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95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太阴病合并桂枝茯苓丸证医案一则

[复制链接]

193

主题

2381

积分

178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21:5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某女得赤脸证3年,按黄老师讲的为圆脸,半夏体质。其人40多,面部红赤,便溏多年,食欲特好,下肢凉冷,面部红赤,百会穴处疼甚,耳根胀痛,得凉缓解,脾气急胆小,血压低收缩压90不到,睡眠差,小便清长而数,怕热口苦。服方他医凉血之方无效而徒增便溏。舌质胖,舌苔白腻,脉濡缓。关脉独浮而滑。小腹按之微硬时常痉挛。辨证血压低,下肢冷,面红,头痛得凉缓解为上面之气血不能下达下面,不是真正的热所以清热剂不适合,治法当引血下行。口苦更能证明为郁火。那么什么导致其气血不下行呢?关脉独浮而滑,脉濡缓,为湿阻中焦,上下不能交通。引血下行之经典方为桂枝茯苓丸,其人食欲好,虽有太阴亦可用桂枝,但桂枝茯苓丸能伤胃气,其人太阴不受。本人处方枝茯苓丸合桂枝加龙旨牡蛎汤,变方。桃仁伐太阴去掉,湿气重苔腻易芍药为木瓜,以龙骨牡蛎引气下行,气行作血行。处方桂枝10茯苓30丹皮10木瓜20炙甘草10太阴严重加炒苍术20生姜20红枣12枚。耳穴粘贴脾胃两穴,还不放心太阴病又加奥美拉唑(胃不适时备用),香砂养胃丸(中成药),服药前三小时先服香砂养胃丸,服药三天,赤面头痛明显好转,未胃脘不适,至第四天患者自行把贴耳之物拿掉后,,服药后胃有一点不适,服用奥美拉唑控制住了。六剂后赤面证消失,头不痛微胀。呵呵各位别一见口苦,失眠,耳后痛就想到柴胡加龙牡汤哦。




上一篇:求高手解惑
下一篇:大青龙汤的诱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9

主题

571

积分

129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71
沙发
发表于 2014-2-14 22:36:07 | 只看该作者
别一见口苦,失眠,耳后痛就想到柴胡加龙牡汤哦。  学习了
但愿杏花开满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664

积分

355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64
板凳
发表于 2014-2-15 16:39:3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不是心肾不交,上热下寒吗?黄芩,半夏,干姜,人参交通上下是否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865

积分

173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65
地板
发表于 2014-2-15 23:02:55 | 只看该作者
上口苦加下腹瀉,劉渡舟老的看家方是柴胡桂枝乾薑湯,愚個人亦同此見,常用此
法。本案中焦有濕,而柴胡桂枝乾薑湯去濕力度稍遜,故一般我要加白朮茯苓,有
臉紅加一味桑葉是不錯的(竹葉亦可),乾姜稍加量,平衡桑葉之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 22:26 , Processed in 0.072714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