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73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经何以钤百病?

[复制链接]

190

主题

1428

积分

231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428
楼主
发表于 2022-9-19 17: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这个疑问
这是千年来,老生常疑的。
之所以常疑,是因为虽说伤寒注家有八百,但各读各不同,各人有各的理解。但无一例外,都没有突破,尊师崇师,不敢越雷区。这个雷区,就是伤寒论本身存在的问题。
自古以来,学者都认为伤寒论存在“字之为正,句之为离”的问题。什么意思?就是条文看起来都对,但不能联系起来读,读起来建立不了逻辑思维。那么,大家如果以存在问题的条文去解析和品读伤寒论,最终还是“以其昏昏,欲令人昭昭”,最终不得要旨。
这就是为什么伤寒论到今天,大家也还是搞坨不清。

二、辩证问题
在古代,如以方药治疗疾病大概率会嘲笑为“下医”。很多人觉得,研究伤寒论,伤寒论一定要在易经和内经下理解才觉得心安理得。其实张仲景的阴阳理论是那个时代思维的特色,但不一定非是继承了易经和内经所说的三阴三阳理论。
其实,八纲更是如此。用阴阳说明病的性质,表里说明病的部位,寒热说明应激程度,虚实说明病后果。这是中国古代辩证思辩习惯,非易经和内经独有嘛。

三、六“类”病和六“经”病
接着前段最后一句,张仲景总结到,可以按病所呈现的阴阳表现,将病分为“阳病”和“阴病”。同时他发现,疾病在人体是有一些特定部位,且一定规律和特征可循的。简单理解,即病邪自外侵入后,会逐渐向里发展,产生一系列症侯群或后果。为便于区分,明白“六类病症候群”具体所指,他又按人体“表、半表半里、里”的部位,分三而论,于是又成“三阳病”和“三阴病”。特别是排除表病(呼吸系统和皮肤类)里病(消化系统)后,将其他类型病统归为了半表里的病。

事实上,《素问·热论》认为外感病传变规律是循经传,即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次序传递,且日传一经。但是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存在问题,没有哪个少阳病是由阳明病传来的,也没有一个病人会按照每日一经的规律将六经病得个遍。三阴三阳对应的经络脏腑与六类病没有直接对应关系,比如太阳病不仅仅涉及膀胱腑,还有肺脏、心脏、胃腑等脏腑的病变。或许有交叉,但不完全是经络脏腑病的症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428

积分

231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428
沙发
发表于 2022-9-19 17: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个,伤寒论从头到尾都没有说六经病,只是分了六类来讲述……不知道后世为何要强加套之为六经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428

积分

231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428
板凳
发表于 2022-9-21 15: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稿好象没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0 01:30 , Processed in 0.06719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