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体质学引言

[复制链接]

227

主题

2491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4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1:1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医体质学引言
王琦

   
自医学诞生以来,人类一直重视体质类型的划分,西方医学早在希波克拉底时代就有了体质分类的概念,在《黄帝内经》中对体质形成、体质特征与分型以及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治疗的关系已有-定的论述。目前国际体质学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日本汉方医学就有专门的体质研究机构和医学杂志,西方结合遗传学对体质的研究亦在不断加强。而中医体质学从生理、病理、心理三维结构研究,直接为临床服务,他们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特色,因而中医体质学将为人类体质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内容。不久前中医体质学被列为中医基础教材主要内容之一,李德新教授主编的《中医名词规范》也将中医体质学列为中医基础范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中医基础理论也收入了中医体质学的内容。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将对中医学的发展在诸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中医体质学>教材编写的重要意义》一文




上一篇:这是麻黄体质吗
下一篇:中医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曲高和寡,君子失众;阳春白雪,小人朋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5 22:40 , Processed in 0.088015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