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83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明基本医理,合方就难把握——驳斥极端方证对应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4237

积分

19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2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16:2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现在看中医的杂病情况居多;单纯用某个经方不加减疗效不打折扣很难;其实宋金元时代时方派四大家的兴起就是和宋朝经方普及(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大进步)有关;估计很多那时候在医疗界混饭吃的和今天一样;不去学习些基本医理——不是玄学的那些;基本的经络脏腑运化相互关系,药物的基本使用搭配(孙思邈就说过他那个时候医不识药就很严重)都没掌握好;就盲目地去按症状套方,(整理伤寒金匮的林亿等人没想到他们说按证用药效验如神会被这样歪曲;学伤寒者众多;有成就者寥寥)所谓纠枉过正;病家是不会理会你如何吹得天花乱坠的;于是古方不能治今病的观点肯定会慢慢占据上风;

我临床上坚决反对那种根据所谓阴阳五行自己乱组方;古人方证研究比较透彻的为何我们不采用?别人有正确的路(或者近似正确的方向)你为何不走要自己吃力不讨好去碰壁?除非你是天纵奇才的人物;同时也反对那种一成不变死于方下的;其实要求也不高;至少我们对于病在哪里从哪里来要从哪里出去比较合适;哪里虚,哪里实要有起码的认识;比如判断病尚在表还是已进入里;或者稽留于半表半里;出来的路径是解表为主还是攻下为主;还是以和法为主?要用补泻起码你要知道补其母泻其子的基本道理。合方的时候我常于败案中发现;就是方药杂投思路不清才会有这种情况,比如你用了一个解表的方剂又跟着合用一个攻下的方剂往往互相牵制,甚至解表的方剂也会互相牵制;就好比西医两种抗生素不适当合用杀菌效果反而差;桂枝两倍于麻黄发汗就会很少,桂枝加附子为何可以治疗汗漏?麻黄配石膏就是以攻逐表水为主;麻杏石甘汤麻黄石膏比例不同;效果很不一样,加清热解毒的麻黄就一定要加量;否则病邪就不能表解,又比如宋朝时候的人就发现桂枝证加一点黄芩清里热效果更好;虚的必定不能发散太过,实的必定不能补益太过;若果条件许可我更愿意用转方之法而不是大杂烩,大杂烩更适合于调养

西医常说:糊里糊涂是内科;我觉得中医千万也不要这么说;甚至连这种念头都不要有;不然名医太多,明医甚少。对医学对自己都不是负责的态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10 收起 理由
zhiban + 10 鼓励原帖!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小大不利治其标
下一篇:临证思考25:冠心病治疗的心得体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方舟子曾经洋洋得意的说,说他现在的知识比古代的智者高明的多了。我只能说不能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人,就是另外一类白痴
沙发
发表于 2013-7-10 17:35:53 | 只看该作者
比如你用了一个解表的方剂又跟着合用一个攻下的方剂往往互相牵制,甚至解表的方剂也会互相牵制;——有时也用,如桃核承气,厚朴七物汤
桂枝两倍于麻黄发汗就会很少,——发汗有时更厉害。
麻黄配石膏就是以攻逐表水为主;——麻黄攻表,石膏清里
麻杏石甘汤麻黄石膏比例不同;效果很不一样,加清热解毒的麻黄就一定要加量;否则病邪就不能表解,——似有理。
又比如宋朝时候的人就发现桂枝证加一点黄芩清里热效果更好;——加黄芩是有里热,如口苦等
虚的必定不能发散太过,实的必定不能补益太过;——看看50条就明白。
楼主,万变不离其理。方证对应是主流,主流的都对?我怎么看看股市亏钱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4237

积分

19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23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18:02: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过兄指教
有时也用,如桃核承气,厚朴七物汤
————
经方不在此例;而且用量要极为考究
合方的时候孰重孰轻实在很费神

发汗有时更厉害
————
不发汗可以治关节炎风湿哮喘;恕我见识浅薄;桂枝我以为是一种双向调节剂,所以能降逆治营卫不和(表部不平衡);

加黄芩是有里热,如口苦等
—————疾病内陷的情况很多见,黄芩少阳药也

伤寒论第50条
——————
最后还是用桂枝法解救;可以参照第16,23,35,44桂枝汤确实看似简单实际上深不可测,明白桂枝汤伤寒义理备焉
方舟子曾经洋洋得意的说,说他现在的知识比古代的智者高明的多了。我只能说不能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人,就是另外一类白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主题

2381

积分

178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81
地板
发表于 2013-7-10 20:47:47 | 只看该作者
中药有两方面作用,一个方面药物直接作用,另一方面药物指导机体发挥潜能抗病,合方太多机体调节发挥调节能力的负担太重效果就可能不好!因为人的调节能力有限的,一个问题一个向
问题的解决比较好!打个比方一个痰湿头晕病机的合并血瘀腰痛病机的病人,化湿活血一起上,活血药会伤脾胃而助湿,效果就可能不好,这时若先化湿再用活血效果就可能比较好!此外就算活血药不伤脾胃的这时两种办法一起上,决沒有单一解决一种向
问题的效果好,因为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01

积分

1130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101
5#
发表于 2013-7-10 22:19:18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好久不见这样的好帖子了,做个记号,继续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831

积分

19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1
6#
发表于 2013-7-11 09:16:4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还是一头雾水。任你极尽巧思,终究不能入自由境界。一个好的医生,对常见病可以依方抓药,几乎不必用心;对疑难病可以依心处方,那时必须用心。经方只是方,经方之心在哪里?所谓“经方之心”,便不是在方的表面上计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663

积分

170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63
7#
发表于 2013-7-11 16:24:25 | 只看该作者

回 凤凰台主人 的帖子

凤凰台主人:其实还是一头雾水。任你极尽巧思,终究不能入自由境界。一个好的医生,对常见病可以依方抓药,几乎不必用心;对疑难病可以依心处方,那时必须用心。经方只是方,经方之心在哪里?所谓“ .. (2013-07-11 09:16) 
医者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自由的是诗人
生命所托,哪来自由啊
呵呵言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积分

39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8#
发表于 2013-7-11 22:10:54 | 只看该作者
先生真是语重心长!感谢用心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831

积分

19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1
9#
发表于 2013-7-12 16:29:46 | 只看该作者

回 金庸 的帖子

金庸:医者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自由的是诗人
生命所托,哪来自由啊
呵呵言重了 (2013-07-11 16:24)
很能理解你的良言。你说的是学习,我说的是学成。

从原则上讲,未学成前不可行医,这也是“如履薄冰”的意思。但是总是要在实践中才能磨炼出来,而在磨练过程中我们必须如履薄冰。然而,我们不能总是如履薄冰,我们必须最终学成。

走出如履薄冰的担忧,我们才能给予病家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战胜疾病不是全靠医生,病家才是抵御疾病的主力。让我们设身处地,站在病人的立场上,我们希望医生应该是什么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2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10#
发表于 2013-12-1 05:18:43 | 只看该作者
初学单方寻病机,
渐行加药味单一,
再行对药方非简,
加与不加随证宜,
病变繁杂无从入,
细索主证从证依,
患者无心语留意,
定会独得一先机,
医诉来因与去脉,
病患由心崇信余,
语声谦和表里一,
医患默契病自愈,
预后几何先嘱依,
本人合方法专一,
随证加减看病机,
先少再多药味少,
不可盲目乱加依,
所合之方主证一,
周其余证莫恋齐,
病证虽多繁须简,
精研医术理非浅,
高名医者寻病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1 13:58 , Processed in 0.088012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