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968|回复: 7

[名医之路] 新加坡成立“平脉辨证工作坊”推广经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4 16: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十期平脉辨证学习班在8月20日结束,近几日学员陆续返回,稍得空闲,随意打开“经方医学论坛”,看到黄师“基层如何推广应用经方?希望大家各舒己见”一文,我深有感触,恰此时,新加坡中医学院王平主席正将新加坡“平脉辨证工作坊”推广经方的相关资料传过来,看了看,感觉颇有意义,遂黏贴在此,或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启示。如下:



平脉辨证法工作坊”告中医药界书致各位中医药界同道:
大家好!                                                    中国中医药界经过过去几十年的风雨波折,现在已经体会到中医的前途在临床疗效,疗效则取决于中医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而理论方法就蕴藏在中医的经典中。仲景学说便是一座宝库。近年来中医界重新发现了经方的疗效和魅力,在不断的疗效见证中,中国掀起了学习经方的热潮。由中国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全国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经已举办了十二期,每期参加人数爆满。主讲者多是经方名家,传授各自的心得,使参加者收益良多。2011年,六十多位来自新加坡的医师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经方班。但由于路途和时间的关系,很多同道无法放下多天的工作而错过了机会。
我们觉得,本地要发展中医,加强社会对中医的认可,提高临床疗效是迫切需要的。我会有鉴于此,特地邀请了上述经方班的历任讲师徐汝奇老师前来授课。徐老师擅长运用经方,尤其对仲景脉学,独具心得,能凭脉治病,脉证结合便能处方。在第十一期的经方班上,原本三小时的讲课,其精彩的讲解使听众不肯下课,结果使他在匆匆用了晚餐后,再连续讲了四个半小时。破了经方班有史以来的记录。我会这次主办的经方学习活动称为‘平脉辨证法工作坊’。由徐老师主讲,并邀请了母校的伤寒研究组老师何和松学长一起主持。工作坊的重点是:除了理论学习外,也注重实际的切脉练习,认识脉象解读和方证的联系;希望学员们除了听理论外,还能得到实际操作的体验和吸取经验。
欢迎大家来参与这本地的第一次经方学习活动。 新加坡中医学院校友会  主席
王平 敬上2013331

“平脉辨证法工作坊”课程简介
一.为什么要学习平脉辨证:
我们都读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也用过经方。但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疾病时,时常会感到困惑,甚至有难以着手的感觉。我们也曾思考是否可以用六经辨证来分类和统治百病?仲景学说体系是否也可适用于现代的疾病?如果答案是可以的话,要如何去掌握这些方法? 可是要充分理解掌握伤寒学说,谈何容易。现今有无比较简单易学的途径? 有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可以遵循?如果有的话,有没有一些现代的经验可以借鉴?有没有在这方面有丰富实践经验而又愿意传授的医家可以求教?学习和掌握平脉辨证法,可以利用仲景脉证理论来简化临床辨证的过程,使我们对疾病的辨证更加清晰和准确,同时学习脉,证,方对应,提高临床疗效。  
二.老师简介:
[/table]
徐汝奇老师,男,1963年生。江西省执业中医师。师承伤寒名家陈瑞春老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常务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风湿专业委员会委员。历届中国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主要讲课老师。擅长平脉辨证,对仲景学说有深入的研究。临床善于结合伤寒,金匮和脉经理论,平脉知病,脉证结合,运用经方治愈各种疑难重病。他目前在江西泰和县每月定期开办平脉辨证学习班,传授脉法和经方的运用。学员都是来自中国各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台湾的中医师。虽然学习班不计学分,但学生众多,都是为求掌握正统中医学,提高临床疗效,发扬仲景学说而来。何和松老师,男,1952年生,新加坡中医学院1976毕业。中华医院副主任医师,心血管专病组组长,历任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理事,中华医院财政,中华医药研究院秘书,仲景学术研究组组长,领导学术研究多年,其研究文章多篇发表于《新加坡中医杂志》。何老师也是新加坡中医学院资深的临床导师,擅长运用经方治病。
三.工作坊目的:
1)了解仲景脉法的理论基础2)掌握切脉方法
3)解读各种脉象(主脉,兼脉)4)学习脉证结合以辨病
5)了解方证结合的规律
四.学习内容:1)诊脉方法
2)脉阴阳辨证纲要3)杂病平脉辨证纲要
4)仲景脉法提纲5)脉证,方药结合
五.学习方式:
1)理论学习2)切脉练习
3)经验交流4)病例讨论
推广经方、发扬仲景学说
—新加坡“平脉辨证法工作坊”网站www.pmbzfgzf.com简介
汉代医圣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创立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张仲景在序文中提到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从其中并平脉辨证这句话,说明平脉辨证是张仲景在搜集前人经验之上的发明。《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即从平脉辨证推演经方运用,确立诊疗规范。脉法源于何时众虽难考究,但张仲景对脉法的经验总结和善于运用确实无可置疑。魏晋太医令王叔和继承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并兼顾百家经验撰著《脉经》,之后即大行于世。张仲景将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置于《伤寒杂病论》之首的目的在于说明平脉辨证就是理解《伤寒杂病论》的关键篇章。全书始终强调了平脉辨证法的运用,倡导平脉以辨证,辨证以定方,再方证相应、药证相符的方法;脉法不仅解释证候病机,并且脉象与主证之间、甚至与方药都有直接对应;书目篇首以病、脉、证、治的体例编排,规范了诊疗程序的。学习《伤寒论》三阴三阳篇,不可不学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导读。平脉辨证打开《伤寒杂病论》了这座学术宝库的大门,掌握了它才能够明白《伤寒杂病论》的学术特色,才可能为现代运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本站的设立,便是以研究仲景学说,推广平脉辨证法为目的。希望通过和广大的中医爱好交流,共同探讨,为推广经方研究、复兴中医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附:平脉辨证法简介
——节录自徐汝奇老师之平脉辨证学习班讲义
中医的诊断以望闻问切四法合参。其中以切脉最具特色。汉末医圣张仲景作《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体系,完善了中医诊治疾病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伤寒杂病论》中,特别注重脉诊;脉诊既是诊断的依据,也是处方用药的根据。提倡有是证必有是脉,脉证是对应的。脉证与方药亦是对应的。后世王叔和整理和发挥了仲景学说,提出可以从特定脉直接处方,脉象与方证,药证对应,并以此架构成经方脉证学的思路。使经方运用简约化。在《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将辨脉法平脉法 置于首部,说明了平脉辨证法是了解伤寒学说的入门钥匙。它强调脉证合参,重在脉象与证候之间的互为对应,从脉象中辨识或推测病机,以确定方证主治。疾病的病机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其证候表现相应也有规律可循,平脉知证,脉证合参,可以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美丽的国度也需要“经方”       中国江西:徐汝奇---应邀赴新加坡讲学随感
应新加坡中医学院校友会邀请,我们于5月7日下午到达新加坡。因为是第一次出国门,故一路由新加坡中医学院前任院长郑心锦医师夫妇陪同,此前他已参加我的平脉辨证学习班两期,惜时间匆忙,没能够完整学习课程,但郑院长表示,去年学习七天,初步掌握了平脉辨证方法,会应用几个经方……,说话的样子十分诚恳,我非常相信。我的平脉辨证学习班已经举办七期,学员一百多人,来自全国各地,也有新加坡与台湾的,其中新加坡学员十六人。此次赴新加坡,是因为新加坡学员成立了一个名为“平脉辨证工作坊”的经方推广机构,邀请我前来作些示范性指导。一下飞机,接机的韦主任就告诉我,我们敬爱的黄煌老师在不久前来过这边讲课,反响非常强烈,大家对经方学习很期待。
    新加坡是个美丽的国度,据说人口有五六百万,面积只有七百多平方公里,一路望去,楼房格式不一,色彩斑斓而错落有致,其间树木、草坪郁郁葱葱,非常齐整,街道上车流不息。新加坡医疗很发达,医疗机构绝大多数是私立的,大型医院都是西医院,街面上不少挂着“药行”或“养生堂”之类的店铺招牌,一看就知道是中医诊所,规模不大。
新加坡的民众一般相信西医,但疑难病西医没有办法,只叫病人等待,患者自己此时往往会寻求中医或者本地草药。新加坡不少中医师最初的职业往往与医药无关,一般出于兴趣而自学,再参加本地中医学院的培训,或在中国大陆的中医药大学完成学历教育,再经过国家考试才获得行医执照。与国内情况一样,绝大多数中医都受教科书思维局限,疗效并不突出。所以他们非常期待参加经方培训,其中许多人参加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经方班,也有多位参加过南京的经方网友聚会,对“黄煌经方沙龙”比较熟悉。新加坡面积狭小,但管理合理,尤其民生事业,令人称道。新加坡国民以华人居多,但马来人、印度人也不少,多元文化特色明显,普遍都会讲多种语言,却强调英语为普通话,并把各种族相互安插在那由政府建设的漂亮的保障房居住区,避免了因文化、生活习俗而造成的矛盾冲突。从豪华市区、居民区超市、菜市场、以及普通居民家里,都能感受那种国民自豪神态。每一个见面,都强调自己的国家资源缺乏,可同时又表示什么都不缺。看到新加波人在豪华设施里精打细算的生活细节,我明白了他们为什么特别注重中医经方的学习。他们说,新加坡的中医教育与中国大陆同步,但现在看来,那种教育体制培养方式很难成就有作为的中医,所以只有尽快引进经方医学教育才是唯一出路。再新加坡开课两天,与学员交谈,我才发现六十多位学员中竟然不少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询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大年龄还要出来学习,他们说:“经方那么好,很多病都可以治,为什么不学?中医快灭亡了,我们学了就可以给年轻人作榜样,大家都会经方,中华文化才能够传承啊!”5月13日被安排赴马来西亚柔佛州中医学院坐诊并讲座四天,其中几位甚至继续追随前往,目睹如此好学的态度,令我浮想联翩……
今天是来到马来西亚柔佛州的第二天,由柔佛州中医师公会安排,我需要在此四天,上午看诊带教,下午休息,晚上上课。出国之前,邀请方希望我在新加坡讲理论课,马来西亚讲临床课,所以昨日上午门诊,地址位于中华慈善医院,十点开始,约1点结束,看了20号,患者都是提前预约的。晚上上课到近十一点,学员都是有一定年资的开业中医师或在柔佛州中医学院的教授。我主讲“高血压的经方论治探讨”,课堂气氛十分热烈。由于之前已经通知我的主讲内容有关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肿瘤,所以预约看诊的患者以此四大类病居多。我一如平脉辨证学习班的教学模式,理论内容之后,即将白天的病案,一一分析,学员对这种学习方式大为震惊,也表示大有收获。他们说,其实他们当中许多人正参加国内中医药大学的硕士、博士学历学习,……原本希望可以学到一些突出疗效的中医技术,不是单纯为了学历,但最后还是不免混于流弊,数年之后得到的也仅是一张文凭而已。言语之间,给人一种十分无奈的感觉……。还有一天就要从马来西亚返回新加坡了,刚刚结束第三天的课程,非常累,课堂上学员的问题越来越多,病人也越来越多,今天上午看病三十多号,预计明天更多。晚饭时间,柔佛州中医师公会的陈期发会长与中华慈善中医院林文贤院长一直与我探讨,希望可以建立一个面向东南亚的中医经方教学基地,看了真的会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唉……
马来西亚也是一个多元社会,虽然是新加坡的邻居,给我的印象却好似新加坡的穷亲戚,两边交往很方便。由于在新加坡不允许看病,所以不少新加坡人闻讯赶往马来西亚求诊,在新山开诊的第四天,院方早早的就实施了限号,新来者很难挂号,故一上午只看了三十二号。病种以糖尿病、高血压居多,有几例印象特别深刻:
    一位印度裔老太太,竟然长了如男人般黑黑而长的胡须,患有肾衰,尿毒症晚期,一周透析三次,开了附子泻心汤。此方之验有些不可思议,一位肖姓老年女性,久治不效,一晚梦到一位老人告诉,当用附子泻心汤,很惊奇的是次日一早,病人就第一个在门口候诊,说我能救她,迳取附子泻心汤合越婢汤,两剂即大效,腹胀全消,此后我才知道附子泻心汤的作用几近透析。
    一位右眼皮下瘫的华人,年60岁,说找遍中国大陆、台湾、新、马地区专家不计其数,诊断不明,我分析当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脉象三部不等,右眼连及面颊跳个不停,诊为厥阴,处奔豚汤,两剂后复诊,异常高兴,因为四年之久的面肌跳动竟然停止了。
    一位第一天来诊的华裔男性,一平脉即得双关沉细弦而硬,怀疑占位变,处大柴胡汤合大黄附子汤,三剂药已完,检查结果也带来,很不幸,确实是胰头6X7mm的占位变,且腹腔内有多个肿大淋巴结。由于前一晚的课程已经讲授“肿瘤的经方论治探讨”,故在场跟诊的十几位学员对这个结果并不惊讶,几天下来,大家对于平脉辨证的“料度腑脏、独见若神”已经见惯不怪,习以为常了。
    还有一位特别风趣的病人,说他年已七十,大家都怀疑,看似外貌就五十几。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外貌或许由于生活环境的关系,有两个极端,不是特别显年轻,就是特别显苍老。患有心脏病,前列腺肥大、高血压,下肢肿,但他自己诉最难受是皮肤痒,也多年、多次找国内专家不效。我诊为厥阴病,他说这个诊断糊里糊涂,别的专家没有这个说法。处以越婢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合栝楼瞿麦丸,三剂。复诊时说,你糊里糊涂给我治病,我也糊里糊涂给你一首诗。见如下:
    处处悬壶皆郎中,
    苦寻华佗一场空。
    医侠三指除顽疾,
    诊脉妙方济江湖。
---江西大医徐汝奇南来讲学施诊余闻讯赶往求治立效故而记之
---马来西亚袁XX   2013年5月
敢情他也是个老江湖,竟然查了网络,抄了我的底,知道我网名叫江湖医侠。
5月21日从新加坡返回,郑心锦院长、韦磬均主任与王平主席送我到机场,他们问我:新加坡的经方热已经有一定温度了,平脉辨证工作坊也已经建立起来了,下一步怎么做?我说:用经方,把经方用熟悉,经验就丰富了。这些天我利用闲暇参观了多家中医个体诊所,也参观了多个小型规模的集体联合诊所即中医慈善医院,其实新加坡中医当中,特别是一些参加过国内经方班培训的学员对应用经方已经有相当的水平了。新加坡中医普遍应用中药颗粒剂和散剂组合经方,经验丰富,非常节省药材,也非常值得国内同行学习。故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组建国际性的中医经方联盟了,让平脉辨证学习班的学员骨干相互串联,介绍各自经验。回到深圳三天,我一直就这个话题拜访当地有关人士,没想到大家都有共识,尽管官方不管不热,但民间自发联合,看来是必然趋势,经方推广已经如火如荼,前景十分乐观!
(本文摘录自《经方医学论坛》“江湖医侠”个人主页)《新加坡中医药学报》8620136月)
论坛
[table=100%,#d9d9d9]
继承传统、开展师承制中医教育的刍议
在中国江西泰和有一诊所大门左右贴着这样一副对联:“捍卫中医勤求古训一心济天下,弘扬国粹博采众方三指定乾坤”,门上横批的招牌是:“铁杆中医,仲景门墙”。但该诊所医师不是中医学院的大学毕业生,也不是世医家传,了解底细的人都知道,他爷爷与父亲是百里叫响的木匠,只不过是自幼多病、从高中毕业就开始自学中医,后参加中医函授、拜师学习,然后自谋生计开诊所,与别的乡村医生一样,西药中药合伙用,时髦的所谓中西医结合,疗效平平,诊务寥寥。但从1997年后到如今,他几乎每年都往广州跑,出门一些天后再给病人改方,患者复杂的病情常常峰回路转,疗效越来越好,渐渐诊务一天天日益繁忙。他被评为“全省优秀中医乡村医生”、被聘为“江西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名中医培养对象班(吉安市)授课教师”。他有什么绝招呢?只不过他比那些“玻璃板中医”更了解学习经典运用经方的重要性而已,知道如何平脉辨证,懂得脉证合参、方证对应、药证相符的道理,能够“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脉必取是药”。所谓的绝招,约言之,一句话,就是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经方运用高级研修班”上学得的中医基本功和中医名家们的学术精华。他的成才与成就是现代版自学、拜师与传承教育的典范,这位医师就是徐汝奇医师。


    据史料的记载,早在周朝时代中国便建立了相当完备的医事制度和卫生组织。出现了专职医生且设有专门的机构来司理医药卫生活动。《周礼·天官》记载当时的宫廷医师分为四科:⑴食医(营养医生)、⑵疾医(内科)、⑶疡医(外科)、兽医。这可以说是中国医学上最早的分科,是以后医学教育专业设置的萌芽和基础。当时的教育活动,主要是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专职医生把自己所知医药卫生经验和知识传给徒弟。《礼记·曲礼》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左传》定公13年在齐大夫高疆说:“三折肱知为良医”。可见,当时人们对于医生的实际经验和一脉相承的关系是很重视的,也说明了当时医生带徒弟之盛行。    从战国至南北朝,虽然还没有专门从事医学教育的学校,但师徒式的医学教育却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师承、家传和自学几种形式。许多名医皆出自名师,学有师承。例如,扁鹊学医于长桑君,扁鹊后来又有弟子子阳、子豹、子仪等9人;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先受业于公孙光,后又就学于同郡的公乘阳庆,习医三年,尽得其所传之医书     ;三国名医华佗有弟子吴普、樊阿、李当之等,皆颇有医名;张仲景则受术于同郡张伯祖,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攻读古代医书,并结合当时医家及本人的经验,写出了《伤寒论》这部名著。可见当时师承之风的盛况。
广州中医药大学刘小斌教授的论文记载,在广东,清代名医157人,有师承传授关系者达79人占51%,以儒能医者计43人占27%;被人们誉为“南海明珠”何梦瑶,就是一位出色的以师带徒者,也是以儒道医者。以师带徒虽然是一种手工方式的传授方法,但它对于继承中医学与培养中医师,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学的宝贵遗产不但记载在医药文献上,而且散存在许多中医手里,但有些中医秘而不传,即所谓“只有法传,而无声传”,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情况。现代也有许多著名中医专家通过师承方式成为中医名家,如北京名医关幼波学自家传,其严父关月波即其严师;南京名医叶橘泉,17岁拜在张克明先生门下学医,沈阳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曾先后拜过4位老师。由此可见,名师耳提面命,是成才的捷径。
在新加坡,成立于1867年的同济医院于1901年举行了新加坡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中医师招考考试。考卷完成,寄到中国或香港的中医团体,由名师秉公评取。这种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中医会考,为新加坡早期考核及培养了不少的专业中医师,这些已故的名老中医前辈,他们都是经过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而自学成才这个法宝,他们就有如中国现在的国宝级老中医医师。
近代最早中医学校是浙江温州名医陈虬于1885年(光绪11年)创办的“利济医学堂”。到了清代末年,中国的广州、上海、绍兴等地开始有了一些近代中医药组织。如光绪32年(1906年)在广州创办有“医学求益社”等,其宗旨是“联络医界团体,振兴医务教育”。这些近代早期中医学校绝大多数都是民间办的,更是为了中医求得生存和发展,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建立的。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的中医政策关怀下,1956年成立了第一批中医学院,即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和广州中医学院等四所。并于1965审定出版了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形成了中国中医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统编教材,为中医院校的教学和系统整理中医学术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加坡中医前辈于1953年创办的民办中医学院—母校新加坡中医学院,亦反映出海外华社对正规的中医教育有着迫切的需求;而现在新加坡的中医教育成就,就是在前辈们艰苦奋斗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起来的。
中医发展到现代,是逐渐被西方医学同化、削弱消灭,还是被正确地继承并发扬光大,何去何从?近百年来,中医之发展历史一言以蔽之曰:“道路坎坷!”。新中国成立前中医教育不被政府承认,但允许师承与自学,可通过考试得以行医。而“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中医教育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但从临床医学角度看,人才在重西轻中的指导思想培养下,正在走下坡路!”(2007年版《名老中之路续编》邓铁涛序)。早在1984年至1998年间,中国‘中医界八老’为了深切关怀中医药的发展,前后向国家领导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呈了四封信。其中1984318日,邓铁涛教授就写信给中央领导同志。信中说:“解放以后,受改造中医思想的影响,中医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重视,出现后继乏人、乏术的局面。如果再不花力气去抢救中医学,等现在的老中医都老去,再去发掘就迟了。发展传统医药已明文写入宪法,但我们失去的时间太多了,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使之早日复兴。”八老这种忧中医及以中医事业重的伟大情怀,对当时及往后中医药的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1990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8年成立)在分析了学校教育与师承授受教育的利弊后,确定学校制教育作为现代中医教育的主体,辅以师承授受的教育形式,二者并存,互相补充,以完善中医教育体系。这种从全国各地聘请有真才实学的名中医,让医院里的中期医师拜师当徒弟,又让徒弟带学生,形成一个传承中医的“链条”。目前,这种有益于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的‘师带徒’工作已初见成效。原来许多院校教育出来的中医不信中医、不用中医药,在亲眼见到老师们发挥了中医神奇的疗效后半部,观念发生了转变,并开始相信中医……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师徒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带出了成果。眼见有些中青年中医水平提高很快,各地不少中青年中医通过拜师学艺,业务水平得到长足的提高,已成为各个专业领域的骨干。邓铁涛教授在《喜见薪火代相传》一文中写到:“我认为,‘师带徒’模式作为中医继续教育,为更好地传承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应该受到中医学界、国家甚至整个社会的关注,让中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岐黄薪火代代相传,代代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切实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工作,探索建立中医药学术传承、推广应用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中医药人教教育便函〔2013〕79号)2013年将继续开展一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工作。
综上所述,师承制教育方式,在中医教育的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形式的发展,当前中国师承教育培养也将不再拘泥于单一传统的民间师承方式。在常规的本科教育体制毕业后,实行高层次的师承制、中医医疗机构成立名医工作室等中医传统班制,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师承教育培养形式,对中医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培养,必将产生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谨此建议我国除了现有的学院式以鉴定考核制度的课程外,将传统中医师承培养与与中医药院校现代的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各中医药团体亦可私办开展规范化、定期性的短程传统的师带徒师承教育,供注册的中医师有机会跟随名师采取言传身教等形式,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学习领会当今国内外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绝技,使中医薪火原样传承。
……………………………………………………………………………………………..注:
  新加坡的名老中医前辈计有黎伯概、王爱华、曾有源、梁如山、曾志远、游杏南、许颍之、饶师泉、罗约滨、李会章、陈占伟、王子铭、陈少旸、符伯华等。  中国中医药界著名的八老上书是指:邓铁涛、方药中、何任、路志正、焦树德、张琪、步玉如、任继学八位名老中医。
  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人事部1990年联合召开拜师大会,实行高层次师承教育,为1607名全国老中医精选高资历继承人,到目前已出师了3批学徒。第四批学术继承工作在2008年已启动。20056月版朱良春主编:《名师与高徒》代序。
  ‘脉`               荷花颂

    脉为中医固有的诊病特色,千百年来中医就是以此作为诊断治病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华民族在医疗事业中的伟大发明。它之所以能够一直沿用至今,确实有其可靠的依据所在。人们看中医,都知道靠的是“三根指头”,撇开了三根指头,就不是中医了。古代的文艺甚至把中医描绘成搭线诊脉,刻意让中医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把它神化了。    脉诊最早的记载,应该是《内经》,《素问》与《难经》对脉的记载与叙述,远比今日繁杂而多样。往后脉学的发展更源源不断,各朝各代都有脉学著作,如《脉经》、崔氏《脉抉》、《察病指南》、《诊家枢要》、《脉诀刊误》、《脉诀指掌》、《濒湖脉学》、《脉语》、《脉诀汇辨》、《诊家正眼》、《四诊抉微》、《回溪脉学》、《脉诀启悟》、舒诏《辨脉篇》、《脉法统宗》、《三指襌》、《脉理求真》、《医醇謄义》、《脉如》、《诊脉三十二辨》、《脉论要篇》等等,洋洋洒洒,不一而足。后人的脉法是受《脉经》所影响。
现在的脉诊,已经简化到只剩下“寸口脉”。古时的脉诊,不只局限于寸口,还包括了少阳脉,厥阴脉,趺阳脉等,相当复杂却仔细。这些都有可据可循,从《伤寒论》中可得到印证。目前,院校出身的我们,就只熟悉寸口脉,其他的脉法,都几乎送进了“博物院”,很少人会应用。很意外的是,偶尔我们会听到某某人采用以上所述不同的部位来诊脉,确实标新立异。脉诊看起来是乎很简单,确实不然。对于初学者或处事未深的医者来说,却是“心中了了,指下未名”。就算行医多年的老手,也未必能全然掌握其要旨。不得不承认,脉诊是我们最薄弱的一环。
   古今医者无不强调脉诊的重要性,宗师张仲景对脉诊特别重视,在他的巨著《伤寒论》、《金匱要略》详尽叙述脉与证的表现和联系,更有被人忽略了的〈平脉篇〉和〈病脉篇〉中对脉的论述。近医者熊继柏、黄煌等名医也特别重视脉诊。熊老在他的行医经验中就能以脉呈现雀啄、鱼翔的表现,准确无误地断定患者的危重与病的走向,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救治。   不久之前,新加坡中医学院毕业协会主办的“平脉辨证法工作坊2013年”,由江西奇人徐汝奇医师主讲。他把宗师张仲景的临床治病,脉法医理,通过《伤寒》和《金匱》的条文,再结合由王叔和篇次的〈平脉篇〉和〈病脉篇〉,详尽地论述了脉的变化和病的联系,明确地承托与印证出条文中脉与病者的一致性。他的脉诊几乎达到了一个深层的境界,到目前为止,能结合应用宗师脉诊,还没人能出其右。他还专著《悟道》,把他对宗师张仲景的脉诊,发挥的淋漓尽致,实在难能可贵。
中医的“望闻问切”,是我们诊病中必要的手段,“切”更是不可缺失的一环,正确的掌握脉诊的知识,是为临床服务的。让我们重新出发,好好掌握我们的“脉”,不夸耀,不玄虚。

平脉辨证法工作坊感悟                    郑心锦

以前读过《伤寒论》,概念模糊。所得的印象是:伤寒论是用来治外感病的方法。但是条文深奥难解。学了几张方子,一知半解。也很少会用。脉学更是糊里糊涂。以为在这热带的地方,《伤寒论》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疾病了。现在参加了工作坊,才知道以前的观念与事实相差太远了。不是《伤寒论》不行而是自己读不懂。这次参加了有江西徐汝奇老师主持的平脉辨证法工作坊,确实大开眼界。获益匪浅。认识学习仲景学说的具体方法:
在工作坊上,徐汝奇老师提供了我们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首先是要读完整的《伤寒杂病论》。现代的教科书把仲景学说分割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并且删除了几篇非常重要的篇章:如   <平脉法><辨脉法>。这使初学者首先不知道入门的方法,无法了解仲景学说的重要诊断基础是脉象。其次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应合在一起读;这是因为其中的许多条文必须合参才能充分理解,其理论才能被完整的阐述。在金匮要略中许多应用条文的理论根据是在伤寒论中论述的。而《金匮要略》其实是《伤寒论》条文的应用典范和扩展。后世一些医家认为伤寒论中一部分是王叔和撰写的;对王叔和写的《脉经》更不重视。经过徐老师的分析,我们才知道王叔和可以说是最了解仲景学说的医家。《脉经》其实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最佳注释本。不读《脉经》使我们在学习仲景学说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误解,走了许多弯路。平脉辨证法
徐汝奇老师提倡的平脉辨证法的特别之处是:从新的角度认识仲景学说,并将仲景学说归纳成易懂易用的临床方法。平脉辨证法首先注重脉象的辨认。特别是着重独脉的辨认。先要辨别基本的各种阴脉,阳脉,然后联系症状来区分疾病阴阳属性,脉象与症状应该是对应的。所有疾病都可分成六大类型(六经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然后依照六经分类来决定方药。
平脉辨证法的临床价值1. 平脉辨证法简化临床思路
我们经常会遇到病人症状很多,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如果用脏腑辨证的话,几乎每个脏腑都有毛病。用三焦辨证,则病及上中下。外感内伤齐全。表里寒热,虚实夹杂。叫人不知从何下手。有事却遇到有些病人,西医诊断有病,但是表面上无证可辨,也是同样棘手。这时如果仔细号脉,根据平脉辨证法,就可以找出病证所在。这时因为张仲景将疾病分成六大种类,分别冠以三阴三阳的病名。每种病都有其特殊的脉象。每种脉象又有其对应的症状。证除了主脉对应主证外,兼脉又对应兼证。同时可以根据寸关尺的脉象来确定病位。尤其是号到独脉时,病证会更加清楚。病人表面上无特殊症状时,脉象往往首先出现在异状。2. 治疗的方法上便会更加精确
平脉辨证法不但辨认病的阴阳属性,同时根据寸关尺脉象的变化,便能精确找出病位所在,包括三焦,脏腑或经络定位。脉象的表现也反映疾病的虚实本性。这些信息都提供了遣方用药的根据。《伤寒杂病论》就是以根据这些辩证规律,创建了许多临床上效果卓越的经方。例如太阳病:《伤寒论》条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又说“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两条文合起来便知道如果病人的出现头项强痛而恶寒,其主脉是浮脉的话,这就是太阳病了。如果脉浮中兼缓,那就是太阳表虚证。若兼紧,就是表实证。寸脉主上焦,头痛项强时,寸脉浮象比较明显。因此从寸关尺三部的不同脉势,就能知道病位和出现的症状。张仲景就根据脉与证的对应,列出太阳病表虚证的主方是桂枝汤,而太阳病表实证的主方是麻黄汤。其他疾病的辨治也是遵循这一模式进行的。徐老师把仲景学说中, 脉,证,病,方 的关系整理成简洁,而条理分明的临床思路。使医者面对错综复杂的疾病时有路可循,这些思路经过徐老师的实践证明,其临床疗效是确实可靠的。经过这次的工作坊,颇有觉往昔之前非,幸来日之可追的感觉。
            参加“平脉辨证解读”讲座有感              杜仲
徐汝奇医师、中国江西省执业中医师,师承伤寒名家陈瑞春老中医。历届中国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主要讲课老师。擅长平脉辨证,临床善于结合《伤寒论》、《金厦要略》
和《脉经》理论,凭脉知病,脉证结合,运用经方治愈各种疑难重病。    徐医师这次受邀莅临新、马两地讲课,首先在狮城于2013511日至12日、518日至19日,共计4天。这次讲课是由新加坡中医学院校友会主办,地点是加冷民众俱乐部。讲课时间是每天下午2时至10时,除了近1个小时晚餐休息外,讲课时间几乎长达7个小时,连续4天共计28小时,时间之长可要考验听众的耐心与毅力。当徐医师刚讲完第二讲,翌日就马不停蹄与同伴赴邻国柔佛州中医师公会主办中医学院主讲高血压与糖尿病讲座会。至518日又来去匆匆赶回狮城,继续其第3, 4讲,如此刻苦拼搏,劳碌奔波精神,令人惊叹!
    精力充沛,中气十足,声音燎亮,这是徐医师讲课时给人一个深刻印象。固然讲题内容与传授脉法和经方临床运用,引人注目。综观历来在本地举办有关中医学术讲座会,不胜枚
举,而今聆听徐医师主讲“平脉辨证”解读,《伤寒杂病论》却是鲜有关于脉学课程,所以吸引人们的注意与兴趣。当徐医师讲到精彩之处,众人竖耳静听,偶有妙语幽默处而暴出笑
声。总之讲者滔滔不绝,听者全神贯注,这个挤满近70多名听众,场面热烈而气氛轻松,令人耳目一新而又难于忘怀的讲课盛况。
平脉辨证法解读    “平脉辨证法”解读与《伤寒杂病论》,其实重脉诊,色脉应互参是避免误诊的重要
方法。后世医家对脉法应用经验欠缺,认为所谓“脉证不符”之病,可“舍脉从证”,当是出于对仲景脉法的无知。《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
有余不足……”。脉法如此重要,仲景脉法不可不学,色脉应互参更当掌握。经认真通读伤寒分析后,不难发现《伤寒杂病论》中的每一条文,每一个症状都对应着相应的脉象:左,
右,寸关尺六部脉象与经文描述的证状,都可一一对应。    平脉辨证是从表里,三焦的解剖定位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导致的疾病,结合当代科
技成果一一阴阳五行学说,因历代经方运用经验,把疾病证候分定为三阴三阳六经或六大类别,规定为“病,脉证并治”的诊疗规范,称之为“三阴三阳经”。
    平脉辨证,包括了平脉与辨证两大内容:平脉,指医者在训练有素的基础上,感触患者脉象,从脉象太过与不及中判定病机推测证后。辨证,即从望、闻、问、切、加上现代医
学检查数据分析,综合为证候、反佐脉象,予以鉴别。    《脉经》是中国脉学专著的创始人王叔和,汉末三国时人,是当时的一位医学大师,
他的主要著作有《脉经》和撰次了张仲景的《伤寒论》。《脉经》最突出的是确立了24种脉象名称及其指感形象和标准:即浮、沉、芤、洪、细、促、紧、微、数、动、滑、涩、弦、
弱、散、缓、迟、结、革、实、软、代、虚、伏脉等。    切脉是中医诊断重要的一环。除了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外,还须注意实践,锻练和体会
切脉在二十四脉中的大纲脉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也将脉象分为阴阳两大类、其中阳脉为浮、大、数、动、滑,阴脉为沉、涩、弱、弦、微。王叔和在《脉经》中以阴阳为总纲,
以浮、滑、长为阳,沉、短、涩为阴。
诊脉亦须注意的事项脉象与个人的体质,男女强弱不同。年龄与体形、高矮肥瘦之别,还有以精神状态、情绪变化,脉象亦随之发生相应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然而在临床上很难做到。如果病人处于惊恐、兴奋、紧张时,均会引起脉象的异常变化。“仓卒病生,岂待平旦”。明代医家汪机认为:“若遇有病,则随时皆可以诊,不必平旦为拘也”。总之诊脉时间,最好在病人安静之时进行,才能细心体察病脉。
    中医诊法,如以病人之脉,五医师会诊,至少当有三种以上之名:即曰弦、曰滑、曰紧,各有不同。难赞“不谋而合”。古人识脉之外,必注意证状,内经色脉并重举,而仲景治病,脉证并重,正所谓“平脉辨证”也。
所谓“无脉证”名医挥铁樵所言:“脉之伏乃回肠间窒塞不通所致也。两手虽无脉,人迎、扶阳则有脉。吾会见有两手虽无脉,而爪下血色不变者。”可知只限诊寸口,则有技穷之日。惜古时藉口妇女头足皆不便诊致使古法湮灭。
   “平脉辨证”从理论到实践
    518日至19日,讲座己进入第34讲,也是最后2天。平脉辨证从理论开始进入临证切脉实习。参加组员分为7小组,每组10人。(包括组长1)开始是由各组轮流彼此互相把脉,每人分发一张表格,把有关个人的左右寸、关、尺脉资料填上表格,互相切磋,交流。最后是全体组员轮流上讲台让老师亲自把脉,记录后再解释脉理,组员也可把本身的脉诊记录让老师批阅,必然有者脉证偏差之处,应加自勉,勤于学习。
中医治病的“智”与“悟”要学好脉学非一朝一夕或一蹴而成者,初学者不可操之过急,除了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之外,开始可以逐项进行反复练习,仔细思考。
惟切脉一道,脉诀繁杂,类象精微,须长年累月之恒心研习结合临床经验,才能融会贯通,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台上五分钟,台下十年功”,固然医家超越常人的智慧与灵感,是中医临床与创造性思维,当达到“智”与“悟”的境界,这包括医者的学识、经验、以及思维发挥。
“平脉辨证法学习坊”后记                九思
在校实习脉诊时,对它总是“按”而生畏,因为经常遇到以下的情况:
    1.在一个病情复杂的患者的脉上,总会有几个人有不同的见解,这就如《脉经》中所说的“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辗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使我觉得脉象难以捉摸。    2.有人说只要牢牢把握好浮沉、迟数、虚实等脉象,注意脉的节律,记住什么脉象主虚实、表里、寒热,但又不可胶柱鼓瑟,要四诊合参,最后若碰到特殊情况要考虑舍证从脉,抑或是舍脉从证;这总是让我感到很困惑。
    3.曾遇见拥有丰富经验的临床老师还告诉我们,诊脉只是一个参考,它是望、闻、问、切的四诊之一,学医时间长了,见识广了,临床病人见多了,从患病的人的面色、精神、动作形态,身体的气味,再从他的年纪去思考可能发生的疾病,然后再参考脉象,对于脉诊,你会十“猜”九中!又让我觉得学习脉诊不是那么重要了。    所以后来看了一些书,有看到一脉主多病,也有多病可见同一脉的,书上对这些情况也没详细说明,心中不禁对脉诊起了疑惑,在无法找到答案的情况下,本来想要对脉诊作更深入了解,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上平脉辨证法学习坊后,令我顿时恍然大悟!
    听了徐老师的讲解,当他要我们诵读“仲景论脉”的篇章时,当读到“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哦,老天!以前对于脉诊所存有的疑窦顿时都解开来了!曾经对一些脉学的书中所说明的脉象:如浮脉,平常都说浮脉主表,沉脉主里,在《景岳全书》脉神章中又说:“浮虽属表,而凡阴血虚少,中气亏损者,必浮而无力,是浮不可概而言表。”以前对这段话不太能理解;在上了课以后,才知道,浮脉,有寸口脉浮、关脉浮、尺脉浮,有尺寸俱浮,各对应不同的病位及不同的证,当然是浮不可概而言表了。     脉要如何按?不是象以前一样,三根指头按下,就只是感觉脉象是属于24种的哪一种脉象就了事而已,而是三指要用同等力道,去感觉寸、关、尺三部六位的脉象,有无明显的太过或不及的现象,如果没有,就表示患者虽有病,但病机单纯,不必担心。我现在才明白当初为什么这么多人按同一个人的脉时,会有不同的见解。也许是三指力道不同,那么所测得脉象就不一样了。可叹过去按脉时,三部都参得不好,六位更没详细分别。当然辨不出个病位,最多只能知道病的阴阳虚实而已。
这次让我真正认识到的是平脉辨证法的应用价值:
    平脉辨证法,“平”,即平三关脉动的太过或不及;辨证,即辨别证候的阴阳虚实盛衰,在三阴三阳六大类病中去辨识病机,然后在脉象与证候的合参下鉴别诊断,再确定方治。    王叔和把仲景的脉学推衍开来,让后世能从其《脉经》更了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所描述的脉象。他整理张仲景的经验方,分析方证运用的规律,明确方药的禁怠,在《脉经》里都一一说明白,这是王叔和的一大贡献。我过去不求甚解,还把《脉经》束之高阁,真是愧对王叔和了!感恩徐汝奇老师把自己的学习感悟全盘托出,让我们分享!有幸听他将自己从王叔和《脉经》的论述,以《伤寒论》、《金匾要略》的脉学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一一分析指导说明,让我们能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如何从平脉入手,探究病——脉一一证一一治,也解开多年来我读仲景《伤寒论》时一些艰涩难懂问题的症结。比如《伤寒论》,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以前我不明白以六经病来说,太阳病不是主脉浮吗?何以这里又出现三种不同的脉象?现在才明白过来,仲景在未说明病况时,就己经把病情的传变,通过脉象明示出来,说明“太阳中风未罢,医者误下……”,就如临床上,我们常碰到一些外感患者因服了西药抗生素或自服一些寒凉的清热解毒药后,虽热已退,但有的仍存有外感症状如咳嗽、少痰,或有些甚至觉得胃部隐胀不舒,便塘;仔细按其脉,未学平脉法时,我会自问为什么脉不浮?上了课后,自知个中缘由。《脉经》中说:“寸口脉缓,皮肤不仁,风寒在肌肉;关脉浮,腹满不欲食;尺脉弱,阳气少,发热骨烦。”这脉证对应起来,显示病位在太阳,但表邪已有入里之象。如今重新翻阅《脉经》,真是越读越明朗!
    我已明白,事实上,脉诊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我们必须认真学好脉诊相关知识,并在临床上用心体验;首先当然要掌握好如何按脉,明了脉理、脉形、脉的主病,然后才可用心实践。脉,还是要自己不断领悟,不能一见到是什么脉象,就断定是什么病了,也不可以以一而统之,还是要脉证合参。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在,才知道平脉法,除了辨病的寒热表里虚实外,还可辨病位,还可知道病的传变,脉象会因病势的不同而有异。    我只是上了八个时段的课,对于平脉辨证法的认识还仅仅是皮毛而已,想要充分理解,如何辨脉治病,如何处方用药,非得要下一番苦功不可。课堂上,徐老师越讲越激动的神采,活像王叔和现身,把我一直以来认为难懂的脉诊说得明明了了,还有他时时激励的话语,都激起我们想要学好平脉辨证法的信心。徐老师把王叔和这把开启仲景之门的钥匙交给了我们,我想,是否要跨入这门槛,入内后又如何挖取宝藏,就要看个人的努力了!正如有人说:读《伤寒论》,学习应用仲景经方,要有苦心修道的精神,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即使达不到“神仙手眼”的功夫,起码也要成为一个明白医啊!





上一篇:中医里的非男即女现象
下一篇:致黄煌教授的自荐信

19

主题

1370

积分

99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70
发表于 2013-8-24 16: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医侠真的很牛!祝贺你【平脉辨证】的学术走出了国门,但愿你的【 平脉辨证】推向全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6

主题

8185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8185
发表于 2013-8-24 18: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经验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87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8-24 20: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脉,我们都需要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3649

积分

14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呼吸顺畅,是我努力要

Rank: 5Rank: 5

积分
3649
发表于 2013-8-24 23: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厉害,祝福!
呼吸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

积分

56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49
QQ
发表于 2013-8-26 10: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想有时间去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8-29 23: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参加了二期平脉班,那是看的见摸的着
的真金白银。很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8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88
发表于 2013-10-15 12: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大医徐汝奇南,好样的。 [s: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 06:58 , Processed in 0.29229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