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285|回复: 10

中药与日本汉方药原植物的差异比较及原因分析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发表于 2011-11-1 20: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药与日本汉方药原植物的差异比较及原因分析

  摘自:《中国中药杂志》陈虎彪,蔡少青,御影雅幸,近藤直子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文化源远流长。源于中医药学的日本汉方医学即是以汉代医学为中心,加入中国各时代医学内容的日本传统医学。日本汉方医学使用的药物为汉方药。汉方药中的生药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也有少部分为日本自产或引种栽培。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日本汉方医学发展形成的自身特点,中药与日本汉方药原植物基源存在有一定差异,如药名相同品种有异,或品种相同学名有别等等。作者即对《中国药典》和《日本药局方》所载生药原植物的差异作一初步比较和探讨。

    1  中药与日本汉方药原植物的差异比较
   
    现将2000年版《中国药典》与第十四改正《日本药局方》均有收载并存在有差异的植物类生药的原植物情况总结。

    中药与日本汉方药原植物的差异分析

    大枣:原植物一致,学名差异为同物异名现象。

    大黄:日本大黄原植物与中药大黄基本相同,但范围要广一些,尚包括朝鲜大黄Rheum coreanum Nakai和药用种的种间杂种(如著名的信州大黄即为掌叶大黄与朝鲜大黄的杂交种)。

    山药:日本山药用日本薯蓣Dioscorea japonica Thunb.(中国也有分布)和薯蓣D.batatas Decaisne(=D.oppositaThunb.)。

    川芎:日本川芎称“日芎”,所用原植物与中国的川芎不同属,是日本江户时期从中国移植经长期栽培后形成,日本著名植物分类学家牧野博士将其命名为Cnidium officinale Makino,但其分类学位置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木通:中药做木通用的品种繁多,其中《中国药典》收载的有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和毛茛科的川木通,而日本仅使用木通科的五叶木通Akebia quinata Decne.和三叶木通A.trifolia.ta Koidz.。

    2000年版《中国药典》的2002年增补本中已将木通科的木通作为新增品种,包括五叶木通、三叶木通和白木通。

    天花粉:栝楼根为中药天花粉,日本仍称栝楼根,来源为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和日本各地自生的T.kir ilouii  Maxim var.Japonicum Kitam.以及日本和东南亚分布的T.bracteata Voigt.

    车前:中药和日本汉方药车前子与车前草的原植物均用车前,但中药车前还包括平车前。

    牛膝:日本所用牛膝为日本自产的和牛膝Achrranthes fauriei Leveille et Wilson以及中国的牛膝A.bidentata Bl.(怀牛膝)。

    升麻:日本升麻原植物为日本山地自生的单穗升麻Cimicifuga simples Wormsk(中国也有分布),此外,也有从中国输入的升麻。

    甘草:日本使用的甘草主要来自中国产的甘草和光果甘草。

    龙胆:日本龙胆主要用的是中药的关龙胆,没有收载坚龙胆C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白术:日本白术原植物包括Atracty lodesjaponica Koidz.exKitam.(和白术)和A.ovata DC.(=A.macrocephala Koidz.)(唐白术)两种。

    白芷:日本药局方收载的白芷原植物为祁白芷(禹白芷),除从中国输入外,日本北海道、奈良等地也栽培,称和白芷。

    白茅根:白茅根在日本称茅根,日本本土有自生,但日本药局方所载原植物为白茅原种lmperata cylindrica Beauv.(分布北美、欧洲、小亚细亚),与我国白茅基源有所不同。因白茅在中国和日本均有野生,两者的差异程度及与原种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地黄:日本地黄原植物除用地黄原种外,还包括日本和朝鲜半岛产的地黄变种。此外,日本地黄无生熟之分,同等使用。

    当归:日本当归为日本中部山地自生的大和当归Angelica acutiloba Kitag.(又称东当归,奈良、富山等地栽培者称大深当归)和产于北海道、奈良、长野等地的北海当归A.acutilobaKitag.var.sugiyamae Hikino。

    延胡索:原植物一致,学名差异为同物异名。

    安息香:日本安息香用的是印度尼西亚产的苏门答腊安息香Styrax benzoin- Dryander,该种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后很少进口,现我国用的是主产泰国、越南、老挝的越南安息香(白花树)S.tonkinensis(Pierre)Craib.ex Hart.。

    防己:日本药局方所载防己与中药防己完全不同,日本防己原植物为青藤Sinomenium acutum Rehd.et Wilson(中药青风藤),药用部位用茎和根茎。

    远志:日本使用的远志主要来自中国产的细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

    花椒:日本花椒称山椒,原植物为Zanthoxylum piperitumDC.,日本各地野生或栽培。

    连翘:日本连翘主要用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但也收载金钟花F.viridissima Lindl.(可能为药材中常有混入所致)。

    吴茱萸:日本所用吴茱萸主要从中国输入,原植物基源为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和E.officinalis Bode(=E.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

    陈皮:中药陈皮来源于橘及其多种栽培变种,日本陈皮主要为原产东南亚的Citrus unshiu Markovich(=C.reticulata‘Unshiu’)。

    辛夷:日本使用的辛夷包括日本自产的Magnolia salicifolia Maxim.和M.kobus DC.以及从中国输入的辛夷。

    苦杏仁:日本杏仁原植物与中药苦杏仁基本相同,但主要用杏和山杏。

    细辛:日本细辛原植物来源基本与中药细辛相同,主要用华细辛和北细辛。日本细辛属名用Asiasarum,是为狭义细辛属概念,中国植物志将其归入细辛属Asarum(广义细辛属)下作为华细辛组,因此两者差异实为分类处理不同。此外,日本细辛的药用部位与中国也有差异,日本用根和根茎,而中药细辛用全草,其实中国古代细辛用的也是根和根茎,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因资源减少而改用全草,当时药典按实际情况收载,以致延用至今。

    枳实:日本枳实主要用代代Citrus aurantium L.var.daidai Makino(=C.aurantium L.vat.amara Engl.)和C.natsudaidai Hayata,主产日本和歌山、广岛、爱嫒等地。

    茵陈蒿:中国和日本茵陈蒿原植物均用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但药用部位有所不同,中药用其地上部分(幼苗称绵茵陈),而日本用其花穗。此外,中药茵陈蒿原植物有滨蒿和茵陈蒿2种。

    牵牛子:日本牵牛子原植物主要用裂叶牵牛。

    厚朴:日本药局方收载的厚朴正条品为日本自产的和厚朴Magnolia obovata Thunb.,此外,也有从中国输入的厚朴M.officinalis Rehd.et Wils.等。

    钩藤:日本用钩藤称钩藤钩,原植物与中药钩藤基本相同,但主要用Uncaria rhynchophylla(Miq.)Jacks.。

    桃仁:原植物一致,其中山桃为同物异名。

    莪术:日本使用的莪术原植物Curcuma zedoaria Roscoe与中药莪术基源不同,该种植物原产印度,我国东南部和西南部有分布,日本在屋久岛、五岛等地栽培。

    夏枯草:日本夏枯草的原植物为夏枯草的变种Prunella vulgaris L.vat.1ilacina Nakai(=P.vulgaris L.subsp.asiatica Hara)。

    柴胡:日本使用的柴胡原植物为日本自生种三岛柴胡Bupleurum falcatum L.,产于静冈县、神奈川县的三岛柴胡最为有名,品质优良。

    浙贝母:日本药局方所载贝母原植物与中药浙贝母相同,学名差异为同物异名。此外,中药贝母则品种繁多,2000年版《中国药典》就收载有川贝母、浙贝母、湖北贝母。

    菊花:日本本国不产菊花,主要从中国、台湾、韩国输入,其中以浙江海宁的黄甘菊为主,其他也有安徽、河南产的白菊花等。日本菊花除菊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外,还用C.indicum L.(中药作野菊花用),日本称苦薏,也从中国输入。

    黄芪:原植物一致,其中蒙古黄芪因分类等级处理不同而为同物异名现象。

    黄连:日本黄连原植物为Coptis japonica Makino,日本山地自生或栽培,我国没有分布。此外,日本也从中国输入黄连。

    葛根:中国和日本所用葛根均为野葛,但中药葛根还包括甘葛藤(粉葛)。

    紫苏叶:日本苏叶原植物包括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Britt.var.acuta Kudo(=P.frutescens  Britt.)和鸡冠紫苏P.frutescens Britt.var.crispa Decaisne两种,药用部位为叶和枝。

    紫草:日本紫草因药用其根而称为紫根,日本药局方收载的紫根原植物只为硬紫草一种。

    薄荷:日本薄荷原植物为亚洲东部原产的Mentha arvensis L.var.piperascens Malin.,我国学者曾将其作为薄荷的变种M.haplocalyx Briq.Vat.piperascens(Malin.)C.Y.Wu et H.w.LI(家薄荷)。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药与日本汉方药原植物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同名异物,汉名相同而基源植物相异,如当归、黄连、川芎、厚朴、柴胡、木通、辛夷等。

  ②同物异名,原植物相同而学名相异,如枣、延胡索、薯蓣、白术、石虎、山桃、浙贝母、蒙古黄芪等。

  ③一药多源与一药单源,中药因历史的原因和地方差异,往往一种中药有多种基源植物,而日本汉方药常为以某一来源为主或为单纯性品种,如贝母、莪术、葛根、紫草、茵陈蒿等。
 
  ④药用部位差异,少数品种因中日间对其生药药性的认识不同或其他原因,而使同一植物以不同部位入药,如细辛、茵陈蒿等。

  产生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历史地理的因素、分类处理的不同、学术观点的差异、栽培变异的结果等。

  




上一篇:医话数则
下一篇:从补阳还五到地黄饮子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20: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还是没有说全的 如桂类药使用区别

还有一篇相关论文没法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21: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柳诚:仲景方的“桂枝”在日本使用的是《日本药局方》规定的桂皮,即Cinnamomum cassia和同属植物的树皮。被《中国药典》称为C.cassia的嫩枝全体的“桂枝”在《日本药局方》中没有.韩国的规定和中国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09: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中振教授:在《中国药典》、《日本药局方》和《韩国草药典》这三部国家药典里,有关不久前颇受关注的马兜铃药材的记载就各不相同,有用马兜铃科关木通的,有用毛茛科木通的,有用木通科木通的,药材来源大相径庭。所以说,临床上用药出现问题是很自然的,不出问题反而是偶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0: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同一种生药,在中国通过炮制,可使药效发生变化,如地黄有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姜有鲜姜、生姜、干姜之分,而在日本则只有地黄与生姜,无视炮制带来的药效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028

积分

17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8
发表于 2011-11-2 11: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现在使用的柴胡不是仲景所用的柴胡,现在的柴胡劫肝阴。正宗的仲景柴胡不劫肝阴。四川梓潼的柴胡才是仲景柴胡。
请楼主谈谈柴胡。
很郁闷,发现现在用药不是仲景的药,那经方的解决和疗效都得重新考虑。
比如白芍赤芍,肉桂桂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4: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芍赤芍,肉桂桂枝 这些还不是大问题,毕竟基本还是同种植物,不过药用部位差异或野生、栽培而已,主要应该还是药力差别。

有些药物大概就不那么简单了,我知道还有不少重要的中药基源还是有争论的,但因为真相未明,我也不敢乱转载,以免添乱。

关于柴胡,我尚未研究过,没有发言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4: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很多古典中药的问题其实早就搞清楚的。但很多中医只管开方,不研究药材,也不买本好的本草工具书看看。一些属于常识性的药物知识也不清楚。比如桂枝,古典本草书其实是有交代的;又如阿胶古典的就是牛皮胶,不是驴皮胶,这个主流本草书交代得清清楚楚,还有橘红之类,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4: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草工具书都不看,那些专业的本草研究的刊物就更少人看了,发行量也小,很多有价值的论文就堆在图书馆的库房里霉烂,逐渐被人遗忘。后人可能又重复某些前人的考证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4: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是医药分离,后来出现了专门的本草学家来连接两者,以保证医与药物的对应不乱,现在医生与本草家似乎没什么相干似的,各做各的,一般不会直接影响医生,除非药典变化——实际上我估计也很少中医关注国家药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11-11-2 23: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汤一笑先生说得对!经方的基础性研究更不够,研究成果的推广也很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9 10:19 , Processed in 0.07305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