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943|回复: 9

学术探讨

[复制链接]

8

主题

1056

积分

325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56
发表于 2013-9-29 06: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方证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2,六经与方证的关系,比如产生时间,结合与互补等。  3,六经是一种方法论。   4,所谓伤寒论是因为六经与方证的完美结合。  5,伤寒论里还存在其他的辨证方法,如气血津液辨证等。可能我们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更需的是理智的全面的思考。大家讨论,解释疑难,有利学术。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20 收起 理由
黄煌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方证相应”的遗憾
下一篇: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疑惑

0

主题

0

积分

1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9-29 06: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表面是方证,深层是病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340

积分

198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读古人书看今人病。灵

Rank: 5Rank: 5

积分
2340
发表于 2013-9-29 08: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证相应实质就是治病必求于本。
三因证治。活泼用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3390

积分

7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0
发表于 2013-9-29 09: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证之中即有病机,所谓病机,是我们给予的思维解释,要去寻找背后的东西。
信解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961

积分

283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向大家学习。

Rank: 5Rank: 5

积分
3961
QQ
发表于 2013-9-29 10: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认可那些“方”(经方或某些时方)是有效的,然后再研究它们的内涵(药性、主治病机。。。)、学会在临证时的具体选择及灵活运用。
刘为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520

积分

41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20
发表于 2013-9-29 16: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你厘清了病机,也逃不了方证 离不了药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13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3-9-29 23: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床处方必定是以方证药证为核心的。离开了方证相对,处方并非一定无效,但用药就没那么精准了。方证就好比狙击枪,一击即中,按教科书上的那种“辨证论治”,充其量最多也就是一把散弹枪,也有中的几率,但是浪费子弹,容易误伤。
按照历史的发展,应当是先用方证再有六经的。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才会逐渐升华为理论,反过来,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有时就会脱离了实际。任理论如何天花乱坠,还是要回归方证上处方用药的。
个人所见,伤寒论中的六经,或许只是仲景的一种代号,只是用来代表有一组有共同特性的症候群,只是当时的人习惯了三阴三阳的叫法,便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名之。
个人拙见,望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831

积分

19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1
发表于 2013-9-30 10: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angles 的帖子

langles:临床处方必定是以方证药证为核心的。离开了方证相对,处方并非一定无效,但用药就没那么精准了。方证就好比狙击枪,一击即中,按教科书上的那种“辨证论治”,充其量最多也就是一把散弹 .. (2013-09-29 23:08) 
指教不敢,您的论述很好,但个别语句稍有偏颇。理论与实践,如人之两足,缺一不可,而两足并无主次之分。孔子云“学而时习之”,讲的就是学了要用,而且学在前,用再后。虽然知识可能来自实践,但不一定是你的实践。经典所写,也是前贤实践认识的结晶。哪有凭空产生的理论?既然理论来自实践,凭何轻视理论?若理论如此弱势,古人为何要阐述理论?

实际上,实践如足,无足则不能行;理论若翅,有翅乃可以飞。足行可至千里,然有所不可逾越,如山川,如江河。因有理论之翅,方能至远至高。

经验、感知,是生命体自动学习和生存的本能,几乎所有动物都会。唯有人,才能领悟至高之理论,有把握万物之能力,在医者才会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临床。

时移境迁,人类的体质和疾病,有不变,亦有所变,因而古方必有可用,亦有所不能及。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临床,是人类医学所必须。唯有理论才可以使医学高屋建瓴,贯通古今与未来。如果抛开了理论,在中西医学的竞争中,中医必败。仅有的临床疗效,不过是风中残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3-9-30 13: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很多帖子,各位论坛医友都喜欢打口水仗。只破不立。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52

积分

134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52
发表于 2013-10-2 03: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凤凰台主人 的帖子

凤凰台主人:指教不敢,您的论述很好,但个别语句稍有偏颇。理论与实践,如人之两足,缺一不可,而两足并无主次之分。孔子云“学而时习之”,讲的就是学了要用,而且学在前,用再后。虽然知识可能来 .. (2013-09-30 10:48) 
文采好,有理有据。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7 03:21 , Processed in 0.139363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