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关于自学中医

查看数: 4453 | 评论数: 22 | 收藏 2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1-12-4 20:59

正文摘要:

  诸位老师前辈,鄙人由于年龄稍大  职业灵活 或有充裕的时间自学中医,当然我学中医不是为了成为医生 我是出于多了解点中医知识 为自己乃至家人朋友提供些象征性的意见及建议,但真的不知从何 ...

回复

chufan886 发表于 2023-2-3 11:54:19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1-12-5 10:46
如欲临床需从《伤寒论》入手,如欲学懂《伤寒论》需从胡希恕先生入手。

赞成
乡下人 发表于 2023-1-15 09:29:21
新手,是从倪海厦讲的视频开始的
老吕 发表于 2022-9-22 10:23:03
直接从伤寒论入手比较合适,胡老的很实用
悦来越好 发表于 2022-9-11 16:25:30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2-8-24 21:34
我这种说法不见得正确,只是我自己学中医的感受罢了。

所谓入手大概是指最初的意思吧,这或许与缘分有关 ...

谢谢楼主指教。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22-8-25 11:17:44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2-8-25 09:54
说的没错,胡先生自然有他的局限,所以不能维胡是论。

应当是信胡不迷胡,胡错的地方不采就是,而胡氏后 ...

  嗯,学医当日益进取,去粗取精,集各家之大成。

  胡老的《伤寒论》讲座,内容比较纯粹简明,如果不想从科班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学起,而是直修《伤寒论》的话,确实适合读此入门。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2-8-25 09:54:03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22-8-25 08:33
  读胡老的书,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一、他不认同的理论和治法就说不是仲景的原话而是后人是附 ...

说的没错,胡先生自然有他的局限,所以不能维胡是论。

应当是信胡不迷胡,胡错的地方不采就是,而胡氏后学多不敢越雷池半步,迷信名家迷信权威,甚是可惜。

胡先生认为伤寒论之六经非内经之六经,非脏腑经络之谓,但胡先生似乎忽略了这不等同于不涉及到脏腑经络,所以有的医家比如蔡长福先生对胡先生即甚为不解,姚梅龄先生也讲十二经皆有表证,其实他们讲的都对,但他们讲的不是一会事!

书读多了自然就理解他们的认识为什么不同,不过是不同的面向下给出的不同结论罢了。而尽管胡先生的东西存有诸多错误的地方,但我还是觉得学伤寒论可以从胡入手,因为确实没有更好的选择。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22-8-25 08:33:19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2-8-24 21:34
我这种说法不见得正确,只是我自己学中医的感受罢了。

所谓入手大概是指最初的意思吧,这或许与缘分有关 ...

  读胡老的书,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一、他不认同的理论和治法就说不是仲景的原话而是后人是附加上去的(比如《金匮要略》第一篇)
  二、他理解不了的治法和方证也说不是仲景的原话是后人是附加上去的(比如对[当归散]的解析)(见附图1)
  三、他没有相关临床经验自认为某方药物配伍不合理就叫人不要轻易用(比如对[白术散]的解析)(见附图1)

  南阳张仲景也算是半个南方人,河南南部靠近气候偏于潮湿闷热的湖北,加上怀孕之后需消耗肝血、增加饮食以养胎,产生{血虚+湿热}的体质状态是比较普遍的事情。
  清代岭南妇科名家何守愚就推荐在孕期常服[条芩汤],他引《达生编·保产心法》中说:“受胎三月后,宜服条芩汤,每日以条芩汤煎淡汤,当茶用。如气旺者,每日三钱,气弱者每日二钱,服至生产时止。此汤最能除胎毒,免痘疡。”
  河南南部在古代属于楚国的北部,《伤寒论》中还有楚地的方言,比如讲炮制方法时用的“熬”字。
  胡老在北京行医,忽略了张仲景是楚地人士,就主观的认为:“妊娠无病,则不要服药,常服当归散主之,恐为后人所附……方后云‘产后百病悉主之’显非仲景口吻,故本条当为后人附上”。

  对[白术散]的使用,胡老就更没有临床经验了,他认为“蜀椒于孕妇,已显太过温热,更无以牡蛎收敛安神之需”,劝人“临床养胎不可轻易选用此方”。
  可惜他不知道[白术散]是用于虚寒体质的孕妇养胎的经方,用蜀椒可以温中健胃消食,牡蛎除了安神补阴之外,还有固脱止汗止泻的功效。

(当归散|白术散):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jpg


======


(当归散|白术散):刘渡舟-金匮要略诠解.jpg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2-8-24 21:34:59
悦来越好 发表于 2022-8-24 11:07
请教如何从胡希恕先生入手?

我这种说法不见得正确,只是我自己学中医的感受罢了。

所谓入手大概是指最初的意思吧,这或许与缘分有关,我最初接触大论并不是胡希恕先生,而是刘力红的思考中医,算是与伤寒论结缘了吧,过了好多年以后才遇到了胡先生解的伤寒论,当时的眉批是不读胡希恕不知仲景义,现在又几年过去了,我觉得胡先生的理解还是比较接近仲景爷的意思的。

胡先生的相关书籍据说已经有二十四本了,其实胡先生并无自己的专著,所以我只是反复去读胡先生的伤寒论和金匮的讲课录音的那两本书,不过我并不迷信胡先生,也并不是全盘接受胡先生的认识,比如少阴病即表阴证的认识我是不认同的,胡先生说六病之名也可以不用,我也不认同,冯世纶先生接着说伤寒论没有哲学没有理论我就更不能认同,这或许是胡先生的局限吧。

读了胡希恕是否就不需要读其它注家呢?当然不是,比如刘绍武先生的东西我也读,我只是不建议入手即读或者说从刘绍武或刘渡舟陈亦人等入手。而从学界来说,胡先生的地位远不及刘渡舟先生,现今对伤寒论有话语权的多数都是刘先生的门生,王庆国、裴永清、梁华龙等等,影响大的还是刘氏一派学院派,也同样要学。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从何入手都不能被其学说束缚住你思考。
悦来越好 发表于 2022-8-24 11:07:57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1-12-5 10:46
如欲临床需从《伤寒论》入手,如欲学懂《伤寒论》需从胡希恕先生入手。

请教如何从胡希恕先生入手?
kylun 发表于 2021-12-13 14:32:15
个人建议就看黄煌老师的书,学深、学精。如果体系掺杂,学的越多越乱。
xiaoliu0x0 发表于 2021-12-11 12:21:38
yjf15333627349 发表于 2021-12-7 21:13
还《辨证录》中满门里的生胃进食汤或调饥散,需你自己对参看

感谢老师的答复 谢谢  现在左肾囊肿  下次再看看中医看看  
xuxiang0521 发表于 2021-12-8 12:04:31
yjf15333627349 发表于 2021-12-7 21:13
还《辨证录》中满门里的生胃进食汤或调饥散,需你自己对参看

他都说吃了四付药就好了
yjf15333627349 发表于 2021-12-7 21:13:38
还《辨证录》中满门里的生胃进食汤或调饥散,需你自己对参看
yjf15333627349 发表于 2021-12-7 21:09:40
人有不食则腹中若饥,食则若饱闷,是脾气之损,可以用陈士铎的《辨证录》里的益脾汤或果腹饮,可以在百度搜索“辩证录”对照参看
haha 发表于 2021-12-5 16:54:18
内经是一派(黄帝派),本草经、伤寒论是另一派(神农派)。
haha 发表于 2021-12-5 16:54:11
学中医好比学武艺,学武艺有很多门派,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才能入门。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1-12-5 10:54:42
当然如果不是想搞临床而是中医文化方面的学习就无所谓了,从哪里入手都可以,多多益善。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1-12-5 10:52:00
汤方内治与针灸等外治手段亦不宜同时学,应该有所选择或次第。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1-12-5 10:48:44
学中医忌不同体系同时学,比如中医与西医,伤寒论与内经,阴阳与五行,同时搞只能更加混乱。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1-12-5 10:46:27
如欲临床需从《伤寒论》入手,如欲学懂《伤寒论》需从胡希恕先生入手。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21-12-5 08:49:46
  
  不妨从中医的{基本观念、思维方式、养生之道、病因摄防、名医之路}学起,感悟{从医入道}的大医们对生命、康疾、寿夭的认识:

  一、《郝万山说健康》
  https://search.cctv.com/search.php?qtext=郝万山&type=video

  二、翟双庆解读《黄帝内经》
  https://search.cctv.com/search.php?qtext=黄帝内经&type=video

  三、罗大伦讲《大国医》和《名医是这样成名的》
  https://search.cctv.com/search.php?qtext=大国医&type=video
  https://search.cctv.com/search.php?qtext=名医是这样成名的&type=video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5-18 04:03 , Processed in 0.204390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