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76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恳请黄老师帮忙(干燥性鼻咽炎,痛苦难忍)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积分

4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3:1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男    年龄:27   婚否:未婚
身高: 170      cm     体重:58      公斤
地址:    福建         
二、病证简述(附中医病历)
主诉症状:1咽部干燥紧绷  2.咽部充血明显,异物感强烈,晨起烧灼感 3.鼻子也干,没咽部明显 4.有腹胀,特别是坐车外出  4多梦易醒  5大便正常,夜尿频繁

西医诊断病名干燥性鼻咽炎

发病经过: 慢性咽炎四年有余,三年前加重,刚开始选择西医治疗,不但没有好转反而伤了脾胃,而后出现肠胃不适,恶心泛酸等症状,后经福建中医药大学脾胃专家治疗后,胃的问题明显改善,但咽喉鼻腔干燥越发明显而且出现眉心胀痛等症状,2010年6月在上海一三甲医院检查,说腺样体残存并摘了腺样体,眉心胀痛有所改善,但咽部更干了,而后在福建浙江上海看了多名名中医,大多养阴清热为主,只是稍微改善了鼻子干燥,咽喉没能缓解,最近找过福建省国医堂一退休院长,他说我是气虚为主,他的药只是稍微改善了腹胀等脾胃问题,但依然没法改善咽部的干燥紧绷。

用过哪些药物第一位医生主要以养阴清热活血为主,在他那看了一年,处方十来次,最后一次处方如下
北沙参15 玄参15 天冬15 麦冬15 干石斛12 生甘草10 百合15 忍冬藤30 炒丹皮10 茜草10 桑白皮10 茯苓10 瓜蒌皮10 蒲公英15 生哈壳30 黄连3 吴茱萸3 郁金10 绿梅花10 天花粉10 鱼腥草20 浙贝母10

第二位医生看了四次处方如下
11.9.15:僵蚕10 射干10 玄参15 麦冬15 甘草6 桔梗10 知母10 黄柏6 浙贝母15 郁金10 丹参30 三七超微(5)一包 山茱萸10 生地黄15 山
药20 砂仁超微(6)2包 青皮10
14剂
11.9.30:党参15 白术10 茯苓 10 甘草 6 桔梗10 玄参10 金银花10 射干10 僵蚕10 郁金10 路路通10 丝瓜络10 忍冬藤20 山豆根5 牡丹皮10
法夏10
枳壳10
5剂
11.10.05:生地黄15 麦冬10 甘草 6 桔梗10 玄参10 金银花10 射干10 僵蚕10 郁金10 路路通10 忍冬藤20 山豆根6 牡丹皮10 浙贝母15 姜黄
5 生牡蛎20
5剂
11.10.11:生地黄15 麦冬10 甘草 6 桔梗10 玄参10 金银花10 射干10 僵蚕10 郁金10 路路通10 忍冬藤20 山豆根6 牡丹皮10 浙贝母15 栀子6 黄柏6                       5剂

第三位医生认为我是心肾不交,只看过一次,处方7贴如下
生地30 黄连15 鸡骨草60 枣仁40 茵陈15 灵芝25 胡黄连12
附片12 柯子12 川芎8  磁石80 土茯苓30 黄柏30 苍术12 煅人中白10 青黛15 滑石20 连翘12 玄参12 蝉衣3 黄芩15 大贝母15 苦参12 生甘草2 川朴12 陈皮10 枳实20 川牛膝10 板蓝根10 六月雪60 制军5

第四医生看了我以前的病例,说我主要是气虚为主,看了四五次,其中两次处方如下
黄芪15 白术10 陈皮6 升麻6 柴胡6 党参10 当归10 白芍10
熟地12 木蝴蝶10 女贞子15 瓜蒌15 薏苡仁15 吴茱萸(制)3
黄连6 甘草3                             
                                            7贴
北沙参15 麦冬15 山茱萸10 茯苓15 泽泻10 准山15 牡丹皮6
生地黄15 黄芪15 升麻6 柴胡6 当归10 玉竹10 党参10 甘草3

期间也在网上咨询过诺干中医,网诊过程中,遇到一个自称火神的中医,他说我是上热下寒,先打开中焦再引火归元
他给我开的几次处方
桂枝尖20 生白术15 茯神15 法半夏20 南山楂20 石菖蒲20 陈皮 15 厚朴15 木蝴蝶15 炙甘草6 生姜50

制附片60 桂枝尖30 生白术15 茯神15 法半夏20  淫羊藿20 木蝴蝶20  西砂仁15炙甘草5 生姜50

制附片30 法半夏30克,厚朴30克,茯神20克,香附20,紫苏25克,白芍30克,薄荷15克(后下),甘草6,柴胡15克、薤白15 夏枯草15克、杭菊15克。 生姜9片

是否做过内脏手术:没有

既往病史: 有乙肝病史,但肝功能正常

三、头面症状
1、面色: 看不出
2、声音:正常
3、头: 曾近有过头胀,现在没事
4、眼(左右):干涩
近视眼 500度
5、耳(左右): 耳朵问题不大
6、齿: 龋齿明显
7、口:口干、口腔溃疡
口渴:喜热饮,饮不止渴
8、鼻:鼻子发干
9、咽喉:咽干、咽痛  
四、胸腹症状
心胸:胸满、胸闷、
腹(脐上):胀
小腹(脐下):胀
五、大小便
大便: 偏稀薄,粘腻,黄,一天一次
小便:夜尿频繁,色黄
六、四肢症状
手(左右):手干燥、手出汗 
腿(左右): 冬天会凉
膝(左右):  正常
足: 冬天凉
七、饮食起居
饮: 多  喜温
食:  少 喜欢粥  厌油腻
问睡眠: 多睡  多梦  噩梦 易醒
问体力: 精神不好,易疲倦
问寒热: 五官潮热,但是下肢冬天寒。
问汗: 容易出汗, 半夜盗汗
问七情: 思虑  
八、其他
经常有如下哪些症状?
(乏力倦怠     嗜卧    梦遗   发热   出汗   呕逆 恶心   烦躁)
九、舌象与脉象
舌象(重点叙述舌质和苔变化):

脉象:脉细或细弦或脉弦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10 收起 理由
zhiban + 10 黄师帮的是学中医的眼光、入门中医的途径。。。。。。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鼻咽炎!
下一篇:锦灯笼是什么中药呀,为何《中药学》教材中根本不收录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主题

0

积分

1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

积分
0
QQ
沙发
发表于 2013-2-4 14:15:35 | 只看该作者
用麻黄升麻汤试试 上热下寒正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39

积分

56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839
板凳
发表于 2013-2-4 14:35:49 | 只看该作者
详观资料,乌梅丸似可考虑 请你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祝你早日康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1092

积分

240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92
地板
发表于 2013-2-4 19:54:46 | 只看该作者
咽喉干可考虑麦门冬汤,喉中有异物,可考虑半夏厚朴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17

积分

12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7
5#
发表于 2013-2-4 20:35:37 | 只看该作者
胆火不舒上扰心神,木火刑金,兼内蓄食滞。
枳实15竹茹15姜半夏12陈皮10香稻芽12广藿香12
合欢皮10首乌藤10黄芩10浙贝12天花粉15黄连3
菊花12白蒺藜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6#
发表于 2013-2-4 21:24:00 | 只看该作者
除烦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4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7#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1:48:10 | 只看该作者

回 黄煌 的帖子

黄煌:除烦汤。 (2013-02-04 21:24) 
谢谢黄老师百忙之中回复,您能结合我的症状帮我开副方子吗?我想找个时间去南京找您面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4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8#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3:28:31 | 只看该作者
黄教授好,我想打算去南京找您面诊,可是医院的预约电话老是打不通,想问下,直接去医院早晨排队挂号,能挂得到号吗?另外,各位患者朋友有经验的也可以告知,,外地的,去南京也不容易,不想白跑一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4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9#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6:52:51 | 只看该作者
论坛里的各位中医好, 今天听人介绍 去找了一个民间的中医面诊了 他说的我没听太懂 大体上是说我主要是脾胃问题 心火 然后又说我肝的解毒功能下降 所以以前吃那么多养阴药 清热药都没有用 气虚的还稍微对路一些,开了个方子,各位分析下
{6GXQ_XR046L71S2F]P]SR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10#
发表于 2013-6-20 16:24:23 | 只看该作者
试试——五苓散。原方,少量,频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8 18:10 , Processed in 0.104703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