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7883|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娄绍昆 :北京第六届国际经方会议上发言稿——解构四逆汤

    [复制链接]

7

主题

106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0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15:45:27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娄老师你好,读你的书有一处不明白的地方,我已经发了一个帖子求教,链接在下:
【请教完整读过藤平健著作的人娄绍昆的《中医人生•二十二、青...-日本汉方-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型中医论坛】http://www.hhjfsl.com/bbs/search.php?mod=forum&searchid=65&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kw=%E5%A8%84%E7%BB%8D%E6%98%86&mobile=2

我觉得中国传统的“经病、腑病”理论与藤平健的“病位”理论有些相似,如果此两种理论功能相当,那你为什么认为藤平健的理论在中国有值得被推广的价值呢?诚心求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06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06
沙发
发表于 2021-11-5 11:04:16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提及:
尾台榕堂《类聚方发挥》中认为,宋本白通汤证条文中,在“下利,脉微者”之间,似为脱漏,“腹痛”二字。并认为此方证比之四逆汤证,其下利稍缓,
正如龙野一雄所说:“虽为四逆汤证,但更为虚寒,脉已极微,仅有动摇性似的热症状时,可用通脉四逆汤。下利甚剧,用白通汤。

临床实际中,白通汤证究竟是四逆汤证下利稍缓者,还是四逆汤证下利甚剧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 13:13 , Processed in 0.06645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