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085|回复: 7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阳气的概念不是热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4: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仲景先师所说的“阳”,肯定不是热。“亡阳,亡阴”,也不是亡热,亡冷。如《伤寒论》说“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为什么不说亡冷,亡热,阴阳自和?说“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为什么不说“热绝于里,亡热,大便因硬”?阳明证大便硬,正是阳明热实的表现。显然张仲景说的“阳绝”不是热绝。“阴阳自和”不是冷热自和。“阴阳气不相顺接”也不是冷热气不相顺接。
《伤寒论》所说的阳气肯定不是后世说的“气为血之帅”之阳气。
如果说阴血是阳气之母,阳气是阴血之帅,那就应该是阳气到哪儿,阴血就到哪儿,怎么会出现“阴阳气不相顺接”呢?
如果说阴气是物质,阳气是功能,那物质和功能又怎么会出现不相顺接呢?
如果说阴气是载体,阳气是乘客,那就更没有阴阳气不相顺接的问题。
讨论《伤寒论》所说的阳气的概念,就不能脱离原文。因为脱离原文就会漫无边际,失去讨论的意义。




上一篇:学术调查
下一篇:回阳饮用肉桂的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6: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紫金 的帖子

紫金:李先生学问不错,但这段话的逻辑不对,有点诡辩的味道。我不知道先生发话的由头,我是随便插一嘴,请谅解。

语言都有语境,结合语境理解的语言才准确,否则就是断章取义,就是强加语义 .. (2014-11-02 15:57) 
承蒙夸奖,感谢关注!我看过紫金先生的许多发言,深感先生的功底深厚,非常愿意向先生请教。
对“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您能说说张仲景所说的“阳绝”是什么意思吗?
“阴阳气不相顺接”的阴气阳气又分别是指什么,或者是什么意思呢?
另外请具体指出我的哪一句话有诡辩的味道好吗?
至于我以前的“论辩常常出笑话”,笑就笑吧,我不再计较。希望先生能把我在这个主题里的笑话指出来,帮助我加以完善可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6: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孙敏 的帖子

孙敏:诸位老师的功底深不可测,奈何医理领悟了本就极难,将其表述出来难上加难,让他人理解就比登天还难了。就是这阴阳二字,把我转得晕头转向,可是我有一件事没晕,就是诸位老师都有真本事 .. (2014-11-02 16:30) 
难得您对经方医学这么上心。我认同“大道至简”。真理不是复杂的让人去理解比登天还难,如果真是那么难(我是说对一个具体词义的理解),那还有什么真理呢?更别说什么理论指导实践了?
当然你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的,也就是你说你的,我理解我的,风马牛不相及,那当然是比登天还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紫金 的帖子

紫金:先生真的生气啦?您竟然看不出我是故意出言不逊的。都说您是老先生,老先生应当和气些。所谓人怨我我不怨人,是乃真功夫也!

我说您诡辩,其实就是诡辩。我已经用“李国栋是先生”的比 .. (2014-11-02 17:29) 
紫金先生,我已经说明了,讨论不能离开原文。当然也不能离开原意。我说的阳气,专指伤寒论原文中的阳气。
原文:“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从原文可以看出,亡血、亡津液是由于发汗和吐、下造成的。原文说:“汗多亡阳”。“阳绝于里亡津液”。“利止亡血也”。“亡阴血虚”。前后互看,就能明白,亡血是亡阴,阳绝是亡津液,那么亡血也就是亡阴,亡津液也就是亡阳。如果说“亡阴,亡阳,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读者会知道亡阴是亡什么?亡阳是亡什么吗?原文“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不仅在用词上不重复,也指明了阴阳自和是亡血或亡津液的结果。可以说,《伤寒论》的阴气和阳气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血液和津液。
紫金先生说到诡辩,我这要是再辩下去,就又可能要剑拔弩张了。多年在讨论中出现紧张气氛的,都是这种情况,从“无趣废话”发展成“人身攻击”。这个“无趣废话”是引用SFDfsakfdc版主说过的话,可不是针对紫金先生的啊。
我要是不辩吧,那就是接受了先生给我的诡辩的馈赠。不得已我还是要说一些无趣废话。
比如我先叫你紫金,后叫你先生,这个先生是不是叫您呢?前面的问话“先生看我是不是已经说明了……”,这个问话里的先生,是指紫金呢?还是指别的先生呢?还有“那就是接受了先生给我的诡辩的馈赠”这句话里的先生,是指紫金呢?还是指别的先生呢?
事物之间不是可以随意联系的。比如您说“临床上,我们用附子、干姜、肉桂治便秘、便硬。”您治的这个便硬,是《伤寒论》所说的“胃气生热,其阳则绝”的大便硬吗?如果热是阳气,张仲景怎么说热则阳绝呢?所以不能脱离原文来讨论。
您说“阴气阳气是指阴经、阳经中的气血”,那就是说阴经中的气血是阴气,阳经中的气血是阳气,可是阴经中的气是什么?阳经中的气又是什么?阳绝是绝的阴经中的气血,还是绝的阳经中的气血呢?
张仲景说“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胃气生热,其阳则绝”。这是明确指出:大便硬是津液亡失,津液亡失是因为胃气生热,阳绝就是津液绝。先师这么简明的论述,结合实际的论述,一定要弄成含糊不清吗?“先师这么简明的论述”,我这句话中的先师,是指张仲景呢?还是指别的先师呢?
我相信先生不会进行人身攻击,所以愿意向先生请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2: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今再来 的帖子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2: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今再来 的帖子

今再来:有机会我来谈谈伤寒论的阳气观。
在伤寒论中阳气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概念,“阳气的概念不是热吗”?未必。
30条: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
46条:麻黄汤,无汗发热,阳气重
342条:寒多热少, .. (2014-11-02 20:45) 
“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是在第30条问答体例中说的。《伤寒论》是论说体,不是问答体。凡问答体例的条文,疑不是伤寒论原文。问答体例中有不少明显的错误。第30条就是代表。如“附子温经,亡阳故也”,“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这都是明显的错误。

“阳气重”的原文是“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证的阳气重,是指剧者必衄血,衄血为阳气重的表现。并不是说发热无汗是阳气重。以前我也认为阳气重是热,其实阳气的概念和热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寒多热少,阳气退”原文“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此条“厥四日,热反三日”,应是指前三日厥热胜复互见,第四日厥逆不退,第五日仍厥逆不退,故其病为进。这个“阳气退”,是说阳气从表退里。寒多热少,是指厥多,即厥五日,热三日。厥是指手足厥,而不是指发热退。这个厥,是厥深热亦深的厥。手足厥并不是身体不发热。伤寒论所说的阳气是温煦之气,而不是邪热之气。如“热不除者,必便脓血”。如果阳气就是热气,那么胃气生热,其阳则绝,就是自相矛盾。“阳气衰者为狂”也是自相矛盾。所以,阳气和热气不能混为一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2: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紫金 的帖子

紫金:李先生太认真了,真的是一丝不苟啊。

其实我早知道,我们是不能相互说服的。因为你有你的底气,我有我的底气。所谓“论争”,不过是一种相互学习的方式而已,没有争胜负的意思。从您的 .. (2014-11-02 22:33) 
谢谢先生关注!谢谢参与讨论!我也从来没有争胜负的意思。不是有些人说的我从来不认输。输了就是学到别人的东西了,并没有输掉什么。无论和谁的争论,只要是有原文依据证明我的错误,我不会不认错,因为发现错误就是提高。正像您说的,“所谓论争,不过是一种相互学习的方式而已”。我看过您的许多发言,一直对您抱有崇敬之心。希望您多提批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3: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明月清风 的帖子

明月清风:伤寒论所说的阳气是温煦之气,而不是邪热之气。如“热不除者,必便脓血”。如果阳气就是热气,那么胃气生热,其阳则绝,就是自相矛盾。“阳气衰者为狂”也是自相矛盾。所以,阳气和热气 .. (2014-11-02 23:14) 
这个问题问的好。看来还得说阳气有余便是邪。桂枝汤用于阳气有余者,就是损的邪热之气,桂枝汤用于阳气不足者就是损的温煦之气。多谢质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09: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邱yong 的帖子

邱yong:李老师,阴阳是相对于两个物质而言。阳绝于里…句,"绝"可能不是动词,可能是介词。即里部的阳气相对高亢时,(或达到一定程度)它会灼伤阴津…"其阳则绝"句,即阳气相对亢 .. (2014-11-03 08:23) 
阳气高亢到灼伤津液的程度时,就是邪热了,就不能再称其为阳气了。所以“阳气衰者为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09: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明月清风 的帖子

明月清风:中医治则寒者热之,热都寒之,桂枝为辛温之品,为君药,桂枝汤是反治法? (2014-11-03 09:03) 
开窍需温,寒则窍合。窍合则表郁不得解。如麻杏甘石汤用于肺热,麻黄辛温开肺窍,以助石膏清泄胸肺之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09: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ZHANWEIPING 的帖子

ZHANWEIPING:一层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二层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三层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2014-11-03 09:35) 
说的好。看阳还是阳。但是你说损有余之阳,有人就会骂。麻痹阳气能会有余吗?病发热汗出是邪汗。天热汗出是正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3: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热汗出是正汗,这正汗出着出着中暑休克了,又由正汗变邪汗。
神经病天热出汗是生理性邪汗,神经病发热出汗是病理性邪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4: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4: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生病出汗叫邪汗,未生病出汗也叫邪汗?哪个狗屁老师狗屁条文教你的?凡汗就是邪汗? (2014-11-03 13:57) 
是老师在26楼说的:“健康人出汗也叫邪汗,是神经病才会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4: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你清楚,关于汗出,我们论过。我的观点就是25楼有人会骂如何如何,即发热汗出是邪汗,天热汗出是正汗。而你坚持阳有余便是邪,所以天热汗出也是邪汗,忘了么?要去找原帖么? (2014-11-03 14:16) 
辛苦老师了,找找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0: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SFDfsakfdc 的帖子

SFDfsakfdc:建议李国栋老师把仲景两书中有关阳和阳气的条文分别详细的罗列出来,然后来分析论述仲景论中的阳和阳气的概念,最后在这个基础上阐明桂枝损阳的论点,如此这般,大家可能会容易接受一些 .. (2014-11-03 15:48) 
谢谢SFDfsakfdc版主的好意!
在讨论中发生争执,就嘲笑谩骂,说你举再多的条文也没用,这样的情绪还是讨论吗?
今后,对于真正讨论问题者,我会知无不言;对嘲笑谩骂者,我会视而不见。
向版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3: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王成果 的帖子

王成果:“损有余而补不足”最早是见于《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全文内容是: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 .. (2014-11-03 22:46) 
《黄帝内经》曰:“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00: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SFDfsakfdc 的帖子

SFDfsakfdc:“对于真正讨论问题者,我会知无不言;对嘲笑谩骂者,我会视而不见。”

谢谢李国栋老师一直以来对论坛的支持,其实大家在学习时的交流讨论就应该是这样的态度,能够谈得来的主题就多 .. (2014-11-03 23:12) 
感谢版主仗义执言!我本来想赶在60周岁时把书出来。不过十世遗风不要我出书,说我写的书不合潮流。我就停下不写了。如果以后还能写出来的话,一定送书给你请你批评。再次感谢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06: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邱yong 的帖子

邱yong:李老师,阴阳是相对于两个物质而言。阳绝于里…句,"绝"可能不是动词,可能是介词。即里部的阳气相对高亢时,(或达到一定程度)它会灼伤阴津…"其阳则绝"句,即阳气相对亢 .. (2014-11-03 08:23) 
“阳绝于里”的结果是大便硬。绝,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一是断绝,也就是没有了。一是极端,也就是绝无仅有。按断绝理解,里部津液断绝了,因而大便硬。按极端理解,里部极端热,必下血。
此阳绝的原因是汗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汗出太过,能量大量缺失,没有极端热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07: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王成果 的帖子

王成果:李老师在为转移话题和偷换概念做铺垫,在您的论述中,具有从属关系的概念,往往是可以通用的,阴阳作为总纲,无论你在论述什么,归根结底都是在间接地论述阴阳,但这与“损有余而补不足 .. (2014-11-04 07:01) 
王老师说:“损有余,益不足”是内经对针刺手法的论述。
我列出内经原文,王老师却说我是在转移话题和偷换概念。我转移什么话题?你说内经没有说损有余补不足是针对阴阳,我列出来原文,让你再看看内经损有余补不足是不是针对阴阳。为了避免发生不愉快,我什么话也没说,只列原文。怎么就转移话题和偷换概念了?王老师能不能慎言,不用这些攻击性的语言?王老师如果再用攻击性的语言,我会向对待槐杏的发言一样,视而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1: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王成果 的帖子

王成果:转移话题和偷换概念算是攻击性语言?这是辩论中常用的词汇和手法。事实上,您已经用气血等概念来偷换阴阳的概念了,依照您的回复,我们将把话题从损有余补不足是否可以作为中医治疗的总 .. (2014-11-04 08:33) 
什么叫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心术不正。这是公然诬蔑性的语言!这也是你在辩论中常用的手法。
我明确说:津液为阳,血液为阴,这是张仲景结合实际用阴阳学说指导临床。这是偷换?
你不偷换,那你说说桂枝汤证“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的阳是什么,阴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3: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再用一次,你惯常前后概念不一致,经常偷换概念,转移话题。是公然诬蔑么?巴不得是。以为帽子一扣,别人就不敢质疑了? (2014-11-04 13:15) 
Chouxiaoliangtiaogen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3: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过阳兄弟,是一直对你敬畏,是的。所以一般不会对你出言不逊。 (2014-11-04 13:37) 
Youmeileleiti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4: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你是君子,所以跳得高,咱只能望梁兴叹!是人中君子则上面回帖不删,我也不截屏。 (2014-11-04 13:57) 
Jixujixuazaijiezaij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4: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你可以请苏版主过来鉴定一下,从王成果先生回复始,那些是涉及到人生攻击,公然诬蔑之类的。你这两条口复没品也没味,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个桂枝汤病证是否阴阳偏盛病证都不敢回答, .. (2014-11-04 14:16) 
jiezhetiaojiezhexi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4: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那你就继续呆在粱上看吧,到子时阳气隆的时候再下来。 (2014-11-04 14:28) 
Youareati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4: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因为那是君子阳气最足的时候。 (2014-11-04 14:30) 
haokanhaok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3 12:29 , Processed in 0.101815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