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89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桂枝汤和麻黄汤恶寒在临床上的区别?

[复制链接]

32

主题

1008

积分

177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1:1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人说麻黄汤之恶寒,加衣被也不能减其寒,而加衣被可减桂枝汤之恶寒!!
有人说桂枝汤之恶寒才是加衣被不能减其寒,而加衣被可减麻黄汤之恶寒!!
还有三阴之恶寒是怎样的,请大家指教!




上一篇:凤翅医话——面瘫不愈寻经方
下一篇:乌梅丸【转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沙发
发表于 2011-11-6 14:22:17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们来看仲景师大论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由此我们对阴证恶寒与阳证恶寒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轮廓。大致在于有热与无热。
   此不过是就病变属性划分上的概念。舍弃了偶然性而视其一般而论。阴证不必绝对无热,麻黄附子细辛汤就有“反发热”。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是说太阳病之初有未发热而先恶寒者,不可误认为“发于阴也”。
   对于第一问我们是否先从桂枝证与麻黄证之区别入手,看是否能简捷说明。
   桂枝汤本证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大论13条)”它与麻黄汤的共有证是什么呢,四证头痛(太阳本证),发热,恶风与麻黄证同。剩下了什么,只有汗出一证了。而麻黄证与桂枝证的鉴别正是无汗与有汗,依据是大论第17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误令误也。”。据此脉紧无汗之恶寒禁桂枝汤。当以麻黄汤。同是感冒,应用汗法,但须审清症状,是脉缓自汗,还是脉紧无汗,以别方剂。,由此可证实,桂麻二证不是轻重两级,乃其病理不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008

积分

177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08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5:21:24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好多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家认为,桂枝汤和麻黄汤之恶寒是不一样的,李国栋老师就这样认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地板
发表于 2011-11-6 17:09:02 | 只看该作者
说的是,桂枝证汗腺开而不闭,麻黄证汗腺紧闭不开,前者是汗水蒸发带走热量。后者为皮肤血液或液体减少引起恶寒-----体内温度上升以补充皮肤温度。
  桂枝汤,麻黄汤证两种病理机制虽尚不得尽知,而临床经验不能加大桂枝汤量以愈麻黄证。亦不能减少麻黄汤以疗桂枝汤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1-6 19:54:44 | 只看该作者
麻黄汤恶寒是加了衣被仍恶寒;桂枝汤也是如此,但一会儿觉得热,需要恨不得脱衣踢被。
三阴证不叫恶寒,叫畏寒,加了衣被则舒服。
寒热错杂还有一种情况:平时常觉得下肢冷,是附子证;一会儿又觉得身上热,是桂枝证。方如乌梅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008

积分

177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08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3:19:34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4楼十世遗风于2011-11-06 19:54发表的  :
麻黄汤恶寒是加了衣被仍恶寒;桂枝汤也是如此,但一会儿觉得热,需要恨不得脱衣踢被。
三阴证不叫恶寒,叫畏寒,加了衣被则舒服。
寒热错杂还有一种情况:平时常觉得下肢冷,是附子证;一会儿又觉得身上热,是桂枝证。方如乌梅丸。
请问,三阴病畏寒和太阳病畏寒的机理各是什么?临床上怎样辨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2-6 11:51:33 | 只看该作者
太阳和三阴证恶寒区别,首先要搞清桂枝汤归经。
按刘老学说,桂枝汤归厥阴,我认为是对的。这样好讨论了。
恶寒只有两因素
血供障碍,属实证,麻黄汤;
血液不足,属虚,桂枝汤;但此时也有实证,故是虚实互见。
三阴证除桂枝汤当归四逆汤等少数方,都兼有阳虚,为阴阳两虚。
少阳病也会恶寒。阳明病恶寒,我还小,没见过。
恶寒有实战意义,不要见到恶寒无发热病人,都叫阳虚用附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

积分

98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1
8#
发表于 2011-12-6 14:10:3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是动力不足;一个是动力传输有问题,结果造成一个整体弱;一个局部故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4 04:39 , Processed in 0.085342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