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经典诠释开版前的几句话 [打印本页]

作者: 黄煌    时间: 2010-10-31 22:11
标题: 经典诠释开版前的几句话
        经方的应用,离不了对经典原文的理解。我对经方的理解,对药证的解读,都是以原文为据的。在教学中,我也一再重申学习原文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多读细读经典白文,尤其是有方证的条文,更需要用心体会,在无字处读出经方的神韵。考虑到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著大家均有,有关的注释也很多,而且,大家在讨论经方方证药证时,也都会结合原文,所以,在论坛中没有开设专版讨论原文。但是,这是个不足,已经有网友提出这个问题,在今年的南京聚会上也有同道提出这个要求。
    经典原文的诠释,我希望不要过多地说理,多说理不如多举例,一个临床鲜活的病例,胜过冗长繁琐的解释发挥。经方论坛的精神,就是务实求真;论坛的风格,就是简明快捷;论坛的宗旨,就是立足临床,面向基层。希望参与经典诠释版讨论的网友们理解和支持!
作者: ccshi    时间: 2010-11-1 00:15
支持黄老师!您为经方的弘扬和传承,辛苦了!
作者: 海军    时间: 2010-11-1 00:18
谢谢您!
作者: SFDfsakfdc    时间: 2010-11-1 00:56
终于又看到了论坛的生机,谢谢黄教授!
作者: jtlzl18    时间: 2010-11-1 06:04
欢迎经典诠释版的开版.
作者: 老螺    时间: 2010-11-1 07:45
期待
作者: heili    时间: 2010-11-1 08:34
贺经典诠释版的开版.!
作者: 晓君    时间: 2010-11-1 08:36
多说理不如多举例,一个临床鲜活的病例,胜过冗长繁琐的解释发挥。
说的太好了!
作者: jkted    时间: 2010-11-1 09:13
非常期待经典诠释版的开版!!  谢谢黄教授! !
作者: 嘟嘟    时间: 2010-11-1 14:02
期待!!
作者: 耕读世家    时间: 2010-11-1 14:35
希望李国栋先生多光临本版,多作经典诠释。本人爱看。
作者: 顾志君    时间: 2010-11-2 17:49
经方注释一定要落实到实处,而且最好有临床的得失体验比较,这样比较真实。
作者: 经方中    时间: 2010-11-2 18:32
[s:184]不要变成文字游戏
作者: 芭窗夜雨    时间: 2010-11-2 18:42
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 黄煌    时间: 2010-11-3 11:59
引用第10楼耕读世家于2010-11-01 14:35发表的  :
希望李国栋先生多光临本版,多作经典诠释。本人爱看。
我已经给李国栋先生发出邀请信,请他担任本版版主。
作者: 李国栋    时间: 2010-11-3 12:27
引用第10楼耕读世家于2010-11-01 14:35发表的  :
希望李国栋先生多光临本版,多作经典诠释。本人爱看。
感谢耕读先生的抬爱!我在沙龙发了一些个人心得,都是临证所得,目的也是想得到同仁的批评指正,以提高对经典的理解力。比如对于桂枝损阳的体会,我曾用桂枝人参汤治疗本人心下痞,不料却下血,易桃花汤得愈。我有个明显的弱点,就是见不得讥讽嘲笑,更听不得骂声。批评的态度不是嘲讽,对于批评我会感激鸣谢,但对于带有攻击性质的言辞,应不予理睬。祝愿大家在这里交朋识友,学而有获,心情愉快,在黄师的带领下,为学习、运用、发展经方而共同努力。
作者: 李国栋    时间: 2010-11-3 12:30
引用第14楼黄煌于2010-11-03 11:59发表的  :
我已经给李国栋先生发出邀请信,请他担任本版版主。
我已回复黄煌老师,黄师忙,可能还没有看到我的回复,故在此贴出我的回复,望黄师见谅!
“得黄煌老师赏识,深感荣幸。我发了一些帖子,只是个人心得,欲求高人指点。敬佩黄师学术成就,推广经方不遗余力。我于07年经朋友推荐,曾作伤寒论坛“思辨擂台”版版主,后因感觉力不从心,最怕认知不同,引来骂声,又不擅处理纠纷,故辞去版主职务。去年我也谢绝了复兴中医网的版主邀请,还请黄师见谅,我难当此任。我很关注经方沙龙,祝黄师身体、家庭、事业百事好和!”
作者: 耕读世家    时间: 2010-11-3 14:48
引用第15楼李国栋于2010-11-03 12:27发表的  :

感谢耕读先生的抬爱!我在沙龙发了一些个人心得,都是临证所得,目的也是想得到同仁的批评指正,以提高对经典的理解力。比如对于桂枝损阳的体会,我曾用桂枝人参汤治疗本人心下痞,不料却下血,易桃花汤得愈。我有个明显的弱点,就是见不得讥讽嘲笑,更听不得骂声。批评的态度不是嘲讽,对于批评我会感激鸣谢,但对于带有攻击性质的言辞,应不予理睬。祝愿大家在这里交朋识友,学而有获,心情愉快,在黄师的带领下,为学习、运用、发展经方而共同努力。
李先生在经典大论实有刻苦琢磨之功力,非我所能望尘以及。区区实在是个极懒慢散疲的人,又极恶死记硬背,兼之并非科班出身,临证少而顾虑多,经典之于如我,有若水过鸭背,寻短欢而未及怅然。但望得如君等有识之士多所开解指示,以寻髓知味,或得尝醍醐之甘醇。
作者: 耕读世家    时间: 2010-11-3 14:52
引用第14楼黄煌于2010-11-03 11:59发表的  :
我已经给李国栋先生发出邀请信,请他担任本版版主。
本人很是支持。也望李先生充分考虑。
作者: 黄煌    时间: 2010-11-3 17:07
李国栋先生:您的回信收到了,理解您的心情。开版之初,还望先生能大力支持,如有违本论坛宗旨的言论,我们可以迅速处理,我相信,广大的网友们也会支持和理解我们的。请放心!祝您工作愉快!黄煌
作者: 李国栋    时间: 2010-11-4 06:20
答疑复问是版主的职责,我自知自己力不能及,学历、体力均不能及,万望见谅!
黄煌老师说的好:“经方论坛的精神,就是务实求真;论坛的风格,就是简明快捷;论坛的宗旨,就是立足临床,面向基层。”正如曹颍甫先生之言:“自来注释家徒事说理,不求实用,岂仲师著书之旨欤。”
学习经典,是为了运用,诠释经典也是为了运用,故理论诠释,要实用,可操作。结合方证、药证诠释经典,显示经方实用价值,可能不违仲师著书之旨。
作者: ymljd001    时间: 2010-11-4 08:27
可以先把方证明确的东西整理出来,从看的到的东西下手。

eg: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作者: 潮汕后学    时间: 2010-11-8 17:26
抛开六经条文的理解,想当然的空谈体质于临床!是引导经方求真者的一种误区!
作者: 顾志君    时间: 2010-11-8 17:42
引用第22楼潮汕后学于2010-11-08 17:26发表的  :
抛开六经条文的理解,想当然的空谈体质于临床!是引导经方求真者的一种误区!
说清楚点,哪个脱离临床空谈体质想当然了?据我所知包括黄师在内我们论坛大多数都是临床一线的医生啊。
作者: 耕读世家    时间: 2010-11-8 17:48
引用第22楼潮汕后学于2010-11-08 17:26发表的  :
抛开六经条文的理解,想当然的空谈体质于临床!是引导经方求真者的一种误区!
想当然的空想当然不行。
但经典的解读有不同的方式和手段,随时代和环境而变。依文一字一句的分解和诠释固然是一种方式。授人以渔,也是一种方式。起码现阶段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作者: 潮汕后学    时间: 2010-11-8 18:10
标题: 回 23楼(顾志君) 的帖子
“说清楚点,哪个脱离临床空谈体质想当然了?据我所知包括黄师在内我们论坛大多数都是临床一线的医生啊。”
说哪个你是真不知道吧!还不是说那些“套方大师”路子走偏了!
作者: 海军    时间: 2010-11-8 18:18
引用第23楼顾志君于2010-11-08 17:42发表的  :

说清楚点,哪个脱离临床空谈体质想当然了?据我所知包括黄师在内我们论坛大多数都是临床一线的医生啊。
作为一线的医生就更应该明白“六经条文”与“体质”的孰轻孰重呀!
作者: 海军    时间: 2010-11-8 18:23
标题: Re:回 23楼(顾志君) 的帖子
引用第25楼潮汕后学于2010-11-08 18:10发表的 回 23楼(顾志君) 的帖子 :
“说清楚点,哪个脱离临床空谈体质想当然了?据我所知包括黄师在内我们论坛大多数都是临床一线的医生啊。”
说哪个你是真不知道吧!还不是说那些“套方大师”路子走偏了!
您说的难道是指黄煌老师吗?黄煌老师可是一代经方大家呀!那临床功夫是相当了的,不知您有亲眼见过黄师的临床复诊率没?至于您说的“套方大师”我看等仔细琢磨下,但我知道套方治病是很不好的!
作者: 顾志君    时间: 2010-11-8 18:30
标题: Re:回 23楼(顾志君) 的帖子
引用第25楼潮汕后学于2010-11-08 18:10发表的 回 23楼
说哪个你是真不知道吧!还不是说那些“套方大师”路子走偏了!


不会套方而硬套那是刻舟求剑,活用套方套的好就是体现了方证相应的妙处,不知道为何要对立?又有何不好?
作者: 顾志君    时间: 2010-11-8 18:32
引用第26楼海军于2010-11-08 18:18发表的  :

作为一线的医生就更应该明白“六经条文”与“体质”的孰轻孰重呀!

两者都重要,在研究生命体前面任何有价值的学术都是重要的,没有不重要的。
作者: 和子    时间: 2010-11-8 18:43
中医治疗学的根本立足原则是“以人为本”,仲圣伤寒条文是为人而设的,所以黄煌老师的学术思想是完全正确的,黄煌老师发展了仲圣伤寒论里的体质学说,同时也细化了伤寒论的用药指针。黄煌老师的学术很值得一般临证医者认真学习的。

关于体质问题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初临床者不理解情有可原,随着阅历的增广,相信现在不理解者今后会理解的。当然越早理解那是越好的了,这样你才免得造冤杀病家之罪了。你才免得被病家称为“歪先生”了。

体质学说有多家论述,经典里涉及得也多,这个“人的体质学说”是渡人金针之一的,万望初学者不要轻慢了才是。谦谦君子,洋洋大怀才是。
作者: 顾志君    时间: 2010-11-8 18:52
体质学说和传统六经八纲辩证有着很大的互补性,应该齐头并进,互相取长补短以期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不应该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人为的制造对立。
作者: 潮汕后学    时间: 2010-11-8 18:56
标题: 回 28楼(顾志君) 的帖子
套方就是套方!活用套方还是套方!不要用“活用”来搪塞。
作者: ymljd001    时间: 2010-11-10 15:09
医生最后要在病人身上才能体现价值,要有据才有理。
作者: sunzhen    时间: 2010-11-18 13:13
经典所蕴含的道,乃大道,大道之理解,似乎要求我等后辈勤求古训,敏而好学,广泛涉猎经典古文,或可能领略其中些许三昧。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认识,存在困惑,反求其身,这样通过互相学习,在黄老师倡导的学术平等的气氛中,汲取营养水分,才会有所进步。
作者: gaogefei    时间: 2010-12-17 17:26
黄师的体质学说来源于伤寒论,又发展了伤寒论,作为后学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才是啊!做学问不可心存偏见,应该博采众家之长,
作者: 无名草    时间: 2011-3-16 11:08
淡定 我们都是来学习的 和谐的氛围很重要===
作者: 钟馗    时间: 2011-6-20 19:54
标题: Re:回 28楼(顾志君) 的帖子
引用第32楼潮汕后学于2010-11-08 18:56发表的 回 28楼(顾志君) 的帖子 :
套方就是套方!活用套方还是套方!不要用“活用”来搪塞。

兄台此言差矣!初学者总有一个过程,“活用套方”也即是能对号入座,能用经方与患者对号入座就是进步的开始嘛,这当然,如果能用老张的方子去治他还没有公开过的病例,就更好了,那就叫活学活用了!如果不去套方,就凭自己创方,那将是一个很漫长的岁月啊!
作者: 大汉医承    时间: 2012-1-2 11:06
只要能适时治好病,咱们这里的治好病,不是西医方式的的那种认为治好,是咱们中医理论的治好,无论怎么辩证用方套方都是高手.英雄莫问出处,我们中医无非就是治好病人的病而已,谈这些都是空谈,无实际价值与意义.[s:178]
作者: 秋缠    时间: 2012-2-2 18:57
不要过多地说理,多说理不如多举例

谨记在心
作者: 定力-zh    时间: 2012-2-17 00:05
虚心学习。。。
作者: 春生夏长    时间: 2013-1-14 00:31
体质也属于证的范畴,证包括了体质和病。调理时看体质,急则治标以病(主要症状)为证。这也是黄师的观点。
作者: 春生夏长    时间: 2013-1-14 01:00
以黄师体质类方和胡希恕老六经理论入门《伤寒杂病论》,实为经方应用的捷径。当然,入门后再回头,可获得更好的理解、更快的提高。本版的开题实为必要。
作者: 榆次    时间: 2013-4-30 23:08
务实求真,简明快捷,立足临床,面向基层。
用实例,把经典读厚。
作者: 恽笑    时间: 2013-6-2 22:11
对,说理永远都记不住,举例子比较好
作者: 卓尔金    时间: 2013-11-9 17:42
看起来赞同走实用医学路线的人还是占多数。
作者: 卓尔金    时间: 2013-11-9 17:45
与其在套方不套方上谁有理的话题上纠缠不清,倒不如多花点时间想想:为什么套方竟也能出神奇?
作者: 卓尔金    时间: 2013-11-9 17:52
套方套久了,就有了能套上不能套上的所谓的经验,而当我们回头思考为什么有些病例能套上而且套的很好,又为什么有些病例套不上没套好的时候,就遇上了理则的深思。千言万语,没有一个病人(想想我们自己的感受即可)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去让人不知所以的套套的。既然都是临床一线的医生多,那么临床有个常见的情况大家一定都有感受,那就是病人和病人家属都会问这个为什么那个为什么的,总不该都是一句话打发了吧---不要问为什么,药带回去服用有效即可?
作者: 卓尔金    时间: 2013-11-9 18:05
我对经方的理解,对药证的解读,都是以原文为据的。-----既然是以原文为据,黄师能否谈谈从原文中怎么得到:六经名称为什么要这样起?能不能用1到6来代替? 桂枝汤为什么是那些药物组成?为什么是那样的配比?为什么是那样的煮法?是经验还是有严格的理则在其中?这些理则又该从哪去思考学习?都在原文中吗?
作者: 经方有道    时间: 2014-1-23 23:20
套方好啊。前期套是捷径,有是证用是方,有经验多读书就会融汇贯通了。
作者: 仆本恨人    时间: 2014-1-24 12:13
学习经方不能不套方,如同学习书法的不能不临帖一个道理。临帖对于书法家是一辈子的事,套方大概也是这样的。
作者: xychen    时间: 2014-9-24 20:39
欢迎经典诠释版的开版.
作者: 小健    时间: 2016-1-27 19:40
套方与用方一字之差,无需如此争论。重要是不是用上了中医的之差正确的思维。套方如果是辩证的套方这样就是活用,正是仲景师言“但见一证便是不必细具”,疾病的病机很重要。方证是尖端,方证是入门。入门再言,如何提升。[s:187]
作者: 酒南陽    时间: 2016-3-8 11:45
中医衰亡已到最危险的时候,难得发现黄煌中医经方论坛。使我有一线希望。各取所长共同提高振兴中医匹夫有责。伤寒论谁也没有成熟概念,学习探索各尽所能,互相攻讦等于自毁长城。
作者: huangxiang    时间: 2016-4-20 11:20
标题: RE: 经典诠释开版前的几句话
多说理不如多举例,一个临床鲜活的病例,胜过冗长繁琐的解释发挥。

黄师一直如此务真求实,而且,身体力行,令后学感动,也感恩!
作者: 溧阳龙哥    时间: 2017-5-30 20:22
标题: RE: 经典诠释开版前的几句话



有道理,支持

作者: 溧阳龙哥    时间: 2017-5-30 20:24
读原文,记住了

作者: livebaidu    时间: 2022-12-16 21:11
老师我想请问下一下既然伤寒论原方一两等于15.625g那为什么现在百度百科上面的方剂还是按照一两等于3g的换算介绍经方呢???
作者: 清秀江南    时间: 2024-2-3 10:21
经方的运用离不开临床,在实践中得到体会和扩展。
作者: 邓舒群    时间: 2024-2-3 12:38
本帖最后由 邓舒群 于 2024-2-3 13:12 编辑

      坦率的说,中医人无一不由“套方”走出来,但要套得好、还要有效,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套得好,顺水顺风入了门,套不好,可能终生不得其门了。
    由个人多年从业、从学经验看,学中医先不要谈如何“入门”,而是先要触及中医这道“墙”。运气好、方法得当者,循墙向内求,很快找到了“门”;运气差、方法不当者,循墙向外摸,待循墙一周,转到对向门框时,已到了办理退休的年纪,那就终生不得其门矣!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