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408|回复: 17

[推荐]冷眼看“火神”

[复制链接]

696

主题

1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管理员

传承经方靠大家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3499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8-23 11: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徐一慧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

  长期以来,四川医生以善用附子、干姜著称。清代末年,伤寒派医家郑钦安更以善用姜、附的独特风格享誉巴蜀,近人如重庆补小南、成都祝味菊、云南吴佩衡、华阳刘民叔几位先生都有“附子”的外号,陆铸之先生更有“火神”之称,而追溯其渊源,郑钦安先生实乃这一流派的开山之祖。
  郑氏的学术思想甚为独特。他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故在论治时即强调“治之但扶真阳,内外两邪皆能灭,是不治邪而实治邪也”。并认为:“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在辨认阳虚病时说:“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浅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瓜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目,用药即当扶阳抑阴”。郑氏善用理中汤、四逆汤等救治阳虚、虚寒病证,并认为“四逆汤力能扶先天之真阳,并非是为少阴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备,复谓“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余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为姜附先生”。
  郑氏的学术思想逐渐影响到后世医家。唐步祺和已故的云南名医吴佩衡等,均运用郑氏扶阳思想,提前介入到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中,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尤其是吴佩衡以善用附子扶阳饮誉整个中医学界而传为佳话。唐步祺以扶阳为主在一些疑难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另一方面郑氏的扶阳温补思想被祝味菊带入上海而影响了上海医界,从不同程度上对后来上海中西医结合脾阳虚、肾阳虚的研究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祝氏之弟子陈苏生、徐仲才等人,继承其学术思想在上海医界也独树一帜。
  然而,这把“火神之火”如今越烧越旺,成为现今中医界的一种时尚,一些似懂非懂的患者和少数浅尝辄止的医生将“火神”的这把“火”与附子的用量直接划上等号,有事没事就附子理中丸,相互攀比谁的附子用的多,张口闭口就是哪位医生附子用了多少克,甚至不少人干脆把附子当成补药,30g、50g的随便开。这些作为严重偏离了郑氏思想本意,长此以往,流祸无穷。
  “火神派”起源于四川,与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和饮食习惯不无关系,四川盆地属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的特点,与中国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1月平均温度一般都高出3℃以上,极端最低温度一般高出10℃以上,造成盆地湿气重、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色。成都一年中阴雨天多达250天~300天,形成了阴雨多、阳光少的气候特点。正是这种湿热的气候特征,形成了四川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川菜麻辣,全国闻名,而四川人更将附子当菜吃,也就意味着附子在四川人身上有着或多或少的耐药性,但是其他地区有多少人能耐受如此剂量的附子就不得而知了。因此不分人群、不分体质、不分地域地滥用附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通过互联网等多种媒体的传播,加上某些或有意,或无意的渲染,“火神派”的火似乎已经偏离了原来的学术思想,成为一些哗众取宠的噱头,不少人将附子的用量当成衡量医术水平的标志,动辄上百克的附子似乎成为一种向往。在笔者看来,这种好大贪功的行为至今没出事故固然与现在中药的质量问题有一定关系,但也只能算是一种侥幸,就像医生用了大剂量的洋地黄类药物没出意外只能算是侥幸而非高明。医生用药应该考虑的是病人是否该用或者能用,而绝非“因为我想用,所以我要用”,这种对病人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应有所警惕。
  笔者认为像附子这类药效猛烈,并有一定毒性的药物,如果不是有十足把握、病情需要的情况下皆应慎用。医学不是文学,更非艺术,在学术思想上可以形成某些流派,但当面对具体病人时应实事求是,不应囿于门户之见,甚至个人喜好,这把“火神”之火,应有所冷却。




上一篇:“夺其食乃愈”治阳狂
下一篇:[原创]现代中医人士何以成了科学的看家犬
传承经方

17

主题

0

积分

6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8-23 12: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啊!还是要看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12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8-23 13: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卫社有一位同志编辑出版了《中医火神派探讨》,该书的出发点还是比较平正的,似乎没有什么偏颇。
郑钦安先生是最讲究“认证”二字的,有的人讲,抬手就是附子干姜也有百分之八十的命中率,此非公允之辞,有哗众取宠之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8-23 14: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药三分毒,药还是以小剂量为安全,尤其是婴幼儿和老年人!何况小剂量也不见得就没有效果啊?本人就曾治过一例腹泻不止伴心律不齐的老年人,用四逆汤加肉桂、白参,附子只用6克,就有明显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9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8-23 15: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这种湿热的气候特征,形成了四川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川菜麻辣,全国闻名,而四川人更将附子当菜吃,也就意味着附子在四川人身上有着或多或少的耐药性,但是其他地区有多少人能耐受如此剂量的附子就不得而知了。因此不分人群、不分体质、不分地域地滥用附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卢崇汉当年在南京进修给人治病的时候面对的是江南的气候江南的体质,为什么还屡屡凑效?
卢铸之当年游历全国,已经在证明附子不仅只适合四川人。(见卢崇汉的<扶阳讲记>)
但必须注意的是现在附子的炮制很有问题,这个更应该大家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积分

31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8-23 17: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看过网上的卢崇汉的《扶阳讲记》,也在书店翻过此书。

感觉:书中描述的病症,无一不是阳虚病证,可能因此才叫《扶阳讲记》的吧!

至于理论、还有阳虚症状的描述,都不如其师祖郑钦安的《医法圆通》、《医理真传》等。

观郑钦安论阴阳,阴虚阳虚皆有证据为凭——四逆汤、真武汤而外,承气汤、白虎汤皆以证而施。

这才是真正的火神! 非用了附子、干姜就叫火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积分

25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发表于 2007-8-23 20: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有毒药物需要注意医疗安全和防止医疗纠纷。 [s: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5229

积分

160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29
发表于 2007-8-23 21: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神而明之,存户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9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8-24 14: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自明清以来,滥用寒凉对人们造成的损害为甚么没有人批判?
可笑可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99

积分

12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99
发表于 2007-8-24 15: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还是仲景阴阳加六经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发表于 2007-8-24 17: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忘了,郑钦安其实是位非常有临床经验的经方派医家,其书中并未对附子干姜有偏爱,只是其对阳虚阴虚的分辨有独特的见解,并且在对四逆汤类方的应用范围有很圆通的用法,其提早介入治疗阳虚阴虚的见解是有很鲜明特色的.
以我本人自学伤寒各家的理解,郑氏的分清阴阳之据再加上胡希恕的方证相应是理解使用伤寒经方的极实用的方法.
对一个患者(不是对其人之病),先分清阴阳,再进行方证相应,则可以避开许多五行相克似是而非的东西,直接切入要害,快速取得疗效,而且,其他人也可以根据整个治疗过程,清楚地看出施术者的用心和体会,便于总结经验教训.
在这一点上,两位先贤其实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郑氏书中对每一症状的讲解均是先分清外感内伤,外感谨遵六经治法,内伤则分清阴阳,再对证治疗.胡氏则对每一症先六经辨证,分清属三阳三阴,再方证相应治疗.二者的思维层次具有相同性,也都是有自己对<伤寒论>独特理解的大家,非只会沿别人思路学习的普通医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388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88
发表于 2007-8-25 15: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读陈修园,再读郑钦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0

积分

20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发表于 2007-8-26 21: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神派”起源于四川,与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和饮食习惯不无关系,四川盆地属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的特点,与中国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1月平均温度一般都高出3℃以上,极端最低温度一般高出10℃以上,造成盆地湿气重、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色。成都一年中阴雨天多达250天~300天,形成了阴雨多、阳光少的气候特点。正是这种湿热的气候特征,形成了四川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川菜麻辣,全国闻名,而四川人更将附子当菜吃,也就意味着附子在四川人身上有着或多或少的耐药性,但是其他地区有多少人能耐受如此剂量的附子就不得而知了。因此不分人群、不分体质、不分地域地滥用附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这种观点太机械,与滥用附子太机械,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关键是因人而异,而不是地域气候,只有当地域气候明显影响到了人,才注重地域气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9-11 21: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很有道理啊,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2

积分

1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2
发表于 2007-9-20 19: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手在人。
郑钦安在序中说得相当清楚:医不难在用药,而难在识证,不难在识证,而难在识阴阳。
阴阳非在地域,而在病机。
不是用不用附子的问题,也不是附子用量大不大的问题,而是识证--病机掌握得准不准的问题。
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9-20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中医中来讲,很多时候谈论药性,本来就是讲药的作用或功效,谈功效当然是药对人对作用。所以,辩证=辩药,辩证=辩方。如果是能够达到辨病=辩药=辩方,就是最高境界了。如此才能大幅提高疗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0-4 01: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手在人。
郑钦安在序中说得相当清楚:医不难在用药,而难在识证,不难在识证,而难在识阴阳。
阴阳非在地域,而在病机。
不是用不用附子的问题,也不是附子用量大不大的问题,而是识证--病机掌握得准不准的问题。

此乃见道之人!

个人浅见,还是识“症”妥当些!
真味归淡,至人如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6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0-4 16: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热火了,就要冷眼看一下,防止出偏差。但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2 16:30 , Processed in 0.08886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