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2280|回复: 39

伤寒学家胡希恕先生和刘绍武先生的对比研究

[复制链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发表于 2010-3-8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学家胡希恕先生和刘绍武先生的对比研究

   河南省巩义市同济堂大药房石应轩(451200)

   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李清峰(476100)

   河南省巩义市孝南新村诊所康淑香(451200)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胡氏伤寒学派的宗师胡希恕先生和三部六病学说的创立者刘绍武先生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对比研究,论述了他们均深受日本汤本求真《皇汉医学》的影响,他们认为《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对伤寒论病位、病性的认识,病位有表、里、半表半里三部,病性为每个病位上有阴阳两种不同的属性。他们的不同点:胡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证,而刘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病。胡老认为《伤寒杂病论》存在着病—证—方证三级结构,而刘老认为《伤寒杂病论》存在着纲不系目的问题,他们认为六经的主方、主药不同,胡老认为少阴病是表阴证,而刘老认为厥阴病是表阴证,胡老认为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而刘老认为半表半里的阴证是少阴病。胡老临床擅用大柴胡汤,而刘老治疗内伤杂病用协调疗法,以小柴胡汤为主方进行加减变化。胡老在临床上用原方原量却疗效甚好,而刘老却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的基础上创立了系列新方。对脉学的研究和经方的应用也有不同的认识,胡老在临床上有是证用是方,而刘老提出了三定原则即:定证,定方,定疗程,给予施治。同时他们的为人处事也有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伤寒论   伤寒学家   胡氏伤寒学派   胡希恕   三部六病学说  

刘绍武   辩方证是辩证的尖端   三定原则:定证 定方 定疗效


        统观当代中医学术界对中医的经典理论《伤寒杂病论》深有研究,且学术思想特别接近的就是胡氏伤寒学派的宗师胡希恕先生和三部六病学说的创立者刘绍武先生,值“三部六病论坛”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之际,做为胡老的亲传弟子张长恩、冯世纶、陈大启、樊正伦诸教授的入室弟子,将胡老和刘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对比研究,不揣浅陋,简述于后,求教于海内外的方家。

     胡老和刘老在学术上的相同点有:

     一、 学术求源 除了他们各自的师承关系外,均深受日本汤本求真《皇汉医学》的影响。

      二、均认为《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汉书·艺文志》中《黄帝内经》属于医经家的著作,《汤液经法》属于经方家的著作,《汤液经法》是《伤寒杂病论》的蓝本。

      三、 对病位、病性的认识,病位有表、里、半表半里三部,病性为每个病位上有阴阳两种不同的属性。

      四、均认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经典理论,温病的用方指征不明确。

      胡老和刘老在学术上的不同点有:

      一、 胡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证,辩方证是辨证的尖端,临床治疗有无疗效就在于方证是否相对应。刘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病。

      二、胡老认为《伤寒杂病论》存在着病—证—方证三级结构,经冯世纶老师的阐发大行于世,张长恩老师在胡老研究的基础上写成了《中国汤液方证》,提出了著名的方证公式,把方证学的研究推进到了新的高度。而刘老认为《伤寒杂病论》存在着纲不系目的问题,对《伤寒杂病论》进行了重新编排,创立了三部六病学说。

      三、认为六经的主方、主药不同,胡老认为太阳病有中风证—桂枝汤方证,伤寒证—麻黄汤方证,少阴病有桂枝加附子汤方证,麻黄附子甘草汤方证、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阳明病有瓜蒂散方证、白虎汤方证、三承气汤方证。太阴病有四逆汤方证、理中汤方证。少阳病有小柴胡汤方证、黄芩汤方证。厥阴病有乌梅丸方证、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刘老认为太阳病用葛根麻黄汤,厥阴病用当归桂枝汤,少阳病用黄芩柴胡汤,1清⑴清热、白虎汤⑵清热滋阴、竹叶石膏汤⑶清火、栀子豉汤⑷清热救阴、黄连阿胶汤。2引⑴引火出表、葛根黄芩黄连汤,⑵引火出里、大黄黄连泻心汤⑶引热出表、麻杏石甘汤⑷引热出里、调胃承气汤。3转⑴热极欲转阴、白虎加人参汤⑵火极欲转阴、方用附子泻心汤。少阴病方用人参附子汤。阳明病用芒硝汤。太阴病用苍术干姜汤。

       四、胡老认为少阴病是表阴证,而刘老认为厥阴病是表阴证。而胡老认为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代表方是乌梅丸方证。冯老师经过认真考证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也是厥阴病的主方。除大黄黄连泻心汤方证外,其余的四个泻心汤方证同样是属于厥阴病的方证。而刘老认为半表半里的阴证是少阴病。

       五、胡老认为对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和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的确认,应该用排除法,因为在病位判定上除了表、里,只能在半表半里。而刘老认为,对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和半表半里阴证——少阴病的确认,采用的是直接法。

      六、胡老吸收了前苏联高等医学院校的《生理病理学》和巴甫洛夫神经反映学说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实质,就是在疾病症状反应的基础上,适应疾病一般规律的整体的通治方法。而刘老结合现代旧三论(即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进行论述,在某种程度上更便于医林同道学习和接受。

      七、胡老临床擅用大柴胡汤,因为姓胡,人送外号“大茶壶(柴胡)”,张长恩老师戏谈到,我学老师没学好,只学会了小柴胡,千万别忘记了茶壶里盛的是茶水,喝着倍儿解渴。而刘老治疗内伤杂病用协调疗法,以小柴胡汤为主方进行加减变化。

       八、胡老在临床上常说,这个哮喘病人是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方证,这个肝炎病人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用原方原量却疗效甚好。而刘老却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的基础上创立了调神汤、调胃汤、调肠汤、调心汤、调肝汤、调肾汤、调肺汤、理目汤、攻坚汤、祛风利湿汤、解肌汤、团鱼丸等系列新方。

      九、对脉学的研究,胡老根据《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1条:夫脉,当取太过不及,提出太过脉主有余,不及脉主不足,诊脉时,要分别就脉动、脉体,血行等各方面的内容逐一细审。刘老提出了溢脉、聚脉、弦长脉、涩脉、四脉和主方,以脉定证,选方定治。1溢脉主方:调神汤2聚脉主方:调胃汤3弦长脉主方:调肠汤4涩脉主方:调心汤。

      十、“水无常行,兵无常势”医者不能无方,也不能过于拘泥成方,胡老的亲传弟子恩师段治钧老师说,胡老常说,我在临床上常用经方,偶用时方,主要是对经方比较熟悉罢了。在临证时,胸无成见,有是证用是方。而刘老提出了三定原则即:定证,定方,定疗程,给予施治。

      十一、关于经方的应用,胡老运用的是三步曲:一定病位,二辨病性,三选方证。而刘采用的是整体——部证——病证——汤证。

      十二、胡老为人处事,非常低调,对自己和学问要求甚严,虽然著有《伤寒金匮约言录》、《伤寒杂病论传真》、《温病条辨按》和《经方理论和实践》等多部著作,却从未公开出版发行,影响了其学说的传播。1984年胡老仙逝后,才由其弟子冯世纶、张长恩等整理出版了系列著作,使胡氏伤寒学派大行于天下,其中恩师冯世纶老师出力甚多,其师兄张长恩教授称赞说,没有王叔和我们就看不见张仲景的著作,没有你们冯老师我们就看不见胡老的著作。而刘老和其弟子在其生前整理出版了《三部六病》、《刘绍武医案选》、《异源同流》和《三部六病精义》等著作,并成立了“山西三部六病研究所”,加快了其学说的传播和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胡老属于《伤寒论》研究的经典派,而刘老属于《伤寒论》研究的创新派。刘老在《伤寒论》研究的酒瓶中,装入的是他自酿的酒,“三部六病学说”虽然是在《伤寒论》研究基础上的创新,但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伤寒学术研究的轨道。进行胡老和刘老的对比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深化《伤寒论》学术的研究,也为了促进“胡氏伤寒学派”和“三部六病”的深入研究,更为了更好的读经典,做临床,提高临床疗效,造福患者。

      由于笔者对胡老和刘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领会把握得不深不透,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二老的学术传人们批评指教为盼。




上一篇:欢迎从尹医生的病例讨论一下方证对应药证对应。
下一篇:[转贴]桂林阳朔行(倪海厦)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22: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稿件由于发稿较晚,未能编入“首届三部六病论坛”的论文汇编中,十分遗憾!作者作为胡老的再传弟子,跟随张长恩、冯世纶等老先生多年,学有心得,对三部六病学说也有较全面的理解。他们的比较研究客观、中肯,而且有深度,是难得的好文章!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2: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既不是胡老传人,也不是三部六病实践者和研究者,同时对《伤寒论》也谈不上精通,只知点皮毛,妄加评论是非常不严谨的。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5502

积分

166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治外感如将,疗内伤如

Rank: 6Rank: 6

积分
5502
发表于 2010-3-9 23: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乃是公有之师,学习探讨只在乎理,一个真正的学者他必然是淡薄名利,把学术视同生命,他必然没有私心成见,唯道是争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发表于 2010-3-10 21: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派名家说桂枝汤是太阳病方;另一派名家说是表阴病方。
一派名家说表阴是少阴,另一派说表阴是厥阴。

先生高明告我后学:吾安从之!?吾安从之!?

后学见此必得辩识何是何非。不在此辩论,必在彼辩。公开不辩,私下也必辩!
分歧已存在,不辩论不表示分歧会自动消失。

双方信徒只可写些罗列不同无关痛痒的对比的文章,不可能触及关键问题。这种文章不可能由双方信徒写,因为既入某派之门便有先入为主,多已信服其学。除非师门叛逆断不可能写有关本派不是之文。所以这种问题只能由自由派学医者出面论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11: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表阴证就是表虚寒证,桂枝汤治疗表虚寒证,所以桂枝汤证是表阴证。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1: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的人体系统解剖思想
——三部六位体用观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马文辉
摘要:有人说,中医没有解剖,中医的脏腑是功能的脏腑。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早在《伤寒论》就有明确的中医自身的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系统学思想。它把人体从结构上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三部”。从功能上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位”。集中体现了传统哲学中的“体用”观(一体两用)。
一、“三部六位”的哲学基础
《内径》中的“三极六合”体用观是《周易》的“三极六爻”思想在医学中的具体应用,反应在《伤寒论》则形成了“三部六位”。六合就是三维空间中的三个维度方向——上下、左右、前后。
二、“一分为三”的三才思想是人体演化的基本规律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体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分裂,第三天时,从输卵管的壶腹部进入子宫前,在输卵管峡部形成了12个细胞的卵裂球(桑葚胚)。这是一个奇异的现象,因为按照细胞的倍增分裂,只能形成16个细胞(1-2-4-8-16)。而形成12个细胞只有一种可能就是1-2后形成了三个细胞(3-6-12)。
约在受精后第四天,桑葚胚发育为胚泡(囊胚),进入子宫,开始植入完成(着床)。从六到十二天逐步分化形成内胚层、外胚层,第三周内在内外胚层之间又出现一层中胚层。经四到八周的胚层分化发育,胚胎不仅初具人形,而且形成主要器官系统的雏形。
三、人体的三部解剖结构
人体从胸正中线打开后,可以清晰的区分为三个系统,从口腔到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这个管状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俗称“肠肚”,动物叫做“下水”。以心脏为中心的由大血管相联系的内脏系统包括肝、脾、肺、肾等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俗称“内脏”。剩余的躯壳成为一个相关联的结构系统。
四、生理三部六位“体用观”
(一)表部系统及其功能位——太阳、厥阴位
表部由机体的躯壳部分构成,包括皮毛、腠理(结缔组织)、肌肉骨骼以及外周神经、血管和呼吸道等组织器管。承担着a支撑b运动c呼吸d体温调节e防御免疫f信息传输(感觉、反应)g营养等功能。
表部通天,接受天阳之气(包括氧气、阳光、信息)。从功能上分为表阳位(太阳位)和表阴位(厥阴位)。
1表阳位(太阳位)主要由有形的,外在的相对静止的皮毛、腠理、肌肉骨骼以及呼吸道等组织器官组成。
2表阴位(厥阴位)主要由无形的,内在的流动不息的外周血管、神经等组织器官组成。
<二>里部系统及其功能位——阳明、太阴位
里部由机体的消化管道和各种消化腺组成,包括口腔到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胰、肝等消化腺。承担着a受纳b消化c吸收d排泄e代谢f防御免疫g营养等功能。
里部通地,受纳水谷之地气。从功能上可分为里阳位(阳明)和里阴位(太阴)。
1里阳位(阳明)《伤寒论》称为“胃家”。为有形的、向下的消化道组成,主要承担和完成受纳、传输、排泄等功能,。
2里阴位(太阴)《伤寒论》称为“脾家”。主要承担和完成消化吸收和代谢、运化、营养等功能,由消化腺、小肠以及里部的循环代谢完成,为无形的、向上的。
<三>半表半里部系统及其功能位——少阳、少阴位
半表半里部《内经》中称为“枢”。机体除去躯壳、消化管道外,空腔脏器系统都属于半表半里部。由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水液代谢)、造血系统(肝、脾)、淋巴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情感思维)等等组成。主要完成a造血生血b循环配给c体液调节d免疫修复e精神意识等功能。
半表半里部将表部吸收的天阳之气和里部吸收的水谷之精华,合化而赤变为血液,供给全身各组织器官。从功能上分为枢阳位(少阳)和枢阴位(少阴)。
1枢阳位(少阳)主要由空腔(胸腔、心包腔、腹腔等)、体液、淋巴免疫系统等构成,为扩散的、向外的。
2枢阴位(少阴)主要有心血管、肾血管、脑血管等内脏循环及神经组成、承担人体基本的生命功能的维持,为收敛的、向心的。
五、《伤寒论》“三部六位”体用观
1、病理“三部”的划分。《内经》中病位的概念只有表里之分,《伤寒论》的病位划分形成了“三部”的概念。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明确提出除表里之外,还有一个半表半里的病位。这是对《内经》病证定位的补充和发展,也是仲景独具特色的三部定位。仲景据病证发生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表证、里证、表里证(即半表半里证)。论中提到“表证”的条文有3条(46、61、124),而只提到“表”的有18条(148、176、217、218、225、364、48、134、29、34、234、272、40、51、56、91、164、170);提到“里实或内实”的条文6条(30、105、181、208、217、218);“表里证”的条文3条(253、257、74)。均指病证的三部定位。
有关“表里证”的概念由于条文论述过简,争议较大。第253、257两条讲的是“无表里证”的大承气汤证,无表证还说得通,无里证则难解了。因此,历代医家多把它作为偏正词组解读,说什么:无表里证就是无表证,令人匪夷所思。那么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又作如何解释呢?实际上表里二字连用,已经构成了一个独立的词组。正如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上所说:“小柴胡汤为和解表里之剂也…在半表半里”。无表里证就是无半表半里证,有表里证就是有半表半里证。那么半表半里证是一个什么证呢?除了小柴胡汤证外,还有没有其他方证呢?我们还得从《伤寒论》原文提到“表里”的条文入手,第168条为“表里俱热”的白虎加人参汤证,第153条和第49条为“表里俱虚”和“须表里实”的少阴证。因此,有理由相信表证、里证之外的所有病证都应该属于“表里证”(半表半里证)。
2、病理“三部”的范畴。通过对《伤寒论》398条130余个脉证的分析,带有明显部位特征的病证有50余个,把它们进行归类后,可以勾画出病理“三部”的范畴来。
头项症候有12条,如头痛、头项强痛;四肢症候有38条,如四肢疼痛、四肢拘急、四肢厥冷、支节骨节疼痛、手足逆冷等;躯干症候有20余条,如身疼、腰痛、体痛、身重等;皮肤症候有3条,如身痒、肤冷、虫行皮中状等;鼻子症候有10余条,如鼻炄、鼻鸣、鼻干燥等;另外还有以咳喘为主证的条文。这个由头面、项背、腰体、四肢、手足、周身皮毛以及呼吸道表现出的症候群构成了表部范畴。
以胃为主证的条文有32条,如胃家实、胃中干燥、胃中有燥屎、胃中虚冷、胃气不和等;以腹为主证的条文有30条,如腹痛、腹胀满、腹中雷鸣、腹中冷、腹中饥等;以心下为主证的条文有34条,如心下满、心下烦、心下硬、心下痛、心下痞、心下结、心下急等;以少腹、小腹、脐为主证的条文有10余条,如小腹满、少腹硬、少腹痛、少腹结急、脐痛等;以胸中、膈上为主证的条文5条,胸中寒、膈上有寒等;另外还有以吐泄、大便硬等为主证的条文。这个上至胸膈,连及心下、胃中,脐腹、少腹,下到小腹的整个消化系统表现出的症候群构成了里部范畴。
以胸胁为主证的条文有24条,如胸满、胸烦、胁满、胁痛、胸胁痞满、胸胁苦满等;以心、心中为主证的条文有32条,如心烦、心悸、心乱、心动、心痛、心中懊恼等;以背恶寒为主证的条文有2条;以咽喉为主证的条文有17条,如咽干燥、咽痛、咽喉烂等;另外还有以小便为主证的条文。这些上至咽喉,前有心胸,后为心背,旁达两胁等以胸腹腔主要脏器(如肺、心、肾)系统表现出的症候群构成了半表半里范畴。
3、《伤寒论》三阴三阳“三部六位”体用观。古人认为三阴三阳“六气”的运行要有一定路径、经界,在不同的时间六气所主的空间位置是不同的。《伤寒论》继承了《内经》中三阴三阳的空间病位观,确立了表、里、半表半里的“三部六位”体用观。《伤寒论》中众多单独使用三阳三阴名称的多指部位、系统而言,如太阳受之、太阳中风、太阳初得病时、太阳随经、阳明内结、转属阳明、属阳明、阳明居中主土、转在太阴、太阴者、太阴中风、太阴为病、属太阴、少阴汗、厥阴中风等。三阳之气,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这在《伤寒论》中是很清晰的。《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张景岳说:“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厥阴为合,居阴分之里也,少阴为枢,居阴分之中也,开者主出,合者主入,枢者主出入。”这样,太阳为三阳之始,厥阴为三阴之末,一开一合,一入一出,阴阳相交,对立依存,同属表部。阳明为三阳之末,太阴为三阴之始,一开一合,一出一入,阴阳相接,对立依存,同属里部。少阳为二阳之枢,少阴为二阴之枢,沟通表里,联系内外,同属半表半里。
《伤寒论》中单独使用“太阳”的共11条(1、4、12、38、48、119、124、152、179、185、251),“太阳证”的1条(220),它们都属于表部或表证的范畴。论中单独使用“阳明”的共16条(30、48、97、179、180、181、184、185、186、188、189、231、240、243、244、384),“阳明证”的3条(5、204、237),它们都属于里部(内)和里证(内实)的范畴。论中单独使用“少阳”的共5条(264、271、179、265、266),“少阳证”的1条(5),它们都属于半表半里部或表里证的范畴。
恽铁焦曾经指出:“夫三阳既有表有里有半表半里,则三阴当亦有地位可言…何以于三阳则言之凿凿,于三阴则绝口不谈?”恽氏引日本喜多村之言认为:“邪在表而虚寒者,少阴也;邪在半表半里而虚寒者,厥阴也;邪人胃而虚寒者,太阴也。”这较之将三阴皆归入里证已是质的进步,但还是没有彻底摆脱六经表里关系的束缚。下面我们要讨论的是少阴证和厥阴证三部定位的合理性。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枢者,《内经》称为游部或不表不里,《伤寒论》称作半表半里。少阴为二阴之枢,少阳为二阳之枢,二者同居半表半里。
《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证为心肾阳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为什么还是有许多医家把它列为表证呢?因为在经络学说中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太阳主表,少阴也应该属表了。实际上经络学说三阳经都主表,而三阴经均属里。另外,他们还有一个理由是,把《伤寒论》第301、302条的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称作两感伤寒。这又是一个误解,两感是《素问•热论》中的概念,它更加反证了少阴是里证。如果少阴是表证,为什么又叫两感呢?陆渊雷说:“少阴病者,乃全身机能衰退之病也。”章太炎说:“少阴心疾也。”少阴与少阳证是同位而异性的两组病证,都属半表半里。论中单独使用“少阴”的共5条(148、282、283、284、290),“少阴证”的1条(39),它们都属于半表半里部或表里证的范畴。
太阴主里,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历代医家无争议。论中单独使用“太阴”的共7条(187、273、274、277、278、279、280),它们都属于里部或里证的范畴。
这样太阴、少阴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厥阴主表就顺理成章了。然而,事情远未结束。论中仅3条(326、327、343)单独使用“厥阴”,343条的“灸厥阴”是讲穴位,327条“厥阴中风”叙述太简单,不知所云,就只剩下了326条。下面我们来讨论厥阴证的提纲。
《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本条作为厥阴病的提纲,所论述的病证完全是消化系统里部的症状,无论如何也不能列入表证范畴。如果把厥阴病归入里部,又违背了一分为二的阴阳学说和一分为三的三部定位。因此,只能在厥阴病的提纲上作文章。难怪近代医学大家陆渊雷说:“假定本篇首条为仲景原文,为厥阴提纲,则厥阴无厥证,下文厥热诸条,虽若连类相及,实乃照文生义耳。”对厥阴病的提纲提出异议。纵观厥阴全篇,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本条是所有厥证的病机和病症,它的病位在表,由四肢末梢循环障碍所致。产生厥症的原因很多,如蛔厥、痰厥、气厥、热厥、实厥、脏厥、寒厥等,那一种才是表阴证呢?《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王好古在《阴证略例》中指出:仲景三阴之补剂,分而三之,伤在厥阴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伤在少阴者,通脉四逆汤中之;伤在太阴者,理中汤主之。当归四逆汤现代临床主要用于冻疮、雷诺氏病、脉管炎等病症的治疗。因此,只有当归四逆汤证才是真正的厥阴证。
厥阴病的提纲证解决了,厥阴主表的理论障碍也就化解了。三阴病证的定位也就和临床实践相吻合。使三阴三阳的理论真正落到实处。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发表于 2010-3-12 12: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先生:你们三部六病学派以刘绍武先生的哪部书为经典?

为何内部有很大分歧?刘氏父子的〈三部六病精义〉为何把表的定义与你的定义不一样?〈三部六病精义〉中的表是不含肌肉骨骼的,肌肉骨骼归于中部。

上文是你个人看法还是刘氏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4: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在世时常常教导弟子:“学术是古往今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应当无古今、无中外、无尔我,以是者为是,非者为非,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作为学术不应该以某某如何说,而应该是如何说才对。三部六病学术是一个开放的学术,按刘老的话说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永无止境!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4: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的“六病”与“六证”辨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马文辉
关键词:三阴三阳 六病 六证 六时
提要:六病和六证是两个不同概念,六病讲病时,六证辨表里寒热,需加以区别。它是造成《伤寒论》千余年来以经解病的根源,也是引起三阴三阳界属不清的重要原因。文章明确了二者的不同含义和相互关系,对《伤寒论》研究具有重大理论突破和临床价值。
《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以三阴三阳为基础进行构建的,而三阴三阳又是《周易》的“一阴一阳之为道”和“三极之道”相结合的产物。一分为二与一分为三是两个哲学命题,讨论的不是一个范畴的内容。一分为三是宇宙的生成论,研究的是事物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秩序;一分为二是事物的属性论,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三阴三阳是中医的时位观和属性论,是《周易》的‘六爻之动,三极之道’在中医领域的继承和发展。《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的几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必须认真对待,加以区分。
一、    六病是对伤寒病(急性热病)的热型一种时间分类方法
《伤寒论》编排体例是按六病分篇,每篇篇题都是“辨某某病脉证病治”,条首也多冠以“某某病”。六病皆有发热,其热型和病痛的时间是有特点和规律的。马氏 认为“六病是和六病时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伤寒论》中未提六病时,仅有六条阐述了六病欲解时。那么,六病时和六病欲解时又是什么关系呢?姚氏 认为:“其欲解时必然不在本时区而在另一时区,欲解时也不会是其本时,…且均在下一时区。”这种观点在临床上不能兑现。臧氏 认为“太阳病欲解(xie)时,从巳至未上。…其义是说:需要弄清、弄懂、弄明白太阳病这一称谓含有的病时概念。…从巳至未上,实际上补写了太阳之为病的病时。”把解(jie)改读解(xie)虽可通,但有欠缺。马氏①进一步论证说:“六病时和六病欲解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如果病时病情加重,为病进;反之,病时病情减轻则为病退,为欲解。这样六病欲解时就与临床实际一致了,也可使《伤寒论》的病时和欲解时得到合理解释。”正如尤在泾 所言:“申酉戍时,日晡时也。阳明潮热,发于日晡;阳明病解,亦于日晡。则申酉戍为阳明之时,其病者,邪气于是发;其解者,正气于是复也。”因此,某某病就是在六时的某一时段发病、显现、病痛加重以及欲解,就称某某病。仲景把对伤寒病(外感热病)由传统的以季节命名法,如春温、夏暑、秋燥、冬寒,改变为以一天中的六时来命名是一种创举。这种用伤寒病的不同热型和发作的时间特点来分类外感热病的方法只存在于《伤寒论》当中,加之叙述太简,多被后人所误解,成为中医界千年谜案。
二、    六时是一动态的自然天时
《周髀算经》说:“日加酉之时,西游所极,日加卯之时,东游三极,…冬至日出辰而入申,…夏至日出寅而入戍。”意思是说,一年四季昼夜长短是不一样的,春分、秋分之时,白天和黑夜相等,漏壶(古代记时钟)的指针日落时正好处在西边的中点酉时这个刻度上,日出时正好指在东边的中点卯时这个刻度上;而到了冬至,指针到了辰时,太阳才出来,指针刚到申时,太阳就落山了;到了夏至,指针刚指寅时,太阳就出来了,指针到了戍时,太阳才落山。《内经》说:“临病之工宜需两审也。”季节不同,地点不同,六时所主时段是有变化的。因此,《伤寒论》的六时是一动态天时。从寅至辰上,在不同季节和地点,均是一个起始时间,是在其“上”,而非在其间,从六时的不相连接上也可反证这一点。
三、六证是《伤寒论》辨证的纲领证
日本人喜多直宽在《伤寒论疏义》中提出一个较有影响的见解:“本经无六经字面,所谓三阴三阳,不过假以表里寒热虚实之义,固非脏腑经络相配之谓也。”“本论所谓三阴三阳,所以标病位也。阳刚阴柔、阳动阴静、阳热阴寒、阳实阴虚是既常理,凡病属阳属热属实者,谓之三阳,属阴属寒属虚者,谓之三阴。”近代许多医家多从之,并加以发挥,丰富和发展了《伤寒论》的辨证论治内容。但需要指出的是,他混淆了六病和六证两个概念,忽略了六时在外感热病分类上的重要意义。六病只是一个病时概念,以区分伤寒病的发热类型和时间特点,以及同一方证由于病时的差异而造成的临床表现不同,例如阳明病、少阴病、厥阴病的吴茱萸汤证;阳明病、少阴病的大承气汤证等等。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本条是太阳病的提纲证。“太阳之为病”是“太阳为病”的特殊表现手法。“之”字,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太阳为病”成为全句的主语。那么,“太阳”在这里是指什么呢?它和太阳病、太阳证又是什么关系呢?太阳是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一。马氏①认为:“《伤寒论》中众多单独使用三阴三阳名称的多指病位系统而言,如太阳受之、太阳中风、太阳初得病时、太阳随经、阳明内结、转属阳明、属阳明、阳明居中主土、…”三阴三阳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这样第一条就可以翻译为:表部感受了伤寒病,则会出现脉浮、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的太阳证。太阳证是典型的太阳病,是太阳病中病时、病位、病性相统一的纲领性脉证。太阳病篇中凡是冠太阳病的其它方证都具有在太阳时发病的特点,热型为发热恶寒。其中有表证的,有非表证,有热证的,有寒证的,有实证的,有虚证的,目的是要和太阳证相鉴别。同样,阳明证是典型的阳明病,是在阳明病中病时、病位、病性相统一的纲领性脉证。阳明病篇中凡是冠阳明病的条文及其方证都具有在阳明时发病的特点,热型为发潮(潮湿)热,不恶寒,反恶热。其中有里证的,有非里证的,有热证的,也有寒证的,有实证的,也有虚证的,目的是要和阳明证胃家实相鉴别。少阳证是典型的少阳病,是少阳病中病时、病位、病性相统一的纲领性脉证。少阳病篇中凡是冠少阳病的条文及其方证都具有在少阳时发病的特点,热型为发热或寒热往来。其中有半表半里证,有非半表半里证,有热证,有寒证,有实证,有虚证,也有寒热错杂证,目的是要和少阳证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相鉴别。三阴病和三阴证也是如此。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六病、六证、六时、六位(三部)的讨论,弄清了仲景对外感热病的分类方法,以及六病在辨证论治过程当中的重要意义。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仲景学术思想,有效指导临床实践将发挥重要作用。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5: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辨证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马文辉   
【摘要】《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直至今日,“三阴三阳”的本质仍未被揭示出来。通过对《伤寒论》中的六时、六病、合病、并病及六病欲解时的探讨,以及三阴三阳的三部定位划分,提出《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一个“时序”概念,并与空间病位相关联,因而认为“六病”是张仲景对外感热病的一种时间分类方法,可揭示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时间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
【关键词】伤寒论;三阴三阳;六时;六病
【中图分类号】R222.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77(2005)01-0257-03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俗称“六经”。自宋以后,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由此而形成的伤寒学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一人一伤寒。直至今日,三阴三阳的本质仍未被揭示出来。本着以仲景解仲景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笔者认为《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一个“时位”概念,它揭示了外感热病在不同时间阶段和空间结构中的基本规律。“六病”是仲景对外感热病的一种时间分类方法,其意义在于仲景从大量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了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时间之间的某种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临床价值。
1、    三阴三阳是一个时序概念
《伤寒论•伤寒例》说:“夫欲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与“时序”同步,即“因时之序”。正如《内经》所说的“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时序包括辰序、日序、月序、节序、年序等不同的时间、时期呈现的节律性。造成出现时序的规律性变化的内在原因,即日、月、星辰的周期性运动变化,揭示了人与天地相应更深刻的“因天之序”的重要思想。人体阴阳气血与日月星辰、四时八正的变化有同步效应,即人体的“生物钟”是人与自然长期作用不断进化的结果。因此,《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古人称外感热病为时病,即与时间密切相关的疾病。以时间命名、归类外感热病的方法是中医的重要特点。其中节序与时病的发生即病因关系密切,如伤寒、温病、中风、湿温、热病等以五运六气之风寒暑湿燥火来命名疾病。日序与时病的发展转归即病程关系密切,如伤寒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上而下、由阳而阴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传变规律,以及后世温病学派的卫气营血的传变趋势。辰序与时病的显现愈解关系密切,一日之中病有轻有重、病势有显有隐,这对于辨识和鉴别脉证有重要意义,如热入血分的发热夜间明显,阳明潮热下午为甚,风寒表证发热中午前后较重。因而,三阴三阳所指不同,所言也异。这样就形成了《伤寒论》特殊的对外感热病的三阴三阳的时间分类方法。
2、    六病是对外感热病的一种时间分类方法
《伤寒论》的编排体例是按三阴三阳六病进行分类的。那么六病究竟指的是什么呢?这在伤寒学派中各家认识大相径庭。
2.1    六时的概念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生气,日中而阳气降,日西而阳气已虚。”把一天之阳分而为三,平旦、日中、日西。《素问•金匮真言论》也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一天之阳始于平旦,终于黄昏。一天之阴始于黄昏,终于平旦。平旦为寅时,日中为午时,黄昏为戌时,鸡鸣为丑时,阳起于寅而终于戌,阴起于戌而终于寅。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为阳,戌亥子丑寅为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平旦、日中、日西、黄昏、合夜、鸡鸣等为“天时”,而十二时辰等为“时标”。人体生物钟是与天时相应,“时标”即今天的“机械钟”,仅是们认识和标识时间的一种方法。机械钟(时标)不随时节、地域而变化,而“天时”就不同了,它是一个动态的时间概念。时病(外感热病)的表现形式、发病特点与昼夜时序节律同步,三阳占去一天的三分之二,三阴只占三分之一,体现了天人合一,人附天数的思想。
2.2    六病时与六病欲解时    《伤寒论》中没有明确提出六病时,但却论述了六病欲解时,少阳病从寅至辰上,太阳病从巳至未上,阳明病从申至戌上,太阴病从亥至丑上,少阴病从子至寅上,厥阴病从丑至卯上。对六病欲解时,历代医家争议非常大,认为它与临床实际不符。藏东来认为:欲解(xie)时就是六病时,即搞清楚、弄明白六病的时辰。“病时是指发病痛苦的主要时辰(即六时的某个时间),病程则是为病后的天数日期(涉及病的传变、痊愈或死亡)。病时有着病程的特异性,病程有着病时的连续性。六病都有一定的病时和一定的病位,亦有病程发展的日期过程,就是六病时位的基本含义”。《周髀算经》记有测天的方法:“日加(指漏壶上纪时的指标所指的时刻)西之时,西游所极。日加卯之时,东游所极……冬至,日出辰而入申……夏至,日出寅而入戌。”这对理解《伤寒论》六病欲解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所谓从寅至辰上即日出之时,从申至戌上为日入之时,其所言必三辰者,缘冬夏四时日出日没之时间有早晚故也。从寅至辰上决不是后世理解的这个时段为少阳病欲解的时间,关键在于‘上’字,寅至辰只是一个起始的时间,而不是狭义的、机械的某个时间段。一年之中不同季节,日出是不一样的,从寅至辰以上的“天时”才是少阳病欲解的起始时间,也是少阳病加重显现的起始时间。也可以这样理解,六病时和六病欲解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如果“病时”病情加重,为病进;反之“病时”病情减轻,则为病退,为欲解。这样六病欲解时就与临床实际一致了,也可使《伤寒论》的病时和欲解时得到合理解释。如太阳病在巳至未上的自然“天时”内,病情显现为进,为未解。反之减轻则是要欲解的时刻,其他也然。这样,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就有机地统一起来,六病时和欲解时只不过是在同一时间上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而己,并遵循“天时”即季节不断变化,而非“时标”即机械钟。这在诊断、治疗和预后上都有重要意义。六病时为诊断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对用药也提供了一个因势利导、先其时而治的思想。这种使药力得正气之助而抗邪外出的方法起到了四两拔千斤,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也可根据六病当重不重,当显不显的病情推测欲解时。
2.3    六病是和六病时密切相关的一个时间概念    “某某病”即在某一时段发病,就称为某病。在《伤寒论》中所有冠六病的条目仅表示一个病时概念,即在太阳时发病无论出现什么样的脉证都称作太阳病。在少阴时发病无论出现什么样的脉证都称作少阴病。如少阴病承气汤证,是在少阴时出现的承气汤证。太阳病桃核承气汤证、五苓散证,是在太阳时出现了蓄血证、蓄水证。阳明病吴茱萸汤证、麻黄汤证,是在阳明时出现了吴茱萸汤证和麻黄汤证等。
3、    三阴三阳是一个与空间病位相关联的概念
3.1    三阴三阳的三部定位    古人认为六气的运行要有一定路径、经界,在不同的时间六气所主的空间位置是不同的。《伤寒论》继承了《内经》中三阴三阳的空间病位观,却否定了“经络病位”和“六经传变”观,确立了表、里、半表半里的三部病位观。《伤寒论》中众多单独使用三阳三阴名称的多指部位、系统而言,如太阳受之、太阳中风、太阳初得病时、太阳随经、阳明内结、转属阳明、属阳明、阳明居中主土、转在太阴、太阴者、太阴中风、太阴为病、属太阴、少阴汗、厥阴中风等。三阳之气,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这在《伤寒论》中是很清晰的。《伤寒论》在三阴主位上并不十分明了,把三阴统称里证是极不准确的,这对三阴定位造成了极大混乱。《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张景岳说:“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厥阴为合,居阴分之里也,少阴为枢,居阴分之中也,开者主出,合者主入,枢者主出入。”这样,太阳为三阳之始,厥阴为三阴之末,一开一合,一入一出,阴阳相交,对立依存,同属表部。阳明为三阳之末,太阴为三阴之始,一开一合,一出一入,阴阳相接,对立依存,同属里部。少阳为二阳之枢,少阴为二阴之枢,沟通表里,联系内外,同属半表半里。
3.2六证的概念    六证是在六气所主的时间和部位发生病变所表现的特异性脉证。六证即后世所谓的提纲证,它是六病的特殊表现形式,是病证的时位统一。《伤寒论》中有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少阴证等。六病的提纲证“××之为病”的脉证即六证。《伤寒论》六病的提纲证历来争议也很大,仲景的六证不仅是一个病时和病位的辨证,而且具有病性特征。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一个病位在表,病时在太阳时的时位统一的特异性脉证,也可称为典型的太阳病。
3.3六病和六证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六病只有时间性,而六证不仅有时间性,还有空间性,是六病时位上的统一和特异性的脉证。六证是典型的六病,六病是非典型的六证。所以《伤寒论》六病的每一病中,各种各样的方证都有可能出现,它们或者仅病时,或者仅病位与六证一致 。相反,同一方证,由于病时不同,表现是有差异的。如吴茱萸汤证在阳明病时,少阴病时,厥阴病时表现是不同的,阳明病、少阴病的大承气汤证、猪苓汤证表现也是各异的。这对于准确辨识方证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同一方证由于时间不同,其表现是有差异的。
4、    合病与并病
《伤寒论》以六病为体例的归类和划分外感热病的方法显然克服了以季节日数为体例的一些不足,同时也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有大量的病证,病时横跨两个时段或几个时间段。仲景创立了合病、并病解决了这一现象,没有明显的六时特点的病证,仲景直称伤寒,或以其他病名来命名,如霍乱、黄疸等。
《伤寒论》的体例,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论述太阳病,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合病,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主要论述太阳少阳合病。辨阳明病篇主要论述阳明病和阳明少阳合病以及三阳合病。辨少阳病篇主要论述了少阳病及三阳合病,非常有次序。三阴重叠,因而也就没有合病、并病一说了。
5、    临证举隅
许某某,女,52岁,会计,2003年12月23日就诊。患者咳嗽气喘4月余,后半夜加重,不能入睡,痰白量多,口渴,饮水多,小便频,体胖,舌红、苔白而干,脉沉,经多家医院中西药反复治疗无效。后怀疑为间质性肺炎(未行支气管镜检查)。处猪苓汤6剂。2004年1月1日二诊,咳嗽减,但不明显,再详细询问病时,发现每日凌晨5-7时咳嗽加剧,吐出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小便失禁,出汗、气短、咽痛、胸痛、喝水后上逆,方用麻黄升麻汤合猪苓汤。2004年1月10日三诊,咳嗽气喘明显好转,胸不痛,早晨5-7时仍咳吐泡沫痰,痰黏难咯,多汗,去猪苓汤单用麻黄升麻汤加黄芪(知母10克、黄芪10克、玉竹10克、白芍3克、干姜3克、天冬3克、桂枝3克、茯苓3克、白术3克、麻黄6克、升麻6克、当归6克、五味子3克、甘草10克、枯梗3克、黄芪6克),共计服药1月余,诸证尽消。2004年9月18日又来诊,言愈后半年未发,近日出国旅游,下水游泳,劳累加感冒引发咳嗽,他医予中西药治疗1月余,越发加重,方仍用麻黄升麻汤去干姜、桂枝,12剂而愈。
按:本病例初误诊为少阴病咳嗽,方用猪苓汤,不效,后根据厥阴病时,处以麻黄升麻汤而收功,这就是《伤寒论》三阴三阳病时在辨证中的重要价值所在。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其本质究竟是什么,争论了近千余年,许多观点都是后学者牵强附会的,实际上它的内容十分朴实,就是一个时位概念。六病讲时间,不涉及到病性,六证谈空间,时位统一,全凭脉证辨。三阴三阳就是一个时位辨证。搞清楚《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时位本质,有利于我们继承仲景宝贵的临床经验。

(本文得到师兄藏东来指导审阅,特表感谢!)
参考文献:
藏东来,试论“六病时位”是《伤寒论》的证治程序[J],中医药研究,2001.17(3):2-3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年7月第4期257-259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20: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中的几个概念讨论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马文辉
《伤寒论》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一部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的外感病学专著。其创立的“汤方”辨证论治体系,成为中医学科的特色,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实践。
〈伤寒论〉的体例如下:

外感病


伤寒                    杂病(霍乱、结胸、脏结、黄疸、疟疾……)
   
六病——合病、并病
   
六证——伤寒、中风、温病、风温、风湿、中暍、中寒……
   
方证——桂枝汤、麻黄汤、柴胡汤、承气汤、白虎汤……

一、伤寒
古人称外感热病为时病,即与时间密切相关的疾病。以时间命名、归类外感热病的方法是中医的重要特点。其中节序与时病的发生即病因关系密切,如伤寒、温病、中风、湿温、热病、风湿等以五运六气之风寒暑湿燥火来命名疾病(《内经》、《难经》、《温病条辨》)。仲景否定了以六淫命名疾病的方法,代之以临床症状表现加以命名。凡是以“发热”和“恶寒”为主证的外感病统称为伤寒,其他叫做杂病,并另外命名。如霍乱、结胸、黄疸、藏结、疟疾、阴阳易等。《孟子》说:“受本不知,时发而受。”病人究竟感受的是何种病邪?实际是由病人的临床表现决定的,而不是季节。《伤寒论》条文中的“伤寒×日”即今天病历主诉:发热、恶寒×天。《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则为病热。”由于其强调伤寒是以发热为主证的热性病,因此,《热论》中就只有热实证。后世温病学派受其影响,创卫气营血辨证,也只有热证。临床实际中,外感病既有热实,也有虚寒。因此,形成所谓的“寒温”之争,这一现象是由对外感病的命名造成的。

二、六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日序与外感病(时病)的发展转归即病程关系密切,如伤寒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上而下、由阳而阴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传变规律(《素问•热论》),以及后世温病学派的卫气营血的传变趋势。仲景从临床实际出发,否定了伤寒病(外感热病)传统的以季节命名法(如春温、夏暑、秋燥、冬寒)和“日传一经”说(如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以一天中的三阴三阳(六时)来分类命名。辰序与时病的发病、显现、愈解关系密切,一日之中病有轻有重、病势有显有隐、或传或不传,这对于辨识、鉴别脉证和推断、预测疾病有重要意义,如热入血分的发热夜间明显,阳明潮热下午为甚,风寒表证发热中午前后较重。这种用伤寒病的不同热型和发作的时间特点来分类外感热病的方法是仲景的创举,只存在于《伤寒论》当中,加之叙述太简,多被后人所误解,成为中医界千年谜案。
1、“六病”皆对“寒热”而言。以“发热”为主证的伤寒病,叫三阳病;以“恶寒”为主证的伤寒病,叫三阴病。“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本条的后半段“无热恶寒”应该是“恶热恶寒”的错简,因为三阴病也多有发热。三阳病“发热”是其共性,不同点“恶寒”或“无寒”;三阴病“恶寒”是其共性,不同点是“发热”或“恶热”。
1.1寒热的程度鉴别 古时没有体温计,发热的高低全靠医生的感觉。因此为了区分发热的程度,医生往往用“发热”“大热”“壮热”“灼热”“烦热”“暴热”“蒸蒸发热”“潮热”“小热”“微热”“翕翕发热”“时发热”“热多寒少”“一日再发”“一日二三度发”“如疟状”“往来寒热”“面色反有热色”“恶热”等来区分和描述。《伤寒论》涉及发热的条文近130条。仲景在描述“恶寒”时也用了“微寒”“大寒”“振寒”“恶寒”“身凉”“恶寒而蜷”“不恶寒”“恶风”等,涉及条文近70条。由于“寒热”和“汗”密切相关,因此涉及“汗出”的条文就有120余条,如“大汗”“微汗”“自汗”“盗汗”“头汗出”“无汗”等。
1.2寒热的自觉和他觉症鉴别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这一条不是什么“真假寒热”的鉴别,而是自觉症和他觉症的鉴别提纲。“发热”“身大热”“热在皮肤”“身大寒”“寒在皮肤”“身凉”“手足厥逆”等是他觉症;“恶寒”“恶风”“恶热”“反欲得衣”“不欲近衣”“寒在骨髓”“热在骨髓”“手足自温”“手足冷”“烦热”等是自觉症。
1.3寒热的部位鉴别 “皮肤”“骨髓”“表里”“四肢”“手足”“全身”“胸腹”等,论中仅手足、四肢厥冷的条文就50余条,手足温、手足自温、手足发热的条文近20条。可见,仲景十分重视寒热的部位鉴别。
1.4六病的寒热特征
太阳病的热型特点是“发热恶寒”;
阳明病的热型特点是“发潮热,不恶寒,反恶热”;
少阳病的热型特点是“发热而渴,不恶寒”或“往来寒热”;
太阴病的寒型特点是“恶寒”“腹满时痛”“四肢烦疼”“手足自温”“以其脏有寒故也”:
少阴病的寒型特点是“恶寒而踡卧,时自烦”,“以下焦虚有寒”“亡阳也”;
厥阴病的寒型特点是“手足逆冷”或“厥热胜复”,“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2、“六病”皆对“六时”而言
2.1
六时的概念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生气,日中而阳气降,日西而阳气已虚。”把一天之阳分而为三,平旦、日中、日西。《素问•金匮真言论》也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一天之阳始于平旦,终于黄昏。一天之阴始于黄昏,终于平旦。平旦为寅时,日中为午时,黄昏为戌时,鸡鸣为丑时,阳起于寅而终于戌,阴起于戌而终于寅。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为阳,戌亥子丑寅为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平旦、日中、日西、黄昏、合夜、鸡鸣等为“天时”,而十二时辰等为“时标”。人体生物钟是与天时相应,“时标”即今天的“机械钟”,仅是们认识和标识时间的一种方法。机械钟(时标)不随时节、地域而变化,而“天时”就不同了,它是一个动态的时间概念。时病(外感热病)的表现形式、发病特点与昼夜时序节律同步,三阳占去一天的三分之二,三阴只占三分之一,体现了天人合一,人附天数的思想。
2.2
六病时与六病欲解时        《伤寒论》中没有明确提出六病时,但却论述了六病欲解时。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戍上”;(193)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272)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91)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328)
“欲解时”是一个双关语,第一,是痊愈、解除的意思;第二,是发病、呈现、加重的意思。正如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所言:“申酉戍时,日晡时也,阳明潮热,发于日晡,阳明病解时亦于日晡。则申酉戍为阳明之时,其病者,邪气于是发,其解时,正气于是复也。”因此,六病就是在六个时段发病、呈现、病痛加重以及痊愈的伤寒病。如太阳病就是“从巳至未上”发病、呈现、加重以及痊愈的伤寒病。“太阳病,或巳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意思是说:无论巳时发热恶寒,还是未时发热恶寒,伴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的伤寒病,叫太阳伤寒证。“已”是“巳”的错简。
对六病欲解时,历代医家争议非常大,认为它与临床实际不符。《伤寒论》编排体例是按六病分篇,每篇篇题都是“辨某某病脉证病治”,条首也多冠以“某某病”。六病皆有发热,其热型和病痛的时间是有特点和规律的。马氏 认为“六病是和六病时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伤寒论》中未提六病时,仅有六条阐述了六病欲解时。那么,六病时和六病欲解时又是什么关系呢?姚氏 认为:“其欲解时必然不在本时区而在另一时区,欲解时也不会是其本时,…且均在下一时区。”这种观点在临床上不能兑现。臧氏 认为“太阳病欲解(xie)时,从巳至未上。…其义是说:需要弄清、弄懂、弄明白太阳病这一称谓含有的病时概念。…从巳至未上,实际上补写了太阳之为病的病时。” “病时是指发病痛苦的主要时辰(即六时的某个时间),病程则是为病后的天数日期(涉及病的传变、痊愈或死亡)。病时有着病程的特异性,病程有着病时的连续性。六病都有一定的病时和一定的病位,亦有病程发展的日期过程,就是六病时位的基本含义”。把解(jie)改读解(xie)虽可通,但有欠缺。马氏i进一步论证说:“六病时和六病欲解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如果病时病情加重,为病进;反之,病时病情减轻则为病退,为欲解。这样六病欲解时就与临床实际一致了,也可使《伤寒论》的病时和欲解时得到合理解释。”因此,某某病就是在六时的某一时段发病、显现、病痛加重以及欲解,就称某某病。如太阳病在巳至未上的自然“天时”内,病情显现为进,为未解。反之减轻则是要欲解的时刻,其他也然。这样,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就有机地统一起来,六病时和欲解时只不过是在同一时间上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而己,并遵循“天时”即季节不断变化,而非“时标”即机械钟。这在诊断、治疗和预后上都有重要意义。六病时为诊断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对用药也提供了一个因势利导、先其时而治的思想。这种使药力得正气之助而抗邪外出的方法起到了四两拔千斤,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也可根据六病当重不重,当显不显的病情推测欲解时。
2.3
六病是和六病时密切相关的一个时间概念        “某某病”即在某一时段发病,就称为某病。在《伤寒论》中所有冠六病的条目仅表示一个病时概念,即在太阳时发病无论出现什么样的脉证都称作太阳病。在少阴时发病无论出现什么样的脉证都称作少阴病。如少阴病承气汤证,是在少阴时出现的承气汤证。太阳病桃核承气汤证、五苓散证,是在太阳时出现了蓄血证、蓄水证。阳明病吴茱萸汤证、麻黄汤证,是在阳明时出现了吴茱萸汤证和麻黄汤证等。
3、六时是一个动态的自然天时。
《周髀算经》说:“日加酉之时,西游所极,日加卯之时,东游三极,…冬至日出辰而入申,…夏至日出寅而入戍。”意思是说,一年四季昼夜长短是不一样的,春分、秋分之时,白天和黑夜相等,漏壶(古代记时钟)的指针日落时正好处在西边的中点酉时这个刻度上,日出时正好指在东边的中点卯时这个刻度上;而到了冬至,指针到了辰时,太阳才出来,指针刚到申时,太阳就落山了;到了夏至,指针刚指寅时,太阳就出来了,指针到了戍时,太阳才落山。《内经》说:“临病之工宜需两审也。”季节不同,地点不同,六时所主时段是有变化的。因此,《伤寒论》的六时是一动态天时。从寅至辰上,在不同季节和地点,均是一个起始时间,是在其“上”,而非在其间,从六时的不相连接上也可反证这一点。

三、六气(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六气即三阴三阳,在《内经》中有多种含义。《伤寒论》用来特指病位。马氏 认为:古人认为六气的运行要有一定路径、经界,在不同的时间六气所主的空间位置是不同的。《伤寒论》继承了《内经》中三阴三阳的空间病位观,却否定了“经络病位”和“六经传变”观,确立了表、里、半表半里的三部病位观。《伤寒论》中众多单独使用三阳三阴名称的多指部位、系统而言,如太阳受之、太阳中风、太阳初得病时、太阳随经、阳明内结、转属阳明、属阳明、阳明居中主土、转在太阴、太阴者、太阴中风、太阴为病、属太阴、少阴汗、厥阴中风等。三阳之气,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这在《伤寒论》中是很清晰的。《伤寒论》在三阴主位上并不十分明了,把三阴统称里证是极不准确的,这对三阴定位造成了极大混乱。《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张景岳说:“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厥阴为合,居阴分之里也,少阴为枢,居阴分之中也,开者主出,合者主入,枢者主出入。”这样,太阳为三阳之始,厥阴为三阴之末,一开一合,一入一出,阴阳相交,对立依存,同属表部。阳明为三阳之末,太阴为三阴之始,一开一合,一出一入,阴阳相接,对立依存,同属里部。少阳为二阳之枢,少阴为二阴之枢,沟通表里,联系内外,同属半表半里。这样,就形成了〈伤寒论〉的三部六位观。
四、六证
4.1六证的概念        六证是在六气所主的时间和部位发生病变所表现的特异性脉证。六证即后世所谓的提纲证,它是六病的特殊表现形式,是病证的时位统一。《伤寒论》中有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少阴证等。六病的提纲证“××之为病”的脉证即六证。《伤寒论》六病的提纲证历来争议也很大,仲景的六证不仅是一个病时和病位的辨证,而且具有病性特征。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一个病位在表,病时在太阳时的时位统一的特异性脉证,也可称为典型的太阳病。
4.2六病和六证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六病只有时间性,而六证不仅有时间性,还有空间性,是六病时位上的统一和特异性的脉证。六证是典型的六病,六病是非典型的六证。所以《伤寒论》六病的每一病中,各种各样的方证都有可能出现,它们或者仅病时,或者仅病位与六证一致 。相反,同一方证,由于病时不同,表现是有差异的。如吴茱萸汤证在阳明病时,少阴病时,厥阴病时表现是不同的,阳明病、少阴病的大承气汤证、猪苓汤证表现也是各异的。这对于准确辨识方证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同一方证由于时间不同,其表现是有差异的。
日本人喜多直宽在《伤寒论疏义》中提出一个较有影响的见解:“本经无六经字面,所谓三阴三阳,不过假以表里寒热虚实之义,固非脏腑经络相配之谓也。”“本论所谓三阴三阳,所以标病位也。阳刚阴柔、阳动阴静、阳热阴寒、阳实阴虚是既常理,凡病属阳属热属实者,谓之三阳,属阴属寒属虚者,谓之三阴。”近代许多医家多从之,并加以发挥,丰富和发展了《伤寒论》的辨证论治内容。但需要指出的是,他混淆了六病和六证两个概念,忽略了六时在外感热病分类上的重要意义。六病只是一个病时概念,以区分伤寒病的发热类型和时间特点,以及同一方证由于病时的差异而造成的临床表现不同,例如阳明病、少阴病、厥阴病的吴茱萸汤证;阳明病、少阴病的大承气汤证等等。
4.3六证脉证。马氏 认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本条是太阳病的提纲证。“太阳之为病”是“太阳为病”的特殊表现手法。“之”字,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太阳为病”成为全句的主语。这样第一条就可以翻译为:表部太阳位感受了伤寒病,则会出现脉浮、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的太阳证。太阳证是典型的太阳病,是太阳病中病时、病位、病性相统一的纲领性脉证。太阳病篇中凡是冠太阳病的其它方证都具有在太阳时发病的特点,热型为发热恶寒。其中有表证的,有非表证,有热证的,有寒证的,有实证的,有虚证的,目的是要和太阳证相鉴别。同样,阳明证是典型的阳明病,是在阳明病中病时、病位、病性相统一的纲领性脉证。阳明病篇中凡是冠阳明病的条文及其方证都具有在阳明时发病的特点,热型为发潮(潮湿)热,不恶寒,反恶热。其中有里证的,有非里证的,有热证的,也有寒证的,有实证的,也有虚证的,目的是要和阳明证胃家实相鉴别。少阳证是典型的少阳病,是少阳病中病时、病位、病性相统一的纲领性脉证。少阳病篇中凡是冠少阳病的条文及其方证都具有在少阳时发病的特点,热型为发热或寒热往来。其中有半表半里证,有非半表半里证,有热证,有寒证,有实证,有虚证,也有寒热错杂证,目的是要和少阳证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相鉴别。三阴病和三阴证也是如此。
4.4方证。在六证和方证之间还有一个类概念叫“类证”,后世也成为“类方”,如桂枝汤类、麻黄汤类、柴胡汤类……。仲景借用了伤寒、中风、风湿、温病等名称,如同借用太阳病、阳明病六病名称一样,内容完全不同。太阳病伤寒即太阳病麻黄汤类证,太阳病中风即太阳病桂枝汤类证,太阳病温病即太阳病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类证……。
恶寒和恶风的鉴别:二者皆为自觉症,恶寒是加衣被而寒冷不减,恶风是得衣则寒减,遇风则加重。
干热和潮热的鉴别:二者皆为他觉症,发热无汗为干热,发热汗出为潮热。桂枝汤证的发热汗出,热度不高,为翕翕发热;承气汤证的发热汗出,热度极高,为蒸蒸发热。
汗出而喘,无大热(不恶寒,反恶热)与无汗而喘,发热恶寒的鉴别:一为太阳病温病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证,一为太阳病伤寒麻黄汤证。
汗出而喘,无大热(不恶寒反恶热)与汗出而喘,发热恶风的鉴别:一为太阳病温病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证,一为太阳病中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发热恶寒,表有热(热在皮肤),里有寒(寒在骨髓),或四肢厥冷而里有热(热在骨髓)脉浮滑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鉴别:一为太阳病温病白虎汤证;一为太阳病中风桂枝汤证。
发热恶风,汗出口渴或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鉴别:一为太阳病风温白虎加人参汤证;一为太阳病中风桂枝汤证。
发热恶风,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与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的鉴别:一为太阳病伤寒麻黄汤证,一为太阳病风湿甘草附子汤证。
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与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的鉴别:一为太阳病中风桂枝加附子汤证,一为太阳病风湿桂枝附子汤证。
发热不渴,恶寒无汗,咳而微喘与汗出而喘,无大热口渴(不恶寒,反恶热)的鉴别:一为太阳病伤寒小青龙汤证;一为太阳病温病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证。
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与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的鉴别:一为太阳病中风桂枝加葛根汤证;一为太阳病伤寒葛根汤证。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其本质究竟是什么,争论了近千余年,许多观点都是后学者牵强附会的,实际上它的内容十分朴实,就是一个时位概念。六病讲时间,不涉及到病性,六证谈空间,时位统一,全凭脉证辨。三阴三阳就是一个时位辨证。搞清楚《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时位本质,有利于我们继承仲景宝贵的临床经验。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发表于 2010-3-13 12: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1、三阴三阳是一个病时病位概念。六病是对外感热病的一种时序分类方法。不涉及病性。某一时段发病,就称为某病。同一方证由于病时的差异而造成的临床表现不同。观点很新颖,值得重视,但有待研讨。
2、“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本条的后半段“无热恶寒”应该是“恶热恶寒”的错简,因为三阴病也多有发热。这个无充分考据学证据。
3、少阴为中,主要还是受《内经》少阴为枢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8: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汤先生的讨论!很多都是从临床角度提出来的观点。考据的确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少阴病居半表半里除了《内经》少阴为枢外,主要还是根据少阴证[s:181]的临床表现来定。三阴三阳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无论《内经》还是《伤寒论》,都是建立在三阴三阳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8: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一篇文章参考[s:184]
试论三阴三阳
提要 中医是三阴三阳学说的集大成者,本文探讨了三阴三阳的古天文学背景和医道内涵,指出三阴三阳是对阴阳的定位、定量、定性、定向标定,研究中医理论中的三阴三阳问题对重新认识中医理论框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三阴三阳,中医,古天文

  阴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已有诸多讨论,但大多集中在阴阳定性研究以及阴阳观的流变探讨。对中医的三阴三阳学说往往重视不够或语焉不详。实际上,在阴阳学说的发展史上,三阴三阳的问题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对中国哲学范畴的重大发展,而且是阴阳学说当中一个质的改变。即从对阴阳的定性研究,转而为对阴阳双方的具体的定位、定量标定,而阴阳的由三到一、由一到三又指明了疾病的传变方向,由此三阴三阳本身就具有定位、定量、定性、定向四种含义。因此研究中医理论中的三阴三阳问题对重新认识中医理论框架有重要意义。
  三阴三阳学说的天文学依据

  1.阴阳观念与古代天文学
  在中国古代,"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对远古的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知识是星占历算,祭祀仪轨,医疗方技。星占历算是把握和探索宇宙的知识,祭祀仪轨是整顿人间秩序之学,医疗方技是洞察人类自身生命的学问,其中天地人三才密切相关,息息相通,正是远古文明在大方向上给予我们把握与引导,才开始了东方文明游历几千年的伟大探险。
  而中国的所谓"文明"也正是发源于"经天纬地"。天的现象的重要性从来就没有被忽略过,人们始终认识到一个事实:他的全部生活都依赖于某些普遍的宇宙状况。而"仰观天文"与"俯察地纪"则是古代思想家掌握世界、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手段。天文与地纪相互作用的顶点,则是后世医家提出的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是通过对地之五行与天之六气的相互作用来推演地对空间的普遍的气运法则,并由此扩大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人在其中既是气运的观测者,又是整个事件的中心。
  无论如何,从远古到今朝,天文与地纪都有赖于实际观测与推导,据《汉书 艺文志》考,"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羲和是古代专门负责观察天象以确定季节的天文官员。阴阳家学说强调的是以自然法则为基质,以人事法则为归宿。"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①其代表人物邹衍学说的要点则在于深观阴阳消息,即以阴阳二气的消长说明季节的变化。一旦我们强调阴阳学说的天文观测基础,阴阳概念便不再仅仅是纯观念性的东西,它可以量化为具体的数。其实,阴阳观的最初产生本是最量化的,它取决于太阳的照与不照,从半坡遗址看,那时的门都朝向西南,其实用目的则是光照与取暖,因为从日照角度讲,一日之内下午1-2时西南方的光照最强、热量最足。从这个意义上讲,"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天元纪大论》)正是对气的量化。
  在中国古代,阴阳之气的量化有两套系统,分别源于不同的天文宇宙观。一是《易》的四象:少阳(对应春季)、老阳(对应夏季)、少阴(对应秋季)、老阴(对应冬季)。此四象不涉及五行,纯粹以太阳的运动为准,"天地变化,必由阴阳,阴阳之分,以日为纪。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②即冬至、夏至测准了,四时八节的次序就确立了。《系辞》强调以日月之义阐释阴阳,"一阴一阳之为道"实指二部分,一是太阳的周日运动,即以昼夜现象为主的阴阳变化;二是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即以寒暑现象为主的阴阳变化。《易传》关于宇宙结构的概念是盖天说,盖天说的要点见《周髀算经》,即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尊地卑",(《易•系辞》)天动地静,其基础性数据则是"日照四旁各十六万七千里,人所望见远近宜如日光所照"。(《周髀算经》)并以此数据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计算太阳轨道的变易。如太阳运行到极北,则北方太阳当头,南方却处于夜半。因而昼夜之道反映了太阳的四方运动。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天文学认为太阳并不是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运行,而是每个月换一个轨道,共七条(七衡),因此每个月的昼夜长短都是有差异的,四季气温也随之不同,阴阳的差异便由此体现。所以,《系辞》云"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知,智慧也。少阳、老阳、少阴、老阴虽也是一种阴阳的量的分别,但不如《内经》三阴三阳理论细致完备。
  阴阳之气的量化的第二套系统则是医道的三阴三阳理论。医道的宇宙观是宣夜说,据《晋书• 天文志》考,"宣夜之书亡,惟汉秘书郎郗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宣夜说的特点是天既不是一个蛋壳(浑天说),也不是圆盖(盖天说),而是没有质地的虚空,"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止皆须气焉"。③强调天体中的一切,无论存在与运行,都受制于大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说:"歧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凭乎'?歧伯曰:'大气举之也'"。正是宣夜说的体现,在宣夜说中的观测事实是:①"辰极常居其所,而北斗不与众星西没也"。②"摄提(木星)、填星(土星)皆东行"③"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等。④宣夜说强调天体中的一切包括存在与运行都受制于大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以用阴阳观点来推步的方法,《内经》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步并最终导致了五运六气学说。它将一年中变化的大气分为六步,在推步过程中对大气的阴阳和五行特性都作了其特有的处理。
  医道的具体发挥:

  1、 医道的天地观
  ①天地有阴阳:医家的天不是张衡的蛋壳式的天,而是太虚,是阴阳未分的浑沌的天。"七星纬虚",⑤太阳与星辰作为有形之质,不是纯阳而是阳中有阴,,相对于太虚而言,天地同在太虚之中,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五行为地之阴阳,如此天地之气方能交感运行,如果将天地阴阳绝对化,则是死阳死阴,既无生长壮老已,也不会有生长化收藏。
  ②天地之气的运化有迹可循:医家强调天地门户说,重共工撞不周山之神话,天倾西北,地缺东南,形成天地之门户,春分奎壁两宿在戊方,司启,秋分角轸在已方、司闭。这是医家阴阳观的要点,"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⑥人们唯一可以掌握的是气运的周期性变化,而历法周期正是天象运行的各种空间周流的时间描述。
  ③人作为在地上的观测者可以推演阴阳变化
  古有九野五方说,五方为四方加中央,九野为八方加中央,中央为人,为观察者,医家重视观察者,重视人的因素,即天地人合一,人的生命学也在对天地万物的模拟类比推演中发端与发展。如果说社会学家、哲学家强调的合一是精神气质方面的合一,是刚柔之道的合一,医家强调生命现象与天地合一则更为具体与量化,它关涉到季节、冷暖、时间、方位、人体、疾病及属性与势态等。

  那么人们是怎样推演的呢?

  2、三阴三阳考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八纪指天文历法的四立二分二至,五里指五理,五行之理,医家从八纪中看出冷暖燥湿等的变异,并由此直觉到太虚大气中阴阳有偏性,而对此阴阳之气比例不调的区分,则形成三阴三阳的观念,但为什么是三阴三阳,而不是二阴二阳,或六阴六阳呢?
  ①首先它有观测根据
  在《汉书 艺文志》中对中医学的定义是"方技者,皆生生之具"。即中医学是使生命长生的工具,它的核心是人学而非单纯的医学,所以中医学的要点是天地对人的影响。将一年四季改分为六个阶段,将春夏秋冬更换为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表现气候的变迁似比分为四季更为细致,第一段厥阴是最寒冷而转为将暖的季节,这时阴气将尽,阳气正长。第二段少阴,虽然还有寒的余威,总的天气却温暖起来。第三段少阳,则是由暖变热的阶段。第四段太阴,正是酷暑蒸热,大雨盛行。第五段则由蒸热的暑季转为天高气清的干燥阶段,第六段则是天始寒转入寒冷的阶段。它强调的是太虚大气与地之五行之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此结果便是风火暑湿燥寒六气。《素问• 天元纪大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五运六气的总思想是天气决定地气,天地合气又决定人的健康和疾病特征的决定思想"。⑦在五运六气学说中,天之六气与地之五运之气的具体对应如下:
  五运六气之序 天之六气 历经节气 阴阳名称 五运之气
  第一步气 风 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厥阴 风木
  第二步气 火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少阴 君火
  第三步气 暑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少阳 相火
  第四步气 湿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太阴 湿土
  第五步气 燥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阳明 燥金
  第六步气 寒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太阳 寒水
  五运六气学说以五行相生相克作为季节变化的内在机制,不仅定性而且定量地描述了一年之内太虚大气对大地作用的运转,它是通过对太阳周年视运动过程的实际观测而形成的时空系统。
  ②和于数术
  古人曰,"法于阴阳,和于数术"。如果将数术与算数的相比较,则可以得出结论,算术指物质结构的空间形式及数量关系,而数术当指自然运动的时间方式及运动关系。在中国的数术中,1代表无限的时间与运动,如气。2代表两类相反的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如阴阳,如果按照2进位制的序列运动,则世界是齐整的,有限、有序的,停滞的。而三元序列则不同,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代表着事物的无限变化性和可能性,三元是对二元的丰富与扩展,它使事物呈现丰富多彩的可能性,运动将无休止地进行。如果说易学以"二"为基数的阴阳范畴更适用于表现天道,那么中医学术以"三"为基数的阴阳范畴更适用于表现人道。由于易家采用盖天说,所以重天地,重乾坤两卦,而医家采用宣夜说,重地对空间气的运化的无限性,所以弃二而取三。"在两仪-四象-八卦的生成序列中,完全是按'二'的倍数递增的,与'三'没有什么关系(除去阴阳两仪的三次组合结构外),而三阴三阳序列则既有'二'的要素,又有'三'的要素。就描绘人体生命现象而言,三阴三阳比仅以'二'为要素的阴阳-四象-八卦序列更理想,三阴三阳范畴的提出,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定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⑧。用张其成先生的话说:"'二'与'三'的真正意义并不体现在结构分类学上,而是凸现在思维模型层面"。⑨
  ③开阖枢是和谐的自组织行为
  在《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岐伯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所谓开,当指释放与吸收。阖,有关闭、和合之意,应指储存能量。枢,指开合之间的一种变频与转换能力,所以开阖枢是一种高度有序的、合谐的自组织行为。那么根据《素问•血气形志篇》:"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再根据《素问• 阴阳离合论》:"阴阳 ,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之意,当是一个人形的立体图,图如下:
  太阴太阳居最外最里,其功能在于释放或吸收。从经脉言,太阳膀胱小肠主释放,太阴脾肺有吸收之功。阳明少阴当为合,主储藏能量,阳明藏无形之能量,少阴藏有形之能量。大肠与胃都去渣滓而储精华,心肾为人体之动能。少阳厥阴当为枢,主变频与转换。少阳主将无形转换成有形,厥阴主将有形转换成无形。
  这里面稍有混乱矛盾之处,似乎与前文不符,但按照天之六气的排序,三阴指厥阴,少阴,太阴。在《素问•阴阳类论》中黄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张介宾、马莳等均指出"一阴"当指厥阴。张介宾:"一阴,足厥阴肝经也"。杨上善:"一阴,厥阴也"。王冰:"一阴,谓心主之脉"。马莳:"一阴者厥阴也,厥阴为里之游部,将军谋虑,所以为独使也"。由此,厥阴应与少阳同为枢,少阳为纪、为游部;厥阴为独使、为朔晦,可变来变去,主转变,难窥其行止。少阴当与阳明为合,阳明象战士一样卫外,少阴象少女(雌)一样内守。
  至此,三阴三阳的一些问题与要点已叙述清楚。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医的理论问题比技术问题要重要的多,中西医的差异性是质的不同,所以不能类比,而中医与中国古代文化及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关系要远远地比中西医的关系密切。二千年形成的中医理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它有着至简的原则和丰富的内涵,简单地描述天人合一,强调它巫术般的感应,不只是对古人的曲解与小觑,而且也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而对西方亦步亦趋则意味着堕落,和对我们远古历史的背叛。所以我们必须精审地反复发掘历史,才能领悟古代医道宏伟的目标和远大的志向,才能以独立的姿态保持与世界的对话。《美国物理学杂志》曾言,当今科学发展的某些方向所显露出来的统一整体的世界观并非同中国传统无关。完整地理解宇宙有机体的统一性、自然性、有序性、和谐性和相关性,是中国自然哲学和科学千年的探索目标。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问题正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显出其特异性和无可比拟的一种优势,而所有这些特点在中医学中均有所体现。而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自然科学的革命实际上就是生命科学的革命。 [参考文献]
  ①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天人之辨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思想界探讨的要点。先秦哲学家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和"天人相胜"等观点。
  ②《汉书•魏相传》
  ③《晋书•天文志》
  ④同上。
  ⑤《素问•五运行大论》
  ⑥《素问•玉版论》
  ⑦《周易》对中医思想理论的三次影响,孟庆云着 《国际易学研究》华夏出版社第284页。
  ⑧《东方生命花园》,张其成着,中国书店,1999年,51页。
  ⑨《东方生命花园》,张其成着,中国书店,1999年,38页。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9: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
马文辉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关键词:古天文历法   阴阳学说  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我国秦汉以前最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就是以天文为基础的历法。中国古历法,几乎包括天文学的全部内容。自尧“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尚书•尧典》),发展到秦汉时期六种历法制度的应用,说明了那一时期天文历法已相当成熟。
“人副天数”观的重要特点就是借用已知的天文历法知识来广泛“式图”自然的、社会的、人体的各种现象。《黄帝内经》是秦汉以前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古天文历法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一、三种古天文历法及其复合历
(一)六爻历:六爻历是最古老的历法之一,它的起源要追溯到最早期昼夜概念的形成。
1、爻以象昼夜:上古先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首先观察到与时间有关的自然现象就是“昼”和“夜”,二者最直观的区别是“白”和“黑”,最明显的参照物是“日”和“月”。《老子•知其雄章》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昼夜是上古先民最早的时间概念和单位,最原始的象形表意符号可能是○和●,时间的变化就是○和●的交替。《周易•系辞》说:“圣人设卦观象…刚柔者,昼夜之象也”,“爻也者,效此者也”。
2、太极以记日:把一昼一夜合为一日的时间概念的形成可能要晚昼夜概念很久远,因为把日作为记时单位要比昼夜抽象得多,最早的符号可能是由○—●演变为   。“明”字的产生与此有关,所谓:“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周易•系辞下》)。
《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吕氏春秋•大乐》也说:“太一出两仪”。太一、太极、太乙含义相同,就是“一极”的意思。一极就是昼夜中间的分界线。《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说:“中者,天地之太极也”。
3、三极以断六时:《周易•系辞》说:“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三极就是三日,是三昼三夜的更替,可记作○—●—○—●—○—●或○三●。上古先民记数罕能过三,故《说文》言:“三成数也”。
    三极的思想应用于一年或一日的划分,就形成了“六时”或“六节”的概念。可以表示为(图1)   
   4、六极与十二爻辰:《庄子•大宗师》中提到了“六极”,六极是对三极的进一步发展,也是记时的需要和数学发展的产物。三极是三日一个时间周期,六极则是六日一周的出现。《周易•蛊卦》说:“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巽卦》又说:“先庚三日,后庚三日”。这些都是三日为一个时间周期的反映。《复卦》则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把三日为一周的记时方式,扩大为六日一周,可记作   —  —   —   —  —  或○  ●。十二爻辰为六极思想对一日的划分,把这一思想扩大到一年当中则形成十二支。
  5、六爻历的演进过程:            


    这样一年两季六节十二支六十周三百六十日的六爻历就形成了。其中六日为一周,三十日为一支,六十日为一节。
(二)五运历:五运历是夏代的古历法,它是十干历的基础。它把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十干历依冬夏两至把一年分为生年和成年,或依春秋二分把一年分为阴年和阳年。《管子•五行》记载了五运历,它说:“日至,睹甲子,木行御……七十二日毕。睹丙子,火行御…七十二日而毕……”。把一年分为五个季节,称五运,每运七十二日。它们的运名是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并与木火土金水五星相结合。我国小凉山彝族十月历则完全采用了五星命月法,其月序为:“一水公,二火母,三木公,四金母,五土公,六水母……”。《春秋繁露•暖懊常多》中说:“天之道……是自正月至于十月,而天气之功毕……故九月者,天之功大究于月也,十月而悉毕”。证明我国古代确有十月历的存在,《夏小正》就是十月历。《管子•幼官》中十图、三十节,每节十二天,三节三十六日为一图,也是十月历的珍贵历史资料。
1、五极与五日为候:太极为一日,五极为五日,可表述为○    ● ,把五日作为一个时间周期称为一候。
2、五运与五行:把一年分为五个阶段,称为五运,以春、夏、长夏、秋、冬五运解释天候、气候、物候的运动变化规律。把五运与五星相结合来解释和探讨社会、人事、自然的现象及其相互关系,这便产生了“五行”。五行最初的含义是五种行为、品行。如《吕氏春秋•孝行》的“五行不遂”是指“庄忠敬笃勇”。《淮南子•兵略》指“柔刚仁义勇”。《中庸》《孟子》指的是“仁义礼智仪”或“仁义礼智诚”等等。
3、十干与十日为旬:十极即十日,是十干产生的基础。天干的原始意义是指与十数相应的序数,犹言第一、第二、第三……第十。这种解释可在卜辞中找到证明(参王国维《先公先王续考》)。天干作为十位数次名称出现以后,被天文学家移制历法,夏代已经产生了天干记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记日,以十日为旬。《春秋繁露•阳遵阴卑》说:“天道十日而成”。当时以生日天干名号遂成习俗,例如夏代后期的几个帝王使用“孔甲”、“胤甲”、“履癸”的名字便是证明。
4、一年为五运十干的划分:《夏小正》把一年分为五运十干,首先变四时为五运。从天干的象形可知,甲乙丙丁均为鱼身之物,而戊已庚辛壬癸全属古代兵器利刃之象,显然是两个时期的产物,前者当属渔猎时代,而后者为金石并用时代所创造。甲乙丙丁应该是四时历春夏秋冬的代用词,而戊已庚辛壬癸是六爻历中六节的代用词,两者的结合发展成为十干。五极五运是五日为候的基础,十日为旬是十干产生的渊源。《管子•幼宫》把一年分为十图三十节,每节十二日,三十六日为一图,由此可以看出,以十干不仅记日,也可记月。十月历作为古历法均可从《夏小正》、《齐月令》《管子》中得到证实。
5、五运历的演进过程:         两季          五运          十干   



    这样一年两季五运十干三十六旬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的五运历就形成了。其中五日为一候、十日为一旬、三十六日为一干、七十二日为一运。
    (三)八卦历:它是建立在观察、测量、计算“日影”基础上的历法。《周易•系辞》说:“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把一年作为三百六十日,这种正圆式的理想化的历法是远古先民最“伟大的发现”和“最圆满的天道”。
    1、卦的形成在记时节:《周易•系辞》把八卦的起源追溯到伏羲时代。八卦历的基础是原始的四时历。《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说文》讲:“仪,表也”。表就是直立在地上的一根竿子。卦就是圭,是用来度量太阳照射表时所投影子长短的尺子,两者结合在一起使用,称为圭表。节是一个长度单位,时间的测量古人仍然使用长度概念。《周髀算经》说:以八尺之表,则夏至时日影最短,为一尺五寸,冬至日之影最长,为一丈三尺。就是说古人早已经发现一年之中昼夜不匀等的现象,把一年中的影长标在卦上呈一个正弦曲线,这就是太极图中一横线演化为曲线的原因。
   2、四时历法的重要地位:四时历法是在寒暑两季历法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
  (1)甲乙丙丁四时划分:这一时期的四时没有春夏秋冬的含义,仅有次序的含义,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如图2所示。                                                                       
  (2)春夏秋冬四时划分:这一时期四时的划分突破了寒暑两季的概念,春夏秋冬成为四个独立的季节,不仅仅是次序的排列和简单的二分为四。春为阴中之少阳,夏为阳中之太阳,秋为阳中之少阴,冬为阴中之太阴。春夏秋冬具备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根,阴阳消长的含义。如图3所示。四时历法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历法时期,后来逐渐分支为五运历、六爻历和八卦历,但其重要价值和内容一直保留于各历法之中。
3、八卦历的演进过程:        两季            四时         八卦(风)
  

    这样一年四季四时八卦(风)三百六十日的八卦历就形成了。其中十五日为一气、四十五日为一风(卦),九十日为一时。
     



          图①               图②                 图③
   (四)五运六气历:也叫干支历,是五运历和六爻历的复合历。《汉书•律历志》有“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这是干支历法,六甲为甲子、甲戍、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五子为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
    1、六爻历的单支记日法:干支六十甲子记日法在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完备的记载。单干记日法在夏已经出现,十日为旬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单支记日法是否出现过,这还是个迷。可以推测,单支记日法在殷商之干支记日法出现之前,肯定独立存在过。
   《国语•周语下》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大爽,文之象也”。经天纬地即是天文历法的内容,单襄公以“天六地五”这一常数类比治国方略。在《管子•牧民》、《淮南子•天文训》中都有反映,如“六亲五法”“五官六府”。这其中有一重要信息需加说明,六在先为天,五在后为地,与后世的天干、地支表述是不相同的,保留了干支单独记日形成的先后次序和主次地位不同。支早于干,而且数字未与天地阴阳结合的痕迹。另外从《管子•幼宫》把一年分为十图三十节,每节十二日,每个节气都有节名,与二十四节气名称不同来看,它不仅保留了十月历,而且也说明了十二支记日的历法也曾经存在过。把六日为一周扩充为十二日为一个时间周期,这在《伤寒论》中是有反映的。
    2、五运六气的结合:单支记日法是从六日为一小周发展成十二日为一大周的记日方法。五小周为一月,五大周为一节。单干记日法是从五日为一候发展成十日为一旬的记日方法。六候为一月,六旬为一节。把干支相复合便产生了六十甲子记日法。这一历法一直沿用数千年,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黄帝内经》中的“五脏六腑”十一脏就是中医学受其影响而比附人体而形成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由此可以解释十一经脉以配“五六”之数是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的。
   (五) 阴阳历:是六爻历和八卦历的复合历。这一历法的形成和完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测基础上的,它是最具生命力和特色的天文历法。它既考虑了太阳视运动同气候变化的内在联系,又考虑了月亮视运动月相变化同人们的夜间生产活动,潮汐规律的关系,创立了大小月和闰月的方法,使两种周期巧妙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和人体生命节律的调整。
    六爻和八卦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体系,一般人把六爻八卦多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不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六爻和八卦的耦合是周文王之作或者更晚的《易传》所为。卦画源于卜筮,卦理源于历法。《易经》和《易传》之间存在着深刻不可调和的数理矛盾,
    1、六爻(卦画)讲的是“三极之道”。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卦画的演变遵循着二进制规律,为几何数级,是两个符号排列组合的结果。六爻的排列组合不能产生出八卦,只能形成六十四卦中的特例八重卦。八经卦是三爻之动的结果。
2O=1——无爻动,则为一象
21=2——一爻动,可成二象
22=4——二爻动,可成四象
23=8——三爻动,可成八象
24=16——四爻动,可成十六象……
25=32——五爻动,可成三十二象……
26=64——六爻动,可成六十四象……
   2 、八卦(卦理)讲的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其演变遵循着十进制规律,为自然数级,是推算历法的方法。
0×2=0   无极成一象
1×2=2   一极成两仪  
2×2=4   二极成四象  
3×2=6   三极成六节  
4×2=8   四极成八卦(风)

5×2=10  五极成十干  
6×2=12   六极成十二支  

    3、六爻和八卦的结合:把六爻和八卦起来是《易传》所为,《易传》创立了八经卦,八经卦是三爻之动的结果。23=2×4,是三爻之动的八经卦和四极八卦(风)的数学基础,二者存在着数理上不可调和的矛盾。
  (六)六六之节,九九制会。是五运历,六爻历,八卦历三种历法的复合。《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这里所讲的“行”,就是五运历,“周”就是六爻历,“立端于始,表正于中”就是八卦历。这种复合历即后世的四分历,也即现行的农历。已经出现了以大小月之不同和积气而盈闰的四分法,来调节日、月运行与气候之间理论和实测中的误差。这是历法的进步。
    二、古天文历法对中医思辨框架的影响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建立在“天文历数”基础上的思辨框架。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      
   吟至微,秋毫在目”。“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素问•六节藏象论》)
    (一)古天文历法对中医阴阳学说的影响
     1、寒暑、昼夜是形成阴阳学说对立交感的基础。《灵枢•阴阳系日月》说:“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是从天文历法中抽象出来用以标示事物属性的一对哲学范畴。如《周易•系辞》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双方必须依据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内经》广泛来用“一分为二”的阴阳对立交感的观念来解释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则、药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言人之阴阳,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之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等等。
    2、春夏秋冬四时是形成阴阳学说互根互用观的基础。四时阴阳阐述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双方不断资生,根阴根阳,互为利用的老少阴阳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以四时阴阳配属四脏是《内经》天人合一,人副天数的具体应用。
    3、六节、六气是形成阴阳学说三阴三阳循环恒动的基础。《素问•阴阳离合论》说:“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日一阳…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雩 雩 ,积传为一周”。阳消则阴长,阳杀则阴藏,一年之中,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气更叠,生生不息,循环不已。中医学的整体恒动观完全是建立在这种三阴三阳的不停地消长循环的基础之上。
    4、八正、八风是形成阴阳学说中时空统一观的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灵枢•九宫八风》《灵枢•岁露论》是八正八风的时空观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详细阐述了“四时八风之中人”的病因、病机、病候、治则,用以说明“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二)古天文历法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影响
    《内经》藏象学说是在天文历法的先验模式框架基础上构建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春秋繁露•为人者天》所言:“人之形体,代天数而成”。《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也说:“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天者,天文也,数者,历数也。以天文历数来式图人体脏腑,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特点。《灵枢•本脏》说:“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藏象学说为了满足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天文历数,形成了不同的体系。其中藏象已经从脏腑抽象为一个功能系统的代名词,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器官。
    1、四时藏象理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建立起了一个四时阴阳与藏象之间的对立关系和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四时阴阳与藏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并广泛应用于解剖、生理、养生、发病、病候、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素问•经脉别论》说:“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四脏为肝、心、肺、肾以应春、夏、秋、冬。
八卦藏象理论是在四时藏象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的。此时的脾同胃、大肠、小肠构成四腑。《易传•说卦》言:“乾为小肠、坤为脾、震为肝、艮为大肠、离为心、坎为肾、兑为肺、巽为胃”。《灵枢•九宫八风》中八风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完全与《易传》相同,由此可以看出二者的渊源关系。南方名大弱风,伤心;西南方名谋风,伤脾;西方名刚风,伤肺;西北方名折风,伤小肠;北方名大刚风,伤肾;东北方名凶风,伤大肠;东方名婴儿风,伤肝;东南方名弱风,伤胃。
2、五行藏象理论。五行脏象学说是在四时藏象学说基础上根据五行属性发展和完善的。
(1)“脾属土”说取代“心属土”说:古文经学所论的五脏与五行的配属为:脾配木、肺配火、心配土、肝配金、肾配水,仅肾配水和《内经》记载一致。把脾配属土,居中为阴中之至阴,取代心的位置,在当时的学说界,特别是社会伦理学中引起过强烈争议。最后以医学战胜伦理,奠定了五行藏象学说的基础,构建了以五脏为核心,以五行为框架,联系时间空间等不同层次的多维藏象理论和庞大的立体天人系统,成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2)五脏五腑十脏藏象理论:《素问•五脏别论》说:“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之浊气,名曰传化之府”。五脏与五腑的对立关系为:心配小肠,肝配三焦,脾配胃,肺配大肠、肾配膀胱。
3、六节藏象理论。六节藏象理论是在六爻历的天文历数模型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藏象学说。
    (1)六脏说:《内经》对六脏的构建熬费苦心,做过多种模式。第一 “嗌六脏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肾,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此处以六气天地风雷谷雨配六脏肺嗌肝心脾肾,嗌似指食管而言。第二“膻中六脏说”。《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作为一脏与心肝脾肺肾构成六脏。第三“头六脏说”。《素问•诊要经终论》以六脏六腑配十二经十二月,说:“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交,人气在头”。把头作为一脏与其它五脏构成六脏。第四“心胞六脏说”。《灵枢•经脉》以心胞为脏与六腑十二经相配。以上种种说法都是古人为了配属六爻历的先验图式而做的努力。
   (2)六腑说:六腑在《内经》中也有多种不同说,最后才形成了公认的“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第一奇恒之府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属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脏别论》)。第二“脉头背腰膝骨”六腑说。《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头者,精明之府也…背者,胸中之府…骨者,髓之府”。第三“魄门”六腑说。《素问•五脏别论》说:“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魄门即肛门,与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传化之府共同构成六腑。第四:“六器”说。《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粘,转味而入出者”把脾列为六府之一。第五“胆为六腑”说。《素问•六节脏象论》把奇恒之府的胆与传化之府合称“六腑”,六腑从此正式稳定下来。
(3)十二脏腑藏象理论。《素问•灵兰秘典论》:“愿闻十二藏之相使”“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在六脏六腑基础上为了人副天数之十二月,形成了五脏加膻中,五腑加胆的六脏六腑,十二官藏象学说。《灵枢•经脉》则将膻中改为心包。
   4、五脏六腑十一藏象理论。五脏六腑十一脏是五运六气历图式人体的产物。《汉书•律历志》有:“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这种“天六地五”的常数构筑了中医的“五脏六腑”藏象理论。正如《白虎通》说:“人有五脏六腑,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1)“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素问•六节脏象论》)。胆是奇恒之府中的一府,今取其一配属五脏五腑,使其成为“五六”之数以应“五运六气”之天地常数。由十脏变为十一脏,胆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2)“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灵枢•本输》)。五脏六腑十一脏不成对称,胆的进入,使原先五脏五腑的工整性被打破。原先与肝相配的三焦被胆所取代,三焦成为无脏相配属的孤府。为了解决这一缺憾,从三焦的功能出发,三焦为决渎之官,主水道,与膀胱关系密切;又由于肾主膀胱,因而肾便担负起了一脏配属两腑的功能。《灵枢•本输》称此为:“肾将两藏”。《灵枢•本脏》说:“肾合三焦膀胱”。
   (三)古天文历法对中医经络学说的影响:
中医经脉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是逐步由简至繁,并非一就而成,同样受到古天文历数的影响。陈步《论经络》(《大自然探索》1983;(2):124—134)论述了《内经》中有关经络的记载就有四经、五经、六经、奇经八脉、九经、十经、十一经、十二经等多种模型。其中每一种模型都是天人合一,人副天数的先验的历法框架对人体经络现象的归类和思辨。仅就经典的六经十二脉而言,它完全是建立在六爻历的六节或六气(三阴三阳)十二月或十二支的天文历法基础之上的思辨框架。十二经脉的循行排列顺序并不是以严格的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为基础,而是人为的与历法的天文历数相比附,因而,就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流派。
由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来源于天文历数,因而,中医学从诊断到治疗整个理法方药无不深深略下历法的印记。可以这样说:如果离开了天文历数,中医理论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仅仅是零散的临床实践经验的堆积而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年第7期28-32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9: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论“一分为三”和“三阳三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马文辉

主题词:一分为二    一分为三    三阴三阳
提要:“一分为二”和“一分为三”不是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说什么:“一分为三”是对阴阳学说“一分为二”的补充和完善,是矛盾的统一,是阴阳的平衡,是物质存在的第三态……这种把“一分为三”纳入阴阳学说的观点是错误的。“一分为三”《周易》称之为“三极之道”,是对时空的划分,“一分为二”《周易》称之为“一阴一阳之为道”,是属性论。中医的三阴三阳是“一分为二”的阴阳之道和“一分为三”的三极之道的有机统一,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时、位、性三种特性。《内经》的经络针灸治疗体系和《伤寒论》的汤方辨证论治体系都是在三阴三阳理论指导下构建起来的。
“一分为二”与“一分为三”是两个哲学命题,讨论的不是一个范畴的内容。“一分为三”是宇宙的生成论,研究的是事物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秩序;“一分为二”是事物的属性论,是阴阳的对立统一。既不能把阴阳学说中的阴阳平衡作为“一分为三”的立论依据,也不能把事物的空间结构和时间过程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分割,二者不能混淆。三阴三阳是“一分为二”即“一阴一阳之为道”和“一分为三”即“三极之道”的有机结合,是“兼三才而两之”的结果,是中医的时、位、性三位一体的完美统一。三阴三阳是中医的时位观和属性论,是《周易》的“六爻之动,三极之道”在中医领域的继承和发展。《周易•系辞上》说:“变化者,进退之象,刚柔者,昼夜之象,六爻者,三极之道也”。有了时间、空间、属性,运动着的物质就形成了宇宙间的万事万象。
一、一分为三对人体结构和部位的划分
1.上、中、下三部的划分:《素问•三部九候论》说:“何谓三部,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古人把人体头、胸、腹称为上、中、下三部。按解剖学观点命名当称作“三腔”。《灵枢•百病始生》从病邪入侵途径阐述了三部的病位,说:“三部之气,所伤异类”。
2.三焦的划分:《灵枢•营卫生会》说:“愿闻三焦之所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古人把营卫循环于躯体的头胸、上腹、下腹不同的功能称作上、中、下三焦。《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了“气游三焦”的观点,明确了中下二焦的分界线:“半,所谓天枢也”。
3.表、里、枢三部的划分:《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素问•阴阳类论》说:“三阳为表,二阳为里,一阳游部”。其三阳为太阳、二阳为阳明、一阳为少阳,游部即枢部,介于表里之间,故《伤寒论》把它称为(半在里半在外)半表半里部。《灵枢•寿夭刚柔》称作“不表不里”。
二、三阴三阳在划分时位上的应用
1、时间的三阴三阳划分:一昼一夜,一寒一暑的划分是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天之中的六时(上午、中午、下午、前夜、子夜、后夜),一年之中的六节(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才是对时间的一分为三。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反此三时,形乃困薄。”《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六微旨大论》把一年分为六节和六步。
2、空间的三阴三阳划分:上下、左右、前后的划分是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分为三的三维空间划分才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态。《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三。”《伤寒论》的空间病位完全依据三阴三阳划分为三部六位。
三.三阴三阳的含义:
1、四时阴阳中太少的变化。最初的太少只是一个先后排序概念,太为初、为始、为一,少为次、为中、为二。后来发展成为老少、大小、多少的含义。太阳为阳中之阳以应夏、少阳为阴中之阳以应春、太阴为阴中之阴以应冬、少阴为阳中之阴以应秋。丰富了四时阴阳的内容。但为以后的阴阳排序造成了混乱。尤其是与医
学结合以后,其演变过程为:

                  暑                          夏                           夏                                                                                             




寒                         冬                           冬
四时次序阴阳               四时老少阴阳                 四时医学阴阳
    2、六时阴阳中三阴三阳的含义及排序。三阴三阳在六时中太为初、为始、为一,少为次、为中、为二,阳明、厥阴为终、为未、为三。《灵枢•阴阳系日月》说:“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两阴交尽,故曰厥阴”。阳明为二阳之合,厥阴为二阴之交,阳明、厥阴在三阴三阳中只有次序的含义,仅表示阴阳的消长顺序和过程。同样,三阴三阳附于气之多少概念后,其意义和排序则发生了演变。如图示:
                   夏                                         夏
           





冬                                         冬
              六时次序阴阳                                六时老少阴阳
四、三阴三阳在医学中的应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三阴三阳在《内经》时代已经形成并开始应用于医学理论的构建。
1.六经三阴三阳。《灵枢•经脉》中的“六经”完全采用了三阴三阳的框架,六经的三阴三阳的排序和对应关系与六时三阴三阳发生了重大变化,三阴经的排列顺序厥阴排到了少阴之前。《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多)血,此为天之常数。足太阳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
2.运气三阴三阳,五运与六气的结合形成了运气学说,《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三阴三阳也”。运气学说把三阴三阳分作一二三。《素问•阴阳类论》说:“一阴厥阴也,厥犹尽也”。其排序及其对应关系为,一阳少阳,二阳阴明,三阳太阳,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内经》中除七大论专门讲运气的内容外,其它许多篇章也是按运气三阴三阳论述的,如《素问•热论》、《素问•厥论》、《素问•经脉别论》、《素问•阴阳类论》等。
3.脉诊三阴三阳。《素问•阴阳别论》说:“三阳在头,三阴在手”。《灵枢•四时气》说:“气口候阴,人迎候阳”。阳主外、阴主内,故《灵枢•禁服》说:“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其诊脉方法《素问•六节藏象论》讲述得非常清楚“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在三阴三阳之外补充了格阳、关阴。《灵枢•终始》所论更为详细具体,把手足十二经脉尽为列出,其排序为:少阳、太阳、阴明、厥阳、少阴、太阴。《内经》许多篇幅三阴三阳的内容讲的是人迎、寸口的脉诊法。如《素问•四时刺逆论》、《素问•腹中论》、《灵枢•终结》等。
4.生理三阴三阳。《素问•阴阳离合论》说:“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开合枢是三阴三阳在人体的生理功能。生理的三阴三阳排序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太阳主开,厥阴主合,一开一合,主司表部功能;阳明为合,太阴为开,一开一合主司里部功能;少阳为二阳之枢,少阴为二阴之枢,主司半表半里部的功能。三阴三阳分之为三,合之为一,周而复始,循环无端。
5.病理三阴三阳。《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对外感热病的病位、病性、病时的一种分类方法。它把病证分为六大类:病发于表,病性属阳,病势为热为实,病时为太阳,病证为脉浮、头项强病而恶寒者称作太阳证;病发于枢,病性属阳,病势为热为实,病时为少阳,病证为口苦、咽干、目眩、胸中热烦、发热或往来寒热者称为少阳证;病发于里,病性属阳,病势为热为实,病时为阳明,病证为胃家实,大便难、日晡所发潮热、自汗出者称为阳明证;病发于里,病性属阴,病时为太阴,病势为寒为虚,病证为腹满而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者称为太阴证;病发于枢,病性属阴,病时为少阴,病证为心动悸、短气、脉微细,但欲寐者称为少阴证;病发于表,病性属阴,病时为厥阴,病证为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肢节疼痛者称为厥阴证。如表。
    生理的三阴三阳与病理的三阴三阳,其排序及其对应关系和六时阴阳是相同的,其一脉相承,源渊流长,至今仍有效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辨证用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必须加以发掘提高。

病理三阴三阳时位表
六证    病性    病位    病时    脉证    病势
            发病    欲解        
太阳证    三


热    表    初    从已至未上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三



少阳证        枢    中    从寅至辰上    口苦咽干目眩、发热或往来寒热   
阳明证        里    未    从申至戌上    胃家实、日晡所发潮热、大便难   
太阴证    三


寒    里    初    从亥至丑上    腹满而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    三



少阴证        枢    中    从子至寅上    脉微细、但欲寐、心动悸、短气   
厥阴证        表    未    从丑至卯上    手足厥冷、脉微欲绝   

近代医家往往把一分为二和一分为三混为一谈,过分强调了阴阳学说,忽略了一分为三的时空观念。另外,把《内经》的针灸经络体系和《伤寒论》的汤方辨证体系的基础理论三阴三阳变成了简单而具体的手足六经,从而失去了其对中医的指导意义。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0: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s:182]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22: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生存和发展,根本的因素自身,依靠国家和民众的支持和同情,是外因、是条件。中医必须加强自身的适应性和发展能力,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发表于 2010-4-6 11: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贴的作者将胡的学生的一些学术观点当作是胡本人的观点是不对的,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很不严谨。仔细的研究者会发现胡本人的一些观点和胡一些学生的观点有很大不同。胡是否同意这些学生的观点很难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9: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讨论!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8-9 11: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部六病好但病人不好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08: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病人接受的是疗效,不是学说。学说是医生接受的。[s:180]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博采众长

积分
0
发表于 2011-4-10 22: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部六病确是好学说。
马老师能否开个网络教学班,从伤寒论条文讲解或以三部六病学说为基础讲解,可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05

积分

86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学经方用经方

Rank: 3Rank: 3

积分
705
发表于 2011-4-13 11: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s: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71

积分

138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师仲景方证 &

Rank: 3Rank: 3

积分
571
QQ
发表于 2011-4-13 12: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22楼马文辉于2011-02-15 08:44发表的  :
病人接受的是疗效,不是学说。学说是医生接受的。              一个临床医生,在治病的时候,非常反对病人用一知半解的知识,作为了解医生对自己治病的标准。而我们医生是不是用自己以前学习的知识,来理解旁门别派的学说那。清代医家【柯韵伯】【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者,始可著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作古书注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2289

积分

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9
发表于 2011-4-13 14: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绍武 的书,我买过,是我感觉最混乱的一部经方著作。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642

积分

35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42
QQ
发表于 2011-4-30 20: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读《伤寒论》原文,成就自家“伤寒”。酒靠自己尝、路靠自己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5-22 20: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部六病确是好学说。
马老师能否开个网络教学班,从伤寒论条文讲解或以三部六病学说为基础讲解,可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1890

积分

39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90
发表于 2011-6-5 18: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s:178]  [s:178]  [s:178]  [s:178]  [s:17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069

积分

18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9
发表于 2011-7-20 12: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马文辉于2010-03-09 12:01发表的  :
既不是胡老传人,也不是三部六病实践者和研究者,同时对《伤寒论》也谈不上精通,只知点皮毛,妄加评论是非常不严谨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628

积分

100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澄心静志,博极医源。

Rank: 5Rank: 5

积分
2628
发表于 2012-4-27 14: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汤一笑 的帖子

汤一笑:主贴的作者将胡的学生的一些学术观点当作是胡本人的观点是不对的,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很不严谨。仔细的研究者会发现胡本人的一些观点和胡一些学生的观点有很大不同。胡是否同意这些学生 .. (2010-04-06 11:16)
将胡的学生的一些学术观点当作是胡本人的观点是不对的,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很不严谨。

同感,比如胡老学生冯世纶就有借胡老之名出书之嫌,很多本,一出再出,大同小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628

积分

100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澄心静志,博极医源。

Rank: 5Rank: 5

积分
2628
发表于 2012-4-27 14: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争鸣,很好啊,有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78

积分

6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78
发表于 2012-7-5 19: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6

积分

29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26
发表于 2012-10-26 02: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寻梦 的帖子

寻梦:学术争鸣,很好啊,有启发。 (2012-04-27 14:38) 
对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35

积分

63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杏林求道

Rank: 2

积分
435
发表于 2013-5-30 16: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的胡老的理论更清晰,有利于经方临床的推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2-5 17: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4.2六病和六证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六病只有时间性,而六证不仅有时间性,还有空间性,是六病时位上的统一和特异性的脉证。六证是典型的六病,六病是非典型的六证。----非常感谢楼主的辛勤工作!致敬!上面引出的内容不太明白,这样的结论表达的病与证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能否就理解为作者的本意是:病中有证,证中有病的意思?如果是这个意思,那是否就是母中有子,子中有母的意思?能否请马老师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2-5 17: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上面的阐述中,对于阴阳的理解是否是分类法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2-5 18: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焦的概念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胡刘两家又是如何解读的?或者根本不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1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5-10-19 23: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顶!

内容来自[手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17:29 , Processed in 0.325925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