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学习伤寒论最容易犯的错误 [打印本页]

作者: 绞尽脑汁    时间: 2013-6-24 15:12
标题: 学习伤寒论最容易犯的错误
我们在临床治病,最怕病人不按书上说的得病。第二怕就是病人不按书上说的那样叙述病情。

         其实病人就是按书上说的得了病,好多人也看不出来。

         下面举个病例。一个病人来了说,我得了口腔溃疡好几年了,时轻时重。这两天又犯了,溃疡面疼痛,流口水,有点不想吃饭。用什么处方?

       又来了一个病人,说患有慢性中耳炎,耳朵有时候疼,流清水,有点恶心,用那个处方?

        假如有个病人来了说,大夫,我头痛,干呕,吐涎沫,我们会毫不犹豫的说,用吴茱萸汤。但上面那两个病人来了,我们就不是毫不犹豫,而是犹犹豫豫,最后也不见的用吴茱萸汤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其实很简单。我来举个例子。比如中央说我们要大力建设河南的水利设施。那么中央建设洛阳的水利设施对不对,建设开封的对不对,建设郑州的对不对,都对。这就是大里包括了小。宏观包括了微观。整体包括了局部。

         因此,医圣说头痛,干呕,吐涎沫,吴茱萸汤主之。这里就包括了头部任何一个部位的疼痛都在内。也就是说,只要是头部的疼痛都叫头痛。又人说伤害论里没有五官科,这是不对的。凡是条文里涉及到头部症状的,就已经包括五官科在内了。

         同样的道理,我再解释一个条文。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也主之。

           现在有个病人说,他得了关节炎,膝盖里有积液,膝盖疼痛,这个就是溢饮。就应该用大小青龙汤 。为什么?因为膝盖就是四肢的一部分,在这里局部包括在整体之内,它就同样适应于这个条文。也就是说,只要是四肢的任何一个部位,出现了水肿,出现了积液,都叫溢饮。

            再来看一个条文。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那么就是说,一个病人,从少腹上冲到咽喉叫奔豚。从少腹不上冲到咽喉,只上冲到胸部也叫奔豚。也就是说,只要是少腹到咽喉这条线路上的上冲,都叫奔豚。这就是大包括小。长包括了短。

           明白了这一点,西医里的好多病就豁然开朗了。原来很多病人都是按条文得的病啊。

作者: mokepiao    时间: 2013-6-24 15:27
学习了|!!
作者: 仲景弟子    时间: 2013-6-24 16:07
楼主,好思路。却让人豁然开朗啊!
作者: 余良    时间: 2013-6-24 16:14
不是医案却也拍案
作者: 夜雨十年灯    时间: 2013-6-24 16:22
是的,思路不广的人做不好中医临床
作者: 曹德田    时间: 2013-6-24 16:34
贵在变通!
作者: fangwang    时间: 2013-6-24 16:52
精彩好文章
作者: wqpzm    时间: 2013-6-24 16:58
一个病人来了说,我得了口腔溃疡好几年了,时轻时重。这两天又犯了,溃疡面疼痛,流口水,有点不想吃饭。用什么处方?
       又来了一个病人,说患有慢性中耳炎,耳朵有时候疼,流清水,有点恶心,用那个处方?
作者: 仆本恨人    时间: 2013-6-24 17:48
好文章。看病难,难在识病。
作者: 王晓军    时间: 2013-6-24 17:52
好文章!平实的语言讲的却是深刻的道理,我就曾经遇一老医年七十余,对《伤寒》、《金匮》倒背如流,口若悬河,我向老前辈请教用经方的经验,老医道:这些方我都知道,但临床数十载,却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些方所治的病······
作者: 仆本恨人    时间: 2013-6-24 18:02
有人说,病不会按照书上说的生给你看。这话说得其实很有问题。
作者: 用好伤寒论    时间: 2013-6-24 18:53
   非常对!!
   很多人没有读懂《伤寒论》,不知道如何运用伤寒论的思路看病,
   自然而然,在他们眼里,《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一堆垃圾、可以避之不及的、可有可无的东西!
   原因是他们并没有读懂《伤寒论、金匮要略》,
   我常常按照《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思路,结合西医当中的人体解剖学,
   所以经常给人开方按照伤寒论的原方原量,没有加减,效果非常好!
   说实在话,如果《伤寒论》|《金匮要略》读不懂,《温病条辨》、《温热经纬》自然也是读不懂!
   我前段时间也想就这个问题写一篇文章,后来想一想就此作罢,
   毕竟是有些人读不懂《伤寒论》、《金匮要略》,如果你指导他一下,说一说他
    这些人会暴跳如雷,
   前段时间我遭到很多人的唾骂,就是如此!!

作者: 七彩阳光    时间: 2013-6-24 19:01
有种丰收的喜悦
作者: 生姜干姜    时间: 2013-6-24 19:03
有个笑话讲得好,一个一流拳师教一个徒弟两个绝招,一招能防打上身一招能防打下身,结果这个徒弟一天和一个不会武功的流氓打架,结果被打败了,师傅问他我教你的绝招这么没用上啊,那徒弟说:师傅你教的绝招一点也没用,那家伙即不打上身也不打下身就打腹部!所以学中医也一样关键是要弄清楚,古中医的治病思路,弄清楚病机,不然就没办法用好经典!
作者: 丹参    时间: 2013-6-24 19:04
学习了。
作者: 杏林之秀    时间: 2013-6-24 19:42
思路开阔      好贴     赞!!!!!
作者: 济舟堂主人    时间: 2013-6-24 19:59
好文章!
作者: yyurwo    时间: 2013-6-24 20:27
好文章,多谢
作者: 虔心问道    时间: 2013-6-24 22:01
在盛赞楼主好思路好本事时,更应赞美他的胸襟博大,有点本事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没几个人如楼主宅心仁厚,气度恢宏,心有所得,行有所悟即和盘托出。他诚诚恳恳的希望同道都有长进造福社会,品格实属难能可贵。
作者: rst39583    时间: 2013-6-24 22:22
好文分享!
作者: 黄明    时间: 2013-6-24 23:23
楼主好文章得反复读!
作者: Albarto1688    时间: 2013-6-25 00:24
多謝觀念開闊之分享
作者: 赤脚医生    时间: 2013-6-25 09:17
[s:202]  [s:202]
作者: sagemu    时间: 2013-6-25 09:32
感谢分享^_^
作者: 医生经纪人    时间: 2013-6-25 10:16
正在精读胡希恕先生的《伤寒论》,确实有很多困惑,确实要有联想分析!
作者: 冬儿    时间: 2013-6-25 10:19
感谢分享!努力学好经典
作者: 小朝子    时间: 2013-6-25 11:57
标题: 回 虔心问道 的帖子
虔心问道:在盛赞楼主好思路好本事时,更应赞美他的胸襟博大,有点本事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没几个人如楼主宅心仁厚,气度恢宏,心有所得,行有所悟即和盘托出。他诚诚恳恳的希望同道都有长进造福社 .. (2013-06-24 22:01) 
同感,楼主有许多好的思路和文章,看后受益非浅,给了我很多启示,非常感谢。
作者: 青木青木    时间: 2013-6-25 13:36
谢谢分享好的心得,真心感谢。
作者: 东风不与    时间: 2013-6-25 13:40
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楼主真是宅心仁厚啊!
作者: 王桂枝    时间: 2013-6-25 14:36
医圣早就告诉我们但见一怔便是,不必悉具。这话含义很深。病人很少是按照方子得病的,关键是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楼主读书的心得值得学习。
作者: 范洋    时间: 2013-6-25 14:50
这个比较有意思
作者: 简之    时间: 2013-6-25 15:11
大象包括小象,楼主高见
作者: 甘草干姜汤    时间: 2013-6-25 18:19
得,不能抱怨病人不会照书生病,咱还得练就自己的火眼金睛不是!
作者: minglao    时间: 2013-6-25 20:07
[s:203]  [s:204]  [s:198]
作者: 乡村小渡船    时间: 2013-6-25 20:12
读了几年的伤寒论,今天终于顿悟了
作者: 医海一粟    时间: 2013-6-25 21:25
记得有人‘盛赞’某医伤寒功力市里第一,其倒背如流的功力是第一,可是临床的功力也倒数第一。为何?其人处方仿佛永远就是一张混元全息汤,上手就是四五十味药,量大的惊人,要用大锅来熬,效果却与期望值差距太大。试问哪有善伤寒者如此疏方?
    学以致用的关键确是活学活用,不但要知道定式是基础,更重要的是熟悉掌握变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为上策。
    先生的文章可谓切中要害,正中时弊,为当下诸多伤寒痴迷者点明方向,颇具拨乱反正之力,可谓居功至伟也。
作者: 观海    时间: 2013-6-25 22:00
拨云见日,吹尽狂沙。
作者: zxzzm    时间: 2013-6-26 10:12
讲的太好了!  令人耳目一新!  特别是初学者!   希望多写点这方面的知识
作者: zxzzm    时间: 2013-6-26 10:16
标题: 回 用好伤寒论 的帖子
用好伤寒论:   非常对!!
   很多人没有读懂《伤寒论》,不知道如何运用伤寒论的思路看病,
   自然而然,在他们眼里,《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一堆垃圾、可以避之不及的、可 .. (2013-06-24 18:53) 
那个撒说的好:如果一条狗把你咬了,难道你也把狗咬一口?
作者: 清扬居世    时间: 2013-6-27 12:33
楼主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大医!因为楼主无私奉献自己的经验心得,别人也会把他们的心得无私奉献给他,就像许叔微那样!
作者: 南淮民医    时间: 2013-6-29 13:58
有深度呀,学习了。
作者: azyy    时间: 2013-6-30 16:32
学中医重在透过现象看本质,《内经》言:“谨守病机”很重要!
作者: 陈医    时间: 2013-7-1 22:00
说的太好了
作者: 盲人摸象    时间: 2013-7-3 22:29
标题: 回 azyy 的帖子
azyy:学中医重在透过现象看本质,《内经》言:“谨守病机”很重要! (2013-06-30 16:32) 
是的,起码是寒证才能用吴茱萸汤吧。
作者: ahb5921    时间: 2013-7-4 11:30
说的很有道理。
作者: 黄煌    时间: 2013-7-4 12:04
这就是读经典不能拘泥于字面。
作者: 黄煌    时间: 2013-7-4 12:06
标题: 回 用好伤寒论 的帖子
用好伤寒论:   非常对!!
   很多人没有读懂《伤寒论》,不知道如何运用伤寒论的思路看病,
   自然而然,在他们眼里,《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一堆垃圾、可以避之不及的、可 .. (2013-06-24 18:53) 
骂归骂,说归说,请您大胆地写,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者: 绝缘体    时间: 2013-7-9 22:33
是一种新的思路,以后的临床中注意归纳思考。
作者: 西湖压碧    时间: 2013-7-29 09:00
这可能就是学中医的悟性吧
作者: 小超    时间: 2013-7-31 23:59
赞赞赞赞
作者: 清风逸云    时间: 2013-8-2 16:28
怎一个好字了得
作者: 鹤顶红    时间: 2013-8-23 11:35
变则通 学习应该重方法 靠领悟 特别是对中医的学习 对领悟能力的要求更高 融汇贯通
作者: 双色武帝    时间: 2013-8-28 01:44
读君数行字,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豁然开朗,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作者: linqibing    时间: 2013-9-1 22:36
标题: 回 生姜干姜 的帖子
生姜干姜:有个笑话讲得好,一个一流拳师教一个徒弟两个绝招,一招能防打上身一招能防打下身,结果这个徒弟一天和一个不会武功的流氓打架,结果被打败了,师傅问他我教你的绝招这么没用上啊,那徒 .. (2013-06-24 19:03) 
这个故事和楼主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 fljzmn    时间: 2013-9-16 13:03
真豁然开朗之感,受用无穷矣.
作者: 徐成1993    时间: 2013-10-19 12:34
受益匪浅啊,谢谢
作者: sthw    时间: 2013-11-10 10:46
多謝分享
作者: 好大个人    时间: 2013-12-22 05:47
您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认真思考
作者: 中药    时间: 2014-2-10 19:01
凡事都是理论和实践结合来的  学而思 思而学  一个好的思路能开启心灵的窗口
作者: luck108    时间: 2014-4-12 09:14
好文章,豁然开朗
作者: asjzz    时间: 2014-4-17 10:48
学《伤寒论》之前就应该看的好文章。开窍啊。
作者: 惜缘    时间: 2014-4-20 21:24
真心感谢楼主为我们这帮初入中医门的人开阔视野,少走弯路!
作者: 伊凡4468    时间: 2014-5-2 23:08
好[s:197]
作者: 眼角喜悦    时间: 2014-6-9 09:22
标题: 回 用好伤寒论 的帖子
用好伤寒论:   非常对!!
   很多人没有读懂《伤寒论》,不知道如何运用伤寒论的思路看病,
   自然而然,在他们眼里,《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一堆垃圾、可以避之不及的、可 .. (2013-06-24 18:53) 
结合西医解剖学?[s:190][s:190][s:190][s:190][s:190][s:190][s:190]
作者: wuhanjie539    时间: 2014-8-4 22:23
学习了,支持楼主!
作者: lnzjp    时间: 2014-8-5 15:46
如果伤寒论这么讲就学的容易多了!为什么我看了帖子都会感觉和自己的症相似呢
作者: 乐在医中    时间: 2014-9-3 00:37
引用虔心问道:

在盛赞楼主好思路好本事时,更应赞美他的胸襟博大,有点本事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没几个人如楼主宅心仁厚,气度恢宏,心有所得,行有所悟即和盘托出。他诚诚恳恳的希望同道都有长进造福社会,品格实属难能可贵。
作者: 乐在医中    时间: 2014-10-7 00:10
学的是思维
作者: maryma123    时间: 2014-12-30 13:15
楼主好心肠,对初学者很管用
估计很多人医者都知道,
但都说一些官话
没比喻这么贴切
是个好老师
作者: sealeft    时间: 2015-1-5 15:03
说的很对呀
作者: 鲁宏宽    时间: 2015-1-6 20:40
学习就是要讲思路,思路对了一切就好办了。
作者: loushizhuren    时间: 2015-1-22 10:22
伤寒好,真难啊!
作者: pdsdfz    时间: 2015-1-22 21:40
理解经文的正确思路和方法,人在迷惑时需要这样的指点迷津。
作者: 岐黄智慧    时间: 2015-3-24 09:06
太棒了,开阔了学习思路,学习书是基础,能举一反三才是真正本事。赞~~
作者: liuxingdong    时间: 2015-4-15 10:37
学习中医靠的就是悟性,古人所著书里说话常说一半,比如说阳虚,看书的人一定要想到反面的阴胜,说上热则必有下寒。要灵活,读活书而不是死读书。!
作者: luck108    时间: 2015-5-11 20:34
感觉豁然开朗。不错。

就是错别字需要更正一下:  又人说伤害论里没有五官科
作者: eo81    时间: 2015-7-5 18:36
引用:在盛赞楼主好思路好本事时,更应赞美他的胸襟博大,有点本事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没几个人如楼主宅心仁厚,气度恢宏,心有所得,行有所悟即和盘托出。他诚诚恳恳的希望同道都有长进造福社会,品格实属难能可贵。
作者: cqn1010    时间: 2015-7-10 13:12
好文章,有启发性,谢谢。
作者: shenyashuang    时间: 2015-7-28 23:31
i多谢指导,最近刚好好看伤寒,惭愧
作者: chezhan    时间: 2015-8-2 00:41
楼主大气一定会成为大医。我是上年有这个思想的。一下子开阔了很多。但是有许多条文无法用这个思想统一起来
作者: wusuozhu    时间: 2015-8-2 09:29
楼主写的好!
作者: qianliang780526    时间: 2015-8-25 09:11
好文章,醍醐灌顶
作者: buickmthong    时间: 2015-9-29 10:44
好文章,谢谢分享
作者: 天天向上晴    时间: 2015-10-31 20:49
学习了,让我豁然开朗。
作者: 火树狂花    时间: 2015-11-27 09:45
受教了啊!多谢!
作者: 金魚    时间: 2015-12-16 00:11
我的師父跟我說,「學中醫要悟性」。當真如此。

考試第一名的人才,學中醫不見學得好,中醫非記誦之學也。
作者: loushizhuren    时间: 2015-12-28 16:31
确实,看伤寒要学会举一反三
作者: 15939968072bo    时间: 2015-12-29 14:33
打开思路  学好中医学
作者: 烈日放逐    时间: 2016-1-27 15:11
总结归纳是好的,但这么引申似乎有点凭空勉强。还是结合临床比较好。
作者: 小健    时间: 2016-1-27 20:02
好文,伤寒论就是这样读的,学习的榜样。如何读明白伤寒论,如何将中医与现代生活结合,不断丰富经方,提高经方,是我们这一时代人需要做的事情。
作者: 智勇宗勇    时间: 2016-2-23 10:17
好文章啊!
作者: 少熬浆糊    时间: 2016-3-4 09:19
好,好,好,说得真好!

作者: 榆次    时间: 2016-3-7 20:57
说理透彻,以大包小,优秀文章!!!
作者: 四季轮回    时间: 2016-3-7 22:18
学习了
作者: 风云与古同    时间: 2016-3-7 23:16
小弟初来咋到,真是长见识了
作者: 尖一    时间: 2016-3-8 00:01
伤寒的言简意赅,在楼主的体会下,发扬了,学习了。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5-12 16:29
实际上,不是病人按照书本得的病,而是仲景概括精彩。。。。。。
那才是经典的魅力。
作者: 小魚仙子    时间: 2016-5-20 11:34
仙子評語:〜[s:188]

精煉生動,趣味無窮。
作者: 火枪手    时间: 2016-5-20 15:50
好文章,读过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学习了!!!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5-20 16:11
看似简单,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无处不在。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