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994|回复: 2

裘老医案

[复制链接]

153

主题

3766

积分

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66
发表于 2010-5-5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汪某,男,45岁。1984年2月12日初诊。
近因劳累,体力困倦,又在旅途感受风寒,出现高热畏寒无汗,体温41℃,自服退热片等西药,虽曾汗出,而高热不退,并伴剧烈头痛,战栗恶寒,全身骨节疼痛,咳嗽口渴,苔薄腻,脉浮紧而数。处方:
净麻黄、川桂枝、光杏仁、生甘草各15g。
1剂服后,大汗出,体温降至38℃,骨节疼痛已除,头痛畏寒明显改善,续服2剂后,高热全退,诸症悉除,共服2剂,而病痊愈,饮食起居均复正常。


曹某,男,66岁。1996年6月6日诊。
患者高热2天,不恶寒、反恶热,面红耳赤,汗多,口渴引饮,咽痛剧烈,痛连颔下及耳后,吞咽困难,大便不通,3日未行,小便黄赤,T 40.1℃,咽部充血,双侧扁桃腺2度肿大,表面有黄白脓点,颔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血常规:WBC 11.1×10(9)/L  L 18%  Gran 82%  RBC  5.72×10(12)/L。舌质红、苔黄,脉洪数。中医诊断:急性乳蛾。西医诊断:急性扁桃体炎。方用凉膈散加味。处方:
生大黄10g,芒硝(冲服)12g,连翘20g,黄芩12g,山栀10g,薄荷10g,生甘草6g,石膏30g,知母10g,僵蚕10g,马勃3g,鲜竹叶20片
2剂。水煎,每日 1剂,分2次服。
服药后大便畅通,体温降至37.4℃,咽痛好转。上方加减继服 2剂,诸症痊愈。


王某,男,46岁,工人。1994年4月23日诊。
患者胃痛6年,1990年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天前用力过度后胃痛发作,泛酸,恶心,呕吐,心烦,口渴,畏寒,汗自出,大便色黑如柏油,每日2~3次,BP 105/75mmHg。大便潜血试验(+++)。舌淡红、苔黄,脉沉细。以附子泻心汤加味治疗。处方:
大黄6g,黄连6g,黄芩 10g,制附子(先煎)10g,白及3g,参三七粉(另冲)3g,大贝母10g,乌贼骨15g
3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服药后胃痛减轻,大便潜血试验(++)。继服3剂,胃痛已蠲,大便潜血试验(—)。


张×,男,42岁。
患者10余年前有血吸虫病史,后经锑剂治疗,继因劳累过度,先后罹患乙型肝炎、胆囊炎,心肌炎等。曾多次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常应用西地兰等强心剂。此次又因“室速”发作,在外院用西地兰无效,后改用异搏定静注后好转。刻下诉心悸,胸前区隐隐作痛,出冷汗,右耳鸣,夜不能安卧。听诊心率85次/分,律不齐,早搏3~4次/分,舌苔薄,脉结代。投炙甘草汤:
炙甘草24g  麦冬15g  干地黄30g  党参30g  阿胶(化冲)9g  麻仁15g  桂枝18g  生姜6g  大枣7枚,7贴。
上方加减服用近1年,证情基本稳定,加减方药有:丹参、黄芪、熟地、熟附块、黄连、煅龙骨齿、太子参等,心电图随访正常,并照常上班。


顾某,女,46岁,干部。1990年12月6日诊。
其夫食道癌殁,悲戚过度,继之咽部出现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疑虑食道癌,故精神更加郁闷,善叹息,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大便溏薄,食道钡餐透视无器质性病变。舌淡红、苔白腻,脉濡细。中医诊断:郁证。西医诊断:咽神经官能症。处方:
苍白术(各)10g ,厚朴10g ,法半夏10g ,陈皮 10g,茯苓10g ,甘草3g ,香附 10g,砂仁(后入)3g ,苏梗10g ,佛手10g ,绿萼梅6g
5 剂。水煎,每日1剂,分2 次服。
5日后患者一改昔日愁容,神情自如,并诉咽部异物感已除。


冯某,女,46岁,2001年7月23日初诊。
诉患慢性支气管炎16年,每年入秋后至冬季,进冷物、足部或背心受凉则咳嗽发作。2000年始出现喘症,吐白色痰涎,自觉痰带咸味,稍剧烈活动或上楼梯则觉胸闭不适,少气不足以息。视其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脉沉细。拟金水六君煎加味:
熟地、核桃各30g,当归20g,炙麻黄、杏仁、地龙、白芥子、葶苈子、法夏、茯苓、陈皮各10g,炙甘草、肉桂各6g。
5剂,水煎服。
7月19日复诊:诉服药后未见不良反应,仍用上方14剂。
2002年7月23日复诊:诉上年服药以后,一冬未发咳喘。舌脉同前,守上方15剂。2003年7月15日又来复诊:去年未发咳喘。仍守初诊15剂。经随访至今未发咳喘。


涂某,女,44岁,2000年6月23日就诊。
患者素有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史,此次发作月余,服用氨茶碱等药可以控制病情,但停药即发。诉气喘胸闭,不能平卧,尤以夜甚,咳出少许白痰后,则喘渐止。伴少气不足以息,腰膝酸软,尿频,余沥不尽,有时咳则遗尿。视其舌质暗红无苔,脉沉细,尺脉不及。余据证处以金水六君煎合三拗汤加减, 5剂喘止。患者此后每发则自购此方药3~5剂而喘止。
2001年春节因他病就诊,云去年一冬咳喘竟未发作,遂嘱其“冬病夏治”,即每年7月份服上方10~15剂。随访3年,咳喘未再发作。

(裘沛然医案)




上一篇:奇景多从雾里看——怀念裘老
下一篇:关于老中医王文鼎的经验

0

主题

0

积分

14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5-6 08: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85

积分

7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85
发表于 2010-5-6 10: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4 23:14 , Processed in 0.16539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