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90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之释义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积分

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9 23:0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匮·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这其中“寒湿相得”不知何解,请高人指点一二。




上一篇:痉病的“气上冲胸”机理
下一篇:痉病病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6

主题

0

积分

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17:20:5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多捧场吧。多冷清啊。多多指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30

积分

3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30
QQ
板凳
发表于 2009-3-11 19:47:21 | 只看该作者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为仲祖文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为叔和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21:11: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先生关注。
若发其汗者以下为叔和之笔,何以见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5#
发表于 2009-3-13 14:39:55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寒湿相得”是病因病机,如果能解就解,如果难解就不要勉强去纠缠。岳美中老师说:“《伤寒》《金匮》,见其察证候不言病理,出方剂不言药性,从客观以立论,投药石以祛疾。”日本吉益东洞认为六经非《伤寒杂病论》原有的文字,是后来《内经》学派的医家所篡改.所以吉益东洞主张将《伤寒杂病论》中所有中医的病因、病机、病名一概删去.只留下光秃秃的方和证. 这就是《类聚方》。这就是“有是证用是方,用是药,即方证相应,药证相应”的研究。
芒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21:01:02 | 只看该作者
辨治而不知机理,只是医工(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3599

积分

60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9
7#
发表于 2009-3-13 22:31:44 | 只看该作者
你看,无意中吐露的一句:“辨治而不知机理,只是医工(匠),”,却全盘突出一副活脱脱的“士大夫”的心态------“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好一个“只是医工(匠)”, 就是“君子不器”现代文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8#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21:03:06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6楼loushaokun于2009-03-13 22:31发表的  :
    你看,无意中吐露的一句:“辨治而不知机理,只是医工(匠),”,却全盘突出一副活脱脱的“士大夫”的心态------“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好一个“只是医工(匠)”, 就是“君子不器”现代文本。
谢谢先生的指教。鄙人既不是士大夫,也不知“君子不器”,但我可以打比方:不知先生是为了吃饭而吃饭,还是为了不挨饿而吃饭。大家都知道不吃饭就会饥饿难忍这个道理,所以才会去吃饭的。
追根求源本来就是人类发展的原功力之一,不知先生同意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4 21:24 , Processed in 0.084224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