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84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医之路] “秘方” 不 秘

[复制链接]

202

主题

4459

积分

7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城里娃脑决定悬壶济世

Rank: 5Rank: 5

积分
4459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15: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楼主wangqixian于2009-02-16 08:45发表的 “秘方” 不 秘 :
“秘方” 不 秘
一位中医博士最近对我说,在他的一次同学聚会中,有位已经下海专做新药开发的医学博士炫耀,称搞到了一张难得的“秘方”,专治痢疾,疗效能立竿见影,在老同学们的追问下,不得不神秘兮兮地透露了药方的内容,只有三味药:大黄、巴豆、干姜。听到这里,我不禁感慨系之,其实此方并不秘,它是近两千年前张仲景的经典名方:三物备急丸。只要你走进新华书店,在书架上挑出《金匮》一书,就可随手翻检得到,何秘之有?想想这位医学博士,且是专业搞药物开发的,连老祖宗的经典名方也不认得,何博之有呢?说明教育有问题,作为当年站在讲台上的教师之一的我,也应该挨板子。

    十分凑巧,又得到一个消息:某省有位女青年患妇科出血,十分严重,久经医治,中、西医药俱罔效,已到了面色土黄、尪羸毕至的地步,家人惊惶无比,百般寻医觅药,总算打听到一张民间秘方:青青菜,绞汁服。家属想这是普通不过的田间野草,不妨一试,便耐心采集绞汁给病人服用了起来,不意一段时间后,奇迹出现了,患者出血明显减少,且逐步恢复到了正常经量,面色也随之红润不少,正是所谓:“草药一味,气煞名医”。或许会以为这回该是货真价实的“秘方”了吧?我说也不算,原来,民间所说的青青菜,就是中药小蓟,按小蓟原见唐前本草《别录》,称它能“养精保血”,其后唐代名医孟诜在《食疗本草》中总结经验:“女子月候伤过,捣汁半升服之”,唐、宋医家习用,所以一点也不奇,一点也不秘,奇怪的倒是今人常以平常作奇怪,变普通为神秘,以价格的高、低来衡量药物的好、坏,在止血这个节眼上,草药青青菜远比昂贵的参、茸、燕、草的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而价格却只是它们零头的又一个零头,这难免不令人瞎想,药物开发者的心思也不知动到哪里去了?
    我历来深感所谓家传秘制丸散膏丹,其实大抵不秘的,古书中早已写得明明白白,它们的源头往往在唐、宋,唐代《千金方》收方五千三百首,《外台》收方六千余,宋代《太平圣惠》载方一万六千余,《圣济总录》更载方近二万,真是方剂之海洋,秘方之渊薮,治病活命之指归,可惜的是金元变制,医学由嬗变而萎缩,到了清代更是删繁就简,医界竟达成了“熟读汤头(医方)三百首,不会开方也会开”的共识,二万与三百之比,明眼人一望即知,多少无价之宝被随手抛弃了。
.......



陆渊雷云:舍东洞,吾谁与归![s:121]
学术至上,理直气壮; 自成一家,笑骂由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1 11:53 , Processed in 0.08413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