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109|回复: 7

[推荐] (转)师徒对话:关于中医现状几点疑惑的释疑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4845

积分

225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845
发表于 2015-4-27 11: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上周末我应邀去上海参加研究生《科研思路与方法》教材编委会会议,上周末先是应邀到北京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参加“中医辨证方法理论与临床高峰论坛”次日又到清华大学统计分析中心与在那儿做研究的我的两位研究生共同与哈弗大学博士后邓博士及刘老师进行了半天的研讨,昨天又参加日本某中医杂志主编对我师的采访,这期间的所见所闻令我感想多多,但不少话题不方便落笔公开,恰巧,事后两位学生都通过邮件向我汇报了自己的感受,我想,这些感受正是初学中医者可能都存在的对中医的迷茫之处,为此,不妨借此话题作一阐述以供更多的同道指正。

1、学生的信

时间太匆匆,都没来得及和老师交流一下最近的所见所闻所感,尤其是昨日的中科院系列讲座和今天的阶段性工作汇报,让我见识和学习到很多东西,当然里面还有许多困惑和疑问。

无疑,我是头一回见识这么多国医大师,如此近距离地聆听他们的教诲也是一次很宝贵的学习经历。李今庸老对《内经》的考据所展示出的纯粹性,鲜明地展示了上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而王琦教授对于“中医现代化”的破与立,则展示出新一代中医人的思路与视野;还有李士懋教授的率真性格、吕景山老对老前辈使用中药的学习与发扬,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下午的内容相对来说则更加实用一些,就如您所说的“局限于一病、一法、一方”,除了您演讲的“病机辨证学说”略显抽象以外——我估计在场的同道有很多人并没能够完全听明白这个内容,尤其是那张复合病机转化图,在茶歇时好多参会人员又上台调出您的PPT重新拍照……。

今天中午刘老师问我们听昨天的会议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我的答案是:“百家争鸣,病证相争”。

我感觉每一个演讲者都是在传达自己眼中的中医和中医理论,在疗效上也各有千秋。这就好比大家一起去登山,好多人都可以到达山顶,但是所走的道路不尽相同,有走前人修好的大道的,也有自己探索羊肠小径的,还有直接坐缆车的……。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效率的问题,有快有慢;以及有登山的过程中是否安全和是否节约经济的差别。毫无疑问,这样的争论状态会使人的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是有裨益的,也能够让这门学科保持活力和有发展的可能,所以听听这样的报告会,还是收获很大的。

但是我觉得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分歧太大了,就不单单是能不能登上山顶的问题了,而是是否有的人在围着原地打转,或者甚至于在走回头路。昨天的报告内容当中,有一点就是病与证的“相争”。王琦教授的观点就是中医之前都太重辨证而轻于辨病,他认为每个病都分多个证很不方便,甚至于有的病都没法按现有的中医理论分证型,有的证型又没法准确描述病人的疾病。而李士懋教授就提出了以脉为纲、统驾百病的“学术自信”。他就认为在不知道病人到底为何种疾病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无法做出具体诊断的情况下,平脉辨证,亦有良效。而那位韩教授,认为中医难以取效的误点之一就是重于病而轻于证,提出了依赖手诊、舌诊、面诊指导中医看病辨证、遣方用药的思路……。不可否认,中医诊断讲求四诊合参,医师水平不同,对于四诊信息的采集和利用程度自然不一。的确,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对于病的部分远远不如西医系统那么完备和开放性及延展性强,这一点在做病案整理时我也深有体会。但是对于辨证的理论,则是优势,所以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是病与证“灵活结合”,二者并重,各有互补。

我来清华也有三个星期了,很感谢老师提供的这次机会,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名校的学习氛围,尤其是这里的学生思维很灵活,做事情很专注,待人接物都很礼貌谢逊,刻苦努力那是必须的素质。特别是像今天上午这样的会议汇报和问题讨论,很能激发人的灵感,学习各位老师的思路,弥补自己思考的漏洞。同样还有一些好的思想、方法、习惯,需要去感受和学习。经过今天的梳理之后,我也大概对现在所进行的工作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希望能够尽最大能力去做好这些基础的工作吧。我也是边做边向师姐学一些东西,效率没有师姐高;不过时间也确实分配得很紧凑,有一些问题等我收集一些材料思考之后再向您请教。

舟车劳顿,老师也挺辛苦的,多注意身体啊!            

                               学生Lqy                       2015年4月20日

2、我的回信

看了你的体会,显示出你的思考能力还是蛮强的,希望继续发扬。另外还建议平时多动笔,把所感悟的随时记录下来,类似于读书笔记。周老曾告诉我:学习中医必须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路子:一是多临床,二是多读书,三是多领悟,三者缺一不可!

关于这次会议,你所领会的大致是正确的。这次会议,基本可以反映当前中医界学术与临床、大中医与小中医的共性和现状。

在过去的两三千年的中医历史长河中各地各时代都有临床大家出现而留给后世中算得上响当当(指对中医学有重大创新推动中医药发展或留下名著)的人物却不多,更多的只是默默无闻于所处时代而服务于当时当地之民众。随着老一批真才实学的大师们渐渐逝去,目前真正的中医大师越来越少——现在中医所处氛围已经不再有能够产生中医大师的土壤了——在第二批国医大师(30位)中间属于有真正有学术创新的不多、更多的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家。

李今庸老是令人尊重的一位;其他几位相对于李老则属于小一辈份的人物,从其发言便可知道其学术水平间的差异但也各有其亮点:我对王琦教授几十年来的工作还算是比较熟悉和敬佩的,其对男科、对伤寒论和对体质学的研究都有系统性的创新,近年来所提出的“三辨”说,虽然并不新鲜但却是首先明确提出来并形成体系——尽管每个有经验的中医事实上都是这样做的——但确可以给年轻中医人以一种思路;吕景山老对中医的贡献度在于对施今墨对药的整理与发挥、并提出“对穴”观,惜其自我学术创新相对较少——当然这并不否认其临床疗效很高;李士懋老认为"平脉辨证"在四诊中对临床有50~90%的贡献的观点——这与《黄帝内经》“望而知之者谓之神”、孙思邈说:“未诊先问,最为有准”、陈修园“问症是医家第一要事”等有别显示其极端的一面——强调脉诊有其可取价值的一面——针对当今普遍忽略这一层而言还是有必要的,但我对其在《火郁发之》一书中介绍其治疗高血压每案必用蜈蚣“5条~20条”令人诧异!表明其自有特点!此外,朱良春老和颜德馨老二人对中医的贡献要比前边几位多得多,但朱老的后辈对其的传承则差强人意所以对“浊”的解释尚不知从何谈起,颜老对中医气血理论的理解可谓高人一等值得学习感悟;另一位刘老之女也是先学西医出身可以看出她的中医功底有限,其功夫在于对名医治某具体疾病经验的具体应用所谓的科研证实其实也很难说明什么;至于韩教授,韩教授对中医急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水平还是蛮高的,但在忙碌的她本次会议上不过是把其在养生堂中科普的东西讲出来了但这很实用对基层初学中医者的吸引力还蛮大!其实,在我看来,手舌面诊的目的肯定不应作为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而应成为中医辨证的手段,至于脉诊辨男女则是随口一说不必当真了,在答疑阶段反复所说到“学习中医不必多读书”时我本想纠正一下,但考虑后还是放弃了——想必其本意也不是否认读书的重要性。

你把学习中医比作登山,那么,要看你登的是哪座山?登山的目的是什么?登山的起点在哪里?准备达到怎样的高度?如果登山仅仅是寻找几个果实充饥,只需走到山脚下,即可发现许多果树上结满果实,于是停下来靠这些果实去充饥,自然是可以的;但你所看到的这个果树自然只是满山(森林)中的一个而非全部!江湖医生甚至连一棵树都不必关注——在汗牛充栋的中医书籍中找到一个偏方即可行走江湖!如果只是沿着上山的一个狭小路径努力的往上攀登,往往容易造成达到一个山头便会以为高深莫及——但事实上永远不能达到泰山之巅而有“一览众山小”之惬意——这是某些学派中医的特点!学习中医有一个“从源到流”还是“从流到源”区别,“从源到流”学习中医的方法会入门慢行走难但却可从整体上把握中医的全部,“从流到源”学习中医的方法则相反多数人往往停留于山脚下而不自知。当一个人把自己短暂的人生使命与价值放在历史、事业和服务更多大众的高度时其学习中医则不能不以攀登泰山之巅为目标了。

关于“病证结合”,我不认为是“病证相争”,大家观点不同,不过是各自所处角度不同、面对问题不同而已,谈不上“相争”,辨证与辨病的关系究竟如何,我的前边一篇博文可供参考。

综上,我想说的是,学习中医,不能把中医看做很神秘而高不可攀!每位大师在入门的时候都有其困惑的时候。在我看来,古典中医学给我们的最大价值在于看问题的角度、思维与方法(此为医道)而不仅仅是若干个治病的处方(此为医术或医技)。在人类社会对宇宙对人体健康和疾病认识已经到达新的高度的今天,中医的这些原创思维方法仍然有可取价值,所以,不能满足于经典和前人经验、停留在古人所说——无数个古代先哲经历了无数的健康与疾病的问题说过无数的经典话语与临床经验——正如叶天士所说“自古医书以备,学者神而明之,临机应变,治病有余”,问题是,应清楚的是先哲们给我们留下的“千言万语”,究竟有哪些是可以为今天和未来所用的——毕竟我们已经处于现代科学进步氛围中的今天?此正是包括中医科学院基础所在内的许多中医学者们难以将视角跳出中医传统自身而学习和研究中医。换言之,欲学习一门学问,除了要深入进去,还要跳得出来,否则,永远“不识庐山真面目”——为什么一些西医专家藐视中医诋毁中医或一些中医人反过来排斥西医——原因就在于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忽略了广大患者对健康的实际需求诸多事实。此外,在清华我们讨论中你见到的刘老师,我结识他已有十年,他的长处在于是思维、思想超出常人但说话用词常常偏激,我那天说的LS、Szs两位学者曾被刘老师指点过而拿走其一角进而成名。

最后,希望你继续扎实的走下去——按照前边所说三个路径。年轻中医人为什么要走传承中医这条路,可以借用牛顿说“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爱因斯坦说“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们应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梵高说:“相信我吧……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我想,首批30位国医大师以及之前的蒲辅周、章次公、岳美中、程门雪、张伯臾、邹云翔等应该算作近现代中医界的巨人了,所以,做中医传承研究与学习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今后,还要研究学习历史上其他更多的中医巨人——每个时代的名医都有其可取之处!

张伯礼院士在大会开始所提出三点意见“第一,中医理论研究要有理论自信;第二,中医理论研究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思考;第三,要善于传承,勇于创新,努力促进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可以作为当前中医现状与未来的指引性表述,值得中医人不断思考与践行。

   就此!

                                                           叶放

                                                           2015年4月21日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15 收起 理由
r109 + 15 优秀文章,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发现好书:《中药临床用量流域研究》不错
下一篇:中医的思维来理解西医 骨质疏松

13

主题

0

积分

11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5-4-27 12: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积分

100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5-4-27 20: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学医就要站在医圣的肩膀上,否则,永远在脚脖子那里转悠,害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4722

积分

449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722
QQ
发表于 2015-4-28 08: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屋建瓴,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4722

积分

449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722
QQ
发表于 2015-4-28 09: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推测文中韩教授即沈绍功传人韩学杰教授,国医大师刘老即刘志明老,刘老学术传人是刘如秀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574

积分

35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574
发表于 2015-4-28 14: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叶放的几篇文章看,应是非经方派的明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3

积分

41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13
发表于 2015-9-11 20: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支持[s: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1

积分

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1
发表于 2015-9-30 10: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纲举而目张,根深则叶茂。当前中医的主要问题就是纲不举,根轻浅,这个纲就是中医的核心理论,根就是传统哲学思想。核心理论的缺乏,哲学思想的失养,导致当前中医界思想的堕落、临证疗效的下降。如果不从这个纲和根着手,那么我们建起来所谓的中医大厦就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禁不起任何风吹雨打,哪怕捅一个手指头都会倒下去。
   所以说,当务之急是中医核心理论体系的重建,当然临证实践也要继续深入下去,因为它也是中医理论强有力的实证。在中医理论体系的重新建构的过程中,现代医学可以拿来参考,但前沿和最前沿的科学发现和理论更值得去结合中医来探索。其实,无论是“老三论”还是“新三论”,对中医的启迪都是有的,还有量子理论、超弦理论、场论、关系实在论等,也可给中医研究很大助益。玻尔、汤川秀树等西方大哲都推崇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并在自己的科学研究中加以运用。
    中医学界除了几个垂垂老矣、风烛残年的老前辈,尚有开放之胸襟思想外,中青年能开拓创新者寥若晨星。中医学、中医理论的继承创新的路如何能走下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6 02:53 , Processed in 0.06997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