈的速度不一样,那么就应该以速度快的为标准,经方就应该一剂知二剂已,同时如果有些不良反应也应该记录并避免。希望有个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87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6-9-21 08: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柴胡比例是8比3,比例比剂量重要吧。
一般柴胡24g,黄芩9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31

积分

104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病无定病,治无定法,

Rank: 3Rank: 3

积分
931
QQ
发表于 2016-9-21 08: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度量古今不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327

积分

41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27
发表于 2016-9-21 08: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姜宗瑞老师的《经方杂谈》里面说到了,有不同的换算。
自己辩证不准,从适量开始,不要过分的追求大量。慢慢的有了临床经验,在摸索一剂知的剂量。
还要注意,有些方子看起来量大,可是服药的方法和次数不同!

有大量取效的,有小量就能取效的。姜老师以前也是大量,可逐渐也小量了。
好多大家都说过,经方的比例单纯的剂量重要。

说的高深一点,就是倪海厦倪师说的“剂量随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665

积分

878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65
发表于 2016-9-21 11: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柴胡、细辛含水量不高,鲜品与干品的体积差距并不大,重量也达不到15.6比3的比例,而且柴胡、细辛干燥很简单,《伤寒论》 用鲜品的可能性低。而且如果采药季节用鲜品有可能,但非采药季节用什么?柴胡、细辛不刻意晒也会干。本地不产的药也用鲜品就更不好解释了,比起粮食来,药的总量要小很多,大量的粮食都能晒干运输,药却运输鲜品更难解释。但是半夏当年可能中原地产较多,一年四季都可以采到,病家多半自备,干鲜体积差距也不大,折干较麻烦,所以用“升”计量。

点评

应该只是推测吧,如要急用,等采半升半夏回来,黄花菜都凉了呵呵 ,再说,如果春季需要用半夏,岂不是还没发芽?  发表于 2016-9-21 15: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665

积分

878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65
发表于 2016-9-21 18: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请教各位大师用经方是否需要按经方用量来换算呢?

本帖最后由 云闲山人 于 2016-9-21 18:23 编辑
云闲山人 发表于 2016-9-21 11:29
柴胡、细辛含水量不高,鲜品与干品的体积差距并不大,重量也达不到15.6比3的比例,而且柴胡、细辛干燥很简 ...

何氏中医诊所:你可能没种过半夏,甚至没见过活半夏。半夏一年几次枯萎,几次繁殖新生,只要知道生长地域一年四季都可采收。我亲自种了三年才搞清楚。有半夏的方子好像没有用于急症抢救的。即便存储干品,因为半夏的鲜、干品体积差异不大,用“升”计量也未尝不可,古人用半夏是用个子,不切片,可能暗含以半夏表面积计量的意思。我是有根据的推测,水平有限,见笑了。希望各位大师有更多推测和精确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8 21:50 , Processed in 0.08381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