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73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仲景那个时代应用的桂枝基本上是现今的桂枝还是肉桂?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73

积分

39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7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13:1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关于仲景那个时代应用桂枝的问题,经方论坛里的学者汤一笑先生对桂枝的源流考据甚祥,这种求实求真的考据精神值得我学习。曾经又看过论坛里的学者黄煌先生的著述,黄煌先生基于他个人的临床实际著书说:张仲景当时所用的桂枝药证基本上就是当今我们所用的肉桂药证。关于桂枝的配伍应用原则,黄煌先生在其“张仲景50味药证”一书的第8页末后举例如下说:

“由于误用麻黄常导致心悸,汗多厥逆,所以,配伍桂枝以防止汗多亡阳,是仲景的用药原则,如大青龙汤,麻黄汤,葛根汤等。”

我对黄煌先生的如上说法感到很新颖很好奇,遂查资料并举麻黄汤中的桂枝配伍意义如下并罗列出来,请诸位朋友以各自的临床实际去拈择思考:

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药高级丛书,方剂学分册。

麻黄汤:

麻黄去节三两{9克},桂枝二两{6克},杏仁去皮尖70个{6克},甘草炙一两{3克}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踹。

主治:风寒束表,肺气失宣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踹,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论中言桂枝配麻黄的功用:

1,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卷二}:“桂枝味辛热,用辛热之气佐之散寒邪,用以为臣。”

2,吴昆{医方考卷一}:“佐以桂枝,取其解肌。”

3,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桂枝之条纵横,宛如经脉系络,能入心化液,通经络而出汗,为营份散解风寒之品。”

4,钱璜{伤寒溯源集卷一}:“其所以亦用桂枝,既欲泄脉中营内之寒邪,有不先开脉外一层之卫气乎?此皆仲景治方之妙,深得“内经”客者除之,结者散之,开之发之之意也。

5,舒诏{新增伤寒集注卷一}:“麻黄汤中用桂枝以外导于卫,此阴阳互根之妙也。后人不达,谬为麻黄性猛,必使桂枝以监之。此说一倡,误人多矣,将持有桂枝,则麻黄可肆用而无忌乎?。盖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邪出表,必假道于卫,用麻黄发出营份之邪,用桂枝接应卫外,正所以助麻黄而成发表之功,何为监耶?果而桂枝能监其风,伤风者,单用桂枝,岂不监住其邪乎?何以独擅发表驱风之力,且有逼汗亡阳之事也。且观大青龙得桂枝,则升腾变化,不可驾权矣。越婢汤免桂枝,其柔缓之性,则愈越女婢之外。可见桂枝实有助麻黄之能,而非所以监麻黄者也。”

6,汪昂{医方集解,发表之剂}:“桂枝辛温,能引营份之邪,达之肌表,桂入营血,能解肌,营卫和,始能作汗。”

7,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一}:“桂枝辛温发散,色赤入营,协同麻黄入营份,解散寒邪,随麻黄而出卫,汗之即已。”

8,张锡纯{医学冲中参西录下册}:“桂枝味辛性温,亦具有发表之力,而其所发表者,惟在肌肉之间,故善托肌肉中之寒外出,且{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上气咳逆吐吸,是桂枝不但能佐麻黄发表,兼能佐麻黄入肺定踹也。

9,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桂枝辛温,有发汗解表,温通血脉,化气行水之功。协助麻黄发汗,散其在表之寒,尤善温通血脉,合麻黄通调营卫,二药相须,,可使营卫得以宣通,气血畅行无阻。”

众多的古贤论述桂枝在麻黄汤中的功用里,有没有支持黄煌先生的观点呢?有两家,但这两家的论述在“中医药高级丛书,伤寒论分册”里是有述评的。水墨也罗列出来,供大家自己拈择思考:

10,吴谦{医宗金鉴,名医方论}“桂枝性温,味辛而甘,其能在固表。证属有余,故主以麻黄必胜之算也,监以桂枝制节之妙也。”

11,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上}:“桂枝和阳解肌,兼论其相制治之法,桂枝外监麻黄之发表,不使其大汗亡阳。”

述评:王氏“桂枝外监麻黄之发表,不使其大汗亡阳”之说,既与仲景立方本意相悖,又与临床研究相违,实难苟同。舒氏反驳有理。




上一篇:掌握方证病机是使用经典方剂的重要方法
下一篇:经方治疗三叉神经痛一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43

主题

2262

积分

83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62
QQ
沙发
发表于 2011-12-31 13:24:52 | 只看该作者
[s:184]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板凳
发表于 2011-12-31 13:31:19 | 只看该作者

Re:仲景那个时代应用的桂枝基本上现今的桂枝还是肉桂?

先生善于思考,不盲从名人之说,精神可嘉。努力考证,力求去伪存真,学风严谨,亦无疑是我辈楷模矣。

    奈何中医理论假说甚多,莫辨真伪者众,包括各代名家之说,莫不如此。我辈只有在实践中求证了。

   我的一个参加国家全科医师培训的重庆同学,原是几代中医家传,课余谓吾曰:现在中医教科书上对中药性味功能的描述,很多都是乱说!令不少同学为之瞠目!但他家传之医为当地有名的中医,传给他的理论与教科书上不同者很多。相仿的例子还有:《神龙本草》中的中药作用,不少与现在国家刊定的中医药学所述不同或相去甚远者也不鲜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73

积分

39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7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13:39:41 | 只看该作者
是的,如果有机会,我会系统论述神农本草经以及伤寒杂病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73

积分

39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73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13:40:18 | 只看该作者
向二位朋友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491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491
6#
发表于 2011-12-31 16:11:0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用过经方吗?
“述评:王氏“桂枝外监麻黄之发表,不使其大汗亡阳”之说,既与仲景立方本意相悖,又与临床研究相违,实难苟同。舒氏反驳有理。”
你凭什么知道王氏是“既与仲景立方本意相悖,又与临床研究相违,”
有谁敢说知道“仲景立方本意”?、
与谁的临床研究相违?
曲高和寡,君子失众;阳春白雪,小人朋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60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7#
发表于 2011-12-31 17:12:37 | 只看该作者
先生善于思考,不盲从名人之说,精神可嘉。努力考证,力求去伪存真,学风严谨,亦无疑是我辈楷模矣[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3390

积分

7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0
8#
发表于 2011-12-31 17:15:0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一下:麻黄发汗过多,心下悸,欲得按者用什么方子来治疗呢,用桂枝甘草汤,在火逆里面也是用桂枝甘草相配治疗心悸。或者大青龙汤发汗过多,用温粉粉之,好象宋代医家朱肱补充可以用牡蛎白术等药物来治疗。药证的推导是依仲景用药法的,不是象许多医家的空想,我想这个比麻黄桂枝相配之类的话来的更真切。因为仲圣就是这样用的。
麻桂相配增强发汗,有临床依据可以,有仲景用药法也可以,如果单取麻桂再加别的药以为即是活用经方,与其这样,个人觉得倒不如用麻黄汤原方的好。
伤寒论注家那么多,古代方剂的方义有多少是臆想的,有多少是临床真正观察并总结出来的,真有点不得而知。方剂学的教材一律用君臣佐使解释方义,信口编来,僵化的解释模式,未必能真正领悟个中三昧。
药证,方证,要去临床上验证,实证,不是空对空,古代医家真正的对临床的理论总结与这种信口胡言有天壤之别,不可以把二者混为一谈。甄别这些东西是学习中医著作时必须时刻注意的一个问题。
再有,传抄古代医家的东西就要指点述评,我觉得是对前人著作的不负责任,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对学习该书的人的不负责任。所以这些述评本身的学术价值非常值得怀疑。
信解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520

积分

41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20
9#
发表于 2011-12-31 23:34:40 | 只看该作者
1,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卷二}:“桂枝味辛热,用辛热之气佐之散寒邪,用以为臣。”
辛热的药很多,为什么就选了桂枝?说清楚了吗。为什么用二两,不用二两一,二两五,二两九

2,吴昆{医方考卷一}:“佐以桂枝,取其解肌。”
此处解什么肌?难道这个中药的性能在这里,你规定他在这里只能起这个作用吗?你是造物主阿

3,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桂枝之条纵横,宛如经脉系络,能入心化液,通经络而出汗,为营份散解风寒之品。”
怎么看到桂枝入心化液?怎么化的心液?何谓心液?
4,钱璜{伤寒溯源集卷一}:“其所以亦用桂枝,既欲泄脉中营内之寒邪,有不先开脉外一层之卫气乎?此皆仲景治方之妙,深得“内经”客者除之,结者散之,开之发之之意也。
脉外一层卫气用桂枝都可以开,这个气那个气还是和铁轨一样彼此隔阂分明?天啊,那这个人是成了千层酥饼啦
5,舒诏{新增伤寒集注卷一}:“麻黄汤中用桂枝以外导于卫,此阴阳互根之妙也。后人不达,谬为麻黄性猛,必使桂枝以监之。此说一倡,误人多矣,将持有桂枝,则麻黄可肆用而无忌乎?。盖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邪出表,必假道于卫,用麻黄发出营份之邪,用桂枝接应卫外,正所以助麻黄而成发表之功,何为监耶?果而桂枝能监其风,伤风者,单用桂枝,岂不监住其邪乎?何以独擅发表驱风之力,且有逼汗亡阳之事也。且观大青龙得桂枝,则升腾变化,不可驾权矣。越婢汤免桂枝,其柔缓之性,则愈越女婢之外。可见桂枝实有助麻黄之能,而非所以监麻黄者也。”
这句话楼主读明白了吗?
6,汪昂{医方集解,发表之剂}:“桂枝辛温,能引营份之邪,达之肌表,桂入营血,能解肌,营卫和,始能作汗。”
没有桂枝就出不了汗?

7,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一}:“桂枝辛温发散,色赤入营,协同麻黄入营份,解散寒邪,随麻黄而出卫,汗之即已。”
怎么判定这个红色的就能陪伴麻黄入了营?红色的药多了去了。。。。苏丹红也入营咯
8,张锡纯{医学冲中参西录下册}:“桂枝味辛性温,亦具有发表之力,而其所发表者,惟在肌肉之间,故善托肌肉中之寒外出,且{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上气咳逆吐吸,是桂枝不但能佐麻黄发表,兼能佐麻黄入肺定踹也。
里解释了用桂枝的本质吗?味辛性温,亦具发表力的药还少吗?干吗不用别的药?谁说不能用别的药

9,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桂枝辛温,有发汗解表,温通血脉,化气行水之功。协助麻黄发汗,散其在表之寒,尤善温通血脉,合麻黄通调营卫,二药相须,,可使营卫得以宣通,气血畅行无阻。”
除了重复古人的话还有什么?
要我们自己思索掂量,我很愚昧,思不起来,楼主才秀,慨然叹吁

楼主大可不必含沙射影,标题所言, 文章所指,又有何义,发散思维,离题千里,古人所言,非尽珠玉,千人一面,天下太平,自欺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969

积分

178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宁静致远,学贵沉潜。

Rank: 3Rank: 3

积分
969
10#
发表于 2012-1-1 12:00:47 | 只看该作者
乱花渐欲迷人眼,要不做个动物模型,给动物人工造成麻黄汤症,分别给予麻黄汤,麻黄汤减去桂枝汤 看看动物们的反应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1-7 19:42:16 | 只看该作者
古人讲的全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4 22:11 , Processed in 0.083844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