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303|回复: 8

黑疸治验一例

[复制链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1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发表于 2008-3-28 15: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周某某,男,44岁。2007年l1月20日初诊。患者两个月前因劳累后自觉右上腹胀满,纳差,乏力,便溏,目黄,尿黄,在我院住院治疗,检查TBIL203.5mmol/L,DBIL117.mmol/L,ALT159U/L,ALB30.2g/L.TPA38%,HbsAg、 HBcAb 阳性。HBV-DNA 1.4E+7copies/ml. 空腹血糖11.2mmol/l,诊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 2型糖尿病”,按重肝行综合支持疗法并注射胰岛素后,病情好转出院。两个月后病情反复,再次入院。诊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2型糖尿病”。诊见面色黧黑,皮肤灰黑,目黄,腹膨大,腹胀便溏,尿黄,形寒乏力。病人自述出院后在当地服用中药四十余剂,查其处方多为寒凉清解之品。肝功能检查:TBIL115.7mmol/L,DBIL44.4mmol/L, ALT89U/L, AST105U/L,ALB28.5g/L, B超示肝硬化,脾肿大,大量腹腔积液。舌质暗淡苔白,脉沉细而无力。证属脾肾阳虚,水气壅阻,寒湿瘀浊闭阻肝胆。治以:温阳行气利水化瘀,方拟真武汤合茵陈五苓散加减:熟附子10克、炮姜10克、炒白术30克、云苓15克、白芍30克、猪苓15克、桂枝10克、泽泻20克、茵陈20克、垂盆草30克、泽兰15克、生山楂30克、丹参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另诉夜尿较多,腰身困重;四肢怕冷,微觉麻木,嘱晚饭后服用金匮肾气丸一粒。15剂后,畏寒好转,面色黧黑稍退,腹胀便溏减轻,夜尿一至二次。原方服药1月后,肝功能复查:TBIL51.9mmol/L,DBIL20.9mmol/L,ALT77U/L,AST89U/L。面颊、鼻根处黑色去大半,唯眼眶四周仍较黑,嘱以原方加生黄芪30克,薏苡仁20克加强益气行水。又服半月后,有少量鼻衄,嘱停用金匮肾气丸。2008年3月13日肝功能复查:TBIL33 mmol/L,DBIL17.4mmol/L, ALT56U/L, AST44U/L,ALB35g/L,、B超示肝硬化,未见腹水。面部及皮肤颜色变浅且有光泽,精神振奋,体力增强,体重增加。上方稍事加减嘱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




上一篇:痔疮治验
下一篇:自治痤疮未成功,请教各位老师

相关帖子

慎始善终

34

主题

1万

积分

91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5: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疸是祖国医学病名,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以及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阿狄森氏病)[1]。周学海的《形色外证诊简摩》,提出“青黑黯惨,无论病之新久,总属阳气不振”。肾在色为黑,面色黧黑故有“色黑者肾气败”之理论 。从临床所见黑疸病症状多属肾阴虚与肾阳虚两类,总以肾阳虚为常见,比如患者精神萎靡、气虚懒言、畏寒肢冷、纳呆、大便常溏、小便清长、毛发失泽、皮肤枯燥、性欲减退、舌质淡、舌体胖嫩有齿痕白滑、脉沉细等等。《金匮要略》记载:“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虀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 本例乃阳黄失治,过服清热解毒之品,寒凉之品损伤阳气,脾肾衰败,水湿不化,瘀浊闭阻肝胆之黑疸病。若泥于黄疸、胁痛、腹胀等症状而用清解之品,则残阳立绝。此刻必亟复其阳:即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治以温阳利水之品而获良效。
参考文献:
[1] 蒋明.《金匮要略》女劳疸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J]. 浙江中医杂志,2002,04(11):231-232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1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5: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肝硬化病人还在服药中。此文最近所总结,已投稿待发表。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08-3-30 10: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病案可编入大本教材中!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182

积分

457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82
发表于 2008-3-30 16: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是否合用了西药。此例奇怪的是胆色素这么高而转氨酶却不是很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6

主题

2万

积分

5864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416
发表于 2008-3-30 18: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案!
哪位说说酶胆分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6

主题

2万

积分

5864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416
发表于 2008-3-30 18: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诊时好像阳黄不明显吧
何来“阳黄失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1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3: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酶胆分离"现象?
转氨酶的高低变化对于肝炎病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化验指标。它的变化在肝炎病程中有无规律可循呢?

一般来说,急性肝炎在病程4-6周内转氨酶应降至正常。肝炎复发时转氨酶升高可先于症状。如病程超过3个月而转氨酶仍轻度异常,则很容易转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的转氨酶出现较大幅度的升高,提示病情可能发展成活动性,须引起警惕。然而,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脏生产转氨酶的能力丧失,这时血液中的转氨酶降低,但是黄疸却持续升高,这种现象即所谓"酶胆分离",往往提示病情正在恶化。

总之,转氨酶的升高一般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但酶值的高低并不能完全提示病程的轻重和预后。因此,不能单纯根据酶值的细微波动来判断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还需对症状、体征、病理和临床其他各项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又:
在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逐渐下降,而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这常常是肝坏死的前兆。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果出现ALT正常而γ-GT持续升高,常常提示肝炎慢性化。患慢性肝炎时如果γ-GT持续超过正常参考值,提示慢性肝炎处于活动期。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1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3 06: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 于 2020-5-1 17:12 编辑

2018年四月随访,患者至今仍健在,黑疸未复发。
请微信扫一扫识别下图的二维码,有更多经方验案供您欣赏、指正,谢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 13:26 , Processed in 0.28498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