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442|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视频] 黄煌教授——方证相应与“方-病-人”思维模式

    [复制链接]

171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004
楼主
发表于 2021-7-18 08: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gugu 发表于 2021-7-17 11:55
中医内容汗牛充栋,能知晓应用已相当不错,而且相比西方科学,“中国自古重技术轻科学”,中国传统医学也不例外,临床疗效而背后的科学原理很多现代医学也未必能说明白,更不用说是古代中医靠一己之力可以解决的,自古中医研究都是医家个人的研究,还达不到集体合作或大规模样本研究的层次,好的经验可以吸取,与事实不符仅能纸上谈兵的理论应当扬弃。...

  中国古代的科技在数学、天文、历法、水利、建筑工程等诸多学科上都是长期“领跑全球”的,而这些学科大都需要严密的理论和精确的计算。
  且当时的这些“高科技”很快就运用于实际并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如说灵渠、都江堰、地动仪、太初历、赵州桥、大运河、水运仪象台……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恰恰成书于3世纪初。

  没有解决当前实际病痛的{方证相应/随证治之}的能力固然不行,但仅仅止步于这种{关注刻证/危急应对}模式,则不能较好的把握整个疾病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趋势,这对于一些严重的疑难病来说,是有风险的。
  昨天看到王烈教授(首位中医儿科国医大师)的一篇文章《哮喘论治分三期》,颇有感触:
  谈及小儿哮喘,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治哮喘即一期,症状缓解了,基本就停止进一步诊治。宋元时期,对小儿哮喘的治疗多以辨证为主,到了明清时期才对小儿哮喘的研究逐渐完善,著述列哮喘为专病,论述较为详细。明代万全在《片玉心书》中提出轻、重和根治的经验。《中医儿科学》教材提出将哮喘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我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哮喘还应加一期即稳定期,或者叫作无症状期,如万全所讲的“断根”治疗。中医常讲“治病求本”,“本”就是根本。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儿病情缓解期症状逐渐消退进入平常状态。这个时期,大多医者认为已获全功,患儿家长也认为病已痊愈。此时就造成了“医者不治,病者不医”的局面。很多医者就会告诉患者家长,此病已愈,无须再来。
  我通过在多年小儿哮喘临证中总结,应再加一期即稳定期,这就是中医讲的治未病范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几层含义。中医“治未病”的根本原则在于道法自然、平衡阴阳,通过预先采取治疗方法,防止疾病的发生与演化。中医讲“未病先防”,古人讲的“断根”治疗就是指的这一期。此期的治疗,我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阐发哮喘“扶肾气、除伏痰”的治疗原则,创“防哮汤”。方药主要用黄芪、冬虫夏草、玉竹、五味子、女贞子、补骨脂、太子参、大枣、佛手等治疗1个月左右。
  我认为,哮喘论治分三期,在临床中应加以推广。在哮喘疾病的治疗中,一定要重视养护正气的重要性,诚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如果能把仲景倡导的{随证治之}和{见病知源}协同起来,即治已病,也治未病,双剑合璧,可以更好的维护大家的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004
沙发
发表于 2021-7-18 10: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gugu 发表于 2021-7-17 11:55
中医内容汗牛充栋,能知晓应用已相当不错,而且相比西方科学,“中国自古重技术轻科学”,中国传统医学也不例外,临床疗效而背后的科学原理很多现代医学也未必能说明白,更不用说是古代中医靠一己之力可以解决的,自古中医研究都是医家个人的研究,还达不到集体合作或大规模样本研究的层次,好的经验可以吸取,与事实不符仅能纸上谈兵的理论应当扬弃。...


  中医是一门独立的不依附于现代科学的学问,有自己的思维模式、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发展规律。
  用{现代医学的科学原理}来{说明白}中医的医理药理,这不是“中医研究”而是“研究中医”。

  中医有自己的{取象比类/整体辨证}等思维模式,{病因/病机/藏象/经络/阴阳/五行}等理论体系,对{四诊/辨证/治法/方药/炮制/煎服/宜禁/摄养}等技术原理的阐释和研究,主要使用中医自己的思想和理论。
  当然也要与时俱进,将现代医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成果/技术手段}纳入到中医的体系构架中来,为我所用。

  比如,用中医望诊来判断西医检测指标:上眼皮有黄色素瘤提示患者{血脂长期偏高}。
  又如,用西医检测指标来推测中医脉证:血沉加快,提示患者{脉滑}有{痰湿}病机。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不像西方人那样更重求知,如黄煌教授视频中讲的那样{现代医学中有些疾病研究得很清楚,但没有治疗方法}。
  中国人向来是{务实求是}的,中医是实用之学,没有实用性的理论难以长期传承,现存的中医理论大部分都对养生防病和临床辨治有指导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5-17 03:14 , Processed in 0.08066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