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401|回复: 0

外感脉技

[复制链接]

53

主题

0

积分

18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16 07: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外感脉技
外感
山东中医药学会脉学研究专业委员会

第三次脉学研讨沙龙

“外感脉象谈”



时间:2010-1-10  上午九点

地点:山东省中医院保健楼一楼会议室

主持人:阎兆君主任医师(山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

参加人员:齐向华、阎兆君、宋鲁成、滕晶、王鹏、卢喜学、师冉、王洪忠、郭光全,以及山东中医药大学若干学生。



(以下均根据会议发言人所讲内容整理)

阎兆君:

  中医疾病分为内伤、外感和精神动作行为病三种,外感疾病重在感——人体感六淫邪气可伤形破气害命;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可致内在七情异常而产生行为情感病。脉象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结合当前甲流等外感疾病的肆虐,今天我们大家就外感脉象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近年来中医脉象研究得到了广泛发展,金伟的金氏脉学研究、许跃远的微观脉学“双寸浮晕点”理论、齐向华教授的传统脉象与现代脉象研究相结合均对外感脉象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贡献。希望大家就各自所学或临床经验进行阐述,共同学习和交流。



宋鲁成:

     微观脉象研究借助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借助其印证疾病还可指导中医治疗,因此中医也不可完全回避西医。

     齐向华教授的“位、数、形、势”脉象四要素,其中“位、数、形”三者均容易理解和量化,可以借助仪器观察,而唯独“势”难理解也难以量化,仪器在这一方面无法取代人的感受。(齐:势以形显,只有理解好了“形”才可以谈“势”)

     一提到外感病,大家均会想到浮脉,但浮脉并不一定与外感有关。滑寿:“……浮滑疾为宿食,浮滑为饮……”



齐向华:

     西医感冒与中医外感二者不能完全等同,中医外感的范围广于西医感冒所述,西医感冒病症也并非全是中医外感。

     临床上见到感冒,首先需分清是纯中医外感,还是内伤尤似外感!

外感的病因脉证:单纯的外感是感受了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脉象特征是有外邪入中的脉象特征。如风寒感冒:左手脉的浮紧,此处的浮乃是脉势的浮,是正气抗邪于外的一种浮势,周学海称之为“能浮”。彭应天认为的防风脉、桂枝脉,本人感觉是右手关脉内侧的线状脉,提示有受凉病史且多伴有身体的疼痛;风热感冒:寸部脉的浮大,含有许跃远老师的点状脉晕;

暑湿感冒:右手关脉或延及尺脉的滑数,界限不清,王梦英论述为“脉象模糊”,周学海称“粘滑脉”;燥邪感冒:右尺干涩,或整体脉的粘涩不畅。

     外感的病位脉证:如许跃远老师的寸部脉的鼻部脉晕、扁桃体肿大脉晕、颈部颌下淋巴结肿大脉象;右尺的肠炎脉晕;任何部位的边脉;金伟老师A2段致密软涩波;本人体会左尺的燥数疾提示即将或已经发热。

内伤尤似外感脉证:首先是具有典型的感冒病位脉证;同时可兼见情志内伤的脉象,如思虑、郁闷、焦躁,为五志化火;或兼有见饮食内伤,痰浊内阻的脉象(右关沉滑,兼有向外透发感),为夹食伤寒(戴思恭);若见外侧壁弦紧,内侧壁的软滑者为外寒内饮(周学海),为小青龙汤证。



王鹏:

这次沙龙的主题定为外感病脉象探讨很符合现实的要求,看了一个冬天的外感病,的确应该总结一下了。

以上各位专家和同仁的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阎教授和宋教授从传统脉学理论,从各家微观脉象对外感病的论述,从各自专业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指感,对历代中医外感脉象的论述如伤寒论中的脉象等作出了独到的分析。对长期以来将“浮脉”为纲的中医外感病脉象提出指导意见,对“浮”的理解作出新的诠释,令人大开眼目,获益匪浅。尤其是齐教授提出一定要区分清楚中医外感病并不等同于西医的感冒;西医的感冒、支气管炎并不一定都是中医的外感病范畴。着实振聋发聩,不同凡响。我的临床体会暗合了齐教授的“能浮”概念的讲解,有几个病例深有体会,今天仅举一例右下肺肺炎病例说明。患者女,55岁,咳嗽有痰,胸部憋闷,喘息,少汗不渴。脉浮紧。的确是“能浮”的状态。于是上了麻桂剂。开了三剂药,三天后的复诊,病人整整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叙述了服药后的经历。基本上是每服都出现病情变化,第一剂药首服下咽,病人出现坐立不安,有种心旌荡漾的感觉,二剂终了,夜间出现小便不利,需要等待的情况,这是以前没有的症状。发表制剂使人体气机上浮于外,出现了下焦不利。第三剂服完两小时后,咳逆,大吐痰涎,汗出,几不可支,安坐凳上,半小时后,憋喘缓解,一夜安睡,次日起床,一声也不咳嗽了,行动自如。“能浮”的脉就是象齐教授所讲的那样,看准了,放上药就响。所以我高度认同齐教授,阎教授,宋教授所谈到的“浮”脉的标准更应该是奋起向外方为真的感觉。

齐教授脉学思想重“脉势”,强调“势以形显”,这种无形赋予有形,有形体现无形的锐利眼光包涵着中国古典哲学“形而上”的指导思想。我的理解是脉学研究若要“了其真意所在”则必须实行身体力行的实证功夫,当回归脉象的“原生状态”。借用禅宗一句话:“直指人心”,不要被文字、知识蒙蔽,面对一大堆典籍,林立的宗师和派别,应具备高度的灵性和自觉性。“应无所往,而生其心”。做学问别做成“识障”。





王洪忠:

首先带大家温故了经典中医文献《伤寒论》中有关外感的一些条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 。”

然后列举了几个文献中的典型病案:

1、营卫不和—刘渡舟

¡李某,发热汗出,每日2-3次,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为营卫不和,桂枝汤。

伤寒--经方实践录

¡某君,贫不能医,病情延一月之久,察脉浮紧,头痛,恶寒,热不甚。予麻黄汤而愈。

2、少阳证-张锡纯

¡张某,寒热往来,头痛发热,心中烦而不呕,脉弦细,重按有力。--小柴胡汤。

阳明高热—范中林

¡张某,身热头痛10余日,几日前,下肢痿软,难以站立,口干烦渴,身热汗多,面赤,恶热,舌红少津,脉洪大。--白虎人参汤加味。

3、少阴伤寒—刘渡舟

¡唐某,头痛发热,鼻流清涕,精神疲倦。舌淡嫩,脉沉。予四逆汤。

4、春温

¡邵某,暮春感温,形体消瘦面色黑浊,现身热不重,微恶寒,干咳无痰咽痛,舌干瘦而鲜红,脉来弦细小数。辨为阴虚感温,津亏液少,当滋阴清宣。

(明数意----透发感)

后分析了一下寒热怎样通过脉象去辨识的问题:

1、熟悉牢记古代的脉象特征。

2、紧缓大弦微

3、对基本理论的再学习。

《伤寒总说》

¡脉浮紧恶寒,谓之伤寒;脉数寒少热多,谓之温病;脉缓恶风,谓之伤风;脉盛壮热,谓之热病;脉虚身热,谓之伤暑。

¡寒中太阳。浮紧而涩。阳明则长。少阳则弦。太阴入里。迟沉必兼。及入少阴。其脉遂紧。厥阴热深。脉伏厥冷。表解里病。其脉实坚。

¡紧涩者寒。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此名中风。

《伤寒总说》

¡勿用寒药。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此非风寒。乃湿温脉。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成风湿。

¡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湿热。变为温毒。

¡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湿气。变为湿温。

¡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为温疟。病同异名。同脉异经。

人迎和寸口

¡左手人迎,右手寸口

¡左手人迎脉一盛,便是风寒湿暑症。恶寒发热更无殊,四脉四证要审订。浮而无力是伤风,浮而有力伤寒症。浮而虚者暑伤心,浮而缓者湿之病。发散渗利不可差,用药平和保元命。

温病

¡温病之脉多虚小躁急-------阳根不固,阴液亏伤,木火外发,金水内竭。

¡左三脉俱浮数,小肠胆膀胱三焦俱热也,宜山栀子,柴胡,车前子。

¡右三脉浮大,胸胃大肠三焦俱热也。苏子桔梗枳壳黄芩石膏生地麦冬。

¡六脉浮数而弦,乃瘟疫也。

伤寒

¡左尺浮紧有力,伤寒宜解表,汗出即愈;   

¡伤寒以尺寸俱浮。为太阳受病。

¡初感寒,在上中焦,则左寸关浮数,若尺浮,则三焦并病。

¡初感风,右寸浮不数,关浮胸闷,尺浮无大便。右尺浮则尿黄。

寒热象

¡热则流通,凡浮、大、数者皆热也。

¡寒则坚凝,凡沉、小、迟、短皆寒也。

¡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大数为热,小迟为寒,长为热流通,短为寒凝结,濡缓为湿,缓大为湿热。

诊寒热的方法

¡伤寒,阴阳俱盛而紧涩。

¡热病,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

¡温病,行在诸经,各随所在而取之。是故浮为在表者,谓于浮分察其脉之变象,即可决其病之属于何邪。非浮脉即为表病,表病仅见浮脉也。又或人有谓浮候经,沉候脏。

寒症脉法

¡脉迟紧伏三部皆同,按之紧直如琴弦。四至以上为寒邪,宜辛温发散。

¡四至以下是真寒,宜姜附类以温之。

¡脉紧或微迟,大便溏有汗为真寒。宜大剂补之,温热药渗利之。

热症脉法

¡脉按至骨不动,为真火症。便秘宜下。

¡脉洪数为邪热,宜清凉发散,紧数而浮者,宜散,沉数者宜下。

感冒脉治

桂枝脉:左手内侧面出现,线状脉。

荆芥脉:浮取左寸浮大或数。

防风脉:右手脉管外侧有线状脉

羌活脉:左手内侧面出现线状脉

苏叶脉:左手脉管上出现线状脉

柴胡脉:左关浮起,虚软无力

小结

¡温病为阴虚亦为阳虚-----木火外泄

¡伤寒为卫气紧敛,脉浮紧为证。

李东垣—三法五等

¡三法:热在皮毛血脉。轻热,重不热。重按至筋骨则热,轻按不热,热在筋骨。不轻不重是热在肌肉。

¡肺热:撇撇然见于皮毛之上。泻白散,白虎汤。

¡心热:皮下肉上。导赤散。

¡脾热:不轻不重,肉间。泻黄丸。

¡肝热:肉下,骨上。泻青丸,柴胡饮子。

¡骨热:重手按至骨分。滋肾丸,六味。

最后提到齐教授的两个典型临床脉案供大家讨论交流:

1、小青龙汤案---青年男性,外感,轻恶寒,咳嗽,无咽痛。当时齐教授持脉后认为病人属小青龙汤证。病人脉管表层紧涩,然中层却为滑象,正符合外寒里饮的病机,故疏小青龙汤。

2、柴桂汤案----青年女性,曾在外院疑诊为脑炎?头剧痛,低热。持其脉弦细缓。故予柴桂方。病人脉弦,寒热往来,当为少阳证,脉缓,头痛,为太阳中风,故病人为太少合病。



郭光全

首先同大家分享了当代的两个脉家的观点:

1、王光宇关于外感脉的论述

v受凉在24小时内,多为双寸不同程度的浮。

v当寸浮后关也较低脉度浮起时,受凉多在3-4天前。

v此后尺位亦浮时,受凉时间多在6天左右。

v受凉程度的轻重不同,脉浮的力度亦有不同。

v王氏认为初感之时,浮脉必须轻按,稍触既得,次而关尺亦浮。随着时间延长浮脉开始逐步下降。王氏称之为浮下。

v随着浮下程度越低,可预计受凉时间的长短。

v无论受凉时间的长短,浮脉均应出现中取标准脉度之上。

2、张学萍脉论

v脉的体现在指肚为伤寒,体现在指丫间为温热,体现在指边为杂病,指中也有杂病,证明杂病,伤寒温热都有杂病,把过脉后,体现指上你就知道此人得了伤寒或温热,什么部位有杂病或这几种病同时存在。特别是前期癌病或后期容易把脉,因为此人正气开始失,只有病变部位明显上指。

v寸脉分左右手,左手属先天,寒从左寸进。寸指偏上指边颈椎,指中偏上1分属肩,偏下1分寒结部位,偏下2分咽喉,偏下3分属心;右手属后天,风热从右寸进寸指偏上指边颈椎,偏下2分肺结,偏下3分属肺,正中网状脉肺结核,左手尺脉与右手寸脉相互平衡不易进风热,右手尺脉与左手寸脉相互平衡寒不易进。

后谈到自己的一点体会:

v浮沉言脉势,脉浮是正邪相争于表的表现。

v可能见得少,自己没见过温病,夏天用麻桂剂的效果也挺好。

v浮不主表,沉不主理。数不为热,迟不为寒。—李可名言。

v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甘草汤主之。

v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汗,故微发汗也




上一篇:承接薪火精神 传承中医衣钵
下一篇:与大熊猫先生探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15 18:11 , Processed in 0.21846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