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718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误用真武汤案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1 23: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转自: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linzhengshiyanlu/115-6-2.html

“刘某,女,66岁,忻口村人。有痰饮夙疾,每届寒冬,便咳嗽哮喘。今春咳喘水肿,四肢厥冷,余用真武汤加姜、辛、味获愈。至冬,病发如故,卧床已月余矣,咳嗽喘促,倚息不得卧。一身尽肿,目窠如水晶,腹胀甚,小便不利,四肢厥冷,唇舌青紫,边呈齿痕,苔白厚腻,脉沉略数。

西医诊断: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经强心利尿、抗感染治疗不效。余见水肿肢厥势甚,额面黧黑,色夭不泽,水踞火位,有克无生,知病入膏肓,殊难逆挽。然死里求生,扶危拯困,医之任也。惧招怨尤,坐视待毙,亦非余之秉性。遂拟真武汤加桂枝救之:

附子10g桂枝6g 白术15g 茯苓30g 白芍10g 生姜10片一剂

药后症状不减,次日复诊时,见床头放有啃残黄梨,询知口干思冷,痰量少,质稠不畅。至此,方知诊断有误,此非单纯阳虚水气不化,乃阳损及阴,阴阳两虚,水饮内停,复又化热之证也。拟真武汤合生脉饮,药未煎好,痰涌于喉,遂辞世矣。

按:观此案,姑且不论病入膏肓,为和缓不医之证。

就其症状分析,究系何证?从水肿、小便不利、四肢厥冷看,为阳虚水气不化。然阳虚水饮不化,应口不干,或口干不思饮,更不思冷,咳唾之痰涎应清冷稀沫,而非痰质黏稠。综合全症辨识,应属阳微阴竭,水饮内盛,兼有化热之证。口干思冷,痰稠不畅,此二症状,只要详细询问,不难得知,所憾者,余只看到阳虚水气不化一面,便复蹈故辙。设初诊时便阴阳双补,利水逐垢,或许尚可挽救。

鼓瑟不可胶柱,索骥岂能按图!教训之深,故而志之。

李映淮老师评语:从症状、年龄、病史看,确属危重之证,终将不治。究其死因:一、正衰邪盛,救治无效;二、诊断有误;三、用药欠妥,或药力不足,杯水车薪,缓不济急。

逐年冬季发病,病情无疑一年更比一年重,前者用真武汤病情好转,此次又水肿肢厥,仍为阳虚水饮不化。而脉数、痰稠思冷则为饮邪化热。痰稠思冷,询之即知,竟然疏忽,教训也。真武汤为治阳虚水饮不化之方,并非补剂,虚弱之体,应加人参,或合生脉饮为宜。”


愚评:四肢厥冷、额面黧黑,此为阳气外绝之死证。阳虚厥逆者忌桂。如《伤寒论》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29条原本没有阳虚厥逆,也没有阴虚咽中干,只有阴虚心烦。“反与桂枝,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乃为阴更虚,不仅心烦,而且咽中干,以致阴虚及阳,出现了阳虚厥逆、躁动、吐逆。作甘草干姜汤与之,甘草救阴,以解咽中干、心烦;干姜救阳,以解厥逆、躁动、吐逆。上例真武汤案,四肢厥冷、面色黧黑,是阳气外绝。阳根于阴,反与桂枝,必损阴气,出现“口干思冷,痰量少,质稠不畅”。此口干,比29条咽中干为甚;思冷,并不是化热,而是阴气虚极。“拟真武汤合生脉饮,药未煎好,痰涌于喉,遂辞世矣。”痰涌于喉,就是阳虚吐逆。





上一篇:再议太阳病欲解时不是欲解除时
下一篇:风家十二日愈释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1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5: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误用真武汤案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20-6-2 13:37
  [真武汤]中的“生姜”不也是“攻表发汗”的吗,用了10片,按通常大小其重量当有20-30克,而桂枝仅用了6 ...

“今春咳喘水肿,四肢厥冷,余用真武汤加姜、辛、味获愈。”真武汤加姜辛味,是生姜干姜都用上了。
“至冬,病发如故。”是咳嗽哮喘如故。但可以肯定的是,“每届寒冬,便咳嗽哮喘。”一定不是额面黧黑。
“鼓瑟不可胶柱,索骥岂能按图!教训之深,故而志之。”总结教训,就要总结缘由。
“四肢厥逆、额面黧黑”,此为阳气亡绝,不治之证。与真武汤加桂,虽未得救,却也说不上治疗失败。但是,施救者并没有明白桂枝特性。其用桂枝,可能是针对“唇舌青紫”,欲以桂枝通阳。但是,桂枝通阳,是用于阳郁手足烦热,如太阳病中风,一定是阳气郁滞手足发热。小建中汤证与桂枝,也是“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咽干口燥是芍药胶饴证,小建中汤证并没有阳虚水肿。又如温经汤方用桂枝,其证也是“手掌烦热,唇口干燥”,其证也没有阳虚水肿。当归四逆汤用桂枝,其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是血虚厥寒,不是阳虚厥寒。阳虚厥寒,脉细欲绝者,必吐利。
“四逆厥冷,额面黧黑,一身尽肿,目窠如水晶,腹胀甚,小便不利”,此为阳气虚极,万万禁不起桂枝通阳。

另,真武汤用生姜,不是发汗,而是除心下之水。如原文曰:“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8: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误用真武汤案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20-6-2 16:15
  谢谢李老师详解。
  金匮[木防己汤](桂枝、人参、生石膏、木防己)所主之证,也有其人喘满、面色 ...

木防己汤证是胃气实,上焦热,热伤血气所以脉沉,故用人参补血气,如白虎加人参汤一样。胃气实,所以不吐利,也不会四肢厥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8: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误用真武汤案

李国栋 发表于 2020-6-2 18:07
木防己汤证是胃气实,上焦热,热伤血气所以脉沉,故用人参补血气,如白虎加人参汤一样。胃气实,所以不吐 ...

胃气实者,不会手足厥冷,也不会小便不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5#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8: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误用真武汤案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20-6-2 18:18
  个人看法:
  桂枝与生姜的功效类似,除了发汗解表外,都有化气散水之效,只是通阳之力均大于温阳 ...

苓桂剂,手足不厥冷;理中汤证吐利,脐上筑者,手足亦不厥冷。假如吐利,手足厥冷者,必为四逆汤主之。
主贴四肢厥冷,额面黧黑,一身尽肿,腹胀甚,小便不利,阳亡危象无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6#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9: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误用真武汤案

李国栋 发表于 2020-6-2 18:54
苓桂剂,手足不厥冷;理中汤证吐利,脐上筑者,手足亦不厥冷。假如吐利,手足厥冷者,必为四逆汤主之。
...

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没有吐利,就要急温之,不可拖延,一定是手足厥冷,否则没有急温之的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2 14:43 , Processed in 0.073149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