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357|回复: 23

[行医艺术] 问脉诊几度秋凉

[复制链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2-4-7 15: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paragraph]下文转自艾宁的《问中医几度秋凉》
  母亲是个中医。

  从我记事起,母亲总是被一大群病人包围着。来看病的人通常是一声不吭地坐在母亲面前,把手一伸,母亲便诊脉。摸了左手脉,又摸右手脉,之后看看舌苔……

  这像一场考试。估计全世界只有中医看病是病人掌握着看病的主动权。虽说是病人来求助于医生,却由病人先对医生进行能力测试,这个病人可以完全不懂医学,但却是权威的考官,因为他手里掌握着试题的正确答案。

  中医的诊室从来都是病人团团围坐在医生周围。医生给一人诊脉,大家全看着。于是,这考官就不是一个人而是全屋的病人,每个人的病都成为大家的趣味考题。

 
 诊完脉,轮到母亲答题了。她一样样说清病人的病症、感觉、起因、病理……病人像主考官一样绷着脸听着,渐渐地露出笑容,最后伸出大拇指赞道:“好脉条,好脉条啊!就你给治了,下药吧!”这时,一屋人也都展露出舒心的笑容。

  千百年来,中医就是在这样的检测下生存和发展的,这也是自然生成的法则。


  中医的拿手本事是说出病来,说不出来,说的不准,那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西医的看家本领是拿出病来,拿不出来病,让人看不到,那么西医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于是,中医要说出病在哪,病症和感觉,病的前因和后果等等。医生说的必须要与病人的感觉和症状吻合,得到病人的认可。比如我听母亲说病人出汗,应明白出汗有很多种,母亲会明确指出病人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什么样的汗。于是我明白了盗汗之所以叫盗汗就是人一醒汗就停。如果中医说不明白病,说的与病人的感觉和症状这一答案对不上,那么这个中医就被病人判错,也就无法将医生再当下去了。这就决定了中医注意整体,层层深入,注重事物间关系,抓住主要问题的特点。

  西医要给病人做透视、化验、检测等等,有时还要从人体上摘下一块组织做病理,或者干脆来个剖腹探查,怎么也得找到病——病变、病灶、病菌、病毒,也就是拿得出、看得见、测得到的具体的病。这决定了西医向精微方向发展,因为这是西医的立身之本。

  母亲说病说得准,不仅通过诊脉说出患者有什么病,还能说出什么时候会流行什么病。

  每到春季,母亲便会根据她对气候的感知开方让我去抓药,然后配制为成药,赶在流行病来到之前早做准备,她说到时现制药就来不及了。

  有一年春季,母亲也是这般催我早做准备。但给我印象颇深的是,她告诉我,这一年春天得病的将是孩子,症状是发烧、气喘,而且烧得两个脸蛋其中一个脸蛋红,另一个脸蛋却是白的。我不信,发烧怎么会是半边脸红?我从未注意到这一现象。母亲指着她开的方子中一味名为“葛根”的中药说,这味药就是这个方子的灵魂,将使疗效奇佳。

  我把药买回,粉碎、碾压、过筛,制成散剂,坐等病人上门。

  还没等病人上门,母亲又开方,让我再准备一付药。她说,流行病一旦暴发,一部分人会找中医用中药,另一部分人会到西医院住院治疗,而从西医院出院的孩子将会小脸青白、虚弱、厌食、啼哭不止……于是,其中的一部分还会再来找中医治,这付药就是给他们准备的。

  我正在配制第二付药时,第一批孩子如约而至了。让我大吃一惊的是:一个个烧得呼哧带喘的孩子全是一个脸蛋通红,另一个脸蛋是白的!

  病人来得太多了,我成了药剂师,忙着分发药品。很快,第一批药就分发光了,我又加紧赶制第二批药。这时,那些从医院住院回来的孩子也上来了。一个个小脸青白,啼哭不止。我又开始分发第二批药。
第二批药发放完了,这个春天就过去了。

  秋天,母亲也是备好药等病人来。当有病人问起病因时,母亲说:“你家是过日子人,过冬的准备做得太早了,‘十一’就封了门窗,早早就生了火……”病人惊道:“你怎么知道的啊?真是这样的,我家早早就封了窗户……”

  母亲不仅提前预见时令病,还根据人们的生活方式预知什么样人会得什么样病,也是提前备好药等病人上门。

  母亲有个大木头箱子,里面放着几十个瓶子,里面装着配好的药,瓶底贴着标签,写着“温胃散”、“护心丹”等药名。那时我以为这些药名是全国一个叫法,可后来在中成药中我并没有见到这些药,才知道是母亲自己的组方。

  有时母亲不在家,来了熟人喊胃疼,我要是认为这病是从寒凉上来的,也敢包上两包“温胃散”给人吃。但母亲有时会把两瓶中的药兑配到一起给病人吃,还可以搭配着早晚服用不同的药,这我就不行了。

  
如今的中医也很少像我母亲这样成批给人治病了。时令病、流行病、瘟疫,是母亲做医生时需要先行感知的。母亲治病很像一个作战指挥员,分清层次,主战场、分战场……她不仅仅针对一个个来到她面前的病人,更是针对人群,看人群疾病的整体走势。

  我之所以回忆有关母亲治病的事并不纯粹是忆旧,任何历史上的今天都是今天的历史,历史具有今天的意义,而时间是历史底片的显影剂,母亲当年备受家人责难的、连她自己也说不清的好多做法,到今天才显现出意义。我之所以用叙述的方式从我母亲开始谈中医,只想尽可能展示历史原貌,我相信形象的信息是全面的,事实自己会说话,我希望读者帮助我解读其中的意义,或者帮我判断我的解读是否正确。

母亲的生活是自得而快乐的。有时看母亲给女人摸脉,一副十分陶醉的神情,有几次她拉我让我摸脉:“你摸,多么欢快,多么喜庆,像春天的江水,这是喜脉啊。”我摸,只摸出这人没有心脏病,摸不出母亲感到的春之声圆舞曲。母亲还启发:“还很有阳刚之气,是个男孩……”人家一听乐坏了:“怀孕了,还是男孩?”母亲摸喜脉,不轻易说男女,是为了让我体会才说的,而我是为了不扫母亲兴才摸的。

  母亲治不孕症很出名,许多人来找她治。有一次,她给一个女人诊过脉后并不开药,只聊天。我那时对母亲看病不感兴趣,坐在一边看我的《十万个为什么》。那年代一般医院还没有心理医生一说,更没见过心理疗法。病人是位中学老师,很高雅的。谈着谈着,突然那老师大惊小怪地一喊吓我一跳,她拍手叫道:“天,我明白了。这么说,那些有作风问题的女人是因为有生理方面的要求?”那时还没有“性冷淡”这一说法。母亲诊脉摸出来了,正在启发,诱导她,她这是刚开了窍。
           女儿的师傅诊脉很有意思,他给人摸脉,把在一旁看的我给逗乐了。他对病人说:“你有胆囊炎、肾结石、子宫肌瘤、高血压……”病人不信,他就开检验单,让病人查。全都一一验证。
  真没想到,中医会这般发展。是呀,作为考官,如今许多病人来看中医时不是心怀答案,而是手拿标准答案———西医的检验单。对此,我并不为中医叫屈,因为中医在历史上一直是在不断检验下生存和发展的。
  女儿的师傅也用西医精确的量化指标时时与脉象、药量、药性做衡量对比,这使他比以往的中医人与西医有更多的结合点,对中医的诊脉、开药时时加以修正。
  中医就是在不断的校对、验证、修正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又信西医又信中医在老百姓身上是一点不矛盾,中国人既上西医院检查,又找中医诊脉的局面看似有病乱投医,其实并不盲目。大量的西医检验单为中医的诊断提供了参数,对这些检验单的二次利用是不是提高效率?是不是有利于中西医结合?
有一次,一个晚期癌症病人被她丈夫背到母亲这来了,母亲当然治不了,可这丈夫不肯接受妻子不治的现实,苦苦哀求母亲,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无奈,母亲给他开了一个古方,说是给病人吃老母猪肉 这个男人从农村买来一头已丧失生育能力的老母猪,杀了给妻子吃肉。这女人十分想活,加之对母亲的迷信,就努力地吃。到了医生宣判的死期,她没死。一头猪吃完了,一个冬天过去了,女人的病竟好了!两口子来谢母亲时,母亲一脸茫然,她反复自言自语:“这糟粕不是糟粕?”
  一位火车炉前工,由于生活不规律,得了很严重的胃病。由于带病坚持工作,吃药的效果也不好。母亲笑说,有一个“糟粕”方子治这病,说是备七口大缸,将稻草烧灰,填满大缸,用水浸泡,浸出物会有白色物质沉淀缸底,收集这七口大缸,可得一碗。将这一碗白色沉淀物服下,可治此病。


  听了这个方子,我和鲁迅对中医的看法再一次统一,觉得中医有疗效的方子也是从这些五花八门的方子中歪打正着地碰出来的。

  有一次,这个炉前工在外地发病,疼得死去活来,遇到一个老太太将小苏打调和了一碗让他吃下,他吃惊于怎么可以服用这么大剂量的小苏打?但疼极了,老太太又一个劲地鼓动他,他就吃了,结果就不疼了。又吃了两次,竟全好了,再没犯过。母亲听了,就念念不忘老要泡七缸稻草灰看看那白色物质是什么东西。

  我家的一个邻居是火车司机,刚40出头就得了很严重的哮喘。那时的火车司机总要探头看前面的信号灯,巨大的冷风灌得他根本受不了,只能在家休息。母亲给他治,告诉他要养,他这辈子不能再开火车了。有一次聊天时,说到中医的“吃啥补啥”,说人的肺功能弱可以用动物肺补,而在动物中肺功能强的非狗莫属,因为狗不出汗,狂奔后看它剧烈喘息就可知它的肺工作量很大。这个火车司机听了就与打狗队联系,要狗肺子吃。几十个狗肺子吃过之后,他重返工作岗位,又开上了火车,在冷风中一再探头,也没犯病。这令母亲十分惊异。母亲的惊异加深了我的印象。多年后,女儿的叔叔得了哮喘,一犯病得抢救,衣袋里装着激素,喘不上来气就得喷雾。我向狗肉馆要狗肺子,一天一只给他送,他就白水煮了吃。他病好了,我从未与他探讨过狗肺子到底起多大作用。

  我想,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临床经验的丰富,她对“糟粕”的否定渐渐产生了动摇。我从母亲的学习过程中看到,人的学习也是分阶段的,不能从人的学习内容判断人的学习正确与否,决定学习效果的还有方式。年轻人学习时常轻易断言优劣、对错,造成学习上的留一半、扔一半现象,使学习走偏。上了年纪后,多观察少判断,结果从 “愚昧”和“糟粕”中得到的启示往往要大于正统学术。由此可知,“愚昧”和“糟粕”不是没有价值,唯有上了年纪的人才能从中吸取营养,所以,对不理解的东西先行保全比彻底铲除要好。(这最后一段有木有意思--------你懂得!)





上一篇:提高凭脉断病的水平的方法&验证
下一篇:给江湖医生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54

主题

3528

积分

803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经方方证,六经相应

Rank: 8Rank: 8

积分
3528
发表于 2012-4-7 16: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52

积分

47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52
发表于 2012-4-7 16: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意思!民间中医吗?真的是中医在民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9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4-7 17: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亦读过此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2626

积分

633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26
发表于 2012-4-7 17: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喜欢艾宁的《问中医几度秋凉》,读过许多遍。

里面有大量对中医和西医的思考,是作者几十年来的感悟,很有深度。黄煌老师和论坛中读过此书的人对此书评价也很高。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436

橘井论坛的连载和讨论值得一看  http://bbs.etiandi.com/thread-26-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7 17: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035

积分

779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5
QQ
发表于 2012-4-7 18: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段很好看,引人入胜,我在网上找到了其完本(100节,带一个小篇)的《问中医几度秋凉》,未来得及先看,先发上来给大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4655

积分

244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腌老黑豆的脚后跟。

Rank: 5Rank: 5

积分
4655
QQ
发表于 2012-4-7 19: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7 20: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小裕版主发这么非常好一个帖子!平脉辨证甚至辨病(包括现代医学的病)并不神秘,伤寒学术体系中,平脉只是辨方证的方法之一。由于学者的偏颇爱好,才有善于脉诊者、善于望诊者、善于问诊者的区别,他们之间也不存在矛盾,只是个人的特长而已。联想到近期论坛因为我企望推广平脉辨证引起的种种风波,我真的很无语。我每天都在以上述帖子中描述的方式看病,从自己的临证体会与跟诊同道的实践进步,认为在当代中医中普及脉诊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缺乏师承,中医教育实实在在有这方面的缺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346

积分

3210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46
发表于 2012-4-7 21: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李可提到过有个人给老将军把脉可以知道他哪个位置有个弹片。[s:184]
六十岁前别写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1941

积分

105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41
QQ
发表于 2012-4-7 22: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脉诊几度秋凉
还须吾辈努力
经方学与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895

积分

25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龙蟠橘井

Rank: 5Rank: 5

积分
1895
发表于 2012-4-7 23: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百草王 的帖子

百草王:亦读过此书 (2012-04-07 17:03) 
这个回帖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积分

8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4-7 23: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吹吧,在这个感性的国度,老老实实做人,不吹牛就没市场,没分量。
吹吧,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既没制裁,还用啥敬畏,为了信仰编个谎,咱也成了革命好榜样。
赞一个,反智的大仙。
赞一个,神话的原型。
世界无奇不有,没了良知啥都行啊!
让你们这些老实人活该,一辈子成不了仙,为啥不向神看齐。
让你们讲理性的吐血,遭一辈子骂名不断,活在包围中成冤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2626

积分

633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26
发表于 2012-4-8 01: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具有理性思维的同道最好先读一些用现代物理学方法研究人体的著作,再来判断脉诊可能达到的高度。例如 研究脉诊仪的王唯工博士的著作《气的乐章》,研究生物物理学的张长琳教授的著作《人体的彩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731

积分

5502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731
发表于 2012-4-8 02: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很好,立意也很好,但毕竟是小说笔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8

积分

21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58
发表于 2012-4-8 08: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3390

积分

7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0
发表于 2012-4-8 10: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医与非世间医之间层次是不一样的。正如我们不能洞穿脏腑,而有的医生可以做到。我相信有这样的事情。我曾经去看本地的一位这样的人,她没有见过我母亲,却可以知道她的病情。
对于古人的记载,我们应当以谦虚的心态去尊重它,而不是无知的反对。虽然我们一生未必能达到那个境界。
想想张锡纯先生,他曾经力劝学医者要趺坐调息,现在有多少人在按他说的这样做呢。不去做,当然不可能达到那样的程度。
学医和医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掌握再多的知识不去行,顶多增一些疑惑罢了。
信解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1: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nobody 的帖子

nobody:记得李可提到过有个人给老将军把脉可以知道他哪个位置有个弹片。[s:184]  (2012-04-07 21:00) 
是梁秀清先生,他看脉,旁边放张纸,在那儿画图,最后画到肺这个地方了,他说你这个肺的左边有这么大块的东西,你去透视一下。出来一看,他左边有个肿瘤;还有一个将军去找他看病,其实也不是看病,本来是计划砸他那个牌子,说这个人太神了,肯定是一个江湖术士啊。这个将军进去以后,这个梁秀清一般不许病人讲话,他就看脉,看了半天以后啊,他说你这个背部太阳经第几个穴位那个部位啊,有一个异常的东西,不是你本来应该有的,这个将军就惊呆了,说我那是个弹片,正好在那个肺和心的中间。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659

积分

15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59
发表于 2012-4-8 12: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张锡纯先生,他曾经力劝学医者要趺坐调息,现在有多少人在按他说的这样做呢。不去做,当然不可能达到那样的程度。
学医和医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掌握再多的知识不去行,顶多增一些疑惑罢了。
这个对我的感觉!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积分

8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4-8 13: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黎小裕 的帖子

黎小裕:是梁秀清先生,他看脉,旁边放张纸,在那儿画图,最后画到肺这个地方了,他说你这个肺的左边有这么大块的东西,你去透视一下。出来一看,他左边有个肿瘤;还有一个将军去找他看病,其实 .. (2012-04-08 11:05) 
什么叫道听途说,嘿嘿!


民间的神话起源,据说是先民们的集体创作的成果,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千百年来民间的鬼神事迹何曾中断!仍在百姓中传播,拷问的是你有没有判断力,分辨力。

假如你是得道高僧,那如来佛祖就是你信仰的神灵,不因为常识而动摇。如果你是医生,那么你还得要区分,现实的释迦牟尼这个历史人,与天花乱坠的信仰偶像,哪些属事实,哪些属神话。

历史上耶稣这个“神灵”一旦被世人公认,那么怀有“有神论”世界观者,必能为耶稣“治愈”身心的恐惧。于是耶稣在现实中屡屡显“神迹”也就不奇怪,可到了最后,耶稣还是肉身与凡胎,难逃被杀的厄运。

联想到最近的牛皮人物之死,一点也不令人不感到意外。因为治疗癌症的“绝活”,一旦到了自己头上,就只能露馅了!先前其高徒中有“绝活”本事的多牛啊,这次也爱莫能助了。

自欺可以,欺人者大都不得好死,切记!切记!

回到正题,古人有“尽信书不如无书”之论,有“道听途说”之戒,更有“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之慎。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什么破事没碰到过,历史都可以被人篡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3: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御风引 的帖子

御风引:什么叫道听途说,嘿嘿!


民间的神话起源,据说是先民们的集体创作的成果,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千百年来民间的鬼神事迹何曾中断!仍在百姓中传播,拷问的是你有没有判断力 .. (2012-04-08 13:07)
老师批评的是,说的也实在,不过很多东西真的一时半伙很难说的清楚,世间之事参不透看不明的太多了,就像有神论和无神论一样,争论了N多年,一直也没个结果,信的觉得有,不信的到死都不会信,貌似变的神到底有没有有已经不重要了,反而重要的是对于神是否有的观念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2626

积分

633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26
发表于 2012-4-9 04: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r109 的帖子

r109:文章写得很好,立意也很好,但毕竟是小说笔法。 (2012-04-08 02:36)
小说笔法也能写出很深刻的道理,比如这一段

"如果孩子们都能按着自己的本性学习是最为理想的。可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就是要形成一个统一模式。科学思维如此地深入老师之心,使老师的工作内容就是给孩子铸造固定的思维模式。女儿上小学第一天回来就告诉我,老师说:“你们都是小树苗,得需要经常修理,打叉,不然你们就会长歪了。”没有几个孩子是天然符合科学思维要求的,于是老师们所要做的首先是否定孩子自己的思维,然后换上科学思维。孩子们是给修理直了,不仅自己的思维是直的,而且不允许别人“歪”。我当中学老师的时候学生就一致给我指出:“老师,你课讲得不对,课不是这样上的。”我感到惊奇:“你们是学生,竟然知道课该怎么讲?”所以,中医现在受攻击和打压是很正常的,我们的教育先否定自己又否定别人。认为只要秉持着科学就是正确的,就有修理别人的权力,甚至可以理直气壮地攻击和谩骂别人。这样一来,除了科学思维,哪里还有个性的、自由的思想存在?

讲课不应该是洗脑,而是引发思考。我读《论语》就是借鉴孔子的教学方式,循循善诱,引发学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学习乐趣。

如果人的天性是可以任人修理而不产生身心问题,那怎么教育倒也无妨。

朋友的孩子上小学,患了尿频的毛病,一节课上几次厕所,弄得老师不胜其烦,勒令家长给孩子看病。可几家医院走过了,却检查不出问题来。我说,是孩子精神太紧张所致,得让孩子放松。可如何让孩子放松呢?朋友想不出办法来。我告诉她,孩子的紧张源在老师这里。老师象凿子似的眼光看上孩子一眼就足可以令孩子紧张得上几次厕所了。但老师管理几十个孩子,想让她目光柔和,充满笑意也不太现实,毕竟工作太累了。我女儿上小学时,教室窗台上摆满了一盆盆盛开的花,讲台上摆的总是一盆开得最漂亮的,都是女儿上学时捧去的。老师上课前看看这些花,有时还要溱上去闻一闻。我对朋友说,要关心、体贴老师,让老师经常能从紧张的工作环境中超拔一下。比如,送她一些特殊的礼物,给一些及时的问候等。家长做老师的朋友可以柔化老师的目光。朋友说,这么给老师拍马屁,那不是太惯着孩子了吗?我说,这是对老师和你孩子的人文关怀。整个社会都在不断地给你孩子加压,而能保护他的人只有你一个,你不仅不能站到老师一边去,还应该把老师往你这边拉一拉。朋友按我说的去做了,孩子的毛病很快就好了,因为每当老师走过他身边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摸摸他的头。

把科学学了几十年的人往往学不了中医,要么说中医是伪科学,要么就说中医难学。一些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常常会问女儿的师傅:“中医怎么学?”女儿奇怪道:“他们这么一问,把中医弄得好象是很难学似的。其实中医是小孩子也可以学的东西,就象围棋,很小的孩子也可以下。一张《内经图》画得多么生动有趣,肾的部位画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子在车水,多形象啊!”女儿说她之所以不觉得中医难学,并不是她有什么学习方法或天份,只是没有思维障碍罢了,这完全得益于从小我没有“教育”她。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731

积分

5502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731
发表于 2012-4-9 04: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syzr 的帖子

syzr:小说笔法也能写出很深刻的道理,比如这一段

"如果孩子们都能按着自己的本性学习是最为理想的。可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就是要形成一个统一模式。科学思维如此地深入老师之心,使老师的工 .. (2012-04-09 04:07) 
我赞同!只要自己头脑清醒,就会具备甄别能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91

积分

44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91
发表于 2012-4-9 07: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致照顾孩子个性的教育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要牺牲家庭中某一个人的工作去学习系统教育学(或许可提前成为学生时代的必修课)配合老师共同探讨(但是不一定成功),医学领域或许也该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1 01:22 , Processed in 0.341223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