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楼主: 热水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感冒咳嗽我总是控制不住

  [复制链接]

4

主题

190

积分

16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23: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不懂楼主用方的路子,可能是明清那一路的,我建议,如果临床水平想要真正提升,最好忘掉这一套,格式化掉,回到汉唐去,研究《伤寒》《金匮》和《内经》。
俗话说“走马看伤寒”,外感病本身来说变化就是很迅速的,医生要随时跟踪病人的变化,不过对于感冒咳嗽这样的病,一下子开十来包药的医生压根就没有必要拿药-----伤寒论里面对于这样的病都是服一剂,撑死两剂,如果没有“误汗”“误下”等等,都没有用到三剂的,当然现实中一般人不可能一剂止二剂已,不过可定不会十副八副的弄。
回到楼主的病例中来,有些描述搞不明白,另外不够详细。例如“不知道什么时候受的凉”“外有寒” ,这两点是如何判断的?楼主并没有描述是否有“恶寒”的表现..咳嗽有没有痰,如果有是什么样的?这个也没描述。另外脉不够详细,我以前多依赖于方症,但现在越来越觉得脉更可靠(导致我很多时候看症状看不出方来,自己也不知道这是水平进化了还是退化了。。。)
我班门弄斧的推测一下,按我的思路。首先,现在只有方症对应的路子,六经辨证,首先要确定究竟是哪一经病或几经。
例如:太阳病:有没有恶寒发热?脉浮还是脉沉?等等
少阳病:有没有口苦咽干?胸肋那里可以试试腹诊,看看有没有抵抗感(胸肋苦满)等等 ...
阳明病:烦躁,发热不恶寒反二热,大便,小便,舌..等等
少阴病:脉...但欲寐之类..等等
从楼主的描述及舌相来说,我个人感觉(不确定)在少阳及阳明转化的这个过程概率比较大
另外,由于小朋友经常咳嗽,《内经》有云:“久咳则三焦受之”,所以我个人倾向用小柴胡汤打底,我可能会试试小柴胡汤加石膏桔梗。不过我还是觉得目前的信息不太足够开方的。主要是没有脉象。如果能平脉辨证,那就简单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90

积分

16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90
沙发
发表于 2017-12-31 00: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继续讨论,说点题外话。

我个人还是认为楼主最好把之前学的全忘掉,重新学过,直接从《伤寒》《金匮》入手,一开始如果觉得理论太复杂,可以直接从“方症相对”这一派入手去学,黄煌老师,胡希恕老师,日本汉方家,都很好。学八纲六经辨证。方症相对可以解决很多常见的一般问题。如果不想处理疑难杂症,也就够用了。如果想要解决更难的病,那就要结合《内经》搞平脉辨证,好懂的就学江西姚梅龄先生。

我对楼主所提到的老师持怀疑态度。例如,楼主提到:“痛则有热”。这个是老师说的,还是楼主自己理解的?虚实寒热都可以咽痛的,《伤寒论》将大部分咽痛都放在“少阴”篇,什么半夏散及汤之类的,都是热药,治疗寒的咽痛的,所以千万不要什么“痛者热”,这种机械的观点是非常要命的。

人体是阴阳平衡的,所谓阴平阳秘。如同天平一样,天平的一端重和另一端轻造成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中医看问题,一定不能机械,时刻都要考虑到阴阳双方。

另外,楼主说“他选择的方子对孩子都比较平和,如果不好也不会伤到那里去。比如他方子里黄芩都很少的。”这种观点就是“老油条”,我们中医讲“有证用方”或者“平脉辨证”,该用啥就用啥,《黄帝内经》中直接就把汤药叫“毒药”,说:“毒药攻其中”。那么为什么这个他要这样用药呢?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包括我们现在很多开诊所的医生也是这样的,主要还是为了自我保护,反正这个吃了也吃不死,能不能治好病倒是其次,不然出了问题负不起责。所以现在多数中医不敢用麻黄,不敢用附子,不敢用细辛。。。

罗大伦老师那套东西,对推广中医,普及中医的作用,比很多很多临床高手都要中要一千倍!但是,要是听听那个就去临床了,那就完蛋大吉了,那些东西是用来吹牛逼的,不是用来治病的。现在有非常多的这样的专家,搞讲座,出书,讲养生,治“未病”,但是,他们就是不治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90

积分

16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90
板凳
发表于 2017-12-31 12: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孩子感冒咳嗽我总是控制不住

热水瓶 发表于 2017-12-31 05:41
这个中听。是的,已经开始学习伤寒论几个月了。但是一到事情发生,就怕自己判断不准确,不敢往前走。会觉 ...

如果担心用错药,那也很好办。其实小孩子的这些毛病,把常见的中成药用好,多半都能够治好。特别是小柴胡颗粒,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小儿咳喘灵颗粒,归脾丸,藿香正气丸这几个药。不过,要用好中成药对“理”的要求其实是比较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5 09:37 , Processed in 0.06788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