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7801|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世遗风评王正龙死于排病反应

[复制链接]

7

主题

349

积分

71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09: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从王正龙学生的谈话看,王正龙绝对是个有思想、有追求、有探索精神的爱好中医人士,他的为师之道、敬业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古来将军以死于疆场,马革裹尸为荣,王死于中医也是死得其所,至少我将来希望会像他那样死。
王正龙是个坚定的火神派,可惜他到死都不明白死因在何处?正因为他的死,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来表明我的个人鲜明看法,但愿王正龙的死让人唤醒对火神派的准确认识。否则太多的爱好中医人士都会死于火神。
我从来不反对火神派代表人物黄元御、郑钦安和吴佩衡,他们学说有很多我可取法地方。黄元御的一个眼睛被清热药所害,他提倡扶阳学说就源于此,但是黄元御的学说有他的漏洞,他不明白火是藏于水中的,没水哪来火。肾是个坎卦,两个阴卦,当中一个阳卦。火出于肾,肾中之火就来于两个阴卦。古人扶阳从来就是阴中求阳,肾气丸、右归丸,就是这么一类名方。虽然黄元御提他的扶阳贵阳理论很多,但是他的临床思想却并不偏,喜欢用桂枝茯苓丸、茯苓杏仁甘草汤、下气汤等来调节气血之升降,寒热虚实把握的还是到位的,四圣心缘并没有离谱的处方。他的扶阳理论是给人利用了!!!
在八卦里,西南是个坤卦,至阴之地!至阴之地,产至阳至阴之物,黄连和附子产于四川不是偶然的。所以附子在四川当萝卜吃是有道理的,郑钦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诞生了他的学说,吴佩衡在云南实践了郑钦安学说的准确性,但是中医是和地理位置有关的,离开了这两个地方,火神派就会变成火灾派,是要杀人的。郑钦安临死前希望他的学生到全国各地看看,是否大剂量附子都能使用。我告诉郑火神,不行,这个真不行!你的学说被滥用了!
另外一个当代著名的火神出于西北,我就很不明白,西北是个乾卦,应该清热为主,谈何大剂量附子。我们抢救心衰病人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阳虚,可见舌淡胖,这就可以用附子;一种是舌红没津液,如果用附子,马上死给你看!中医不是这么好学的,就只分个寒热这么简单,既使寒热也是寒中有热,热中有寒,人命关天的事,不是靠阴阳学说这么单纯来忽悠的。
王正龙就是不明白这点,他是肺结核加糖尿病,按照这两个病的特点都是阴虚为主,阴虚了,阳无阴附,所以阴虚以外还是兼有阳虚。他却骂认为是阴虚的中医都是庸医,他的扶阳观得到台湾倪海夏的支持,说他是真正的经方高手。王正龙面前有两个方选择,一个是炙甘草汤,一个是四逆汤,在生与死的选择中,他选错了,选了四逆汤。一个一米八多一点的人,只有100斤,明显是阴血不足,形不足者,补之以味,这么简单的道理他都不懂,还在胡说温阳四逆汤,最后只能阴气大衰,虚阳逆上,血热沸腾,吐血而死,可叹可悲!却说是排毒反应。这又存在另一个问题,中医治疗肺结核的确没有西医好,林黛玉死于肺结核,我们的皇帝光绪也是肺结核,这么多太医都弄不好,你王正龙就厉害?当代人要学好中医,要了解西医的长处和短处,这才是中医发展之道。按照我的治疗方法,王正龙的病,就是用炙甘草汤,或沙参麦冬汤,缓缓治疗,根据偏阴虚或阴阳两虚来调整用方,阴虚的病人治疗取效是很慢的,得缓治。这就是中医说的阳复容易,阴复难!根本用不上附子!!!结核病还得配合西药一起治疗。
王正龙之死,给我们敲响警钟,不要迷信火神。我的经验每天附子最多只用到28克就行了,国家药典规定最多只能用30克,除了抢救外,平时的疾病,多用了疗效也不见得有多好,我更在乎在辩证上下功夫,四两拨千斤,小量就取大效!一百克我也会用,但一百个病人也只有一两个用的上,我宁可不会治。抢救病人还是让西医去做,这是他们长处。
王正龙,请安息!你的死会让更多有责任心的医生来提醒大家,中医爱好者也许会吸取教训,去学中医的王道——伤寒论。
王正龙,如果我有话冒犯你,请谅解,斯人已逝,重在后人当鉴。这样你的死就重于泰山!
王正龙担心他死后五十年中医会灭亡,这个可以告慰你,仲景的组方思想、理论来源、用易经的术数来解析中医、攻克疑难病,都在民间、在大江南北悄无声息地进行。在人间只能学迷惑的中医,但天堂里有个仲景,可以聆讯。佛是讲来世的,说不定你来世是华佗!




上一篇:现代丹医廖厚泽先生逸事
下一篇:黄老师的《中医临床传统流派》是否考虑再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7

主题

349

积分

71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7: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力红:排病反应这个词其实不宜滥用!我亲近卢师多年,很少看到这样的反应。自己的临床过程亦如此。很多所谓的"排病反应"其实是没有严格按照次第治疗的反应。《大学》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先后就是次第,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而笼统以一排病反应归之,那么就会丧失很多精益求精的机会。请各位同仁三思!
请问引述的内容是刘力红在何时何地说过的话啊。怎么在网上搜索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49

积分

71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9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0: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9楼(化十) 的帖子

能告诉我刘力红说这句话的微博的地址吗?和同有三和论坛的地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5 08:33 , Processed in 0.076576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