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965|回复: 33

桂枝汤乃厥阴方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0-2-11 06: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将桂枝汤列为第一方,应有其基本意义。这个基本意义要从桂枝汤是厥阴方说起。

说桂枝汤是厥阴方,理由有二:一、桂枝汤证是表阴证。二、桂枝汤证具有厥阴证寒热胜复和气上冲的特点。

表阴证在此不作赘述。寒热胜复,在桂枝汤证的表现上,明显可见。桂枝汤证患者,其病证的表现当阴进阳退时,其人恶寒、无汗,当阳进阴退时,其人发热、汗出。发热汗出的病理是“荣弱卫强”。

《伤寒论》第95条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此条之“太阳病”,具有病时的含义,指在太阳病的时辰上病发,出现发热、汗出的证状,这是荣气偏弱、卫气偏强而导致的津液不能循常道运行而溢出体表,“故使汗出”,其病理因素与“阳加于阴谓之汗”同义(《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欲救邪风之“风”,与“太阳中风”之风是同一语义。12条之“阳浮而阴弱”与本条之“荣弱卫强”之病机也是一致的。但12条证状有“恶寒、鼻鸣干呕”,是典型性桂枝汤证,所以“桂枝汤主之”,95条没有恶寒、鼻鸣干呕的证状,是非典型性桂枝汤证,所以“宜桂枝汤”。95条与12条所述之症状,只是邪气客居在人体表部的程度有轻重之别,而无病理机制的不同。

《伤寒论》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此条名为中风,是与太阳伤寒作区别。太阳伤寒者,其脉浮紧,是荣气、卫气俱强,太阳中风者,其脉浮缓,是卫气强而荣气弱,卫气强则脉浮,荣气弱则脉缓。卫气强者损之以桂枝、生姜,荣气弱者益之以芍药、甘草。以大枣益胃气,啜热稀粥亦是扶助胃气。因为厥阴气虚,本自胃气不足。

桂枝汤乃厥阴方,是以桂枝汤具有寒热错杂之性,其病势的发展,具有若热进则可致里阳证、若寒进则可致里阴证的不同趋势。这也是桂枝汤证具有厥阴证寒热胜复的特性。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桂枝汤证患者,若渴欲饮水时,要“少少与之”,不可饮水过多。若饮水多者,必致五苓散证。这是因为桂枝汤证之渴,是胃气不足,气不化津之渴,而非里热之渴。

无论是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七情,疾病表现在人体的所有状态,都不离三部六病,而三部六病的病理因素,就是阴气、阳气消长进退之变化。《伤寒论》在三部六病的脉证上,通篇都是讲的阴气、阳气的消长变化。阴阳二气过盛者就变为阴阳二邪,阴阳二气过弱者,也变为阴阳二邪。气盛者损之,气弱者益之,这就是《伤寒论》的根本之法。桂枝汤证把人体内阴气、阳气的消长进退之变化,从证候上表现出来,反应阴阳变化之理。《内经》“阳加于阴谓之汗”亦是说“阳脱”之汗,反之则阴加于阳谓之尿,当然此“尿”,亦可指“阴绝”之尿。果能透彻此理,则“医学实在易”。把桂枝汤证的病机、病理弄清楚了,则《伤寒论》全论就容易读懂了。




上一篇:再看半夏泻心汤
下一篇:经方医学与 协同学

13

主题

626

积分

5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26
发表于 2010-2-11 08: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赋新辞强说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0-2-11 08: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理解!
搂主说桂枝汤是厥阴方,理由有二:一、桂枝汤证是表阴证。二、桂枝汤证具有厥阴证寒热胜复和气上冲的特点。请问桂枝汤证不是应该是表虚证么?而且从阴阳角度看,太阳中风证为阳证,太阳伤寒为阴证,那么桂枝汤证也因划入表阳证?!
再请问桂枝汤证的发热恶寒和厥阴证热深厥亦深可以视为等同么?如果相同,那么说“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难道可以和“手足厥逆热深厥亦深”通用桂枝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09: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厥阴证与厥逆症不是一个概念。厥逆症可见于表部、里部和半表半里部疾病的阳性和阴性病,而厥阴证界定于表部的阴性病。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只是取名而已,而不是太阳中风就是表部的阳性病,太阳伤寒就是表部的阴性病。恰恰相反,太阳中风是表部的阴性病,因其正气相对不足,脉象浮缓,不可与麻黄汤发汗,需以芍药益荣气,且需啜粥以助胃气;而太阳伤寒是表部的阳性病,其正气充足,脉象浮紧,不需益荣气,也不需啜粥。阳病与阴病的区别,是在于正气的充足与否,而不是在于命名。
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这个也要具体分析,四逆汤证发热恶寒,其病位是在半表半里,其性质是三焦虚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5502

积分

166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治外感如将,疗内伤如

Rank: 6Rank: 6

积分
5502
发表于 2010-2-11 10: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 表阴就是厥阴非常牵强。
第二 具有寒热胜复和气上冲的方证很多,似乎不能都列入厥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0-2-11 11: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理解
    厥阴证在半表半里证中可以看作半里,少阳证看作半表。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太阳中风证发热汗出恶风,伤寒则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从此分别出中风证属于阳证,伤寒属于阴证。并不是你说的“阳病与阴病的区别,是在于正气的充足与否。”这个是虚实的区别不是阴阳总别。
至于汗出导致卫气虚,这并不能改变中风属于阳证的定义。因为体内还是热为主导,不过是此热可以随着汗液排出而得到暂时缓解,桂枝汤先其时发汗则愈不正说明了虽然汗出热减,只要表邪气还在,但是还会再发热,为了顾阳气而选择在未自汗之时用药么!
    如你所说如果还在虚实上执著为阴阳,那么虚热证岂不归到阴证去了而实寒证也错归到阳证了。
    你对表里的看法还有些错误的,如四逆汤不是在半表半里的,在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里面都有用到,在讲到表里先后治法里面有桂枝汤和四逆汤的用法,很清楚地显示表里病的证治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18

积分

330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

Rank: 4

积分
1318
发表于 2010-2-11 11: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bsdfan于2010-02-11 08:49发表的 :
为赋新辞强说愁

“三部六病”理论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2: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顾志君于2010-02-11 10:43发表的  :
第一 表阴就是厥阴非常牵强。
第二 具有寒热胜复和气上冲的方证很多,似乎不能都列入厥阴吧。
感谢版主参与讨论!
第一个问题:三部六病的概念是,表部的阳性病就是太阳证,如麻黄汤类证,表部的阴性病就是厥阴证,如桂枝汤类证;里部的阳性病就是阳明证,如承气汤类证,里部的阴性病就是太阴证,如理中汤类证;半表半里部的阳性病就是少阳证,如白虎汤类证,半表半里部的阴性病就是少阴证,如四逆汤类证等。
厥阴证的病位确定后,第二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就象厥逆症不是厥阴证一样。
感谢批评!诚望斧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3: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yunshuijun于2010-02-11 11:06发表的  :
在我理解
    厥阴证在半表半里证中可以看作半里,少阳证看作半表。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太阳中风证发热汗出恶风,伤寒则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从此分别出中风证属于阳证,伤寒属于阴证。并不是你说的“阳病与阴病的区别,是在于正气的充足与否。”这个是虚实的区别不是阴阳总别。
至于汗出导致卫气虚,这并不能改变中风属于阳证的定义。因为体内还是热为主导,不过是此热可以随着汗液排出而得到暂时缓解,桂枝汤先其时发汗则愈不正说明了虽然汗出热减,只要表邪气还在,但是还会再发热,为了顾阳气而选择在未自汗之时用药么!
    如你所说如果还在虚实上执著为阴阳,那么虚热证岂不归到阴证去了而实寒证也错归到阳证了。
.......
正气足者抗邪有力,其病理反应必是实、热证,正气虚者其抗邪无力,其病理反应必是虚、寒证。凡有邪气,无论虚实都是要排除的,如麻黄附子甘草汤证,表有虚邪,必加扶正之药。四逆汤证的病位不可混淆,混淆了就没有病位可分。太阴虚寒证的代表方是理中汤,厥阴虚寒证的代表方是桂枝汤。太阴证或厥阴证若合并少阴证者,才有合用四逆汤的条件。
桂枝汤证不是体内以热为主导,而是体表虚寒,桂枝温散寒邪,芍药益正虚。发热病见症是热,但并不能认为凡发热病都是以热为主导,比如四逆汤证发热恶寒,其发热是由于正气虚衰,无力抗邪而引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3: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耕读世家于2010-02-11 11:51发表的  :

“三部六病”理论的特点。
难得知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0-2-11 19: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气足者抗邪有力,其病理反应必是实、热证,正气虚者其抗邪无力,其病理反应必是虚、寒证。 这么说混淆了热证和实证,热有实热和虚热,也就是说邪气甚实热为是,正气虚虚热为是。
我说的太阳中风证,体内以热为主导,其一表现为发热,其二此热为邪热,邪气以风邪为是,风为阳邪,中风证风邪袭表,卫气强而入经脉则热自发,风邪其性开泄故有汗出。去风邪就要发汗开表,不论表虚还是实,只要还可以承受解表药的药力。
    楼主认为“凡有邪气,无论虚实都是要排除的”,其实也就是要以病邪性质为主,正气虚实为辅,风邪为阳邪,中风为阳证无疑矣!虽说六经都有中风证,中风而有表邪的基本治疗原则也都是发汗去邪,不过在三阴经的中风证发汗要特别考虑正气虚实而已。
    如果一定要离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面对阴阳表里的普遍定义,而去另外开辟蹊径,我认为不必要,甚至有点多余,添乱人我的思维。大家顺着伤寒谈论病症多好,你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5502

积分

166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治外感如将,疗内伤如

Rank: 6Rank: 6

积分
5502
发表于 2010-2-11 22: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李国栋于2010-02-11 12:57发表的  :

感谢版主参与讨论!
第一个问题:三部六病的概念是,表部的阳性病就是太阳证,如麻黄汤类证,表部的阴性病就是厥阴证,如桂枝汤类证;里部的阳性病就是阳明证,如承气汤类证,里部的阴性病就是太阴证,如理中汤类证;半表半里部的阳性病就是少阳证,如白虎汤类证,半表半里部的阴性病就是少阴证,如四逆汤类证等。
厥阴证的病位确定后,第二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就象厥逆症不是厥阴证一样。
感谢批评!诚望斧正。
.......


貌似明白一点了,但有一个问题,怎么确认“表部的阴性病就是厥阴证”的?和少阴相比他难道更符合表部的阴性病吗?研究三部六病的专家如何看待日本汉方学派以及胡希恕先生等认为表阴证为少阴的?
本人愚钝从1997年开始学习三部六病至今在这一点上未能开悟,还请回答我心中困惑,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0-2-11 23: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三部六病医学网里面的介绍,大约明白了一点所谓的表里阴阳寒热的介绍——“疾病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但都不能超出阳性和阴性反应两类情况。 寒、热、虚、实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四种现象,热、实属阳性反应,表现 为体温升高、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代谢亢进等等;虚、寒属阴性反应,表 现为体温降低、血压下降、心跳减慢、代谢减退等等”。
这样看太阳中风证用桂枝汤,如果归到表阴证,那么应该是体温降低、血压下降、心跳减慢、代谢减退,那么你们看看哪一个感冒出现上述这样的症状后,中医师会给诊断太阳中风证,给开桂枝汤呢?
同样道理,伤寒寒邪凝滞,血脉运行变慢,血管收缩,肢体末梢是不是代谢减慢呢,这样如何归到阳性体征去呢?
所以为什么那么肯定于中风表阴证,伤寒表阳证。。。
更不可思议的居然把厥冷和热复与恶寒发热等比来看,拿厥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和桂枝汤的平逆等同,我学习到的,桂枝汤平的逆,属于水逆,而厥阴之逆当属火。心包之相火。厥阴之厥冷在于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火包在阴,寒应在阳,邪气在内部,扰动相火上冲于心,心中才疼热,此病位在肝、心包,必不是一个表证可以概括。
再看所谓三部六病之六病主方:
病名   主方名     方剂组成
太阳病 葛根麻黄汤 葛根、麻黄、石膏、杏仁、甘草
少阳病 黄芩柴胡汤 黄芩、柴胡、石膏、知母、竹叶、甘草
阳明病 大黄芒硝汤 大黄、芒硝、白芍、枳实、厚朴
太阴病 苍术干姜汤 苍术、干姜、茯苓、甘草
少阴病 人参附子汤 人参、附子、茯苓、麦冬、五味子
厥阴病 当归桂枝汤 当归、桂枝、细辛、通草、赤芍、甘草、生姜、大枣
直接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23: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yunshuijun于2010-02-11 19:45发表的  :
       正气足者抗邪有力,其病理反应必是实、热证,正气虚者其抗邪无力,其病理反应必是虚、寒证。 这么说混淆了热证和实证,热有实热和虚热,也就是说邪气甚实热为是,正气虚虚热为是。
我说的太阳中风证,体内以热为主导,其一表现为发热,其二此热为邪热,邪气以风邪为是,风为阳邪,中风证风邪袭表,卫气强而入经脉则热自发,风邪其性开泄故有汗出。去风邪就要发汗开表,不论表虚还是实,只要还可以承受解表药的药力。
    楼主认为“凡有邪气,无论虚实都是要排除的”,其实也就是要以病邪性质为主,正气虚实为辅,风邪为阳邪,中风为阳证无疑矣!虽说六经都有中风证,中风而有表邪的基本治疗原则也都是发汗去邪,不过在三阴经的中风证发汗要特别考虑正气虚实而已。
    如果一定要离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面对阴阳表里的普遍定义,而去另外开辟蹊径,我认为不必要,甚至有点多余,添乱人我的思维。大家顺着伤寒谈论病症多好,你说呢?!
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只是取名而已,并非太阳中风一定是中了风邪,太阳伤寒一定是中了寒邪。
如果说太阳中风证是阳热病,那么理当用阴寒药祛风,为什么用桂枝、生姜阳热药温散呢?
实证、热证之人机能亢奋,攻之即可,是不需要补益的,只有虚证、寒证之人机能抑制,才需要考虑补益正气。虚热证之人是阴阳合证,虚者益之,热者寒之,这与阴阳分类并不矛盾。
“三部六病”学说继承了《伤寒论》三部六病的脉证辨证之法,发展了病位确定明确,病性确定明晰的阴阳要义,而不是另辟蹊径。对于《伤寒论》的学习,虽然百家有百解,可是谁也没有扰乱谁,方法论之使用的权利在于自己,您说是不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23: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顾志君于2010-02-11 22:20发表的  :



貌似明白一点了,但有一个问题,怎么确认“表部的阴性病就是厥阴证”的?和少阴相比他难道更符合表部的阴性病吗?研究三部六病的专家如何看待日本汉方学派以及胡希恕先生等认为表阴证为少阴的?
本人愚钝从1997年开始学习三部六病至今在这一点上未能开悟,还请回答我心中困惑,谢谢。
.......
少阴与厥阴的病位如何认识?
从治法上来认识:表部有邪气可用汗法,如表阳证可用麻黄汤、葛根汤,表阴证可用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需要说明的是,桂枝加附子汤是表虚证与半表半里虚证合证,就如麻黄附子甘草汤,是表实证与半表半里虚证合证。
《伤寒论》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必因有表邪,才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应是无下利、无手足厥、无脉微等证。是少阴正气虽已不足,但还没有虚到不可攻邪的程度,故可微发其汗,若用麻黄汤俊汗之必亡其阳,而致四逆汤证。四逆汤证是少阴病主证,附子是温里药,若无里虚,不当用附子。
“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294.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
少阳证与少阴证的病位同属于半表半里部,其区别在于一为阳证,一为阴证。半表半里部不可汗下,汗下徒伤其正气,故少阳证与少阴证均忌汗下。若两部合病,则酌用合方,如太阳与少阳合证之大青龙汤,太阳与少阴合证之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阳与厥阴合证之柴胡桂枝汤,厥阴与少阴合证之桂枝加附子汤等。
还可以参阅《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篇》“黄帝问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厥阴病脉浮弱,太阴病脉弱,少阴病脉微细,三阴证是正气递减的状态。表部病感邪最浅,对人的危害最轻,少阴证从病的势态来看,也不应属于表部。
对于厥阴与少阴病位的看法,各人有各自的认识,认识不同,也不影响临床对于方证的应用。
以上错误之处,敬请斧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0-2-12 01: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说的伤寒归到表阳证,用麻黄汤,里面照样用桂枝,麻黄辛温之药。
太阳中风表虚证,之所以用辛温为主,酸寒为辅应该很好理解,调和营卫故。

如果说百家百解不希望有人反对的话,我同意,但是说继承了《伤寒论》,而且还发展了病位明确定位,并对病性也确定明确,还冠以阴阳要义,确实说得太大了点,不怕将来自己推翻自己。

想起来在学校学习中医诊断八纲辩证的时候,我自己就摸索着结合《脉经》把什么表虚表实,什么证对什么脉,把中风伤寒什么都要划入框框内,搞了老半天(好几年)把自己搞得七荤八素,到头来还是得老老实实回归到伤寒论上,一个一个条文,一个一个证侯,才发现伤寒证里面自有很规律的层次,不必要我们机械的归纳。阴阳从看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定义,比如从邪气性质阴阳结合六病阴阳推论六经之阴阳证侯,而楼主显然从正气虚实定义病症阴阳,这样当然会出现我们之间的争论,伤寒论里面很好的吧正气虚实变化含入了各个证侯之中,有着病程延续发展的不同。如果说是起初六病从发病经络诊断而定位,之后从病因
阴阳病症寒热来定性,再后通过正邪虚实五脏胜复来推动变化,你再看看伤寒论一定会有所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07: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希恕先生和刘绍武先生都是临床家,他们对于《伤寒论》的病理性认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比如对于所谓“六经”的认识,胡希恕先生认为是“六个类型”,刘绍武老师认为是“六病”。我认为“六病”是《伤寒论》原句,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这就是疾病在人体内表现出来的六个类型。这六个类型的疾病,分别反应在人体的三个部位,即表部、里部、半表半里部。那么反应在这三个部位的阳性病,就是三阳证,反应在这三个部位的阴性病就是三阴证。这就是胡老、刘老共同的认识,可以说,在认识论上是一致的。

那么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阳邪在表者,必然汗散或凉散之,如麻黄汤、葛根汤类;阴邪在表者,必然温散之,如桂枝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类。阳邪在里者,必然攻而解之,如承气汤、抵当汤类;阴邪在里者,必然温而解之,如理中汤、吴茱萸汤类。阳邪在半表半里者,必然清而解之。如柴胡汤、白虎汤类;阴邪在半表半里者,必然温而解之,如四逆汤、附子汤类。

《伤寒论》在三部六病的脉证上,通篇都是讲的阴气、阳气的消长变化。阴阳二气过盛者就变为阴阳二邪,阴阳二气过弱者,也变为阴阳二邪。气盛者损之,气弱者益之,这就是《伤寒论》的根本之法。

大道致简,细处取胜,在《伤寒论》里表述的淋漓尽致,中医药方证原理可谓正宗简明。《伤寒论》三部六病,把脏腑辩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涵盖于八纲辨证之中。有人说“八纲辨证”是出自后人,并且是在汉代以后逐渐形成的,这个说法当然不错。但是在熟读《伤寒论》以后,就不会否认,八纲辨证源于《伤寒论》。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雏形,在《伤寒论》也明晰可见。所以说,《伤寒论》是需要继承和发展的。

谈发展,首先是继承,要继承其本质,才能在发展中不偏离正确的方向。比如说“气血津液”辨证,我认为有所偏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关于阴气、阳气的认识,容易使人陷入主观性而脱离客观指征。如有不在少数的人把阳气仅仅作为功能性的表现,认为阳气在人体内不具有物质性;同时认为阴气不具有功能性。这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主要应用于刺灸的经络辨证,若能客观地与“六病”结合来认识,当然更好,若不能,则容易使初学者陷入迷宫。

 

表阳证包括表实和表热,麻黄汤证是表实证,所以要用温散药开腠理,祛实邪,若用寒凉药,必致冰覆腠理,汗孔不开,在表之实邪难散,从而延误病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0-2-23 15: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希恕先生和刘绍武先生都是临床家,但凡古代注解伤寒论者,没有一个不是临床家。同样一个证,可以被多数人从不同方面解释,每个都声称临床疗效如何如何。伤寒条文很少讲机理,多数是症状组合,所以很多人哪怕理解谬以千里,只要肯严格对照条文症候下药,鲜有不效。

伤寒论里面,邪气就是邪气,不是正气也不会转化成为正气,要发表攻下吐出和解等方法祛除。气血津液运化不利所产生的气、痰、饮、水湿、淤、宿食等与邪气合亦算邪气,但气虚阳虚阴虚血虚亡阳亡阴等都不算是邪气,是正气不足。如果混淆邪正关系,那么就出现楼主这样的理论。
把桂枝证和麻黄证阴阳颠倒,看到在表卫气虚实说什么桂枝汤属于表阴证归厥阴病、什么麻黄汤属于表阳证属于表阳证归太阳病。这里阴阳看出是气机虚实的描述,但是不能以气虚而说是阴邪,也不能以气实说阳邪,这样无视了外邪属性对病证属性影响等重要性,只是一味强调体质因素。用病位定邪气会漏掉邪气这个关键因素的。

胡希恕等人对五运六气标本中气等理论不屑一顾,用很多现代医学里面的解剖学等来诠释伤寒论条文,企图用机械框架三部六病来简化辩证,本质是否认经络,否认天人合一,其自命继承和发展了伤寒论,实际上是可笑和可悲的,其理论特别是对初学者干扰极大,混淆视界,将来必定被后人所贬词和抛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2-23 21: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老师都值得学习。胡老刘老等前辈的书肯定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胡老的学术里面肯定也有片面的地方,但其经验仍然值得学习。就伤寒论来说,有时看原文不看注解反倒更清楚些。道德经中  道可道,非常道。我觉得伤寒论也一样,仲景的条文就是道,注家的注解就是后面这个道。道可以说,但说的道和本来的道不完全一样。所以仲景不说道,只说怎么做,这就是道。
     初学伤寒,希望诸位老师多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0-2-24 00: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识标本与中气
始入仲景伤寒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6: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反过来就是,其气若虚,邪之必凑。阴气虚者,阳邪必凑之,阳气虚者,阴邪必客之,这是最基本的辨证法。人体内的正气与邪气,是血气在运行中所产生的不同表现而已。血气运行通畅,阴阳气相顺接,就是正气的表现;血气运行不通畅,阴阳气不相顺接,就产生邪气的表现,就是逆气。血气过盛与过弱,都可以产生逆气,凡是逆气,都是邪气。

《伤寒论》最根本的原则,是以内因为依据,以外因为条件。而不是“无视了外邪属性对病证属性影响…”。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此条之发于阳和发于阴,就是指的病人的体质因素,指的是内因,而不是发于阳是发于外邪之阳热,发于阴是发于外邪之阴寒。“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进一步论证了同样是误用下法的外因条件,却发生了内因的不同变化之以外因为条件,以内因为根本的论点。如果混淆了外邪与内邪的不同因素,强调外因的决定作应,否认内因的决定作用,才是“对初学者干扰极大”。

 

“就伤寒论来说,有时看原文不看注解反倒更清楚些。道德经中  道可道,非常道。我觉得伤寒论也一样,仲景的条文就是道,注家的注解就是后面这个道。道可以说,但说的道和本来的道不完全一样。”后人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认识的层面不同,其注解就会与伤寒论原义不完全一样。当一个人的学习,从理论到临证都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就会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不会是人云亦云。

 

客观认识血与气,方能透彻《伤寒论》的病机病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2-24 08: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yunshuijun于2010-02-24 00:47发表的  :
若识标本与中气
始入仲景伤寒门
请问标本与中气该怎么理解?桂枝汤的条文是不是也和中气有关。生姜甘草大枣是不是可以健脾胃,补中气。喘家作,桂枝厚朴杏子佳。喘家属于久病属于本,感受风寒发作属于标,本难治而标易治,所以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如果再感受风寒,仍可用之。我是这么理解的,请诸位老师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4461

积分

7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城里娃脑决定悬壶济世

Rank: 5Rank: 5

积分
4461
发表于 2010-2-24 22: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部六病乃刘绍武之伤寒,非张仲景之伤寒!

胡希恕之伤寒乃是真仲景之伤寒!
学术至上,理直气壮; 自成一家,笑骂由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0-2-25 17: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1楼(蓝天空) 的帖子

标本中气来自内经,太阳寒水为本,阳明燥金为本,少阳相火火为本,太阴湿土为本,少阴君/热火为本,厥阴风木为本;
太阳以太阳为标,少阴为中气;阳明以阳明为标,太阴为中气;少阳以少阳为标,厥阴为中气;太阴以太阴为标,阳明为中气;少阴以少阴为标,太阳为中气;厥阴以厥阴为标,少阳为中气。
本是指六气致病而为本。标在其本经,如太阳之标在手足太阳经,中气为其对应之表里经,如少阴为太阳中气。太阳主治其标、中气,阳明主治其中气太阴,少阳主治其本相火,太阴主治其本湿气,少阴主治其标、中气,厥阴主治其中气少阳。
蓝天空 上述标本中气和你说的不是一个意思。
喘家作,加了厚朴杏子。主要是宿病喘,发作中风证,加了治疗府气滞的厚朴杏仁。其本还是风寒,其标还在太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2-25 20: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3楼(yunshuijun) 的帖子

谢谢指点有时间把这一课好好补上。这方面的内容在内经的哪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2-25 20: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2楼(城里娃脑) 的帖子

刘老的学术没有看过,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谁都有长处也有短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0-2-26 14: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0-2-26 15: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0楼(李国栋) 的帖子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从本条看,强调邪风致病,对治以桂枝汤。此外邪属性对病证属性影响,用方也要对应变化。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言明白告诉我们邪正敌对。并没有说可相互转化。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134)

发是发病、发作的发,于可以解释从,阳是阳部之义还是阳性邪气或是阳性体质,亦或是三阳经之义,看法有很多我们暂不论之,但论发于阳者有热发出表,发于阴者其表无热发出,邪在表当汗解之,不汗反下,邪热入胸,与水饮结为结胸;无热者下之,正气虚于下,邪与气团于心下,因成痞满。

从上两条看发于阳者与发于阴者病症性质是不同的,但是区别病症性质关键是有热无热。
对于疾病发生可以说是正气虚在先,邪气侵在后,但是决定证之性质,不得不说主要是六气因素。这个也是我们学习病机十九条所得。

学习伤寒论 切切不可随意抛弃书中的名称定义,对于自己创新的理论最好另外立名,别再用论中原来名字,这样子很容易让后来学者混淆了视界。诚然有新想法当然是好的,另外著述立作大家可以看到其深厚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作为学习伤寒论很好的补充都是很好的,很值得大家学习和探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16: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邪风之“风”与中风之“风”以及风家之“风”都应该是同一个意思,即出现“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一类的证状,即为邪风。“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名为中风,就是取了个名字叫中风,而不是绝对断定就是中了外界风邪。人体内任何形式的疾病之表现,都是体内血气的运行失去常态造成的,无论外界六淫之邪的何种邪气影响人体,决定疾病性质和部位的,还是由其人自身的健康状态所决定,而不是由外邪所决定,也就是说,不一定感受了寒邪,就一定病发太阳伤寒,感受了风邪,就一定病发太阳中风,感受了温邪,就一定病发太阳温病。人体内一切疾病寒热虚实的变化,都是血气运行状态的变化。当然外邪不可能转化为内邪,外邪只是影响人体血气运行之变化的外部条件。

 

《伤寒论》把不同的人的身体状态以24种名目列出,即强人、羸人、盛人、瘦人、风家、喘家、淋家、疮家、衄家、汗家、冒家、呕家、虚家、痉家、湿家、饮家、咳家、黄家、酒客、中寒家、支饮家、虚弱家、失精家、亡血家等等。不注重不同的人之不同的身体条件的研究,而只是强调外邪的条件,那么我们就没有一个共同的讨论平台了。“视界”呢,就没有在一个共同的“视界”内,也就谈不上“混淆视界”吧?

我们借用黄煌经方医学论坛,各自发表看法,是为了交流学习,与“著述立作大家”是两码子事。感谢您的批评意见,感谢您参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0-2-27 15: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 其首先谈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疾病发生,当然要建立在常人基础上来谈六病脉证。您说的强人、羸人、盛人、瘦人、风家、喘家、淋家、疮家、衄家、汗家、冒家、呕家、虚家、痉家、湿家、饮家、咳家、黄家、酒客、中寒家、支饮家、虚弱家、失精家、亡血家等等都是特立于一般症状之外的,由于体质差异或是宿病而必须特别对待的病症。这个并不妨碍原有六病定义和基础证型的区分。
您说的“不一定感受了寒邪,就一定病发太阳伤寒,感受了风邪,就一定病发太阳中风,感受了温邪,就一定病发太阳温病。”我认为伤寒有寒邪作祟,中风有风邪作祟。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善行数变,寒为阴邪,其性凝滞 。对应证侯也是一个为阳一个为阴,这种对应关系和十九病机的推理方式是一致的,由于体质因素,临床表现可以多种多样,不表现出来不代表其病证属性对应性是错误的。事实上前人正是看到有那么多的对应实例存在,才能相信“天人合一”这个观念,相信天之道与人之道密切相关。我所强调的是对应性,不是决定性,因为疾病都是缘起而有,各个相关因素所聚合出的现象,六淫七情都是没有决定体相的。中医正是基于这点,用取象比类从对应性去分析阴阳,把握阴阳。而不是一味去求致病之体。这正是中医区别西医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在伤寒论里,不同病邪致病有不同对应的证侯特点,不同体质受病,表现出的证侯也是各有特点,我们不能片面执著于病邪和体质,一正一邪都是没有决定体相的。您说的“决定疾病性质和部位的,还是由其人自身的健康状态所决定,而不是由外邪所决定”是有抹煞外邪因素之意。您还说中风和伤寒都是名称而已,意为名不副实。我执意此名不虚,其透露出病因来源和疾病证侯对应。一阴一阳教人以别阴阳为要务。三部六病理论里面很让人气愤的除了把桂枝汤这样阳证方弄到厥阴阴证去了 ,还把麻黄汤弄到阳证,阴阳颠倒这样不混淆视界么?!八纲辨证以阴阳为主,如果连阴阳都分不清楚,那怎么说是继承和发展了伤寒论,这样实在是可笑啊!
“血气运行通畅,阴阳气相顺接,就是正气的表现;血气运行不通畅,阴阳气不相顺接,就产生邪气的表现”。这种观点明显受到现代医学动脉静脉的影响。
又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上面说了阳气在阳,阴气在阴,阳气不足时候阴气上入阳中(乘),发有恶寒,阴气不足时候阳气下陷阴中(纵),则有发热。
阴阳之气  其中以阳气下降为应天气下降,天气行令为之顺为纵,以阴气上逆为应地气上升,为之逆为乘。

厥阴属木,心包和肝经,其病相火,相火炎上,
阳气不得下降为之不顺,阳气乖离阴气为之不接;相火不生土也是不顺接,相火不助运化,太阴和阳明之土不得温煦,导致手足逆冷。
另外“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看得出是相火作祟。不顺接不能简单认为动脉和静脉之间出了问题,这个关系到以什么作为理论基础的问题,我想劝真正学伤寒尊仲景之同仁,却莫轻易放弃我们古代的理论基础。我们学习方证,重视临床,但是不代表就驳斥理论,甚至推翻伤寒论所遵循的内经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20: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9楼yunshuijun于2010-02-27 15:37发表的  :
伤寒论 其首先谈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疾病发生,当然要建立在常人基础上来谈六病脉证。您说的强人、…亡血家等等都是特立于一般症状之外的,由于体质差异或是宿病而必须特别对待的病症。这个并不妨碍原有六病定义和基础证型的区分。
…我认为伤寒有寒邪作祟,中风有风邪作祟。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善行数变,寒为阴邪,其性凝滞 。对应证侯也是一个为阳一个为阴,这种对应关系和十九病机的推理方式是一致的,由于体质因素,临床表现可以多种多样,不表现出来不代表其病证属性对应性是错误的。…中医正是基于这点,用取象比类从对应性去分析阴阳,把握阴阳。而不是一味去求致病之体。
在伤寒论里,不同病邪致病有不同对应的证侯特点,不同体质受病,表现出的证侯也是各有特点,我们不能片面执著于病邪和体质,一正一邪都是没有决定体相的。您说的“决定疾病性质和部位的,还是由其人自身的健康状态所决定,而不是由外邪所决定”是有抹煞外邪因素之意。您还说中风和伤寒都是名称而已,意为名不副实。我执意此名不虚,其透露出病因来源和疾病证侯对应。一阴一阳教人以别阴阳为要务。三部六病理论里面很让人气愤的除了把桂枝汤这样阳证方弄到厥阴阴证去了 ,还把麻黄汤弄到阳证,阴阳颠倒这样不混淆视界么?!八纲辨证以阴阳为主,如果连阴阳都分不清楚,那怎么说是继承和发展了伤寒论,这样实在是可笑啊!
“血气运行通畅,阴阳气相顺接,就是正气的表现;血气运行不通畅,阴阳气不相顺接,就产生邪气的表现”。这种观点明显受到现代医学动脉静脉的影响。
.......
有宿病者是有体质差异,常人也同样有体质差异,不然就不会有在感受外邪时,发生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的不同,而且还有初得病时就是少阴病。
麻黄汤证分明是太阳证,把太阳证看作是阴证,的确是“连阴阳都分不清楚”,然而我并没有觉得“这样实在是可笑啊!”,而是感到学习地严肃性,麻黄汤证在《伤寒论》里原本就是太阳证,而不是“三部六病理论…把麻黄汤弄到阳证”的,这一点一定要弄清楚。
我们的争论,一个认为是内因为主导,外因为条件;一个认为是外因为主导,内因为条件。就像唯物论与唯心论的问题,一万年也争论不清,肯定谁也不服谁,那么就让我们各自在实践中走自己的路吧。“三部六病学说”有很多学子都在学习,您也不要过于气愤。祝您学习顺利,心情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19: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厥阴病提纲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从厥阴证特点“气上冲”可以得出,桂枝汤是厥阴方。又,从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和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两条中可知,桂枝汤证、桂枝加桂汤证之气上冲的病理原因是是表部遭受寒邪,“针处被寒,核起而赤”,津液郁滞于表,变为表邪,加桂以增强发散表邪的作用。又从厥阴证“下之利不止”可知,桂枝汤证胃气偏寒(并表有邪闭),所以才有“气上冲”,其服法,“啜热稀粥”,也是为了温养胃气,以助药力(从厥阴病提纲证特点还可以看出,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五苓散等方,亦是厥阴方)。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是指太阳伤寒表实证,这个不应该有争议,因为少阳和阳明病,是恶热,而不是恶寒。柴胡证有往来寒热,套用于发热恶寒者,不合适,因为它有恶热的时候。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指什么?历来争议不休。那么先不作结论。往下读,发于阳者,七日愈,是说“七日”是表阳病行其经尽之期,那么发于阴,六日愈,与表阳病相对应的,只能是表阴病。所以,“六日”是表阴病行其经尽之期。
接下来,“风家”,是指太阳中风患者,应该没有疑问,总不能把太阳伤寒者叫作“风家”吧?那么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是说病发于阴者,六日一个周期过去了,虽然表解了,但是头目还不怎么清楚,那么到什么时候好呢?到第二个周期行其经尽的时候,就是十二日的时候。读到这里,就看出了,第7条中之六日愈,是指太阳中风六日愈。那么太阳中风者,是发于阴,至此,桂枝汤证是表阴证,应该就读出来了。
身大热,与身大寒,应是同时指医生触摸的感觉和患者自身的感觉。身大寒反欲得衣者,只有桂枝汤证有此反应。身大寒应是病人自身的感觉。因为不可能用触摸的方法鉴定病人的身大寒,如果触摸到病人的身上,感觉是大寒如冰,果如那样的话,病人早被冻死了,所以病人身大寒,是病人自身的感觉。而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只有桂枝汤证有这种表现,桂枝汤证发热,用体温计测量,我接诊过的病人中,其腋窝体温有高达41℃度以上的,但是用手触摸身上、头上时,却觉不出有那么热,不像麻黄汤证患者,若高达41度℃时,身上、脑袋上一摸上去就会感觉到烫手。四逆汤证身大寒,病人是紧紧的将衣被包裹在身上的。太阴病没有身大寒的证状。
身大热,反欲得衣者,是指麻黄汤证,更不应该有争议了。身大热,应是触摸的感觉,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只有麻黄汤证有这种情况,里阳病身大热,是不欲得衣的。里阴病没有触摸时感觉身大热的。少阴病有“里寒外热”者,其特点是“身反不恶寒”,身不恶寒,就不存在“欲得衣”和“不欲近衣”的问题。
桂枝汤证寒进时则恶寒无汗,热进时则烦热汗出,也反映了其厥阴证寒热错杂的病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发表于 2012-7-21 22: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思, 行者老师也说桂枝汤是厥阴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3649

积分

14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呼吸顺畅,是我努力要

Rank: 5Rank: 5

积分
3649
发表于 2012-7-21 23: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蓝天空 的帖子

蓝天空:两位老师都值得学习。胡老刘老等前辈的书肯定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胡老的学术里面肯定也有片面的地方,但其经验仍然值得学习。就伤寒论来说,有时看原文不看注解反倒更清楚些。道德经 .. (2010-02-23 21:25)
有趣,同感。这是我看到的最文雅最有涵养的争论,学到很多。两位都是有识之士。我的认识是把桂枝汤归为厥阴方,感觉不是很舒服。
呼吸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9 18:29 , Processed in 0.10928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