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tag 标签: 特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推荐]伤寒论寒热并用治法特色 仲景学术 海阔天空 2007-7-27 3 3316 张先生 2008-2-15 19:41
[资料]岭南中药的特色及性味配伍初探 岐黄医道 梁知行 2007-8-11 2 3556 海阔天空 2007-8-12 12:37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还是中医特色么? 岐黄医道 gugu 2007-11-9 1 3235 xiaozheng 2007-11-9 09:45
特色川椒羊腿 attachment 养生保健 顾志君 2008-3-11 4 5612 linsara 2012-6-26 17:22
冬病夏治特色医疗 经方教学 张岩 2008-7-23 6 6584 张岩 2009-11-22 13:06
探讨特色诊疗之一腹诊 经方特诊 古求知 2008-8-8 6 7242 乐在医中 2014-10-22 21:22
探讨特色诊疗之二喉诊 经方特诊 古求知 2008-8-8 8 6730 甘草干姜汤 2012-4-9 12:16
中医的优势与特色 岐黄医道 戈非 2008-9-4 2 3576 海阔天空 2008-10-5 10:49
《伤寒杂病论》的一大特色 仲景学术 陈松 2008-11-21 0 2871 陈松 2008-11-21 22:37
经方的特色是什么? 仲景学术 woyunzhai 2009-4-14 6 3626 辽东狂生 2009-4-16 13:44
高志云:医星医院主打人才和特色牌 Forum wxy111111 2009-8-27 0 17 wxy111111 2009-8-27 17:20
药商与医生勾结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谁之过? 新闻公告 陈成 2010-12-16 6 3488 janet 2010-12-21 21:09
袁家玑教授临证特色【1】 岐黄医道 交流 2010-12-16 0 2546 交流 2010-12-16 21:21
袁家玑教授临证特色【2】 岐黄医道 交流 2010-12-16 0 2455 交流 2010-12-16 21:25
《针灸临床特色疗法》出版 新闻公告 黎小裕 2011-3-28 1 3321 喜郎 2011-3-28 17:23
陈瑞山外科临床诊疗特色 经方实验录 徐苏蓝天 2012-5-8 13 4177 袁媚松 2012-5-10 15:58
浅析《素圃医案》临证实践仲景学说的特色 各家经方 黎小裕 2012-5-14 2 4541 william 2012-7-8 19:30
特色医生 经方体质 张志刚 2013-12-3 6 4327 乐在医中 2014-5-4 00:01
刘英锋“感冒诊疗误区与中医辨治特色” 经方图书馆 李小荣 2014-1-6 0 3298 李小荣 2014-1-6 11:58
中国特色的杀医背后 医事小言 夜雨十年灯 2014-2-8 11 3386 zhongzhuan2000 2014-2-12 18:34

相关日志

分享 “辨证论治”不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和特色
国医凤凰涅槃 2024-4-16 10:46
“辨证论治”不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和特色 现在一般认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最重要的两大基本特点。但是“辨证论治”一词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呢?“辨证论治”在中医学中的理论地位真的有那么高吗? 1. “证”概念的古今差异 要想搞明白什么是“辨证论治”,首先要明确“证”和“辨证”的概念和涵义。 现代中医认为: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但在古代,“证”的概念其实并没有包含病变的部位、性质、邪正关系,“辨证”也并不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的所有材料。 很多人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章节标题都是“辨××病脉证并治” (《金匮玉函经》作“形证”)的格式,所以便认为张仲景是“辨证论治”的开创者。但实际上,《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证”都是指症状和体征而言,不包括病变的部位、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其所“辨”的“证”也不包括四诊的所有材料,起码是不包括脉诊的,不然为什么标题要叫“辨××病脉证并治”而不直接叫“辨××病证并治”呢?足见当时的“证”的概念并没有那么大。 即便是张仲景医书的重要整理者——王叔和,也没有把“证”的范围扩的那么宽泛。《外台秘要方》引王叔和论云:“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将“证候”与“诊脉声色”并列,可见此时的证字依然是指症状和部分体征而言,不包括望、闻、切三诊的内容。 到了唐代,“证”还是依然仅指症状和部分体征。《备急千金要方》有载:“脾痫之为病,面黄腹大,喜痢;肺痫之为病,面目白,口沫出;肾痫之为病,面黑,正直视,不摇如尸状;鬲痫之为病,目反,四肢不举;肠痫之为病,不动摇。右五藏痫证候。”其所列的,都是症状和体征,并不涉及原因、性质、邪正关系等内容。 更直接的证据是明代吴又可《温疫论》中的一句话:“病證之‘證’,后人省文作‘証’,嗣后省‘言’加‘疒’为‘症’。” 所以综合来看, 古代医书中的“证”就是指疾病的症状和部分体征 ,并没有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也并不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当然,也就谈不上“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 2. 古代中医不讲求辨证论治 古代中医讲求辨证论治吗?不。 有人可能说《伤寒论》有“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语,怎么能说古代中医没有辨证论治呢?如上所述,《伤寒论》首先辨的是“病”,其次辨的是“脉证”(《金匮玉函经》作“形证”),并没有提出“辨证论治”。而“随证治之”也仅是说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药物于加减,如真武汤若咳者加细辛、干姜、五味子,与现代所说的“辨证论治”有本质上的区别。 也有人说辨证论治始于朱丹溪,理由是在朱丹溪门人编写的《脉因证治》一书中提出了“先求诸脉,而因、而证、而治,四者井然”,将中医临床治法概括为“脉因证治”。这种说法也没什么说服力,“脉因证治”和“辨证论治”除了有两个字是一样的就没什么其他的关联了。 还有说“辨证论治”是源于明代周之干《慎斋遗书》的。在《慎斋遗书》中确有“辨证施治”一节,但其内容是:“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惟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其文表达了周之干对部分医者“辨证施治”这一行为的否定,不知道举这样的例子是想说明什么问题? 也有考证说,清代章虚谷在《医门棒喝·论景岳书》中最早提出“辨证论治”这一词组:“景岳先生,不明六气变化之理,辨证论治,岂能善哉?不识六气变化,由不明阴阳至理故也。”和《慎斋遗书》一样,也是对“辨证论治”的否定。 所以从汉代到清代, 中医从来没有将“辨证论治”放到理论架构的顶层上去 ,相反,还是不少医家的抨击对象(虽然当时的“辨证论治”在含义上与今天的“辨证论治”并不相同)。 3. 现代中医提倡“辨证论治”的由来 干祖望 在《漫谈辨证论(施)治这个词目》中谈到:“ 我们这批老中医在解放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辨证论治、辨证施治 。”通过干老的文章可以得知,辨证论治的提出和普及,应该是解放后的事情。 现在能找到最早的提出“辨证论治”的文章应该是1954年 叶橘泉 为《中医诊疗》撰写的前言:“中医的 辨证施治 ,首先注目于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上下、顺逆的‘整体观念’,体察病位、病情的传变,从调整内外环境的矛盾出发,通过一系列的现象(症候群)的鉴别,并掌握各个不同阶段的综合征象而作适宜的处理,这是中医临床医学的成就。它和细胞病理学的局限病灶、偏重解剖的机械观点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紧接着,1955年, 任应秋 在《中医杂志》上发表了《伟大的祖国医学的成就》一文。其中提到:“祖国医学几千年来在临床治疗上能够解决问题,主要就是由于‘辨证论治’治疗体系的建立。因为 辨证论治 体系在治疗上的作用,就是把疾病了解成为有机体与环境正常相互关系的破坏,认为疾病不但决定于有机体活动的障碍,也受着破坏的相互关系之复原及促进恢复健康现象之影响,因而将疾病以对立的统一去看待,便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代表矛盾的两极,以相反相成的观点来辨识病理机转和生理机转的矛盾关系,再从而确定治疗……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论治方法,是祖国医学在治疗上的最重要关键,它是彼此关联,相互制约,随时发展,并以极其错综复杂的方式经常运动而变化的,决不能用孤立执着和机械尸解的方法来处理它,万一出此,便不能辨识疾病的机转,而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随后,秦伯未、吴德钊、钟春帆、蒲辅周等跟文附和,纷纷对“辨证论治”这一理论的提出表示赞同和支持。 1974年,在《中医学基础》四版教材中,将“辨证论治”作为中医的“特色”之一写进了教科书。 至此,“辨证论治”开启了其在中医学中漫长而稳固的统治生涯。 4. “辨证论治”产生的背景 “辨证论治”非但不是传统中医的产物,甚至也不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产物。 1955年,任应秋在《伟大的祖国医学的成就》中提出“辨证论治”时即说到:“我们认为这种辨证论治的整体体系,是和现在 苏联先进医学 主张:‘我们不是治疗某一病患,而是治疗病人,于治疗时应当注意病人身上发生的变化组合,在看护病人时,必须考虑整个病人,而不单注意于罹患器官。’的理论是殊途同归的。” 1958年,蒲辅周在《从治疗乙型脑炎的临床实践体会谈中医辨证论治的优越性》中写道:“‘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符合于 辩证唯物 的先进的科学思想。” 1999年,王玉川在《关于“辨证论治”之我见》一文中也提到:“把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辨证论治方法综合起来组成一个体系,并把它写进中医教科书里,那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大批从事中医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学者们(其中有印会河、王绵之、汪幼人等,以及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一些专家,笔者也是其中一员),在党的中医 政策鼓舞 下做出的一项贡献。” 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张效霞推测: 任应秋可能是遵照“我们要求把辩证法逐步推广,要求大家逐步地学会使用辩证法这个科学方法”的“最高指示”而得出这一说法来的。 对此,从最初曾使用过“辨证施治”“辨症论治”“辨症施治”等不同词语到统一到“辨证论治”的过程,也可以作为理解这一点之旁证。 从“辨证论治”诞生的年代和社会背景来看,张效霞的观点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也就是说, 现代中医的“辨证论治”可能并不是脱胎于古代中医和中国哲学,而是在以 自然辩证法 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诞生的 混血儿 。 5. 关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基本特点和中医学特色的质疑 自“辨证论治”提出和写进教材以来,抵制与反对声音就一直不绝于耳。 王玉川认为: 辨证论治 的统治地位是在牺牲了“同方异治"的宝贵经验,扼杀了寻找广谱有效方药的热情之后才取得的。其次,辨证论治的辉煌成就使人们的思维陷入永恒不变的公式之中,从而在“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口号下的中医理论教育和临床实验以及科研工作,也只能在辨证论治的圈子里打转,与创新的客观要求越来越远。那种认为“辨证论治可解决一切,遇到问题,只要遵照这个体系去做就都会迎刃而解,如果解决不了,那只能怨自己没有掌握好”的思想 是一种现代迷信 。将一个完备的体系作为特色而一心加以突出的做法,实际上是一个只求稳定不求上进的表现。因此,将 辨证论治 作为中医特色的做法,是背离唯物辩证法的形而上学,是个套在中医工作者头上的 紧箍咒 ,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必须予以废除 。只有突破这种保守思想的束缚,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中医,中医学才能有所发展, 才有可能摆脱陷于消亡的困境 。 诚如王老所言,“辨证论治”进入中医体系也不过六七十年的时间,只能说是现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而不能说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除非古代的中医不算中医。 此外,把“辨证论治”当作中医学独有的特色也是不对的。 “辨证论治”的核心是“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而世界上任何一种医学(包括古代西方医学和现代医学在内)无一不是“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再开展治疗的。例如希波克拉底在论治上采取“寒则热之,热则寒之,以偏救偏”等治法,与现代中医“辨证论治”十分相似。现代医学在在接诊咳嗽患者时,也不会仅对症处理,给些止咳药就完事,而是要抽血化验、拍胸片以明确病因和病变部位;如果是肺部感染,还要看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细菌感染,还要做血培养以确定是何种细菌,从而选定治疗药物。虽然思维和方法与现代中医不同,但确实符合“辨证论治”的理念和定义。 再者,中医包括针灸吗?针灸属于中医吗?如果“辨证论治”不能指导针灸治疗,那么是否表明:①针灸不是中医;②“辨证论治”不是中医学最重要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论治不能指导针灸的治疗”近年来已逐渐成为针灸界的理论共识。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黄龙祥认为:“针灸趿着方药诊疗模式这双不合脚的鞋已经走过了 50 多年……照搬中药 辨证论治 诊疗模式的针灸诊疗理论与针灸临床实践是 两张皮 ——病因、病机、治法诸环节的分析头头是道,而落实到最后的关键环节选穴处方时却格格不入,或者强行合方药之辙,也不能押针灸之韵——有经验的针灸医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 跑调。” 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张树剑认为:“ 辨证论治 于针灸临床而言,是一双“ 不合脚的鞋 ”,大约已是针灸理论界学者的共识。然而在教育的强大惯性力量下,多数针灸医生在临床上仍然应用辨证论治,但据笔者所了解,即便不是公开放弃辨证论治,较为资深的医生一般也都在应用其它的理论或者临床技法。” 综上,“辨证论治”既不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也不是中医学的特色。 (本文由胡健宇供稿) 阅读 3269 古籍临证漫谈 关注 28 人划线
0 个评论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5-4 03:26 , Processed in 0.03615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