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998|回复: 1

[科普] “经方妈妈”群体火了,一个“经方妈妈”影响一个家庭 |...

[复制链接]

696

主题

1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管理员

传承经方靠大家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3433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3-3-16 09: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 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近年来,经方因其治疗儿科病效果好,味道好喝,适合在家庭推广等特征,已经成为“香饽饽”受到妈妈群体们的热捧,“经方妈妈”群体也相继而生。

那么经方为什么在儿科如此受欢迎?经方如何激发儿童内在的自愈力?儿童能喝经方汤剂么?“经方妈妈”们又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教授条分缕析回应了以上疑问。

经方在儿科领域大有可为
记者:经方为什么受儿科医生的欢迎?或者说经方为何被孩子们及其家长所接受?您认为其中的原因有哪些?

黄煌:原因比较多,主要有三点。
第一,经方治儿科病效果好。
经方重视患儿体质,注重激发患儿内在的自愈力,这种治疗原则符合儿童生理特点。儿童生机蓬勃,纯阳之体,只要对证下药,其效如神。小方治大病,古方治今病,在儿科上魅力四射。

第二,经方具有“厨房”的味道。
儿童对这些经方心理上的抵抗感相对较小,依从性较好。小建中汤的麦芽糖甘甜,甘麦大枣汤的红枣喷香,另外,桂枝汤后喝一碗热粥,麻杏石甘汤里加梨和冰糖,均有厨房的香味。

第三,经方方小规范,适合在基层以及家庭推广。
当今我国经方爱好者越来也多,那些高学历的年轻妈妈们成为学习经方的主体,她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经方妈妈”。对她们的培训,重点是儿科经方。她们不要求学习高深的道理,只需要掌握实用的技术和了解安全使用的要点。经方方证明确,使用规范,很便于她们学习和应用。

经方解决孩子不愿意吃药的问题
记者:关于经方注重激发患儿内在的自愈力这个方面您能否展开讲一讲?

黄煌: 重视正气是中医的基本思想。以《伤寒论》为代表的经方医学体系非常强调保护和激发人体内在的自愈力。《伤寒论》有句话:“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阴阳调和了,很多病自然就好了。如何调理阴阳?中医是根据前人指示的方证而用药,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方证是什么?不仅是症状,还包括特异性的体征,如脉象、舌象、腹证;特异性的精神心理特征,如面色、神态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等。能识别方证,就能抓住治愈疾病的关键点。疾病终归还是机体自愈的,经方只是帮助和诱导。对于儿童来说,这种顺其自然的治疗理念尤其重要。许多人认可中医治病安全,与此理念有关。

记者:我经常看到一些中医开的处方挺大,二三十味中药,煮出来药味十足,孩子闻到气味就不愿意喝。经方是如何解决孩子不愿喝药的问题?

黄煌:要中药汤液的口感好,有几个因素需要注意。
首先,药方要对证。发热口苦苔黄的时候,服用黄连黄芩时,是不苦的。腹胀腹痛、大便干结时,服用大黄芒硝是能下咽的,为什么?因为机体需要。脾虚的孩子,爱吃甜食;气滞的孩子,喜吃辛香煎炒。但不对证,就是服用党参、黄芪,孩子也会不接受。所以,有的时候,对证不对证,孩子的舌头说了算。
其次,是方子的问题。一般来说,经方是规范方,在口感问题上,也是有考虑的。小柴胡汤里有甘草和姜枣,小建中汤内必须放麦芽糖,炙甘草汤用水酒各半煎煮,当归四逆汤虽有细辛的辛烈,但有25枚大枣带来的香甜。
再有,一些经方内有药食同源药,如甘麦大枣汤里有小麦、甘草和大枣,当归生姜羊肉汤里有羊肉、生姜,栀子豉汤里用豆豉,温胆汤里有橘皮、茯苓、生姜、红枣等。这些经方中没有那些让孩子难以接受的苦味或辛味的药物,更没有气味腥臭或外形恐惧的动物药或虫类药。经方这种浓浓的生活气息能让孩子们感到亲切和熟悉。

儿科病是历来中医诊疗服务的重要领域
记者:当今儿童医院往往人满为患,如何发挥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上的作用?您对此有何看法?
黄煌:儿科病是历来中医诊疗服务的重要领域,特别是感冒发热、咳嗽气喘、消化不良、腹泻、皮肤病、发育不良等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的疗效是非常好的。

当前我国儿科病的治疗,儿科医生是主力,但我认为应该让全科医生也介入,普通的中医门诊也可以看儿科病。历史上许多内科医生兼治儿科病,如清代的名医叶天士就是儿科出身,他的医案《临证指南医案》里的儿科医案很多。近代宁波经方家范文虎就擅治儿科大病。现代名医蒲辅周先生救治过许多儿科急症。

其实,中医不必要分科过细。据《史记》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随俗为变,就是中医诊疗的传统,当前,我们应该发扬扁鹊遗风,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我们的服务内容和研究方向,不能被分科束缚手脚。

记者:随俗为变,要求中医临床人员有很强的临床适应能力,如何提高基层医生这个能力,您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黄煌:这是个大课题。从专业的角度看,我提倡在儿科临床多用经方,加强临床医生对经方方证的学习及方证识别能力的训练。为什么熟练的经方医生可以处理许多疾病?神器就是抓方证。

方证是经方应用的灵魂。方证熟悉了,我们才能灵活应变,就如清代医学家徐灵胎所说:“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法,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他说的“方之治病有定”,就是方证。经方的方证唯有《伤寒论》说得明白。清代经方家舒驰远就这么认为:医者如不从《伤寒论》入门,“则临证一无所据,叩以病属何经?当用何法?宜主何方?乃茫然矣!” 他说熟悉仲景方法“则治疫乃余技耳!”甚至直言:“诸病杂病方论,毋庸置录!”虽然说得有点过,但我理解他强调《伤寒论》,就是强调临床应变能力的训练。

《伤寒论》其实就是一部训练临床医生用的教科书。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要认真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要多读原文,对其中至少50首重点经方的方证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初步合格的经方医生。

一个经方妈妈影响一个家庭
记者:前面您还提到了一个很有新鲜感的名词“经方妈妈”。您如何看待“经方妈妈”这个现象?
黄煌:“经方妈妈”是指那些具有高学历自学经方的年轻妈妈们。她们为了让孩子感冒发烧不去医院挂水,为了在家庭解决双亲老人的小毛病,开始尝试学习中医。由于经方方小,实用性强,具有生活气息,所以,她们学习经方特别有热情。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当今中医大众化的趋势有关。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的出现、群众科学素养的提高促进了中医药的普及。

由于经方具有规范性,所以当之无愧地作为中医科普排头兵。同时,也不可否认,这种现象与当今中医界大处方较多、中医疗效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有关,是一种民众有意识的自我治疗行为。

我认为,对于“经方妈妈”现象,相关部门和中医界应该高度重视并给予必要的支持。这是中医界开始“圈粉”和培养人才的好时机,一个“经方妈妈”的出现,可以影响整个家庭。在群众中根植中医文化的基因,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长远之计。我真想办一个“经方妈妈”学校,让经方走进千家万户。

I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作者/张亦舒,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上一篇:补钙有必要吗?央视专访世界顶级营养学家谈补钙
下一篇:不吃早餐与舌苔厚腻背后的中医、西医、与社会学原理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4
发表于 2023-3-17 02: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方妈妈是推广经方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社会现象,其实也不乏经方爸爸经方爷爷。说明经方已经走进家庭,走向社会,逐步形成一股经方力量。经方妈妈影响一个家庭,也必然推动经方的社会普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6 04:35 , Processed in 0.27586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