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63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伤寒论》以中国哲学思维辨“六病”

[复制链接]

4

主题

850

积分

152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08: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不对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50

积分

152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0
沙发
发表于 2019-11-1 10: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中医哲学思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也是中医哲学思维,所以你的同门马文辉才说六病的理论依据是这个,一分为二而有阴阳,再一分为三而有六病,即阳再三分而为太阳、少阳、阳明,阴再三分而有太阴、少阴、厥阴,如此联想与联系正确吗?真的可以自圆其说吗?这样宇宙的生发原则真的是如此“分裂”而“自由”吗?一会儿二分一会儿又三分,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吗?如此做学问倒是简单了,是否也可以先三分再二分啊?

你的行文要讲清楚的是《伤寒论》的六病,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跟中国哲学有什么关系,跟四象即老阳少阳老阴少阴有什么关系,《伤寒论》怎么就多出来个阳明与厥阴,得往哪上安,二分得好好的怎么就又三分了?要回答这些问题,你答得了吗?

你扯的那个什么六病时,单就从理论假设上说,六病时内皆可出现六证,我若没理解错你应该是这个主张,就是说太阳病时内除了可出现太阳证外,还可以出现少阳证,阳明证,太阴证,少阴证及厥阴证,那么按照你自己的定义,也就是说太阳病时内可以出现太阳病位表现,也可以出现少阳病位表现,甚至是太阴病位表现等等,那么我们传统所说的提纲证还有什么意义呢,不但没有意义甚至可以说是错了。

《伤寒论》中并不是没有病时概念,有,传变本身就是病时概念,六病之名本身也存在时间概念,只是并不是你所理解的那个样子罢了。久不现身我以为你是闭门思过去了,结果还是老三样,没什么新悟,其实我也是老样子说话还是那么刻薄不留情面而招人烦,这也许就是你开篇说的那个“不易”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50

积分

152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0
板凳
发表于 2019-11-1 13: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一大段转载所表达的是:心宁,那凉快那呆着去,别在我李国栋这儿瞎搅和,我们志不同道不合。这么说多明朗啊,不过这确实不是你老李的表达方式。那位高山也跟你一样绕,什么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一类的话,看来我们确实不是一路人,你们不太关注学问而更关注表达,所以你们在论坛里更需要掌声而非质疑,我与你们正相反,我更需要质疑,所以即使是明言滚吧对我来说也是无所谓的,我关心的是你谈的有关《伤寒论》学术部分的内容。

做学问的人气度太小了不行,既要容得下王叔和、成无己也要放得下胡希恕、刘绍武,黄煌讲药证姚梅龄却 强调病机,刘渡舟重内经脏腑张斌却讲气化,理论不同,学说相异但谈的都是《伤寒论》,所以你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伤寒论》的专家学者就都得容得下,就是说在《伤寒论》的世界里不只有一个“三部六病”。学《伤寒论》不能死于句下更不能死于某学说之下。

气度大了,学问的功力才能见长,否则只长年龄不长学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 03:03 , Processed in 0.10908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