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727|回复: 4

[内科] 经方误案浅识(3)

[复制链接]

42

主题

1895

积分

25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龙蟠橘井

Rank: 5Rank: 5

积分
1895
发表于 2012-11-18 14: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小柴胡汤证和之不及

【俞长荣医案】友人某,微寒发热,目眩,胸胁苦满,持续多日不愈。自诊为少阳病,亦服过小柴胡汤,但所用柴胡系毛柴胡、银柴胡,后才用北柴胡八分,渐加至一钱,连服数剂,症状仍热。自认为证属少阳无疑,何以用小柴汤无效?虽非大病,但缠绵多日,苦恼异常。一日召我商痰。我说:仲师创立小柴胡汤,柴胡用量几乎三倍于参、芩,汝用柴胡不及他药之半。贬君为佐,将如何发挥柴胡除寒热、解半表半里之邪?他问:柴胡须用多少?我说:三钱。他笑云:宁愿再苦几日,不愿冒此大险。我正色云:汝以我为“追魂使者”耶?他默不言。后经劝强相加,始用北柴胡二钱,连服3剂而愈。
【来源】俞长荣.伤寒论汇要分析.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原文】《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分析】微寒发热,目眩,胸胁苦满,持续多日不愈,确为小柴汤证。然为何无效?是因其处方中柴胡剂量不足,故难以发挥作用。小柴胡汤原方中柴胡是主药,一定要重用,尤其是治疗典型的少阳证,更是如此。《神农本草经》载:柴胡性苦平,主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神农本草经》所载推陈致新的药物仅有二味,一是大黄,从血分而言;一是柴胡,从气分而言,足以说明柴胡用途之广。当今临床一些人使用经方效果不甚理想,便认为经方已过时(古方不能治今病),其实,许多情况下是因为药量的使用不当所造成的。用小柴胡汤之不当,或不遵原方配伍比例,误将柴胡与他药等量;或惟恐“柴胡劫肝阴”,而不敢用足其量;或竟视柴胡而畏,而不敢动用毫厘。若此,焉能取效?方药剂量是历代医家经历无数次临床验证而确定的,今天我们若不经过反复实践就轻易否定,未免轻率。

【启示】方剂配伍中重用君药的例子在《伤寒论》中很多,临证使用需认真对待,仔细研磨,而后方能有悟。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方币 +16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5
zhiban + 11 有启发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母亲突发呕吐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腹痛案

0

主题

98

积分

77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98
发表于 2012-11-18 17: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539

积分

87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539
发表于 2012-11-18 19: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经记载有推陈致新作用者共有三味:柴胡,大黄,硝石。
济舟堂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6

主题

2万

积分

5864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416
发表于 2012-11-18 20: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济舟堂主人 的帖子

济舟堂主人:本经记载有推陈致新作用者共有三味:柴胡,大黄,硝石。 (2012-11-18 19:59) 
消石主五藏积热,胃张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御览引云一名芒硝,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2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1-19 13: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 05:55 , Processed in 0.07469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