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696|回复: 5

[其他] 从一例头疼的治疗过程推演出的关于肾的结论

[复制链接]

113

主题

2204

积分

44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04
发表于 2012-10-27 06: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贴吧原帖:
五十多岁妇女,,已退休,左颞部疼痛,受凉后加重,生气后疼痛程度变化不明显。做过CT核磁共振,神经系统无异常,颈椎第34,45有增生,生理曲度正常。无其他不适,舌体正常,质淡,苔厚,略黄,脉弦细数。服用川芎茶调散,吴茱萸汤,附子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羚角钩藤汤,镇肝息风汤,天麻钩藤饮等加减方,基本无效,又采用针灸,效果仍不明显。恳请中医吧高手,为小女子指点迷津,提供思路。如有绝招,不愿公开发表者,可发消息于我,谢谢。


天虚子古传中医回复

“五十多岁妇女,,已退休,左颞部疼痛,受凉后加重,生气后疼痛程度变化不明显。
颈椎第34,45有增生,生理曲度正常。无其他不适,舌体正常,质淡,苔厚,略黄,脉弦细数。
服用川芎茶调散,吴茱萸汤,附子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羚角钩藤汤,镇肝息风汤,天麻钩藤饮等加减方,基本无效,又采用针灸,效果仍不明显。”
以上信息分析:
1 受凉后加重 预示升力受阻 会加重
2 生气后疼痛变化不明显,这个预示不是肝经的问题,也就是说疼痛不会因为肝气的过升而变化,那么和肝经没有太大关系
3 从所用方子看 可以排除阴虚所致头痛,也可以排除气虚头痛
4 关键信息是:左颞部疼痛,受凉后加重 左颞部预示一个升的部位,也预示阳位发生问题
5 在升的方向上已经排除了 阴化阳之肝的问题 那么还有一个阴升入阳的心经问题,对了就是少阴心经受寒阻塞,一受凉更阻塞,那么头更痛
6 颈椎第34,45有增生 增生如何产生的 寒凝在这里了。
7 方药: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10 附片5 细辛3 一次10--20毫升就行了

8 如果害怕 可以搜索百度 麻黄附子细辛汤 头痛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_百度文库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 - 内蒙古 中医药 麻黄 附子 辛汤 新用 张存 高兵 关键 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 咽痛 头痛; 痹证


原帖楼主:
108日根据广大吧友的意见,仙子组合了一张方子:
生麻黄10 制附子15先煎 细辛6 全蝎3
菖蒲10 郁金10 柴胡12 香附10
川芎12 生白芍30 桂枝6 地龙6


后效:
服用N付后,病人服用后,有效果,比以前的药的效果都好,但是还是痛。

后查阅资料,根据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的经验,给病人开了一张单方,里面只有一味药,而且是一味一般的中医大夫不经常使用的中药,病人服用的当天晚上,头痛程度就彻底缓解了,到现在基本没有头痛的感觉了,感叹中医的神奇治疗作用。
该单味药味 石楠叶 15 煎服。

天虚子古传中医:
病源探讨
1 始于少阴受寒,凝阻经脉,而初为少阴头痛
2 久以他法治之,渐至湿淤血瘀 故成头痛顽疾
去寒而不除淤 将留淤之病根
除淤而不去寒 则留寒之病源

组合了一张方子。病人服用后,有效果,比以前的药的效果都好,但是还是痛。-此即去寒未除淤,留淤之病根。
石楠叶:性味:性平,味辛、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补肾。用于风湿筋骨痛、阳痿遗精。功能主治:祛风,通络,益肾。用于风温痹痛,腰背酸痛,足膝无力,偏头痛。


天虚子古传中医再评:
石楠叶 苦入心 。叶象人之手,人手为心所主,故有手心主之说。

外寒入少阴,凝其经脉,久之外寒入阴位之肾。肾者极阴极寒之地,那么外寒对于极寒之肾而言却是热邪。为理解这一点,举例说明:零度的冰水混合物是寒,但这个寒对于零下三十度的冰雪气候却又是热。
以上即是天虚子所悟出之要点。
A 心
B 少阴上部
C 少阴下部 外寒阻塞少阴经 (此仍为寒)
D 极寒之肾外寒侵入反为热邪(此反作为热邪看)此阻塞了心阳下降入坎。心阳不降浮张于头,故少阴经的寒被麻黄附子细辛类方驱除了,但心阳仍下降不畅而聚浮于头,故头仍痛。
石楠叶,苦则入心而降心火,又能入肾,化肾之邪热。肾之邪热驱除,则阳降无阻。故头疼消。

以此论之,手印导致之精伤 遗精 阳痿等证,岂可单用辛温之类。又岂可单用扶补肾阳之巴戟仙茅之流。用苦寒咸寒当为一途。有色风病方药一例,可为之佐证。
关于色风病的治疗方药:

男女同房不慎受风高烧,面红目合,半昏迷状态,饮食不纳,茶水不入,六脉沉微欲绝,可以用此方治疗,书中称此方乃其业师重金购买,临床使用,救治不少  危重色感的病人。云此病实为伤寒论少阴症,房事后肾虚,不慎风邪直袭肾脏,故现脉细微,但欲寐,面红为戴阳,邪在肾而腰痛,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亦可,但不如投此方奇效平稳。
    金银花30克、生甘草20克、苦瓜干20克、鬼羽箭15克,水煎五成温服。
试看此方的理实为苦寒 甘寒之清热药。

【药名】金银花 
【性味归经】
甘,微苦,清香,辛,寒。归肺,胃,心,大肠经。

苦瓜干

苦瓜又名凉瓜,为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叶柄及花梗被柔毛;卷须腋生,不分叉。叶近圆形或近肾形,
苦瓜干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脾、胃经。消暑清热,解毒,健胃。用于癍痧发热,中暑,痢疾,目赤疼痛,痈肿丹毒,恶疮。用量515克。
  性味: 苦,寒,去毒凉血
据《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苦瓜青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熟则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生生编》记载,苦瓜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本草纲目》记载,苦瓜清心明目,益气解热

卫矛,又叫鬼箭羽、鬼箭、六月凌、四面锋、蓖箕柴、四棱树、山鸡条子、四面戟、见肿消、麻药。为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全年可采,割取枝条后,除去嫩枝及叶,晒干。或收集其翅状物,晒干。有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之功效

卫矛,木翅入药,称鬼箭羽,有破血、止痛、通经、泻下、杀虫等功效;  
释名: 鬼箭、神箭。
【性味】苦;辛;寒。
  《本经》:味苦,寒。
  《吴普本草》:苦,无毒。
  《药性论》:有小毒。
  《日华子本草》:味甘涩。
  《纲目》:味酸涩。
  【归经】:肝经。
  《本草撮要》:入足厥阴经。
【功效与作用】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主症瘕结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崩中漏下;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下;疝气;历节痹痛;疮肿;跌打伤痛;虫积腹痛;烫火伤;毒蛇咬伤。[5]
[sup] [/sup]
生甘草
性味归经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以此论之,手印导致之精伤 遗精阳痿等证,岂可单用辛温。岂可用单用扶补肾阳之巴戟仙茅之流。请参见色风病的治疗。
关于色风病的治疗方药:

男女同房不慎受风高烧,面红目合,半昏迷状态,饮食不纳,茶水不入,六脉沉微欲绝,可以用此方治疗,书中称此方乃其业师重金购买,临床使用,救治不少  危重色感的病人。云此病实为伤寒论少阴症,房事后肾虚,不慎风邪直袭肾脏,故现脉细微,但欲寐,面红为戴阳,邪在肾而腰痛,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亦可,但不如投此方奇效平稳。
     金银花30克、生甘草20克、苦瓜干20克、鬼羽箭15克,水煎五成温服。
试看此方的理实为苦寒 甘寒之清热药。

【药名】金银花 
【性味归经】
甘,微苦,清香,辛,寒。归肺,胃,心,大肠经。

苦瓜干

苦瓜又名凉瓜,为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叶柄及花梗被柔毛;卷须腋生,不分叉。叶近圆形或近肾形,
苦瓜干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脾、胃经。消暑清热,解毒,健胃。用于癍痧发热,中暑,痢疾,目赤疼痛,痈肿丹毒,恶疮。用量5~15克。
  性味: 苦,寒,去毒凉血
据《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苦瓜“青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熟则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生生编》记载,苦瓜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本草纲目》记载,苦瓜“清心明目,益气解热”。

卫矛,又叫鬼箭羽、鬼箭、六月凌、四面锋、蓖箕柴、四棱树、山鸡条子、四面戟、见肿消、麻药。为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全年可采,割取枝条后,除去嫩枝及叶,晒干。或收集其翅状物,晒干。有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之功效

卫矛,木翅入药,称“鬼箭羽”,有破血、止痛、通经、泻下、杀虫等功效;  
释名: 鬼箭、神箭。
【性味】苦;辛;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吴普本草》:苦,无毒。
  ③《药性论》:有小毒。
  ④《日华子本草》:味甘涩。
  ⑤《纲目》:味酸涩。
  【归经】:肝经。
  ①《本草撮要》:入足厥阴经。
【功效与作用】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主症瘕结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崩中漏下;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下;疝气;历节痹痛;疮肿;跌打伤痛;虫积腹痛;烫火伤;毒蛇咬伤。[5]
[sup] [/sup]
生甘草
性味归经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上一篇:关于葛根的“副作用”
下一篇:歪打正着治便秘
天虚子 古传中医 无极心法 http://blog.sina.com.cn/tianxuzi

69

主题

1663

积分

170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63
发表于 2012-10-27 08: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必巧立名目吧?
古传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51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0-27 12: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颇受启发,从另一面展示了水火相济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主题

8727

积分

1303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8727
发表于 2012-10-27 22: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2204

积分

44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0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23: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古传中医 古传者从内经而来
天虚子 古传中医 无极心法 http://blog.sina.com.cn/tianxuz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2204

积分

44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0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大篇文字 其实思想就一个

外寒入少阴,凝其经脉,久之外寒入阴位之肾。肾者极阴极寒之地,那么外寒对于极寒之肾而言却是热邪。为理解这一点,举例说明:零度的冰水混合物是寒,但这个寒对于零下三十度的冰雪气候却又是热。

以上即是天虚子所悟出之要点。
天虚子 古传中医 无极心法 http://blog.sina.com.cn/tianxuz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4 10:31 , Processed in 0.29466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