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楼主: 李国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桂枝类方损阳是谐和阴阳

[复制链接]

193

主题

2381

积分

178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81
91#
发表于 2014-10-30 14:11:2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当成娱乐,这么吵吵道也热闹,正如今年八月份某人与我吵!但说实话要证明桂枝损不损阳,第一要理解什么是阳。中医讲的阳是人体的能量这点大家认同吧,打个比方你今年能举100斤石担,你明年能举110斤石担,这么你的阳气应该说增加了,反之你的阳气就损了。如果大家要认识桂枝损阳还是补阳,请你连服桂枝三个月看看你的力气是增加还是减少即可!中医人如果缺少神农尝百草的献身精神,不去实证,则进步缓慢。请问同道朋友们你亲身偿过几味药?几张经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852

积分

7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90#
发表于 2014-10-30 13:23:51 | 只看该作者
回李国栋老师“阳强阴弱”是否可理解为阳浮阴弱阳浮亢奋用桂枝降逆用芍药扶阴呢!人的生理正常应该是额凉脚暖桂枝降逆气是否就是古人所说的引火归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39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9
89#
发表于 2014-10-30 13:02:03 | 只看该作者

回 明月清风 的帖子

明月清风:现根据《伤寒论》桂枝类方,试析桂枝损阳的特性。
这是李先生的思想,你看清楚,谁不知汗多易伤阳!李先生的理论是把桂枝类方的治疗作用与副作用主次颠倒了,用副作用去解释仲景方用, .. (2014-10-30 11:14) 
或者应该这样理解:汽车只要开动是要消耗能量的,就算安装了产生电能的装置,它还是要消耗能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39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9
88#
发表于 2014-10-30 12:58:39 | 只看该作者
以上所有问题都曾经反复争论过。论坛里卧虎藏龙,高手众多,有出声激辩者,有旁观研究者。但未曾见有人真能辩倒李先生的,若真有能决定性辩倒其论者,李先生也不会若干年能在此论坛反复论述这个问题。支持李先生者大多也绝非泛泛之辈,单凭这两点,其论点就值得重视思索。真想争论此问题者,建议首先掂掂自己的分量,尤其是新来的。否则最好闭嘴旁观,观摩思考,提提问题。真有心力者,慢慢翻他的贴子琢磨吧。

据我翻贴所见,李先生此论点可谓本论坛历年最具争议者,从相关各贴中也可以看见论坛水深藏龙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852

积分

7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87#
发表于 2014-10-30 11:55:41 | 只看该作者
本人认为桂枝和芍药甘草是桂枝汤之方根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芍药甘草苦甘化阴此是调和营卫之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4-10-30 11:51: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169

积分

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好医生

Rank: 2

积分
169
QQ
85#
发表于 2014-10-30 11:32:33 | 只看该作者
阳强阴弱,阳者表,阴者里。阴弱即内脏虚弱,即心功能虚弱,阳强即表强,即血液过多流向体表。这个就是说,人体虚弱,本身心功能就不足,血液也不足,因为为了御寒,血液经过人体调节都趋向了体表及末端,因为血液走向体表,所以体表液体增多,就会出汗,因为体表充血所以就发热。因为内在器官虚弱,所以恶风。因为心功能不足,所以脉无力,但是因为血液流向末端及体表,所以末端的桡动脉又比较充盈,所以脉无力而又偏大,就是浮缓脉了。
学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85

积分

102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85
84#
发表于 2014-10-30 11:14:54 | 只看该作者
现根据《伤寒论》桂枝类方,试析桂枝损阳的特性。
这是李先生的思想,你看清楚,谁不知汗多易伤阳!李先生的理论是把桂枝类方的治疗作用与副作用主次颠倒了,用副作用去解释仲景方用,明白吗。我认为是:不能说桂枝方用之不当会伤阳就说桂枝汤是损阳方。汽车会撞死人的,你不能以此说汽车是用来杀人的。所以解析方剂一定要从治病的的作用方向去分析,试问仲景会去创一个损阳、亡阳的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852

积分

7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83#
发表于 2014-10-30 11:07:57 | 只看该作者

回 容以学 的帖子

容以学:历年的有关争论先看看再发言吧,否则不知谁可笑了。

“汗多者必亡阳”

....... (2014-10-30 10:24) 
“汗多亡阳”伤寒论汗出多用桂枝类汤如桂枝去芍汤也有汗出症状如大汗淋漓不止桂枝加附子汤也有桂枝说桂枝损阳应是损邪阳扶真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39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9
82#
发表于 2014-10-30 10:24:55 | 只看该作者

回 明月清风 的帖子

明月清风:太可笑了,仲景何处用方去损阳、亡阳。 (2014-10-30 10:20) 
历年的有关争论先看看再发言吧,否则不知谁可笑了。

“汗多者必亡阳”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汗出多者,亡阳遂虚”。

发汗法或多或少都亡阳,所以仲景反复强调要适度,过了还要有补救措施。兵者,凶器,歼敌难免自损。

如果还坚持认为发汗法不亡阳,那也不必要讨论了。抬杠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85

积分

102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85
81#
发表于 2014-10-30 10:20:43 | 只看该作者

回 容以学 的帖子

容以学:张仲景明言是可以损的,亡阳一语多见。讨论仲景方,当然要符合他的观点。当然别人说的阳是不是仲景所说的阳,这个要先搞清楚。

张仲景强调尽量不要过度亡阳,所以发汗方发汗要讲究适度 .. (2014-10-30 09:54)
太可笑了,仲景何处用方去损阳、亡阳。仲景写伤寒论是治病还是害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39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9
80#
发表于 2014-10-30 09:54:27 | 只看该作者

回 明月清风 的帖子

明月清风:可见阳气岂可损,桂枝损阳是治病还是致病,显然用词值得商榷。 (2014-10-30 09:48) 
张仲景明言是可以损的,亡阳一语多见。讨论仲景方,当然要符合他的观点。当然别人说的阳是不是仲景所说的阳,这个要先搞清楚。

张仲景强调尽量不要过度亡阳,所以发汗方发汗要讲究适度。李先生强调桂枝亡阳,主要是提醒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要误用桂枝(如今桂枝的使用有泛化的倾向),如以为桂枝补阳,特殊情况下的误用是会亡已经微弱之阳而杀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85

积分

102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85
79#
发表于 2014-10-30 09:48:34 | 只看该作者
可见阳气岂可损,桂枝损阳是治病还是致病,显然用词值得商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85

积分

102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85
78#
发表于 2014-10-30 09:45:42 | 只看该作者
释义
阳气,生理学名词。与阴气相对。就功能与形态来说,阳气指功能;就脏腑机能来说,指六腑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指卫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1]
来源
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先天性的,来自于父亲和母亲,二为后天性,主要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来。而人的正常机体运转、工作、运动、性生活、情绪波动、适应气温变化、修复创伤等各项活动都是需要消耗阳气的。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保阳气,益阴精。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但善养生者,又必须保其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首先,阳气是生命的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19

积分

83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19
77#
发表于 2014-10-30 08:16:20 | 只看该作者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你连续服附子多曰,看看损不损整体阳气。你不能回答桂枝汤证是否是阴阳偏盛病证,桂枝损阳观点就是歪理邪说,误人子弟。回答! (2014-10-30 06:44) 
就不回答你是不是阴阳偏盛,还要继续说桂枝损阳,气死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76#
发表于 2014-10-30 06:44:13 | 只看该作者
你连续服附子多曰,看看损不损整体阳气。你不能回答桂枝汤证是否是阴阳偏盛病证,桂枝损阳观点就是歪理邪说,误人子弟。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03:51:15 | 只看该作者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所以,桂枝汤证不是阴阳偏盛病证,是从机体整体而言。但在体表,卫阳应受风邪侵扰,浮越,造成局部阴阳偏盛。 (2014-10-29 22:07) 
你把局部和整体分割开,这就不是辨证的看问题。辨证法是不会把局部和整体分割开的。整体偏盛偏虚是不是从局部开始的?照你的逻辑只有三阳合病才是阳盛,阳明证大便硬就不是阳盛了?你说桂枝只损局部的阳,不损整体的阳,那你敢再试试连续服桂多日,看看损不损整体的阳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7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03:45:47 | 只看该作者

回 xiaozhen 的帖子

xiaozhen:65楼还在混淆阳气,还在自定义阳邪的概念。

66楼的“口渴喜冷饮之阳盛格阴者,不可能身大寒,只能是四肢寒”。这只是你没有见过而已,我可见过身大寒而牙齿还冷得哧哧响的病人。 (2014-10-29 19:06) 
你见过身大寒而牙齿还冷得哧哧响的病人口渴喜冷饮?是哪天做梦见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3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93
73#
发表于 2014-10-29 23:32:07 | 只看该作者
本人临证有限,至今只用到过桂枝的降冲气作用。以至于鄙人以为即使桂枝汤中的桂枝也主要是降冲,真正起解肌发汗作用的是生姜,粥,温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72#
发表于 2014-10-29 22:07:59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桂枝汤证不是阴阳偏盛病证,是从机体整体而言。但在体表,卫阳应受风邪侵扰,浮越,造成局部阴阳偏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71#
发表于 2014-10-29 22:02:44 | 只看该作者
承认桂枝损阳?尔等自提出论点以来,何时认真答解承认桂枝损阳损的是邪阳,即病理性阳气偏盛?且是局部的,并未导致整体明显的阴阳偏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70#
发表于 2014-10-29 21:56:55 | 只看该作者
所谓亢,如肝阳上亢之类。这是亢的中医常识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69#
发表于 2014-10-29 21:54:05 | 只看该作者
从你损阳益阴的治法,无论是阳盛阴虚还是阴虚阳亢,阴阳偏盛总是可以确认的。阳盛或阳亢用桂枝之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68#
发表于 2014-10-29 21:49:13 | 只看该作者
是阳盛阴虚,阴虚阳亢还是两个都不是?别绕,直接分析得出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67#
发表于 2014-10-29 21:46:52 | 只看该作者
那犹先回答桂枝汤证是属于阳盛阴虚还是阴虚阳亢吧。这个別想绕开,否则扯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66#
发表于 2014-10-29 19:15:45 | 只看该作者
“承认桂枝损阳,就能讨论了。”


你的学说经得起大家的质疑,你能够自圆其说,让大家通俗易懂,大家自然承认你的桂枝损阳新说了的。怎么先要承认你的观点,然后再讨论呢?

这个顺序是,先质疑讨论你的新的学术观点后,你的答疑解惑能够服众,能够立得住足,大家自然会承认你的。

李老先生哦,你不能搞学术霸权主义才好哦。怎么,李老先生的思维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65#
发表于 2014-10-29 19:06:26 | 只看该作者
65楼还在混淆阳气,还在自定义阳邪的概念。

66楼的“口渴喜冷饮之阳盛格阴者,不可能身大寒,只能是四肢寒”。这只是你没有见过而已,我可见过身大寒而牙齿还冷得哧哧响的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64#
发表于 2014-10-29 18:54:39 | 只看该作者

Re:桂枝读书临证体会笔记:

先来一段曾经的桂枝学习笔记:

桂枝:

一:教材:

味辛,甘,性温,归膀胱,心,肺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二:本经:

味辛,温。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三:临床体会补充功用:

桂枝集“宣,引,续,助,温,化,补”阳于一身。随其所配而功用各别。

四:对治病机:

风,寒,湿,痰,水,阳,气,血,虚等“郁”。

五:归经效应部位:

1:本体内外:肌表,皮毛,经筋,脉络,气血营卫,关节骨骼,神,精,髓,阴,阳。

2:上焦:头面,五官,手,臂,心,肺,胸,隔,颈,喉,咽,脑,乳房。

3:中焦:脾,胃,肝,胆,小肠,胰,脘。

4:下焦:肾,膀胱,大肠,小少腹,盆腔,子宫,卵巢,附睾,前列腺,下肢,附件。

六:桂枝药脉:

浮。紧,迟,细,缓,滑,沉,伏,牢,大,结,代,弦,涩,虚,芤,革,弱,微,促,数,急,无脉等。

七:桂枝的主治病候:

1:本体病候。。。。。。

2:上焦病候。。。。。。

3:中焦病候。。。。。。

4,下焦病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6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8:27:20 | 只看该作者

回 今再来 的帖子

今再来:李老师,关于11条过去曾经讨论过。
真寒假热,假热真寒的问题,靠条文不行,需平脉辨证。
“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您认为是桂枝汤证,但脉须得浮缓。
如果是一个口渴喜冷饮,舌绛刺裂, .. (2014-10-29 16:40) 
口渴喜冷饮之阳盛格阴者,不可能身大寒,只能是四肢寒。但见一证便是,不只限于柴胡汤证。比如触摸病人身大热而反欲增衣覆被者,就是麻黄汤证的独特表现。而病人啬啬恶寒反不欲贴近衣被者,就是桂枝汤证的特有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6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8:18:48 | 只看该作者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文中明确认定桂枝汤证阳有余,阴不足。治以损阳益阴。以桂枝损,芍药益。亦即阳盛阴虚,治以阴阳益损法,即损有余补不足。此分析前提必是桂枝汤证是阴阳偏盛病证,属阳盛阴虚。结合中医 .. (2014-10-29 12:22) 
承认桂枝损阳,就能讨论了。建议你把“邪阳”颠倒过来,还用“阳邪”这样传统的说法,这样听着比较顺。什么是阳邪,阳气有余就是阳邪。阳气与阳邪的分界,就是差那么一点。比如说,身体温暖舒适就是阳气,身体烘热汗出就是阳邪。说桂枝损阳,就像吹风散热一样。热的时候吹风是散热,不热的时候吹风也是散热。这不是吹风能不能散热的问题,而是该不该吹风的问题。桂枝也是一样,阳强者用之是损阳,阳弱者用之也是损阳,不是桂枝损不损阳的问题,而是该不该用桂枝的问题。
另:阳盛阴虚和阴虚阳亢的区别,我就不给你抄书了。你又不是初学,真不懂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61#
发表于 2014-10-29 17:30:04 | 只看该作者
要讨论这些问题,首要还需厘清中医的“阴阳”,那槐杏愿与我来厘清这“阴阳”二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60#
发表于 2014-10-29 17:26:25 | 只看该作者
下面的两篇文章是:

1:论桂枝的“从阳引阴”

2:论桂枝的“从阳损阴”


槐杏朋友,我们俩讨论,你看能从几个方面来论述桂枝的这些临床功用特性???我们讨论清楚,也许对中医初学者们有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59#
发表于 2014-10-29 17:18:58 | 只看该作者

Re:论桂枝一:

这是一篇我曾经略论桂枝的文字,先发来现现丑,后面的一长篇补缀文字,今后有机缘再发给大家看,不成熟处,欢迎大家质疑批评讨论:


桂枝: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桂枝为开中枢药,温开为主,温枢为辅。温开的功用主要针对于“合”之病机下的“寒郁”症候群。温枢针对于“枢”之下的虚寒所致症候群。

上气咳逆:人之一元之气喜温和宣散,一得外来寒邪袭郁,便有自发的向外向上的抵抗之力,这好比手压弹簧一般,弹簧比着人之一元正气,手赋予弹簧的外来压力我们将她比着外来寒邪,这个抵抗力的道理想必大家会会心一笑的。“上气咳逆”是一个在外来寒邪闭郁病机下元气奋起自我宣散达邪的反应症状。疾病的症状反应多是内外邪气闭郁侵损元气以及元气自我抗邪的一种综合的自我的体感觉知反应,这些反应的症候群随邪气的轻重以及闭郁的经络脏腑的深浅并元气的盛衰状态不同而有差异。“上气咳逆”属于“开”的症候,开的症候因于寒郁以及元气自我抗邪反应的的病机。我们这里可以举一反三,在实际临床中,由寒郁所致的“开”的症候肯定不只“上气咳逆”这二症,“上气咳逆”我们可以把她看着是广义的“开”的症候群中的一个代表。寒郁于肌肤,元气与之抗邪,洒洒寒栗是上气,淅淅发热是上气,毛毛汗出是上气,头昏头胀是上气,鼻鸣泪眼是上气,。。。寒郁肌肉经脉,筋剔肉瞤,是上气,寒郁于脏腑,肝郁而怒是上气,肾郁而奔豚是上气,呕噎是上气,咳逆是上气。本经论治桂枝主治,这里由广义的上气又落实在了更具体的“咳逆”症状上来了,“咳”是肺气受寒郁而不得宣,但又不自主抗邪而宣的症候,“咳”可以看着是整个呼吸系统气机失常的一种反应。“逆”是指胃肠的通降下行之气受寒郁而不得下行从而壅遏上逆的一个症候,故也可以把“逆”这个字看着是整个消化系统气机失调的病理症状反应。认识“上气咳逆”这四个字,我们一定不要死在这四个字上了,一定要思路开阔,多举一反三,多从整体和局部的结合上来思考药物的功效。

结气:结气这个“合”症明显比“上气咳逆”的这个“开”症寒郁得较深,结气可以看着是一个“合”的症候群,同时也可以看着是一个病机。她作为“合”的症候群看待时,明显比“咳逆上气”闭郁得深,当把她作为“合”的病机看待时,“结气”是“咳逆上气”的因,“咳逆上气”不过是“结气”病机下的一组症候群而已。当然联系忠实到本经的愿意上来,“结气”还是当着一组比“上气咳逆”闭郁得较深的症候群来看更觉妥当。譬如“聚,瘕,疝”等,“结气”这个症候群也是“徵,积,瘤,块”等实质性肿块的前驱症候。桂枝温开治“结气”,自然也是指寒郁所致之结气,这个必须明确,不能泛指,不能无限扩大桂枝的使用指证,下面的述要忠于这个桂枝“辛温”的性味特质。

喉痹:这个“合”的症候比“前一个“合”的症候“结气”闭郁得更深,“喉痹”特指过咽喉的经脉受寒郁而闭阻疼痛,“结气”或者“气结”只是一个主要的“胀”的体感觉知症状而已,而“喉痹”主要是“疼痛”的体感觉知,由胀而痛,我们可以知道,寒郁闭阻的病机已经由气机的闭郁而致血份了,桂枝有温开气血营卫二份寒郁的功效我们也应该非常明知才是,桂枝有温开整个呼吸系统的寒郁,当然于此也可以看出桂枝有温开血分的寒郁症候了。过咽喉的经脉包括太少厥三阴以及阳明,如果联系到下面的“吐吸”症候,我们是可以看出桂枝治喉痹是主要作用在那些经脉上的。

吐吸:吐,吸这是两个症候,她们紧接在“喉痹”的表述之下,故我们可以推想这两个症候完全是由“喉痹”而来,吐,吸是“喉痹”的伴随症状,寒郁于过咽喉的阳明经脉,寒郁气血二份,此处喉部肿胀疼痛,胃肠腑气不能下行通畅,故食不得入则吐,气不能下,逆而上行故亦吐。“吸”是寒郁足少阴经脉,此处气血闭阻,气不能吸而纳下,寒郁于手太阴经脉,气不能呼而痛天气,难于呼亦难于吸,本经用一个“吸”字代指了肺肾功能因寒郁而失调的状况。所以解读“神农本草经”,我们在忠于原著本意的基础上,一定要深入字面以下的含义才好。

利关节:关节者,经筋之所以连属也,运动之所以根本也。五脏中“肝”主“筋”,所以筋经关节之所以寒郁,所以疼痛麻痹,所以萎躄不行,桂枝皆能主之。所以桂枝亦主于运动系统寒郁所致一切症候。

补中益气:气之标在肺,气之源在脾,气之根在肾,此三者,桂枝皆能温开,故有舒达元气抑郁之功,由温开舒达而致补益之效,温开舒达而畅元气温宣之性,畅顺即补,所以言补益也。于此亦可以看着桂枝有一定的增进免于系统功能的作用。补中益气之作用主要因桂枝的温开功用间接而来,此一点不可不明。所以桂枝的功用是“温开为主,温枢为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58#
发表于 2014-10-29 17:02:56 | 只看该作者

Re:回59楼:

呵呵,大家看吧,“中医大师们”大多是这样,你假如对他们的学术观点有不解,想向他们质疑讨论,他们说你:

“我跟你不是一个层次的”或者“你读伤寒有十年以上历史没有?”

好吧,我从没有读过伤寒,我确实是中医初学爱好者,那我就自讨没趣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4-10-29 15:49:18 | 只看该作者
xiaozhen先生别逗了,我跟你不是一个层次的。
嘿嘿,我和李师不一样,支持李师的,我可以和他谈中医;不支持的老死不相往来,相互都浪费时间。
别人也可以这样对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75

积分

874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275
56#
发表于 2014-10-29 14:58:1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李国栋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5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3:58:24 | 只看该作者

回 今再来 的帖子

今再来:李老师孜孜不倦研究伤寒论的精神,不要说论坛里,就是放眼整个中医界恐怕也不多见。
但在解读过程中自定义太多是个不争的事实。
试想一个桂枝损阳概念,要圆满百多个方剂的应用,其难度 .. (2014-10-29 08:42) 
你说的对,用词应该让人容易看的明白。不过这也不是写书,就是想强调一下部位。比如有胸膈就有胸膈肌,有骨骼就有骨骼肌。伤寒论多处使用了心下一词,所以写了一个心下肌。意思是,桂枝的主要作用是解肌。肌中有什么可解的?自然是水气。桂枝证的水气一般看不到,因为不浮肿。但是病人能够感觉到,不是痛,就是胀,或是满。
桂枝损阳说,不是要圆满百多个方剂,而是要认识桂枝的特性是发散。桂枝发散的作用,在每一个涉及桂枝的经方中,都能够体现出来。
打仗必损兵,兵强才能打仗。兵不强打仗就是去送死。攻邪必损气,气强才能攻邪。气不强攻邪就是去害命。桂枝适宜用于阳气强者。阳气不足者应当慎用桂枝。阳气虚衰者应禁用桂枝。
《神农本草经》说紫草、火麻仁、白茅根补中益气。这个不要紧,没有人拿这几味药补中益气。可是说桂枝补中益气,麻烦就大了。不少人根据小建中汤,认为桂枝补中益气。习惯认识、习惯观念是很难转变的。需要经历几代人的时间。但是如果没有人先行一步,没有人先被骂,那这个习惯观念就永远不会有所转变。
桂枝汤方是谐和阴阳的代表方。用好桂枝,需要细功夫。对于常见病,怎么用药都没有多大问题。对于危重病,是涉及生死的大问题。常人槐杏泡服了10g肉桂,就出现了汗出心悸心慌怕冷,对于少阴危重病人,会怎么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54#
发表于 2014-10-29 12:47:39 | 只看该作者
十世遗风网友是李国栋先生观点的忠实粉丝,欢迎此网友代李先生答疑或者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39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9
53#
发表于 2014-10-29 12:45:5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不是中医临床十年以上,认真研究《伤寒论》十年以上者,最好不要参与这个问题争论,旁观或提提问题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52#
发表于 2014-10-29 12:44:55 | 只看该作者

Re:个人观点,提醒槐杏朋友注意:

桂枝是“从阳损阴”。注意,这个从阳是从顺于我人本气之阳,这里的损阴,阴指“阴寒之邪”


槐杏朋友,你如果照自己的那种观点繁文阐述,又容易落入别人错误的圈子里去,你以为呢?

李国栋先生其实是不懂阴阳的,我从他的文字里发现了这个问题。有机会我详细阐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03

积分

100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道法自然

Rank: 4

积分
1003
51#
发表于 2014-10-29 12:26:11 | 只看该作者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文中明确认定桂枝汤证阳有余,阴不足。治以损阳益阴。以桂枝损,芍药益。亦即阳盛阴虚,治以阴阳益损法,即损有余补不足。此分析前提必是桂枝汤证是阴阳偏盛病证,属阳盛阴虚。结合中医 .. (2014-10-29 12:22) 
正解。。。
道法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50#
发表于 2014-10-29 12:22:33 | 只看该作者
文中明确认定桂枝汤证阳有余,阴不足。治以损阳益阴。以桂枝损,芍药益。亦即阳盛阴虚,治以阴阳益损法,即损有余补不足。此分析前提必是桂枝汤证是阴阳偏盛病证,属阳盛阴虚。结合中医基础以及临床实践,阳盛阴虚是否可用桂枝?所以,要分析讨论桂枝损阳问题,首先要解决这个绕不开的基本逻揖问题。其次要厘清阳的特指性问题。桂枝所损之阳,分二个阶段。正当治疗,是损有余,损各种原因引起局部性病理性亢阳。第二阶段是不当治疗导致过汗亡阳。是损正阳,但不是桂枝独有,任何药物过汗都能损正阳。这个意义上谈桂枝损正阳,无特殊意义。所以就桂枝特性来讲,损邪阳才是问题的根本。谈药性药证,一般主要体现其特性更有意义。若我用升阳益胃汤因腠理开泄者汗常自出去羌独加桂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49#
发表于 2014-10-29 12:07:42 | 只看该作者

Re:阴阳????????

我通过读李先生论阴阳的文字,突然醒悟,哦,原来李国栋先生不懂阴阳。阴阳不是在教科书上的文字层面上去理解的,真正理解阴阳,一要在自然中去观察领悟,一要在自身内证上来体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48#
发表于 2014-10-29 11:59:49 | 只看该作者

Re质疑李国栋先生???

那未请问李先生一句。血液因何要向上向外向里向内的运动变化,这个运动变化的源动力是什么?

血管内外渗透的原动力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47#
发表于 2014-10-29 11:55:11 | 只看该作者

李先生自定义的奇葩阴阳概念:

请大家仔细阅读李先生的下面这段原文:


“阴阳和者则无病,有病必是阴阳不和。阴阳不和的表现有四种,即阴阳俱强,阴弱阳强,阴强阳弱,阴阳俱弱。那么阴阳是什么?人常说:阴是水,阳是火。这话从基本定义上来说自然不错。但是用在人体的阴阳和谐上,就不对了。因为水和火是两种物质的表现,而中医谐和阴阳,是谐和的一种物质的表现。所谓“阴极变阳,阳极变阴”的,只能是一种物质。而水再极也变不成火,火再极也变不成水。所以,人体内所谓阴阳的运动变化,只能是一种物质的运动变化,那就是血液的运动变化。血液向下向里运行者为阴,血液向上向外运行者为阳。这就是下为阴、里为阴,上为阳、外为阳的基本定义。血浆从脉管中渗透出来,变为行在脉外的津液就是由阴变阳,津液渗透回脉管中,就是由阳变阴。弄清楚阴阳气的具体所指,才能言之有物,验之有证。否则一味的将阳气说成是火,说成是功能、热能,甚或是电能,那就没有具体的针对性,谐和阴阳就是一句空话。说人体内的阴气是水,也是不对的。饮水入胃,如果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变为精气,那就是水邪,而不是阴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03

积分

100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道法自然

Rank: 4

积分
1003
46#
发表于 2014-10-29 11:03:24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阳虚证中桂枝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还去了芍药),桂枝加桂汤(桂枝用五两)
难道用桂枝能损阳。
个人认为这个话题没必要争论。
道法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969

积分

178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宁静致远,学贵沉潜。

Rank: 3Rank: 3

积分
969
45#
发表于 2014-10-29 10:04:3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话题每次都引起争论啊,我们后学正好学习。
    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
   谁来解说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44#
发表于 2014-10-29 09:16:24 | 只看该作者
试服桂枝帖,大家可以去仔细看我详细记录,能用来证明桂枝损阳?桂枝损阳观点就是扰乱共识,误导后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43#
发表于 2014-10-29 09:09:37 | 只看该作者
希各后学擦亮眼睛,如此混乱的逻辑何能不使人迷惑纠结?是阳盛阴虚么?不是,为何损阳益阴。是,阳盛阴虚为何可用桂枝?中医基本逻辑都不能圆通,何以解释桂枝在不同配伍中的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42#
发表于 2014-10-29 09:03:00 | 只看该作者
我混淆了概念,那你从阴阳偏盛的角度来分析桂枝证,一,是否存在偏盛。二,属于那种偏盛。三,适合何种治则。从所谓损阳,必定能推出阳盛。不盛何以损之?芍药益阴,损阳益阴,是阳盛阴虚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9 18:11 , Processed in 0.19850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