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662|回复: 21

与雍乾谈脉法

[复制链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0-12-19 22: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0年11月7日我家来了一位好兄弟---赵永前,无论是在粗茶淡饭间,还是促膝畅谈时话题始终是经方、医学,视乎题外话很少,大有滔滔不绝之势。永前思维敏捷,满腹经纶,大多点睛之语,现在仍在耳边回荡......
       其中谈到了脉法,我们之间有许多共鸣,对三部六病脉法的论述(这是原创内容,不是刘绍武先生的,如有巧合实属雷同,我没看过刘先生的书,特此说明),如:上层(举)太阳病,有力麻黄,无力桂枝,中层(按)洪、大、数属阳明,白虎类方,弦属少阳,柴胡、泻心类,下层(寻)有力而实、数承气类,沉、细、微三阴病,四逆、理中类。这样从三部就划出六病的脉法了,与仲景脉法暗合,颇有执简驭繁之妙。
      明代伤寒医家陶节庵说:“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俱在浮中沉三脉有力无力中分,脉证合,则处方用药自无失当矣”。这与永前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得仲景心法矣!因此,陶节庵以此脉法加上深厚的伤寒功底,常一剂见效或收工,获“陶一帖”之美誉。赵氏永前与陶氏节庵亦不远矣!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方币 +25 收起 理由
雍乾 + 5 非弟才思巧妙,不过与王兄、沙兄讨教尔,呵呵 !此论乃兄点睛之笔也!
王晓军 + 20 诚属高见!期待后续!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腹诊辨太阴病之桂枝加芍药汤证
下一篇:朱良春教授望诊经验(转)
医之病病在少思

19

主题

2056

积分

24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6
发表于 2010-12-19 23: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非常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960

积分

174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60
发表于 2010-12-19 23: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3825

积分

146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刘志良

Rank: 5Rank: 5

积分
3825
发表于 2010-12-20 06: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46

积分

91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6
发表于 2010-12-20 11: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732

积分

23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2
发表于 2010-12-20 11: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轻触似有力。重按无力,是否也是阴证呢?比如浮阳外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12: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楼(虬髯客) 的帖子

可以,以上只是个“纲”,还有许多“目”。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792

积分

287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92
发表于 2010-12-20 12: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妙哉高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2-20 14: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读读伤寒六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2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2-20 15: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7423

积分

255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活法圆通医家诀,不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23
QQ
发表于 2010-12-20 15: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是我所读论脉文章当中最为平实而且可信者,由衷的感谢经方中兄和赵兄的大才和无私!!!向您们致敬!!!希望经方中兄再谈谈您所说的“目”,再点拔一下兄弟们如何?
学经方,用经方,学致以用,用经方,学经方,学用结合。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ngfangrenshe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18

积分

330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

Rank: 4

积分
1318
发表于 2010-12-20 21: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王晓军于2010-12-20 15:41发表的  :
此帖是我所读论脉文章当中最为平实而且可信者,由衷的感谢经方中兄和赵兄的大才和无私!!!向您们致敬!!!希望经方中兄再谈谈您所说的“目”,再点拔一下兄弟们如何?
同求,望沙兄不吝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发表于 2010-12-21 10: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收藏 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18

积分

330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

Rank: 4

积分
1318
发表于 2010-12-21 10: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耕读世家于2010-12-20 21:04发表的 :

同求,望沙兄不吝指教。

对不起,糊涂了,请经方中兄原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3528

积分

803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经方方证,六经相应

Rank: 8Rank: 8

积分
3528
发表于 2010-12-21 21: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楼主经方中于2010-12-19 22:36发表的 与雍乾谈脉法 :
       2010年11月7日我家来了一位好兄弟---赵永前,无论是在粗茶淡饭间,还是促膝畅谈时话题始终是经方、医学,视乎题外话很少,大有滔滔不绝之势。永前思维敏捷,满腹经纶,大多点睛之语,现在仍在耳边回荡......
       其中谈到了脉法,我们之间有许多共鸣,对三部六病脉法的论述(这是原创内容,不是刘绍武先生的,如有巧合实属雷同,我没看过刘先生的书,特此说明),如:上层(举)太阳病,有力麻黄,无力桂枝,中层(按)洪、大、数属阳明,白虎类方,弦属少阳,柴胡、泻心类,下层(寻)有力而实、数承气类,沉、细、微三阴病,四逆、理中类。这样从三部就划出六病的脉法了,与仲景脉法暗合,颇有执简驭繁之妙。
      明代伤寒医家陶节庵说:“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俱在浮中沉三脉有力无力中分,脉证合,则处方用药自无失当矣”。这与永前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得仲景心法矣!因此,陶节庵以此脉法加上深厚的伤寒功底,常一剂见效或收工,获“陶一帖”之美誉。赵氏永前与陶氏节庵亦不远矣!

汗颜!王兄过誉了,与医侠兄之论更是相形见拙,呵呵!“掌握了脉证方法,对病证的理解就更一目了然,对方证、药证的应用更可提纲挈领。如六经病的提纲均强调了相关脉象在六经病辨认中的价值,太阳病脉浮,阳明病脉大,少阳病脉弦、太阴病脉缓、少阴病脉沉、厥阴病脉多兼杂,如弦细、弦数等等,但是,我以为要认清六经病的主证主脉、兼证兼脉,必须从左右寸、关、尺三部六位中的独个脉象去辨识。辨清了脉证,对方证的认识更有把握,应用经方就简便的多,六经病虽然有常有变,但大体还是纲举目张,如寸脉浮,病位在太阳,重发表,方宜麻黄汤、葛根汤、桂枝汤之类;关脉弦,病位在少阳,重和解,宜柴胡剂; 三部六位脉象中,脉洪大,病位在阳明,当清当下,清以白虎、下以承气;脉细缓,病位在太阴,主运化,主理中丸、人参汤之类;脉沉细,病位在少阴,必温通,当麻附辛、四逆辈;脉兼杂,弦、细、数病见,病位在厥阴,需寒热并用,取乌梅丸之类,我把厥阴病的治疗形容为和稀泥,不清不楚,只好捣浆糊,酸辛甘苦都来。等等。所以我说脉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70

积分

57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70
发表于 2010-12-22 00: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非常感谢,我有个问题请教,有一个亲人有牛皮癣,我感觉她的脉时而滑,时而弦,时而沉,时而细,有时感觉发颤,但不浮,却怕风,这种情况是否病位在厥阴,可否用乌梅丸治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06: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5楼(doctor-cai) 的帖子

如果脉象确实如此,这叫--祟脉。古人认为是鬼神作祟,现代称之为癔病。并且其中指两侧也有脉搏,注意:尽管动脉、静脉、神经分布于手指两侧,但平时很少能摸到。只有癔病是波动才明显。
    侯脉一定有心--神--指合一才能定准其脉象,脉气,脉神。找到“独处藏奸”。
    你的悟性很高,厥阴病脉象确实多变,在六病中它比少阳病的脉象变化还多,乌梅丸可以考虑。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06: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0楼(王晓军) 的帖子

回晓军兄:其实我们也在摸索中还不是很成熟,只当做抛砖引玉而已。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70

积分

57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70
发表于 2010-12-22 23: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15楼(doctor-cai) 的帖子

引用第16楼经方中于2010-12-22 06:12发表的 回 15楼(doctor-cai) 的帖子 :
        如果脉象确实如此,这叫--祟脉。古人认为是鬼神作祟,现代称之为癔病。并且其中指两侧也有脉搏,注意:尽管动脉、静脉、神经分布于手指两侧,但平时很少能摸到。只有癔病是波动才明显。
    侯脉一定有心--神--指合一才能定准其脉象,脉气,脉神。找到“独处藏奸”。
    你的悟性很高,厥阴病脉象确实多变,在六病中它比少阳病的脉象变化还多,乌梅丸可以考虑。
    

谢谢您的解答,希望我能有机会去和老师学习脉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发表于 2013-2-18 16: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去繁就简。学脉时应时时在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98

积分

81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98
QQ
发表于 2015-5-28 15: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易,实用,是大纲。
学无止境,乐在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1

积分

55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41
发表于 2015-6-17 08: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名老中医特别喜读赵杰等治病的绝抬_体+方证故而关注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6 16:25 , Processed in 0.36267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