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gfyk

[药证]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复制链接]

6

主题

2205

积分

522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05
发表于 2017-6-24 20: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ongtao 于 2017-6-24 20:20 编辑

我不知道大家是如何论及芍药的,其实芍药总的说来,因为是常用的中药,其功用就两点,一个是破阴分之气结,一个在表收敛卫气入营分,就这两个主要的功效。大凡常用中药,你必须了解其阴阳之性,下药才可以有的放矢,因为常用药很难以具体的症状来定药。不然论及本篇胸满与芍药,其实直接来讲根本没有什么太多的联系,为什么你,因为造成胸满的原因很多,差别极大,用此来分别芍药,几乎是天方夜谭。
      论及胸满可以,难道可以忽视“下后,脉促”,这里本不是误下,是因为有表但是必须先下的特殊情形,不管怎样,下后出现了胸满,但是现在出现问题,胸满的具体是什么呢,是因为外邪内陷上焦不运之胸满(虽然没有到结胸,但是小心可能是其前兆),或是下后中气虚而不运之胸满呢。故而问题很多很多,故而胸满与芍药没有什么直接联系,此时借助脉象脉促,可见此时的病人的素禀是下后,没有伤阳,反而伤阴,阴有所不足,阳有多亢奋而出现脉象促。此时方剂中,芍药就对里镇有所妨碍,因为阴分有所不足,在用芍药破阴,就是犯了虚虚之戒。故而去掉,平常大可无需去掉,因为此方是治表,张仲景之所以去掉,是因为到了脉促胸满的地步才去之,情况特殊。即是到了脉数胸不舒,也无需去掉,因为芍药在桂枝汤也有其攻用,去掉之后对桂枝汤的疗效打折扣,但是此时于里证有妨碍,情况又是特殊到了脉促,而采取的方法。
     换句话说,论及胸满可以,但是必须联系脉促,合在一块才可以辩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8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8
 楼主| 发表于 2017-6-24 21: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songtao 发表于 2017-6-24 20:11
我不知道大家是如何论及芍药的,其实芍药总的说来,因为是常用的中药,其功用就两点,一个是破阴分之气结, ...

之前他医诊为素体阴虚。
用了芍药后出现心率不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894
发表于 2017-6-24 23: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李国栋 发表于 2017-6-24 17:58
“以经解经”是不是远离临床的理论思辨,取决于对经典的熟悉程度和有没有一定的临床基础。若有一定的临床 ...
条文越简单,内涵越深刻。若能吃透全文,就不会觉得简单了。

  赞同李老师的看法。郝万山教授讲解条文时常联系临床经验和案例进行分析,所以生动形象,让没有临床基础的学生也能深入而明确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894
发表于 2017-6-24 23: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17-6-25 08:19 编辑
gfyk 发表于 2017-6-24 19:45
郝万山确实强调了半夏泻心汤证中有脾寒
“  半夏泻心汤是半夏泻心,生姜泻心,甘草泻心这三个方子的代表 ...

  我理解“半夏泻心泻证”的“脾寒”是相对于“上热”来说的,不是真正的太阴病寒化证的脾寒下利,只是病位在脾,下利的主要原因是湿热之邪陷于脾胃,其证候偏实。就像“肾着汤证”的“腰及下肢沉重”,是因寒湿困滞“肾之府”和肾外围经络所致,而非肾本脏阳虚;也像“桂枝加芍药汤证”的“腹满时痛”,是误下使表邪内陷太阴,脾络血瘀寒凝所致,而非脾本脏阳虚寒痛。
  “半夏泻心泻证”因为湿热阻滞中焦、心下痞满,使气血升降不畅,心火下行受阻而致上热,下焦气血空虚、又被湿热所困,所以致脾虚而下利。
  “半夏泻心泻证”的证机在于“湿热中阻”,芩连祛湿热病机得解,人参健胃除“心下痞”中焦得通,“上热下寒”的问题就解决了。用干姜止下利,其药理一是除湿,二是温通太阴脉络以助脾运,有引气血下行的作用,就像肉桂温肾潜阳、引火归原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8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8
 楼主| 发表于 2017-6-25 09: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道不远人。
如果中医如此复杂,难免望而生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6-25 16: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gfyk 发表于 2017-6-25 09:32
相信道不远人。
如果中医如此复杂,难免望而生畏。

五行八卦之类,专坑聪明人,望而生畏者反倒是安全的[s:1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894
发表于 2017-6-25 19: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gfyk 发表于 2017-6-25 09:32
相信道不远人。
如果中医如此复杂,难免望而生畏。

  中医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积累太丰厚了,历代的医书典籍真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
  罗大伦博士曾说自己读白了少年头(服了很长时间的[二至丸]终于治好了),读出了“心动悸、脉结代”(用一剂[炙甘草汤]就见了疗效)。

  《道德经》讲天地之道、人世之道;《黄帝内金·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讲养生之道;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讲为医之道……它们的篇幅都很简短,只有区区几千甚至几百个字。
  但《伤寒论》《金匮要略》讲的是“治病之术”,合起来大约有5万字左右。后世的《本草纲目》等著作字数就更多了。
  
  记得JT叔叔谭杰中曾说:“我们的人生不够长,要去修行《伤寒论》中的学问,即使能够日进千里的进步,可能都没有办法在死前把它玩透、拼凑回当初那个最精髓的完整程序。但是,多活一天,多究一天,就会感到有赚到。”
  
  道是价值观,术是方法论;道是术的目的,术是道的载体;道勿疑其简,术不厌其精。
  “道”需一生去思悟与践行;“术”要一世去钻研与磨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8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8
 楼主| 发表于 2017-6-25 22: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coorus 发表于 2017-6-25 16:08
五行八卦之类,专坑聪明人,望而生畏者反倒是安全的

让伤寒的归伤寒,内经的归内经,
想要用内经系统的王官之学一统中医天下,
需要极高的造诣,否则
结果就是一个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090

积分

182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90
发表于 2017-6-26 09: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6-24 13:35
看来不在一个路数,最好莫交流。无对也无措。两位主论入门途径不一样,所得结论也有异,正常。若有知其 ...

您这心平气和的话确实说的有理。
伤寒论的边在下自认确实理解太浅薄,我激动的不是对这个案例的判断,真正令我气愤的是一些著名的医家带动着一群人否定对病理医理的研究与追求,仅追求表面的方证相应。也许我是不懂伤寒论,但起码我知道研究的方向的对错。而我之所以有这个结论,因为我作为一个病家最近这5年来就是这种理论下的受害者,也因此走上中医爱好者的道路。
我只是一介爱好者,不懂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但这些名声在外的人影响就太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090

积分

182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90
发表于 2017-6-26 09: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6-24 13:46
梦回杏林,coorus 都是论坛佼佼者,从他们辨析中能学到很多东西。但不在一个频道,争不出个子午,对有 ...

从您对佼佼者的举例来看,恐怕也只有您淡定的心境值得一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090

积分

182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90
发表于 2017-6-26 09: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gfyk 发表于 2017-6-25 22:19
让伤寒的归伤寒,内经的归内经,
想要用内经系统的王官之学一统中医天下,
需要极高的造诣,否则

当今的名医中,也只有姚梅龄比较接近你说的境界,看过他的视频和文章,体会到名家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6-26 10: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orus 于 2017-6-26 10:31 编辑

很多人觉得方证相应不谈病理,对号入座就行了,这个误会真是根深蒂固。为什么我反对那些“喘去麻黄”、“腹满去术”、“腹痛去黄芩”之类?因为这些都是方证相应所不容许的,证是证据,喘、腹满、腹痛、头痛、胸闷……这些都不构成完整的证据。而五行医家所标榜的“心阳虚”、“肝阴虚”之类,更谈不上证据,全是胸中臆测,他们却说那叫做病理病机。要说病理病机,西医研究得多,虽然并不成功,但人家踏实得多,比如太阳病为何恶寒?西医说得比中医清楚,只是他们不大会治。我批判五行,首先做到的是比绝大多数五行医家都懂五行、更会用五行,要批判方证药证,也请先通达之。

在仲景而言,所谓辨证,并不追究发病的原因,也不设立严格的病名,而是把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辨认为六病及寒热、食水痰血脓等用药用方的证据,辨是辨认,不是思辨。这是要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8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8
 楼主| 发表于 2017-6-26 10: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coorus 发表于 2017-6-26 10:08
很多人觉得方证相应不谈病理,对号入座就行了,这个误会真是根深蒂固。为什么我反对那些“喘去麻黄”、“腹 ...

举个例子。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你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6-26 11: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gfyk 发表于 2017-6-26 10:43
举个例子。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你的意思。

说个最简单的大方向的辨证。很多人治耳朵的病都用小柴胡,往往效果不错,理由是耳朵是少阳经所过。但是按照六病辨证,有效的理由就不是这样说了。太阳病在表,正邪战场在体表,阳明病在里,正邪战场在消化道,而少阳病在表里之间,人体各孔窍就成为邪气的出路,少阳为阳病,所以表现为孔窍的热象,往往有“口苦、咽干、目眩”,其实鼻炎、口腔溃疡、痔疮、小便黄等,都要考虑少阳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8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8
 楼主| 发表于 2017-6-26 13: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coorus 发表于 2017-6-26 11:21
说个最简单的大方向的辨证。很多人治耳朵的病都用小柴胡,往往效果不错,理由是耳朵是少阳经所过。但是按 ...

胡、冯一派提出,给六经病起个其他的名字也无所谓,比如叫123456,不妨碍用这派的方法治疗。
刘渡舟认为六经和六病相同,并非没有关系,还举过例子。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想兼通,是很难的。也难免 不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8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8
 楼主| 发表于 2017-6-26 13: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本帖最后由 gfyk 于 2017-6-26 14:24 编辑
coorus 发表于 2017-6-26 11:21
说个最简单的大方向的辨证。很多人治耳朵的病都用小柴胡,往往效果不错,理由是耳朵是少阳经所过。但是按 ...

半表半里的概念是成无己提出的,伤寒论上只说过半在里半在外。
半表半里暗示病分成三层,伤寒论原文似乎暗指病位只有两层。
按成无己的解释,少阳病是表没病,里也没病,而是是中间层病了;按伤寒论的原文,少阳病是里病了,外也病了。
所以李士懋说,少阳病不是病位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8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8
 楼主| 发表于 2017-6-26 15: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八纲的角度说,非表即里。
有表证,病位在表,这是可以的;
有里证,病位在里,也是可以的;
病人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病位半在里,半在外,也是可以的。
但是,半表半里这个病位在哪里?
伤寒论形成的时代,对事物的认识一般是一分为二的。八纲就是一个代表理论。
请问,秦汉时期的一分为三的理论,谁能举出例子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6-26 16: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gfyk 发表于 2017-6-26 13:30
半表半里的概念是成无己提出的,伤寒论上只说过半在里半在外。
半表半里暗示病分成三层,伤寒论原文似乎暗 ...

“半在里半在外”,这句话根据148条的上下文看,其实指的既不是少阳病,也不是小柴胡汤证,而是指小柴胡汤可以治疗这种里证外证都有的病,它说的是“必有表,复有里也……可与小柴胡汤”,而少阳病到底是什么病,从本条条文是看不出来的。
小柴胡汤中有治里证的药——人参,但是并没有治外证的药,而根据条文,虽然小柴胡汤不治外证,但外证也能好,这点也确实是符合临床实际的。条文说的是“可与”,不是“主之”,是不是有别的办法呢?有人就主张用柴胡桂枝汤更合适,我比较赞同。

264、265、266条对少阳病稍有解释,但其实解释的仍然都是小柴胡汤证,不能等同于少阳病,唯一的线索是说少阳病不可汗、吐、下,那三阳病还能怎么治?我认为只剩下一个:清热。这样就得到两个推论:1、少阳病非外证,非里证,非里外兼有证;2、黄芩才是少阳主药。那少阳病位能不能算在表里之间?我认为答案并不是那么重要。

六经与六病看起来很像有对应关系,否则也不会那么容易被附会了,但由于伤寒论的语境实在跟六经系统天差地别,互相掣肘的地方是更多的,就像貉子和浣熊,乍看很像,其实根本是不同科的动物,硬要兼容并蓄,恐怕吃力不讨好,当然,在学问之外,这样做是有好处的,两边都不得罪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8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8
 楼主| 发表于 2017-6-26 18: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coorus 发表于 2017-6-26 16:00
“半在里半在外”,这句话根据148条的上下文看,其实指的既不是少阳病,也不是小柴胡汤证,而是指小柴胡 ...

娄绍坤曾经在演讲中说过,黄芩汤如何发展成柴胡汤。
不过,依旧无法认同半表半里病位的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6-26 18:44:04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gfyk 发表于 2017-6-26 18:03
娄绍坤曾经在演讲中说过,黄芩汤如何发展成柴胡汤。
不过,依旧无法认同半表半里病位的存在。
...

这可能跟你对“里”的理解有关,你认为里是指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8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8
 楼主| 发表于 2017-6-26 19: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coorus 发表于 2017-6-26 18:44
这可能跟你对“里”的理解有关,你认为里是指什么?

你觉得表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894
发表于 2017-6-26 19: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dangouseboy 发表于 2017-6-26 09:19
您这心平气和的话确实说的有理。
伤寒论的边在下自认确实理解太浅薄,我激动的不是对这个案例的判断,真 ...
  否定对病理医理的研究与追求,仅追求表面的方证相应。也许我是不懂伤寒论,但起码我知道研究的方向的对错。

  “方证体系”规范,“方证辨识”直观,“方证运用”简单,“方证相应”效佳(相对于时方)!
  “方证”既是伤寒论的大门(引刘渡舟先生所言),又是经方医学的优势(黄煌教授:经方好,好在有方证)。
  所以要推广经方、复兴经方,就要发挥“经方有方证”的优势,方证“规范、直观、简单、效佳”,对于普通民众解决日常病痛、对于基层医生迅速提高医术来说,都是莫大的实惠,这就是“经方的魅力”。
  而时方和医经不是轻盈的燕子,是无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从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望闻问切、脏腑辨证,到百余味药物、几十首方剂,再到常见证候、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一般人是没有这种耐心的。最后实际疗效还不好说,就更没有吸引力了。
  学会用方证就入了伤寒之门,相当于及格的60分。但修行靠个人,到了擅于运用方证,就达到了优秀的80分。然而要想再提高就非常困难了,只有深入探求方证背后的病机和药理,才可能做到“明伤寒之理而百病皆通”。还要“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才能把握现代疾病的规律,适应当下民众的需求。有了这样的医术和学识,自然会有一定的建树了。
  然而医者云云,大师渺渺。一个执着的人,如果他过于自以为是,就会止步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人生第一重境界;突破了自负,但缺乏机遇和天赋,也只好徘徊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人生第二重境界;能“蓦然回首”发现“那人却在灯火澜栅处”者,凤毛麟角。不说千年才出了一部伤寒,一位仲圣,就看现代真正的伤寒大家,也是屈指可数。
  黄煌教授推广经方时主讲方证、少讲医理,一是因为方证实在可靠,二是因为听众是普通人和基层医生,他也是深入研究医理的,举两段黄师{经方杂谈}中的论述(摘自《经方的魅力》):
  麻杏石甘汤主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这段经文太简略,不能深入理解本方。试想肺心病心衰也会汗出而喘无大热,能用麻杏石甘汤吗?显然不行!这里的喘是支气管痉挛的哮喘,此汗出也多局限于头部,无大热者,提示感染性疾病中毒症状不严重,而过敏性疾病多无大热。据此,可以认为麻杏石甘汤的经典主治是支气管哮喘。
  (可以认为[四逆散]是)解除痉挛、急迫、疼痛之方。所主之疼痛,不局限于腹中痛与胁下痛。所主之痉挛也不限于胃肠痉挛,“四逆” 即是血管痉挛,哮喘即是支气管痉挛。所主之急迫,菌痢的里急后重是急迫,尿路感染的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感,不尽感又何尝不是急迫!其三,四逆散治疗多为平滑肌疾病。不管是胃肠病,还是血管病、支气管病乃至子宫疾病,共同的病理解剖学属性都是平滑肌病变。平滑机的收缩与舒张极易受情绪影响,很容易出现痉挛状态,这种痉挛状态的反复发作,与柴胡证“往来”的特征相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8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8
 楼主| 发表于 2017-6-26 21: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coorus 发表于 2017-6-26 18:44
这可能跟你对“里”的理解有关,你认为里是指什么?

我隐约知道里证是什么。但不知道里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894
发表于 2017-6-26 21: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coorus 发表于 2017-6-26 11:21
说个最简单的大方向的辨证。很多人治耳朵的病都用小柴胡,往往效果不错,理由是耳朵是少阳经所过。但是按 ...
说个最简单的大方向的辨证。很多人治耳朵的病都用小柴胡,往往效果不错,理由是耳朵是少阳经所过。但是按照六病辨证,有效的理由就不是这样说了。太阳病在表,正邪战场在体表,阳明病在里,正邪战场在消化道,而少阳病在表里之间,人体各孔窍就成为邪气的出路,少阳为阳病,所以表现为孔窍的热象,往往有“口苦、咽干、目眩”,其实鼻炎、口腔溃疡、痔疮、小便黄等,都要考虑少阳病。

  老师这个辨证思路真够宏观整体的,因为少阳在半表半里,孔窍又是勾通表里的,所以孔窍发热就要考虑少阳病。

  少阳病不可汗、吐、下,那三阳病还能怎么治?我认为只剩下一个:清热。这样就得到两个推论:1、少阳病非外证,非里证,非里外兼有证;2、黄芩才是少阳主药

  “黄芩才是少阳主药”?
  少阳在“半表半里”,少阳又是“一阳、小阳”,所以少阳是人体“气血出入表里”、“病证阴阳转化”的枢机,少阳病的本质是“枢机不利”,少阳病的特征是“往来寒热”,少阳病的治法怎么可能是“清热”?

  愚以为“通利枢机”才能“和解少阳”,柴胡才是少阳病的主药。
  《神农本草经》说:“柴胡味苦,平。主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可见柴胡是疏气行滞的解热药,而有治胸胁苦满的特能。

  [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柴胡黄芩比”都是“8:3”,这种配比相当合理。
  太阳表证已解,邪气入内与正气交争于半表半里而出现往来寒热,致使邪郁少阳、枢机不利,这是少阳病的主要的病机
  柴胡黄芩8:3,柴胡多于黄芩,疏热散邪>凉血解毒。以疏通少阳枢机为主,因势利导,用柴胡、生姜使大部分热邪、湿邪透散出去,再用黄芩解除已入血分的热邪,用半夏化掉痰邪,同时生姜还能和胃、半夏还能止呕。
  这种治法很有智慧,可谓四两拔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
  若多用黄芩,如同以“进屋清剿”为主,难免会多打烂一些“坛坛罐罐”,病邪虽然得除,正气也多耗伤。
  从《伤寒论》“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可以看出:病进少阳,正气本已不支,护正而退邪尤为重要,所以[小柴胡汤]中还有3味益正的药,即人参、大枣、和炙甘草,体现了仲师治病攻邪时始终不忘“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的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6-27 10: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gfyk 发表于 2017-6-26 21:02
我隐约知道里证是什么。但不知道里是什么。

在伤寒论中,里是指“胃”,这个“胃”跟我们今天说的胃不同,它指的是胃以下消化道,包括整个肠道,但食管、咽、口腔不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6-27 11: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7-6-26 21:08
  老师这个辨证思路真够宏观整体的,因为少阳在半表半里,孔窍又是勾通表里的,所以孔窍发热就要考虑 ...

1、我没说“孔窍是勾通表里的”,我说的是:孔窍是表里之间邪气的出路。同时请注意,我用的是“表里之间”这个词,而不说“半表半里”。

2、少阳病治法是清热,这点是从伤寒论中读解出来的,不考虑内经和任何注家的说法。不过,内经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火气盛,正当清热,内经派不是应该非常支持这个说法吗?

3、在伤寒论中,柴胡常用于表证,可能有防表证入里的功能,这说明柴胡的药效兼顾太阳少阳,甚至还兼顾阳明,横跨三阳,所以不妨说它是枢机之药,但“通利枢机”和“和解少阳”之类的黑话完全是用词不当。

4、柴胡这么好用,那为何仍说黄芩是少阳主药?这是因为存在“无柴胡证的少阳病”,相关的方子如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五个泻心汤、白头翁汤、黄连汤、栀子类方等,非常多,其中,黄芩“主诸热”,是一个普适性的清热药,所以不妨把它作为少阳主药。有人甚至把白虎汤也算作少阳病方,也不无道理。

我的方法是以伤寒解伤寒,所以很多对注家理论习以为常的人,习惯了太阳蓄水、和解少阳、少阴热化之类的说法,对伤寒论本身反而探究得比较少,可能非常看不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6-27 12: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coorus 发表于 2017-6-27 11:45
1、我没说“孔窍是勾通表里的”,我说的是:孔窍是表里之间邪气的出路。同时请注意,我用的是“表里之间 ...

支持。
少阳病位在胸腹腔,即胸腹腔中脏腑之热证、实证属少阳。如心包、肝、胆、胰、肾和膀胱以及女子包等都在胸腹腔内,这些脏腑之病证为实热者属少阳,反之属少阴。胸腹腔中邪气的出路或从外解,或从里解。例如230条小柴胡汤证“身濈然汗出而解”,就是病从外解。黄连阿胶汤证是重用黄连四两泻火出里。黄连阿胶汤证为少阳证,不是少阴热化证,因为从原文看不出少阴热化的踪迹。
感受伤寒外邪,之所以会出现六种病证,根本原因是每个人的禀赋或体质类型不同而决定的,或由误治、失治造成了不同的病证。少阴病黄连阿胶汤证原文没有误治失治的交代,少阴病大承气汤证也没有误治失治的交代,如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从原文看不出有误治失治,那么少阴虚寒体质怎么会转化为少阳或阳明热证?其实曰少阴病,是在少阴时辰上得病,就是这么简单。少阴病黄连阿胶汤证是在少阴时辰上得病为少阳证,少阴病大承气汤证是在少阴时辰上得病为阳明证,不是少阴热化证,没有那么复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894
发表于 2017-6-27 14: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coorus 发表于 2017-6-27 11:45
1、我没说“孔窍是勾通表里的”,我说的是:孔窍是表里之间邪气的出路。同时请注意,我用的是“表里之间 ...
1、我没说“孔窍是勾通表里的”,我说的是:孔窍是表里之间邪气的出路。同时请注意,我用的是“表里之间”这个词,而不说“半表半里”。

2、少阳病治法是清热,这点是从伤寒论中读解出来的,不考虑内经和任何注家的说法。不过,内经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火气盛,正当清热,内经派不是应该非常支持这个说法吗?

3、在伤寒论中,柴胡常用于表证,可能有防表证入里的功能,这说明柴胡的药效兼顾太阳少阳,甚至还兼顾阳明,横跨三阳,所以不妨说它是枢机之药,但“通利枢机”和“和解少阳”之类的黑话完全是用词不当。

4、柴胡这么好用,那为何仍说黄芩是少阳主药?这是因为存在“无柴胡证的少阳病”,相关的方子如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五个泻心汤、白头翁汤、黄连汤、栀子类方等,非常多,其中,黄芩“主诸热”,是一个普适性的清热药,所以不妨把它作为少阳主药。有人甚至把白虎汤也算作少阳病方,也不无道理。

我的方法是以伤寒解伤寒,所以很多对注家理论习以为常的人,习惯了太阳蓄水、和解少阳、少阴热化之类的说法,对伤寒论本身反而探究得比较少,可能非常看不惯。

  第一点是我理解不准确,抱歉抱歉。

  第二点、我不是“内经派”,内经伤寒各有其用,我侧重于研习伤寒,探求伤寒自身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兼包并蓄。少阳是初阳一阳,阳明火气更盛吧。

  第三点,和解法的概念,伤寒论原文中有:“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阳明病腑实热象不盛(舌上苔白)而见少阳证(胁下硬满、呕),病机是少阳枢机不利,上焦津液不得下,用[小柴胡汤]通利少阳而和阳明胃气,“身然出汗而解”是少阳枢机通畅之后里热透散出去的反应。
  戴北山说“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小柴胡汤]里面,清凉有黄苓、温热有生姜;疏散有柴胡、敛补有参枣,可谓“和解”之法。

  第四点、[黄芩汤]是热毒已入血分致使肠痹下利,当然要用凉血解毒药黄芩了;[三黄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血热妄行故也用黄芩。生姜、半夏、甘草三个泻心汤是寒热和解剂,有黄芩也有干姜,用黄芩也是清血热,没有往来寒热的柴胡证,故去柴胡,病位从胸胁(苦满)转移到心下(痞),故加黄连清热燥湿消痞。
  黄芩是凉血解毒的药,如果说少阳病的主要表现为血热,那黄芩的确可以说是少阳病的主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8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8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4: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coorus 发表于 2017-6-27 10:25
在伤寒论中,里是指“胃”,这个“胃”跟我们今天说的胃不同,它指的是胃以下消化道,包括整个肠道,但食 ...

用解剖学的术语说,是这样对应的:
咽等于咽;胸中等于咽到胸骨剑突;心下等于解剖学上的胃和胆;胃等于小肠大肠。对吧?
那请问:表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894
发表于 2017-6-27 17: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少阳病位在胸腹腔,即胸腹腔中脏腑之热证、实证属少阳。如心包、肝、胆、胰、肾和膀胱以及女子包等都在胸腹腔内,这些脏腑之病证为实热者属少阳,反之属少阴。胸腹腔中邪气的出路或从外解,或从里解。例如230条小柴胡汤证“身濈然汗出而解”,就是病从外解。黄连阿胶汤证是重用黄连四两泻火出里。黄连阿胶汤证为少阳证,不是少阴热化证,因为从原文看不出少阴热化的踪迹。
感受伤寒外邪,之所以会出现六种病证,根本原因是每个人的禀赋或体质类型不同而决定的,或由误治、失治造成了不同的病证。少阴病黄连阿胶汤证原文没有误治失治的交代,少阴病大承气汤证也没有误治失治的交代,如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从原文看不出有误治失治,那么少阴虚寒体质怎么会转化为少阳或阳明热证?其实曰少阴病,是在少阴时辰上得病,就是这么简单。少阴病黄连阿胶汤证是在少阴时辰上得病为少阳证,少阴病大承气汤证是在少阴时辰上得病为阳明证,不是少阴热化证,没有那么复杂。


  李老师专注于研究条文,较少分析方药,或许是您否定“少阴热化证”的存在,认为“少阴病黄连阿胶汤证是在少阴时辰上得病为少阳证,少阴病大承气汤证是在少阴时辰上得病为阳明证”的原因。


  少阳病的“血热”,是外邪与正气相搏所产生的,以“邪实、外感”为主要病机。
  少阴病的“血热”,是阳气速复而阴血不能顿生,以“正虚、内生”为主要病机。

  这是“少阳病血热证”与“少阴热化证”之间的本质区别。


  先看仲师解热分别用何药:“少阳病血热证”用黄芩来凉血解毒,而“少阴热化证”清热主要用黄连,黄连主要清厥阴(肝和心包)的热,比如[乌梅丸]用大剂量的黄连,因为其证为“厥热胜复、疼热撞心”。
  再看仲师扶正分别用何药:“少阳病血热证”只用人参、大枣、甘草、栝楼来“保胃气、存津液”,;而“少阴热化证”要用阿胶、鸡子黄来速生阴血以平抑阳亢。

  两个常见的“少阴热化证”:“黄连阿胶汤证”、“猪苓汤证”,共同的特点就是“心烦不得眠”,因为少阴病热化首先传厥阴(肝和心包),再出少阳。
  所以[黄连阿胶汤]清热除烦以黄连为主药(用量大于黄芩)削除阳热之有余;用阿胶、鸡子黄峻补阴血之不足。芍药则两用,一来柔肝以制阳,二来敛阴以养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6-27 19: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gfyk 发表于 2017-6-27 14:20
用解剖学的术语说,是这样对应的:
咽等于咽;胸中等于咽到胸骨剑突;心下等于解剖学上的胃和胆;胃等于 ...

心下不包括胆。
表:皮肤、骨骼肌、骨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6-27 19: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乌梅丸证是蛔厥,不是厥热胜复。厥热胜复是先厥后发热。先厥是阴寒胜而阳气退里则阴邪亦入里,阳不胜阴则下利;后发热是阳气胜而阴寒退表则阳气亦出表,阴不胜阳则下利必自止。
黄连阿胶汤证和猪苓汤证是本为少阳热证,没有从少阴寒证转化为热证的变化,凭什么说是少阴热化呢?
如猪苓汤证“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这本就是热利,如何为少阴热化?或可说是少阴热证,那就成了少阴也有寒热之证。那么少阴热证和少阳热证在治疗法则上就是一样的,如这样把辨证复杂化,那么《伤寒论》所谓“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岂不是还要加上“少阴和太阴热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黄连阿胶汤证也本为热证,何来少阴热化?
少阴病在深夜得病和少阳病在太阳初升时得病,时空不同则人体气机转向不同,所以虽然得病同为中(半表半里)部热证,其表现也不尽相同。如少阴时法当阳气入内,此时若得内热病,则阳气不能入内清热,如黄连阿胶汤证则表现为心中烦不得卧,治法当苦寒泻火于里;少阳时法当阳气出外,此时若得内热病,则阳气不能出外散热,如柴胡汤证则病胸胁满,治法当辛寒解热于外。
少阴病承气汤证无潮热,因为少阴时辰之气机转向为阳气入里,故无潮热。阳明病承气汤证无下利,因为阳明时辰之气机转向为阳气出外,故无下利。少阴病猪苓汤证有下利,阳明病猪苓汤证无下利,也是这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6-27 19: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本帖最后由 coorus 于 2017-6-27 19:54 编辑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7-6-27 14:10
  第一点是我理解不准确,抱歉抱歉。

  第二点、我不是“内经派”,内经伤寒各有其用,我侧重于研 ...

内经的阳明是燥金,不是火,如果要比阳气多少,少阳是不如阳明,但阳明又不如太阳,最该清热的岂非是太阳?伤寒的三阳则没有阳气多少之分,只作区分表里之用而已。两个系统只能各说各的,一起说就矛盾了,还是分开的好。

小柴胡汤所治是少阳太阴合病,说它寒热并用、属于和法,可以说得过去。但少阳病但热无寒,说“和解少阳”就完全错了。很多人认为,小柴胡汤证就是少阳病,少阳病主方就是小柴胡汤,这是想当然了,两者差异是很大的。如果要说个少阳主方,可能黄连解毒汤比较合适。

伤寒论中的热只有实热虚热之分,血热气热是温病学说,也该各说各话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6-27 19: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李国栋 发表于 2017-6-27 12:44
支持。
少阳病位在胸腹腔,即胸腹腔中脏腑之热证、实证属少阳。如心包、肝、胆、胰、肾和膀胱以及女子包 ...

说这些“少阴病”是在少阴时辰上得病,不知李先生的依据是什么?又如何区别冠以“少阴病”三字的条文到底是真少阴病呢,还是少阴时辰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6-27 20: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本帖最后由 李国栋 于 2017-6-27 20:51 编辑
coorus 发表于 2017-6-27 19:52
说这些“少阴病”是在少阴时辰上得病,不知李先生的依据是什么?又如何区别冠以“少阴病”三字的条文到底 ...

凡冠以少阴病或冠以其它五病,都是在其病时辰上发病。在少阴时辰上发病,可以发病为少阴证,也可以发病为少阳证或阳明证。其它五病亦然。如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240条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就是在日晡所的时间范围里发热者,属于阳明病发热。阳明病发热,脉实者为阳明证,可与大承气汤下之;阳明病发热,脉浮虚者为太阳证,宜桂枝汤发汗。
另外关于“六病”欲解时,历来多解释为“六病”欲解除时。这种解释,既在临床上不能得到验证,也与《伤寒论》原文有悖。如阳明病欲解除时,是申酉戌时,而240条“日晡所”就是申酉戌时,却是阳明病在申酉戌时发热。所以,臧东来先生认为,“六病欲解时”之“解”,是了解的意思。“欲解”和“欲解时”,之“解”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就像“太阳病”和“太阳之为病”,之“太阳”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欲解时之“欲”是想要的意思。“欲解时”之“欲解”,是想要了解的意思。
有关内容可查阅“再论六病时位是伤寒论的证治程序”(臧东来)一文。

从桂枝汤证的服法上,也看不出太阳病有在太阳时辰上解除的踪迹。如原文“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8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8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20: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coorus 发表于 2017-6-27 19:05
心下不包括胆。
表:皮肤、骨骼肌、骨骼。

心下恐怕要包括胆吧。
大柴胡汤被称作治疗胆结石的专方。如下三条中至少有一条和胆沾边吧。
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第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金匮要略·服满寒疝宿食病·第十二条: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6-27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李国栋 发表于 2017-6-27 20:25
凡冠以少阴病或冠以其它五病,都是在其病时辰上发病。在少阴时辰上发病,可以发病为少阴证,也可以发病为 ...

这个说法很有颠覆性,我先读一下先生推荐查阅的文章再说,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6-27 21: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gfyk 发表于 2017-6-27 20:30
心下恐怕要包括胆吧。
大柴胡汤被称作治疗胆结石的专方。如下三条中至少有一条和胆沾边吧。
第103条:"太 ...

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按这个逻辑,小柴胡汤能治肝炎,那肝脏也应该属于心下了;大承气汤能治喘,那肺也应该属于肠道了;理中丸能治白带,那阴道也属于肠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894
发表于 2017-6-27 21: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李国栋 发表于 2017-6-27 19:31
乌梅丸证是蛔厥,不是厥热胜复。厥热胜复是先厥后发热。先厥是阴寒胜而阳气退里则阴邪亦入里,阳不胜阴则下 ...

  非常感谢李老师详解。
  早上感冒、晚上感冒,证候的性质和趋向是否有明显的区别,似乎很难说。
  得病时间与病性究竟有没有这么大的关系,需要慢慢体会,我先收藏下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894
发表于 2017-6-27 22: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coorus 发表于 2017-6-27 19:47
内经的阳明是燥金,不是火,如果要比阳气多少,少阳是不如阳明,但阳明又不如太阳,最该清热的岂非是太阳 ...

  老师的视角、思路独到,给人启发,学习了。
  曾在别外看到一位老师和您有类似观点,认为少阳不存在“和解”,当为“解少阳”,主药用柴胡黄芩即可。
  我觉得:太阳位于体表,再多的阳气也不够耗散的,阳气少了行吗。所以太阳应当是阳气最盛的,只不过都拿来用掉了(散出去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0894
发表于 2017-6-27 22: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李国栋 发表于 2017-6-27 20:25
凡冠以少阴病或冠以其它五病,都是在其病时辰上发病。在少阴时辰上发病,可以发病为少阴证,也可以发病为 ...
所以,臧东来先生认为,“六病欲解时”之“解”,是了解的意思。“欲解”和“欲解时”,之“解”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就像“太阳病”和“太阳之为病”,之“太阳”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欲解时之“欲”是想要的意思。“欲解时”之“欲解”,是想要了解的意思。
有关内容可查阅“再论六病时位是伤寒论的证治程序”(臧东来)一文。


  呵呵,仲师如果这样写医书,可能就成了迂酸的腐儒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090

积分

182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90
发表于 2017-6-28 06: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coorus 发表于 2017-6-27 19:47
内经的阳明是燥金,不是火,如果要比阳气多少,少阳是不如阳明,但阳明又不如太阳,最该清热的岂非是太阳 ...

我看到一种说法是,六经皆有表里,表证指六经所主的经络以及所主的器官,比如肺主鼻。里症指六经所主之脏腑。而且六经都可以感染六淫,只是六经所主之气出现概率多一些。所以才有太阳蓄水(太阳膀胱-太阳里症-五苓散),太阳风寒(太阳之表的风与寒-麻黄汤),太阳风热(太阳表的风与热温病派银翘散之类),太阳风湿(麻黄加术汤)。阳明表风寒(葛根加半夏汤),阳明里症(承气汤),少阳中风(耳聋也可以夹杂其他六淫,所以小柴胡可能也需要加减)太阴中风(桂枝加附子汤),太阴表寒湿(麻杏薏甘),少阴表伤寒(麻附甘),少阴里(四逆汤)

不知老师对这种观点有啥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8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8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08: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coorus 发表于 2017-6-27 21:17
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按这个逻辑,小柴胡汤能治肝炎,那肝脏也应该属于心下了;大承气汤能治喘,那肺也应 ...

那么,涉及大柴胡汤的这三条中的心下指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6-28 08: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gfyk 发表于 2017-6-28 08:33
那么,涉及大柴胡汤的这三条中的心下指哪里?

就是胃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6-28 09: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胸满及白芍的关系

dangouseboy 发表于 2017-6-28 06:45
我看到一种说法是,六经皆有表里,表证指六经所主的经络以及所主的器官,比如肺主鼻。里症指六经所主之脏 ...

这是用内经理论套伤寒论,也真够费心的。
这种搞法是做学问的大忌,首先是不尊重原文本,曲解之,令从己意;然后是先有结论,再找证据。所以最后只能得出自己愿意相信的结论,不可能看到伤寒论的真面目。
内经本身也不是一时一地一人的作品,是个不同体系的大杂烩,其理论未必是自洽的,比如说,十二经跟五脏六腑真有对应关系吗?不见得。如果去掉对经典、传统文化的情结,实事求是的话,可以说内经并没有多少真知灼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8

积分

19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8
发表于 2017-7-17 14: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静看,没有发言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8

积分

147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98
发表于 2019-6-17 11: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助西医的药理分析可能有助于理解,芍药有强心的作用,增强心脏搏动,加强血液输送。胸闷脉促的话再用芍药强心就不合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5

主题

1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管理员

传承经方靠大家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3071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3-3-22 16:41:38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芍药是小大黄,因下伤阴伤阳致脉促胸满的,当然不能再用芍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16:19 , Processed in 0.30392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