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629|回复: 6

经方的特色是什么?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2986

积分

73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86
发表于 2009-4-14 20: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经方的特色是----方证对应 ,即在临床上力图寻求特定的脉证组合并与特定的方药相对,强调方与证的严格对应,这是经方有别于其他流派的最特殊本质。  传统的中医有着众多的流派,而经方只是其中拥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一个法门。就现行的《伤寒论》来看,全书是以六病为纲以方证为目,是一个纲目完备的体系。 《伤寒论》不是普通的方书,方药之中蕴含独特的理法。如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脉浮紧等症常用麻黄汤;而发热头痛、汗出、脉浮缓则常用桂枝汤。仲景并未明言其中的道理,而是通过类方反复演示这种方证药证之间的动态对应关系。不论什么病只要出现相应的方证即可选用相应的方药治疗而获效,正是病无常法,而证有常方。
仲景在确定方与证的对应关系时必然有其所依据的理法(包括相应的病理生理药物方剂理论),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所有这些均被寓于方证之中。在大论中所展示的只是看似简单的方证对应关系,这种方证辨证在临床省略(简化)了逻辑思维过程,径入直觉思维。
近代国学大师辜鸿铭曾言:“中国人不仅是具有中国人的血统,更是具有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学经方不能忽视其中所蕴含的理法,经方虽“罕言病理”但并非没有病理。曹颖甫曾言:“不明病理者不可与论伤寒”。其实经方不单指《伤寒杂病论》所载之方,更因其具有仲景所确定的独特的临床应用准则,这正如恩师黄煌教授言:“经方自有规范在”,离开了仲景所确定的规范用方已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方。所以临床应用经方必须遵循经方特定的临证思维方式。




上一篇:答客问----- “吾道东矣”又东来
下一篇:伤寒逆传初探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09-4-15 10: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方证相应,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方法论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6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4-15 20: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  机  不好表达, 如能引入方证的描述话  无疑是给共性中添加了有特性的东西,似乎方证的识别能变得更精确,经方医学也会同整个中医学产生如共性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依事物发展的规律特性会变成或取代共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2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4-15 22: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真有一方一证,那岂不是只要记忆力够好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4461

积分

7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城里娃脑决定悬壶济世

Rank: 5Rank: 5

积分
4461
发表于 2009-4-16 08: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gqdxk于2009-04-15 22:36发表的  :
如果真有一方一证,那岂不是只要记忆力够好就行?
问得好,问的太好了。这也是必须好好探讨的问题?希望有人能够更进一步回答这个问题!呵呵
学术至上,理直气壮; 自成一家,笑骂由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1201

积分

6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真实就是力量。

Rank: 8Rank: 8

积分
1201
发表于 2009-4-16 09: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1、之所以有这么多方剂,表明了疾病的复杂性,以及先辈对疾病的不断探索过程。一些方剂注定要被淘汰,但很多方剂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特殊性。因此要理解记忆较多的方剂,以及相应的的应用指征。
2、学习时间长了,肯定能找到方证相应的规律,其中包括一些药证,这时就不是机械的记忆。但这应该建立在一定基础上。
3、方证相应需要不断完善,一些方证归纳不够准确完善,要临床医生自己去探索。方证用语言进行表述,是经验的总结,便于学习和传播,但学习者如何根据语言,进行验证实践,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则也有一个很长的过程。这其中也必然涉及到医者对临床患者各种表现的观察、分析和抽象的能力。正像一架飞机需要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方证需要在医生的掌控下安全着陆。
4、每个人经历是有限的,解决的问题也是有限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领域去发展和探索,不管大家愿不愿意,其实都是在被动或主动的选择中。对于个人来讲,掌握适量的方证就可以应付一般的临床需求。我们是在对中医的不完全理解和掌握中,但同样可以解决很多病人的痛苦。这正是病人跟医生的缘分,也是医生跟中医的缘分。
5、方剂以及指征的多样性,正是中医发展的不断源泉。现实和理想是有遥远距离,保持理想的同时承认现实,这也许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要把中医看成一个大的工程,除了个人的成长外,更需要进行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7

积分

77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67
QQ
发表于 2009-4-16 13: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对应也会有效,前提是中气尚旺,这也是1000年来流派纷呈的一个原因。

中气会给药物药性一个缓冲,这是临床上得来的经验。

当中气不足道一定程度时,缓冲量越小,同时出现不应或者反作用,这时就非常需要“对应”。

中气和缓冲程度之间成正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6 10:24 , Processed in 0.36278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