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061|回复: 10

[推荐] 不传之秘在用量

[复制链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0-12-15 16: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朱炳林          文章来源:《困学斋中医随笔》
       我读叶天士、徐灵胎诸名家医案,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但也有一事不得其解:诸家之医案为何都不曾留下药物用量?连秦伯未先生辑《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时,为求一律,也将用药分量概行删除。难道用量无关紧要,没有留传之价值?难道用量乃不传之秘,诸家著书立说尚有保守?莫非如《吴医汇讲》所说“不以分量明示后人者,盖欲令人活泼泼地临证权衡,毋胶柱而鼓瑟也”。 
    不管怎么说,辨证论治,环环相扣,一环都不可疏忽。即使辨证准确、论治周全、选方独到、用药精纯,而用量不达,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也断无佳效。清朝陈颂幕先生治一肿胀病人,予金匮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八分,附子一钱,甘草一钱二分,无效。邀吴鞠通先生治之。吴认为陈氏辨证不误,此病确属阳虚水停,选方用药也精纯不杂,取麻黄发表,附子扶阳,甘草和中。之所以无效,是用量不够。吴氏改麻黄为二两,熟附子一两六钱,炙甘草一两二钱,才取得较好疗效。(《吴鞠通医案》)重庆陈源生之母患巅顶剧痛,手足逆冷,胸口冷痛,时欲作呕,陈予吴茱萸汤治之,不料药后病增而吐剧,为此求教于其叔祖父陈济普。陈济普先生认为辨证无误,方亦对路,药后无效,在于吴茱萸的用量过重,减其半,并加黄连五分以制之,便一剂而安(《名老中医之路》)。从这一古一今两则医案看,用量过与不及,都不足以祛病。 
    古今名医,在精通药性、药物归经、四气五味的同时,没有不在用量上细加摸索的。 1984 年冬,全国不少专家学者聚会沧州,探讨张锡纯学术思想,对于张氏敢于实践验证,毫不保留地将药效体验的独得之秘公诸于世之精神,无不交口称赞。例如,甘遂专于行水,攻决为用,乃泄水之圣药,但其气寒而有毒,要发挥它的作用,必须掌握好用量。那么,甘遂的用量多少才合适呢?张氏决定试试,曾一次嚼服 3 克,未曾瞑眩, 只是连续泻下十多次,最后所食水谷尽出,但无其他异常现象, 始悟甘遂的通利降痰之力,数倍于芒硝、大黄,一般用量可由 1.5 克增至3 克,并无危险。又如石膏,张氏谓“治外感有实热者,直同金丹”,其用量,轻证必用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用至三、四量。再如用麻黄发表,张氏在沧州时,至多不过四钱,后南游至汉皋,才用二钱;迨北至奉天,有用至六钱始能出汗者,“此宜分其地点之寒热,视其身体之强弱;尤宜论其人或在风尘劳苦,或在屋内营生,随地随人斟酌定其所用之多寡,临证自无差谬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毋怪乎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申明:“凡治暴寒病,胸中茫无真见,虽用辛热,或以渐投,或行临制,时不待人,倏然而逝,医之罪也”是有深意的。 
    岳美中先生说过:“不理解组方的原意,不掌握药物的配伍和用量上的精巧之处,就是原则不明。失去了原则性,则谈不上灵活性。”(《岳美中医话》)方剂用量上有精巧处,这真是见道之言。试想,如弃用量不管,那么,同是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物组成的方子,何以区别共为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抑或厚朴大黄汤?一旦掌握了各自的用量,其攻下、除满或开胸泄饮之主治就不会张冠李戴,桂枝汤中的桂枝、白芍是等量的,如白芍用量重于桂枝,就变为桂枝加芍药汤;而桂枝重于芍药,就是桂枝加桂汤了,方不同,主治不同。小青龙汤中的干姜、细辛、五味子应等量使用,桂伎、芍药于疾病初起时可等量,病久渐虚,应芍药倍于桂枝,取小建中汤意。 
    完带汤是治白带的要方,其药物用量甚巧,白朮、山药各一两,白芍五钱,人参、车前子、苍朮各三钱,甘草一钱,而陈皮、荆芥、柴胡只用五、六分。这种重达一两,轻不及钱,用量悬殊,正是傅青主寓补于散,寄消于升,动静配合,相反相成的组方经验,用此方如不按此方用量,则难收利湿止带之效。类似完带汤这种用量奇特的例子,《石室秘录》中也有一方,药为白芍三两,当归三两,萝卜子一两,枳壳、槟榔、甘草、车前子各三钱。裘沛然先生治一赤白痢患者,在一系列治痢正规方失效情况下取用此方,没想到仅两剂便使日夜登厕近百次已臻危殆之患者得以病除。(《壶天散墨》)张仲景芍药甘草汤是等量的,刘渡舟先生的经验是芍药甘草用量 2:1 方有好疗效。据报道,加味生化汤可治子宫肥大,但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益母草、荆芥七味药中,如不知重用炮姜与炙甘草,便无明显疗效,中药用量真是一门颇深的学问,恐以毕生精力都不能穷尽其奥秘,著名中药学家叶橘泉先生早年提出的关于药量问题“希望有专人研究讨论之”,(《名老中医之路》)足见其用心良苦。




上一篇:说实话,现在无良中医越来越多!
下一篇:讨论此方治前列腺是否有效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33

主题

146

积分

91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6
发表于 2010-12-15 17: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http://hi.baidu.com/傷寒愛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2-15 18: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應該領會組方精神與人體癥狀的真正病因,要達到這個境界難度是很大的。向大師們、高手們學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3825

积分

146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刘志良

Rank: 5Rank: 5

积分
3825
发表于 2010-12-15 19: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用量真是一门颇深的学问,恐以毕生精力都不能穷尽其奥秘"

确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02

积分

57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2
发表于 2010-12-15 21: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乃真知灼见,篇首有仲景文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8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愿仲景之光照遍华夏大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0-12-15 21: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物用量可因病之轻重、体质之强弱、时令气候、居住环境、职业特点、药物质量等诸多因素考虑,考虑过多有误事。唉,只有多多临床,细心体会,穷其一生
了。我之愚见,不知各位是否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99

积分

47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9
发表于 2010-12-16 05: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用量真是一门颇深的学问,恐以毕生精力都不能穷尽其奥秘,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2-16 12: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此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899

积分

364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899
发表于 2010-12-16 12: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方剂当然有药量。方剂组成中不同药物担当作用不同,在药量上本有区别。如果主药用量不到,力量不足,即不足以为君;或者佐使药用量过大,喧宾夺主,方剂就失了主攻方向。这是讲相对药量。

关于处方中药物的绝对用量,也就是实际用量,则应当由病情轻重来决定。这是由医生实际临症时观察药症关系而灵活掌握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当变色龙伸出长舌将树叶上的昆虫粘住然后收回口中时,是那么精准,它是怎么做到的?是在观察中“直觉”到的。这必须由生命自身去把握,相互之间难以传授。所以教材上的常用剂量仅仅是个参照,供初学使用,而成熟的医生自然知道如何灵活控制剂量。

另外,对剂量的讲究,是有理论根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09: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楼(高山) 的帖子

说的好,直觉也是需要长期大量的锻炼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精准度的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625

积分

33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25
发表于 2016-8-12 15: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用量真是一门颇深的学问,恐以毕生精力都不能穷尽其奥秘,岳美中先生说过:“不理解组方的原意,不掌握药物的配伍和用量上的精巧之处,就是原则不明。失去了原则性,则谈不上灵活性。”如:1.完带汤是治白带的要方,其药物用量甚巧,白朮、山药各一两,白芍五钱,人参、车前子、苍朮各三钱,甘草一钱,而陈皮、荆芥、柴胡只用五、六分。这种重达一两,轻不及钱,用量悬殊,正是傅青主寓补于散,寄消于升,动静配合,相反相成的组方经验,用此方如不按此方用量,则难收利湿止带之效。2.《石室秘录》中有一方治赤白痢,药为白芍三两,当归三两,萝卜子一两,枳壳、槟榔、甘草、车前子各三钱。3.加味生化汤可治子宫肥大,但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益母草、荆芥七味药中,如不知重用炮姜与炙甘草,便无明显疗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9 16:20 , Processed in 0.33186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