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tag 标签: 什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推荐]新浪网黄煌教授谈养生:究竟吃什么 新闻公告 gugu 2007-6-11 2 5898 梁知行 2007-12-10 12:49
请教大家,有什么中药可以去除油污? 网上咨询 fyw 2007-7-26 10 6134 anton553 2008-10-8 22:31
【推荐】你希望遇到一位什么样的医生? 中西汇通 sakula 2007-7-27 8 3903 圣求子 2007-11-17 16:41
[转帖]方舟子:废医验药和取消中医有什么不同 岐黄医道 登陆真难 2007-9-1 1 3575 海阔天空 2007-9-3 10:50
[资料]孔子为什么不患抑郁症 养生保健 gugu 2007-9-3 8 5004 xlj6332792 2010-6-14 14:29
『解谜』我们为什么会害羞 养生保健 xiyang 2007-9-26 3 3929 周靓月 2007-9-27 10:37
[原创]什么是阴阳? 岐黄医道 gl0101 2007-10-7 6 2841 佛手 2007-10-29 19:23
请问这是什么病? 网上咨询 mhj 2007-10-30 7 3966 mhj 2007-11-3 21:53
来 经方沙龙论坛学什么 经方故事 xiaozheng 2007-10-31 13 5134 qgwby 2013-5-25 20:20
[原创]这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辨证施治 经方故事 初入医道 2007-12-7 3 5339 sunman-1 2009-6-28 12:39
青橙皮是什么? 经方教学 扬扬 2007-12-12 2 5392 扬扬 2007-12-13 23:46
洪钧医话——什么是气病? 中西汇通 肖红 2007-12-16 0 3356 肖红 2007-12-16 13:18
[推荐]冯世伦等人在干什么? Forum sdxjlgj 2008-1-6 4 55 袁建国 2008-1-6 19:44
[资料]“抵当汤”的“抵当”是什么意思 仲景学术 梁知行 2008-1-14 7 3949 沉着@冷静 2012-6-15 08:34
感冒顽固性,应该怎么吃药啊~ 买什么药来吃呢 网上咨询 田心鱼儿 2008-2-14 37 6469 fyd77593199 2008-7-10 22:52
黄老师赐教:为什么温经汤里用牡丹皮? 经方教学 张岩 2008-4-22 0 7940 张岩 2008-4-22 19:50
请教 中医对身上蚁行感有什么解释吗? 网上咨询 mk111 2008-5-11 2 6721 reyes 2008-5-20 08:48
地震,我们能做些什么? 经方故事 2008-5-13 14 6325 李小荣 2008-5-20 19:37
怀孕近四月胎盘前置白带有黑血 中医有什么好办法? 网上咨询 空穴来风 2008-6-18 1 3719 aykm 2008-6-24 05:17
请问:淡大云{大云}是什么药?有何功用?! 网上咨询 笑哈哈 2008-7-8 2 4858 wangqixian 2008-7-30 08:50

相关日志

分享 我缺什么? 原创
楚士 2015-2-11 12:07
前天蹭课,听西医风湿关节炎总绪,哇!那内容真多阿。有很多颠覆本人固有的概念,比如西医风湿关节炎涵盖有缔结组织炎症【包括红斑狼疮等等】,脊柱关节病【强直脊柱炎】,关节炎【包括骨质增生,退行性病】,血管炎,甚至痛风。一下子有些蒙了,因为在中医里这一切统统称为痹症,痹者:“闭阻不通也。” 是因气血经络凝滞不通所致的痹证。 去年,姐夫腿痛严重,按照归类属于退行性的关节炎,所以,到医院注射润滑关节的药物,开始有效,后来又开始疼痛,尤其上下楼梯。听旁人介绍,去中医院扎针灸,也是有效果的,麻烦在,不扎针灸便恢复疼痛。本人便建议艾灸看看。唉....,仍然不理想。便又建议:吃一些芍药甘草汤,由于相距较远,也不知道姐夫其他症状,所以芍药的量不敢用大,据姐夫说好了一些。看情况,效果也不是很明显阿。 自从学习《伤寒论》,尤其是黄煌教授体质学说,才发现自己缺乏对“证”的本质的理解: 比如:芍药甘草汤主治是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 而桂枝芍藥知母湯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身体脂节弯曲】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这里面的区别是:患者是否有肿胀现象。 而姐夫正好有关节肿的症状。 其实,从去年八月看到经方医学论坛,接触到黄煌教授体质学说,便被深深吸引,论坛的病案分析栏目详细解剖患者的病症,让我看到自己学习《伤寒论》的不足;黄煌教授的病案更是令我着迷,你会跟着脚步,一步一步看大师如何望闻问切,初诊、复诊用药过程;论坛讨论病案如华山论剑,各位高手各抒己见。让患者的“证”慢慢地剥丝抽茧显现出来。 在论坛,还知道自己缺乏对《伤寒论》方剂的运用,方是死的,证是活的,药是随证加减的。比如摸索治疗自己的黄斑变性,先从肝肾入手,后又从脾胃论治,其实,分证用药最关键。 学习中并不缺乏勇气和毅力,缺乏的是学习的钥匙,在论坛,我只是一个小小学生,一步一趋蹒跚学步吧,要求不高,但是一定要扎实。
5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伤风不醒---之后是什么?? [复制链接]
chenqinwu 2013-11-22 22:23
伤风不醒之后是什么?现在北部进入严冬,天天门诊都有感冒的病人,这个感冒冻着了之后会发生什么呢?古人有“伤风不醒变成老”之语。那这个劳是什么呢? 第一种,寒袭人体,寒不重,机体反应也不重。所以感冒不重,两三天自愈了。这是最简单的情况。 第二种,寒袭人体,机体受邪,正邪相争。出现了三组症状,发热为主的;身体疼痛、腰痛、关节痛为主的;鼻咽部、支气管等呼吸道症状 第三种,寒袭人体,人体虚弱,寒胜正败,不发热了。。老人常有一句话叫做“冻透了”,这个时候就是发不起烧来的。 综合以上来看,第一种情况,病人自愈了。这是伤风醒了。 a。 第二种情况,正邪相争,现在常见发热与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身体疼痛的中毒症状还是少的,当然也是有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发热与卡他症状并见时,发热与咳嗽,鼻咽部症状并见,麻黄类方,小青龙类方在中医看来是对证的处方,以发汗为主,以化饮或者降气或者清内热为辅助,汗出了,病情基本就缓解了。。。 可我们在临床所见的这个状态,,如果在这个发热的状态,给正在发动身体,准备出汗的状态,来上一瓶液体,那么烧就被水寒压抑了,但因寒没有排出,还是要烧的,这就是平常所见的挂完水之后的反复发烧,;;最后到了3-4天或者5-6天,烧终于发不起来了。 这个时候开始了咳嗽,而且这个咳嗽相当的缠绵难愈,短者半月,长者一月甚至更久,这就是现代医学所称的支气管炎的一个状态,最主要的表现是“黏液分泌增多”。这个时候现代医学认为还应当给予消炎药物来治疗,,继续的液体与消炎药物,而不去理会这些分泌的粘液,终于一个月液体过去,算是不咳嗽了,可是,里面的粘液呢??留在里面了,这应该就是急性支气管炎了吧??,能好的好了;不能好的,反反复复的不好,就成了慢性支气管炎了吧??,慢支了,慢性咳嗽,,,也算是个劳。伤风不醒变成气管炎了。 身体自愈能力强的吸收掉了,身体较差的就变成痰了,这就是最初的痰, 反复几次,这个痰就留在肺里了,你咳嗽出来的很少。等到你下一次的受凉,整个肺一收缩,就要往外排,可是因为在小气管里面是排不出去,这就是“哮喘”吧??。。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喘息。。。终于变成劳了吧??。。。于是伤风不醒变成肺病了 b。发热与身体疼痛、腰痛、关节痛为主的,这种病人的身体基本算是强壮的,还是感冒,还是伤风,这是中医的比较典型的麻黄汤证。。。现代的医生们依然打吊瓶。这种情况,机体发动全身的能量到体表,。。液体入脉,寒凉的液体和消炎药物,也是退热了然后会反复。反反复复,液体在每个关节肌肉的位置终于把火、把热给压下去了,不能发热了;;可是这是发热的时候与液体抗争显的平衡,可是这个感冒到了自愈的时候,热没了,只有寒凉的液体的时候能不疼吗??这应该是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神经痛的前兆吧??这个也算是个过难好的病吧。。于是伤风不醒变成风湿病了。。 第三种情况:寒袭人体,人体虚弱,寒胜正败,不发热了。。老人常有一句话叫做“冻透了”,这个时候就是发不起烧来的。大家见过在冰天雪地里面动过的人吗?应该就属于这种状态。这是中医的少阴病,需要用附子的类方。 这个状态,病人实在没有能力去抵抗这种寒邪,只能收缩防线,保证重要器官的供应,能不管的就不管了。于是脉微细,这是周围学供减少的表现,但欲寐,大脑还保持供应,但是虚弱,这类似休克状态了吧??这个时候中医用麻附辛,四逆汤之类的处方。西医应该怎么办呢?如果休克的话强心补液甚至补血吧。。。那我们看看这时候他们按照感冒了的治疗,,液体消炎,心脏更衰弱,脉是有了,因为有液体啊,可是心脏的搏动呢??在本就虚弱的搏动上面,加了液体,加了寒凉的东西,于是心脏被动的增强搏动,于是心脏过于亢进了,高血压病了吧???;;如果没有这种亢进,那么心脏该着急了吧??心肌炎这个名词应该比较适合这个状态吧??这里病也够难缠,应该也算是个劳啊。于是伤风不醒变成心脏病了。。 还有一种低烧,就是我们中医少阳病的发热,反反复复的低烧,中医用小柴胡汤治疗基本就好的差不多了。然后吊瓶,液体还有抗生素,本来就是邪气结聚在胁下。液体入内,破坏了人体本身的一丝反抗能力,人体的肝胆之气会受到压抑,郁闷呢,于是肝郁了,胆气也郁闷了。都郁闷了。这个气机最忌压抑,压抑了,就要努力继续,于是就应该是发炎,再通不过就应该克脾胃了吧??这少阳的实病,虚病,湿病是不是该出来了呢?于是伤风不醒变成肝胆病了。。 然后最后一种状态,就是在这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中,就是在上述这种病的发展过程中,液体入脉,抗生素跟着,首先就是我们平常人之中,就有水肿、水盛、的人,容易发生水逆,水饮眩晕等病种。。大剂量的液体进入身体,从哪里排出,从汗??从大便??从小便??也就这三个途径吧。。主要还是从肾吧,那么如果你给打了如此多的水从小便排不出来,是不是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是不是肾脏要发炎加热来完成滤过的功能??这能形成肾炎??肾病综合征吧??于是伤风不醒变成肾病了。。 肾病了,排不出如此多的液体,那就要从皮肤排,皮肤就会瘙痒,起湿疹,脚气,等等。。。也是个劳吧。。。如此伤风不醒变成皮肤病了。。 至于伤风不醒变成脾胃病这个不赘述了。。 当然,这只是对于疾病的来袭做了一个大概的判定,并没有结合病人的体质和疾病的传化来分析,自我感觉还是不足之处太多,好多的想法依然没有补全。 个人读书的笔记,拿出来大家分享,不当之处还是希望大家补充,探讨学习
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要学习《伤寒杂病论》?
吴强刚 2012-11-5 08:50
后世名医钱乙,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吴又可,叶天士,刘完素,王肯堂,张从政,王清任等皆结合当时的运气,提出了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医论,并在当时产生积极的治疗作用,其医学著作也应运而生。刘完素好用寒凉,李东垣善于补土,朱丹溪长于滋阴,到了明清之际又出现了占据中医领域半壁江山的温病学派,皆天数使然也。所以,你在看他们的著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时运气的大背景。也许离开了那个大背景,这个理论就有可能是错误的,全球大运20年一变,识时务者为俊杰。 2003年非典时期与吴又可著《瘟疫论》的大背景相同,所以当时广州中医药大学吴门医派传人—— 邓铁涛 重用 板蓝根 , 使抢救回来的病人无一例发生股骨头坏死,这就是中西医疗效的差别 。 邓铁涛:“非典”是温病的一种,而中医治疗温病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去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两个附属医院以中医为主治疗“非典”,疗效显著。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收治的36例“非典”患者,无一例死亡,医护人员无一人被感染。绝大多数患者痊愈出院,没有任何后遗症。患者平均退热时间2.97天,平均住院天数8.86天(不计自动出院者)。 只是现在运气已经变了。我们又回到了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伤寒疫病横行的时代,---“家家有僵死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复族而丧”。 汉南阳张机秉承道家法脉,渊源有授,在商相伊尹《汤液经法》和《桐君采药录》的基础上,撰著了千古不朽之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其方经过了一千八百年的临床检验,疗效被历代名医所称颂,仲圣遣药配方之精,虽历两千年而无有能及者,所以,崇尚仲景学说是理所当然的,医圣之名也是当之无愧的。 仲景之后,有 病于寒者 , 得火而喜 , 以为万物莫火若也 ;有病于热者,得水而喜,以为万物莫水若也。 更有火神派之医以姜桂取效而不敢用凉剂,寒凉派之医以芩连奏功而不敢用热药,甚有偏于泻者,以泻药而杀人,偏于补者,以补药而毙命,此皆一偏之医,非医道之正宗,离仲圣之道亦远矣。 历代医家所著医书,皆各有所偏,不是医家正统。所以对待仲景之后的论述,只能抱着“不可全信其说”的态度,这也是此版块在一般情况下不收集方药论述,只帖医案的原因。 然我中华正统医学何在?湖南刘昆湘刘仲迈二先生在为《伤寒论》作注时道出了仲景学说的精髓:长沙之学,盖用法而不执方,平脉辨证,相体定治,法由体异,方以证成。 仲景有云: 病变百端, 本 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 本 。 本 之不齐,在人体躬。相 体 以诊,病无遁情。 仲景先师又举例说明如下: 霍乱证,有虚实,因其人 本 有虚实,证随 本 变故也。虚者脉濡而弱,宜理中汤;实者脉急而促,宜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 相体虚实,察病轻重,采取方法,权衡用之,则无失也 为了鼓励学员使用经方,弘扬我中华真统医学。站长开辟了《经方方药》版块,今后200多首经方都会分别开贴,每一首经方帖子里面的内容主要为使用得比较成功的医案,方便学员在打算使用某一首经方时参考。所收录医案要求: 1,最好有诊疗日期 ,发病日期,看病日期,大概的地域。 2,病人性别,年龄 。 3,以经方原方使用或原方的合方使用或稍有加减,加减过多必然失去了经方用药少而精的价值,这样的医案不会被收录 自古以来,用经方加减的多,原方的少。方正相对,经方神效。有效必一饮见效,擅自加减,不知经方组方的原则,必失仲景先师本意也。
6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5-9 05:45 , Processed in 0.03947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