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25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流] 解惑

[复制链接]

11

主题

338

积分

50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16:2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下近日钻研胡老著作,有些问题不甚明了,请贤达指教为谢:
按胡老的思想,辨六经其实就是辨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再接着辨方证,那么对于寒热错杂的证型,应当怎样看呢?比如半夏泻心汤证,按胡老的意思,应该辨里热还是里寒?要知道寒热作为一组对立的病性,是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部位的。但如果从脏腑角度看就似乎能解释,如裴永清先生在他的《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中就说这是胃热脾寒。但胡老讲伤寒,不从脏腑讲,这是众所周知的,那么他会把这个证型归为八纲的哪类呢?这是在下的疑惑之一,请达者教我,不胜感激。




上一篇:请大家推荐中医书籍限3本
下一篇:温知堂治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0

主题

0

积分

5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沙发
发表于 2010-9-26 17:17:37 | 只看该作者
太阴阳明合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224

积分

7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大道至简,行医悟道。

Rank: 4

积分
1224
板凳
发表于 2010-9-26 17:56:19 | 只看该作者
曾经听过胡老的伤寒讲座,确实部分内容不敢苟同,于是决定不继续听下去。
经方医师在株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38

积分

50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38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21:10:52 | 只看该作者
多谢解答。但是根据胡老的八纲分类,阳明属里阳证,太阴属里阴证,太阴阳明同是里证,怎么可能同时具有阴阳属性?除非太阴阳明分属不同部位,但胡老是不讲脏腑的,而且两者都归为里这一部位,所以以胡老的观点,半夏泻心汤证属太阴阳明合病似乎讲不通,但若从脏脏角度看,如阳明属胃,太阴属脾,似乎就能讲通了。请贤达继续赐教。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5502

积分

166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治外感如将,疗内伤如

Rank: 6Rank: 6

积分
5502
5#
发表于 2010-9-26 21:29:14 | 只看该作者
此方属于厥阴病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051

积分

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51
6#
发表于 2010-9-26 21:35:37 | 只看该作者
每一种学说就等于是一盏灯,它不可能照遍寰宇的每一个角落。在这盏灯照不到的地方,必须由另外的明灯来照耀。当然,在那遥远的地方,也可以依稀看到你那盏灯微弱的光亮,但一定是模糊不清的。只有思想僵化的人才会老抱着原先的那盏灯,而对近处的明灯视而不见。

这是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可是许多笨学生象疯魔一样处处用伤寒体系来辨证论治,而视中医学整个体系中其他学说体系如无物。我看你能走多远!

你可以认为伤寒体系不讲脏腑辨证,但你可以放下这个体系,另用脏腑辨证呀。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伤寒辨证体系本来是为我们所用的,可是有些人反过来为伤寒体系而活着。

伤寒六经辨证实质是八纲,这不错。可是脏腑辨证也讲八纲。这之间的关系弄明白了吗?就证候的相兼错杂关系而言,脏腑辨证要比六经辨证更容易表达。

伤寒六经辨证本为外感急性病而设,对于内伤杂病,用六经辨证相当勉强,常常牵强附会。肯定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又会抬出“疗效是硬道理”的标语牌子来。其实仲景当年著《伤寒卒病论》,所用的药方与杂病方来源相同。可以说仲景是借杂病方而治伤寒,后人又借伤寒方而治杂病(回归)。你那个疗效是来自药方,而不是六经辨证。你那个“方证对应”本来就不需要六经概念,只对条文就行了。不信你试试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21 00:33 , Processed in 0.075153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